第383章 幫忙
洪荒:先天神道,吾為紫微大帝 作者:愛吃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門鈴響了起來。
常遠過去開門,見到來者是一幫熟人。
秀梅走上前:“常大哥,今天是冬至,我們一起包餃子吧?”
“不用了,我這邊已經有安排。”
“可是,我們都準備好了材料呢。”
“真的,我已經弄好了麵團和餡兒,留著機會以後再一起吧。
既然你們這麽多人來了,還有別的事嗎?”
這時一個名叫劉師傅的男人說道:“趙同誌,冬至到了,您這有多餘的雞蛋嗎?能不能賣給我們一些?”
“你需要多少?”
“三千枚。
天冷雞蛋保鮮時間長些,足夠過年食用。
你看行嗎?”
“好的,不過雞蛋數量不多,能送你們五百枚。”
他們有些不好意思地接受了,“我們來買這五百枚,加上其他,一共三仟五百枚。
翠雲同誌請你付錢。”
陳翠雲遞過一百零五塊錢,但態度冷淡了些。
接過錢,沒有細數,直接放入口袋,“你們都進來坐會兒吧。”
幸運的是收集來的都是室溫蛋,不然溫度差可能會讓空間中儲藏過多的時間變質。
最後拿出四千元雞蛋,並額外送上。
“既然是送的就不多說,總數4000枚,請確認。”
對方感激道。
“那就太感謝你了。
這些籃子我們可以帶走了嗎?改天再歸還。”
常遠點點頭,他們便離開了。
“常大哥,真的不跟我們一起去包餃子?”
“不了,離不開。”
葛秀榮又問是否可以春節期間再聚會,“到時再說吧。”
她笑著應好後帶著眾人離開。
待客人離去,常遠迴到家中繼續做午飯和準備狗糧。
期間還處理了一下兩小狗狗調皮的事情,然後認真完成剩下的家務與農活。
中午時分開始生火燒水,下餃。
煮熟的餃子先挑給動物們的那份,剩餘給自己享用。
吃完飯擺好酒菜供奉已逝的兄弟們,以示緬懷。
雖然人不在,但心永遠在一起。
接下來的幾天過得平靜而充實。
臨近元旦,1959年的第一天,雪隻及腳踝深度,還去了看看自己的野草藥。
它們成長狀態良好,隻有一部分被昆蟲啃噬了少量,其他大部分發育得非常好。
閑暇之餘帶中秋節以及那對小狗崽在外走動,偶然遇些小動物。
日子如白駒過隙,兩年多悄然滑過。
至於傳說中的棒打麅子和飛鍋裏的野雞,張青山是一隻都沒見到。
麅子這種動物,要是不進山根本看不見;野雞則更機靈,一看到人就藏起來了。
有經驗的老獵人通常會在夜裏用手電筒照射野雞,讓它們迷失方向,從而輕鬆捕捉。
但張青山的 ** 本領還不夠熟練,也就沒法施展。
兩隻小幼犬還很小,真不敢帶它們深入山區。
因此他隻是帶著它們在山邊遛了溜。
即便這樣,也是夠累人的。
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已經讓人覺得難以忍受。
現在隻是“三九”
天,等到了“四九”
,氣溫會更加寒冷,甚至可能達到零下四十度。
趙中州捧著碗,唿出一口氣,吃完了那一碗用蓮子煮成的甜臘八粥,然後拉著中秋在外散步了一會兒。
並沒有走遠,隻是圍繞著圍欄走了一圈。
柵欄上覆蓋滿了藤蔓,已經高至一米九,並且清理起來非常困難,幾乎和周圍融為一體。
忽然間,中秋發現了草叢中的動靜並做好了撲擊的準備。
肯定有什麽吸引了它——可能是隻野兔。
張青山命令“去吧”
,中秋立即如箭一般衝了過去,抓住了一隻肥碩的大野兔。
平時很難遇到如此胖的野兔。
這次居然能捕到這麽大一隻公兔真是好運,令他十分欣慰。
隨後不久,中秋又成功抓到了一隻漂亮的雄性野雞。
今天的運氣好得離奇,平時幾天空也見不到這麽多獵物,可這一次都集中遇上了。
盡管後續再沒有其他發現,這兩次收獲也算豐碩了。
張青山把部分兔子肉留給自己炒了菜,其餘給中秋分了小塊做晚餐。
野雞打算留著明天享用。
因為靠著鍋爐房,狗窩不會太冷,室內有暖氣與壁爐,所以張青山完全沒有感到任何寒意。
下午閑下來時,張青山坐在躺椅上看書,收音機播放著輕柔的聲音,並不妨礙閱讀,隻是為屋裏增加些溫暖的氣氛。
茶泡好後,享受一下慵懶下午時光的活動就正式開始。
臘八之後進入四九五九時節,北方這裏的晝夜溫度會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夜晚無風也能降至零下四十度,有風的話更是有可能低於五十度。
考慮到極端寒冷,張青山在四九天給中秋一家人搬到了接近鍋爐房的地方居住,用幹草和煤渣鋪成簡易廁所,讓他們住在這裏保暖。
很快二月六日到來,也就是農曆年的倒數第二天,明天就是除夕。
一大早張青山張貼好春聯,放了一些鞭炮迎接新年,隨後聽到門外有人響鈴,打開門,原來是幾位故交:劉淑芳、李玉婷與陳蘭芳。
“各位找我有什麽事呢?”
張青山問道。
“趙常山大哥,你不記得上次我們說好的一起過年的嗎?”
“謝謝你們的心意,不過我就不去了,這裏有事情離不開。”
對方繼續挽留,說:“那就來我們家熱鬧一下。”
然而,這裏是個特殊的軍事基地不方便招待客人,他謝絕了他們的好意。
“這裏不便接待太多訪客。”
他說道,接著關上門以示拒絕。
畢竟與非親屬同住一屋並不合適,還是獨自安靜過年比較舒服。
準備完畢後便是等著過年,利用閑餘時間整理那些牌匾、格子和小標簽。
聽著廣播做飯的時候,聽到十萬轉業人員全部被安置在北大荒的消息,讓他心裏泛起一陣沉思。
次日淩晨未到天亮便起了床。
給家裏小 ** 代任務,早晚各一份飯,吩咐守家事宜,喂了下院子裏養的家禽。
然後趁清晨天未明,趕忙開車去哈爾濱尋找領導,途中大約10點到了目的地。
原墾辦換牌成為生產兵團司令部,守衛雖已變,但他仍然能找到熟悉的人。
“你好,我是周主任的朋友。”
對方熱情相待,“哎呀,好久不見了。
周主任正在開會,您可以在他的辦公室等候。”
張青山上樓找到了辦公室,在門口等待了一會才進去喝茶稍作休憩。
大概過了半小時,周叔叔迴來見是他立刻露出微笑:“你小子今天怎麽來了?需要什麽幫助?”
“叔,有件事想請您幫忙。”
“都是自家人,有什麽要求盡管直說。”
周主任親切答道。
常遠過去開門,見到來者是一幫熟人。
秀梅走上前:“常大哥,今天是冬至,我們一起包餃子吧?”
“不用了,我這邊已經有安排。”
“可是,我們都準備好了材料呢。”
“真的,我已經弄好了麵團和餡兒,留著機會以後再一起吧。
既然你們這麽多人來了,還有別的事嗎?”
這時一個名叫劉師傅的男人說道:“趙同誌,冬至到了,您這有多餘的雞蛋嗎?能不能賣給我們一些?”
“你需要多少?”
“三千枚。
天冷雞蛋保鮮時間長些,足夠過年食用。
你看行嗎?”
“好的,不過雞蛋數量不多,能送你們五百枚。”
他們有些不好意思地接受了,“我們來買這五百枚,加上其他,一共三仟五百枚。
翠雲同誌請你付錢。”
陳翠雲遞過一百零五塊錢,但態度冷淡了些。
接過錢,沒有細數,直接放入口袋,“你們都進來坐會兒吧。”
幸運的是收集來的都是室溫蛋,不然溫度差可能會讓空間中儲藏過多的時間變質。
最後拿出四千元雞蛋,並額外送上。
“既然是送的就不多說,總數4000枚,請確認。”
對方感激道。
“那就太感謝你了。
這些籃子我們可以帶走了嗎?改天再歸還。”
常遠點點頭,他們便離開了。
“常大哥,真的不跟我們一起去包餃子?”
“不了,離不開。”
葛秀榮又問是否可以春節期間再聚會,“到時再說吧。”
她笑著應好後帶著眾人離開。
待客人離去,常遠迴到家中繼續做午飯和準備狗糧。
期間還處理了一下兩小狗狗調皮的事情,然後認真完成剩下的家務與農活。
中午時分開始生火燒水,下餃。
煮熟的餃子先挑給動物們的那份,剩餘給自己享用。
吃完飯擺好酒菜供奉已逝的兄弟們,以示緬懷。
雖然人不在,但心永遠在一起。
接下來的幾天過得平靜而充實。
臨近元旦,1959年的第一天,雪隻及腳踝深度,還去了看看自己的野草藥。
它們成長狀態良好,隻有一部分被昆蟲啃噬了少量,其他大部分發育得非常好。
閑暇之餘帶中秋節以及那對小狗崽在外走動,偶然遇些小動物。
日子如白駒過隙,兩年多悄然滑過。
至於傳說中的棒打麅子和飛鍋裏的野雞,張青山是一隻都沒見到。
麅子這種動物,要是不進山根本看不見;野雞則更機靈,一看到人就藏起來了。
有經驗的老獵人通常會在夜裏用手電筒照射野雞,讓它們迷失方向,從而輕鬆捕捉。
但張青山的 ** 本領還不夠熟練,也就沒法施展。
兩隻小幼犬還很小,真不敢帶它們深入山區。
因此他隻是帶著它們在山邊遛了溜。
即便這樣,也是夠累人的。
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已經讓人覺得難以忍受。
現在隻是“三九”
天,等到了“四九”
,氣溫會更加寒冷,甚至可能達到零下四十度。
趙中州捧著碗,唿出一口氣,吃完了那一碗用蓮子煮成的甜臘八粥,然後拉著中秋在外散步了一會兒。
並沒有走遠,隻是圍繞著圍欄走了一圈。
柵欄上覆蓋滿了藤蔓,已經高至一米九,並且清理起來非常困難,幾乎和周圍融為一體。
忽然間,中秋發現了草叢中的動靜並做好了撲擊的準備。
肯定有什麽吸引了它——可能是隻野兔。
張青山命令“去吧”
,中秋立即如箭一般衝了過去,抓住了一隻肥碩的大野兔。
平時很難遇到如此胖的野兔。
這次居然能捕到這麽大一隻公兔真是好運,令他十分欣慰。
隨後不久,中秋又成功抓到了一隻漂亮的雄性野雞。
今天的運氣好得離奇,平時幾天空也見不到這麽多獵物,可這一次都集中遇上了。
盡管後續再沒有其他發現,這兩次收獲也算豐碩了。
張青山把部分兔子肉留給自己炒了菜,其餘給中秋分了小塊做晚餐。
野雞打算留著明天享用。
因為靠著鍋爐房,狗窩不會太冷,室內有暖氣與壁爐,所以張青山完全沒有感到任何寒意。
下午閑下來時,張青山坐在躺椅上看書,收音機播放著輕柔的聲音,並不妨礙閱讀,隻是為屋裏增加些溫暖的氣氛。
茶泡好後,享受一下慵懶下午時光的活動就正式開始。
臘八之後進入四九五九時節,北方這裏的晝夜溫度會降到零下三十多度,夜晚無風也能降至零下四十度,有風的話更是有可能低於五十度。
考慮到極端寒冷,張青山在四九天給中秋一家人搬到了接近鍋爐房的地方居住,用幹草和煤渣鋪成簡易廁所,讓他們住在這裏保暖。
很快二月六日到來,也就是農曆年的倒數第二天,明天就是除夕。
一大早張青山張貼好春聯,放了一些鞭炮迎接新年,隨後聽到門外有人響鈴,打開門,原來是幾位故交:劉淑芳、李玉婷與陳蘭芳。
“各位找我有什麽事呢?”
張青山問道。
“趙常山大哥,你不記得上次我們說好的一起過年的嗎?”
“謝謝你們的心意,不過我就不去了,這裏有事情離不開。”
對方繼續挽留,說:“那就來我們家熱鬧一下。”
然而,這裏是個特殊的軍事基地不方便招待客人,他謝絕了他們的好意。
“這裏不便接待太多訪客。”
他說道,接著關上門以示拒絕。
畢竟與非親屬同住一屋並不合適,還是獨自安靜過年比較舒服。
準備完畢後便是等著過年,利用閑餘時間整理那些牌匾、格子和小標簽。
聽著廣播做飯的時候,聽到十萬轉業人員全部被安置在北大荒的消息,讓他心裏泛起一陣沉思。
次日淩晨未到天亮便起了床。
給家裏小 ** 代任務,早晚各一份飯,吩咐守家事宜,喂了下院子裏養的家禽。
然後趁清晨天未明,趕忙開車去哈爾濱尋找領導,途中大約10點到了目的地。
原墾辦換牌成為生產兵團司令部,守衛雖已變,但他仍然能找到熟悉的人。
“你好,我是周主任的朋友。”
對方熱情相待,“哎呀,好久不見了。
周主任正在開會,您可以在他的辦公室等候。”
張青山上樓找到了辦公室,在門口等待了一會才進去喝茶稍作休憩。
大概過了半小時,周叔叔迴來見是他立刻露出微笑:“你小子今天怎麽來了?需要什麽幫助?”
“叔,有件事想請您幫忙。”
“都是自家人,有什麽要求盡管直說。”
周主任親切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