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安一詞吟罷,史浩雙目炯炯半晌不語,史凝月凝眸蹙眉沉思不言,園中一片安靜,唯有月光如水,靜靜照著眾人。
倒是那史夫人不明就裏,不知詞意,輕聲問道:“方公子這詞做的如何?你們怎麽都不說話了?比之我家凝月的詞孰高孰低?”
史夫人不懂詩詞,也不知詞中之意,她關心的隻是這位方子安方公子和自己的女兒史凝月的詞誰寫的好而已。在她聽來,似乎自己女兒的詞好些,又是桂花又是嫦娥的,似乎更應景些。
史凝月在旁輕聲歎息道:“娘,女兒那詞和方公子的這一首《水龍吟》相比,差之千裏矣。”
方子安忙道:“不敢,不敢,獻醜了。”
史浩沉聲道:“子安,這首詞一出,我是徹底明白了你的心思了。這詞寫的是真好了,你雖隻弱冠之年,卻能有如此憂國之歎,實在教人敬佩。”
方子安笑道:“隻是想起某日登樓,望大好山河,有感而起罷了。若論應景,卻是比不過凝月小姐的那首。見笑了。”
史凝月在旁輕聲道:“公子何必過謙,公子這一首詞的境界非凝月所能比。雄渾悲壯,沉鬱頓挫,凝月聞之,幾乎忍不住要落眼淚。‘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這是何等的孤獨,何等的悲哀,何等的寂寥。人最怕的不就是這些麽?心中的抱負不能施展,心中的想法無人認同,心中之意無人能體會,那才是最讓人絕望的事。”
方子安緩緩點頭,心有所動。史凝月確實有才,絕非尋常女子那般隻有容顏和脾氣,卻無智慧和修養。有才有貌有智慧,很是難得。
“子安,你不用擔心,並非無人會你登臨意,我便會你心中之意。你且吧吳鉤擦亮,也莫要拍闌幹惆悵,會有你大顯身手的時候,隻是需要等待罷了。”史浩走過來拍了拍方子安的肩膀,沉聲說道。
方子安拱手道:“是。”
史浩歎息一聲,負手走出幾步,抬頭看著中天上銀盤般的明月,情緒似乎有些低落。良久後,史浩突然開口沉聲吟道:“萬頃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動海門平。鑒開波麵一天淨,虹吸潮頭萬裏聲。吹斷海風漁笛遠,載歸秋月落帆輕。芍陂曾上孤舟看,何以今朝雙眼明。”
史凝月驚喜道:“這是爹爹的新詩麽?”
史浩轉過身來,月光照耀之下,他的臉上竟然掛了兩行淚水。
“爹爹,你怎麽了?怎麽突然流淚了?”史凝月驚道。
史夫人也驚愕起身道:“夫君,這是怎麽了?好好的,怎麽流淚了?”
史浩緩緩搖頭,沉聲道:“我是為別人而哭。子安,你知道韓世忠麽?”
方子安道:“自然知道,乃我大宋抗金重臣,和嶽元帥齊名的人物。據說他也住在臨安,可惜無緣得見。”
史浩緩緩道:“見不著啦,數日前,韓世忠已然亡故了,今日正好是頭七之日。朝廷上下無不悲痛,皇上為此都傷心的兩日未食。韓大人這一去,我大宋又少了一個勇猛無敵的戰神,大宋社稷又少了一塊柱石。適才我吟的這首詩不是我所寫,而是韓世忠的詩作。適才聽你水龍吟一首,勾起我滿腹愁思。隨著這些中興老臣一個個的亡故了,讓人覺得我大宋前途愈發的艱險,我等的責任越發的沉重啊。”
方子安的心咯噔一下子,感覺有些空落落的。韓世忠是幾乎能和嶽飛齊名的著名抗金名將,方子安對他的事跡也是耳熟能詳。黃天蕩一戰,擊敗完顏宗弼十萬南下之兵,迫得其倉皇北逃粉碎了其戰略意圖。其中金山一戰中,韓世忠和其妻梁紅玉夫妻齊心禦敵的故事傳頌千年,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的故事在後世也耳熟能詳。這樣的人物,即便不領軍,隻要活著,便是一種對敵人的震懾,便能叫天下人安心。可惜卻不久前亡故了。
“世人附會,說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四人為中興四將,呸,劉光世和張俊是什麽東西?也能和嶽元帥韓樞密相提並論?劉光世死的早倒也罷了,張俊那廝倒還活著,但卻是個無恥之徒,跟秦檜是一丘之貉。貪財好色,搜刮盤剝,媚上無節。嶽元帥的案子他便有份參與。這樣的人卻還活的好好的,當真老天無眼。”史浩恨恨說道。
方子安聞言也是歎息無語。
史浩平複了情緒,沉聲道:“拿酒來,我和子安為韓樞密敬一杯酒,以表哀悼。”
婢女送來兩杯酒,史浩和方子安各取一杯。史浩對月舉杯道:“韓樞密,你倘若英靈未遠,當保佑我等輔佐明主即位,鏟除秦檜奸黨,收複河山,一血我大宋之恥。待到那時,必海清河晏,天下太平,百姓安居,那才是我大宋中興之時,才可遂你未酬之願。”
說罷,史浩撒酒於地,方子安也將酒水灑在地上。兩人並肩悄立良久,默然不言。
……
住在史家的日子很是安逸。一般而言,上午練習拳腳,讀一個時辰的書。午後小睡片刻,起身再讀一個時辰的書,傍晚再練練劍術,在小竹林旁的池塘邊看看魚,或者爬到圍牆上去看夕陽。晚飯後一般都是方子安靜坐思索的時候,想的東西很雜,有關於自己個人的事情,有關於白天練武讀書的感悟,也有後世的一些迴憶的整理。特別是後世的一些器械的製作,方子安甚為重視。
比如說,方子安很想能造出一隻槍械來,畢竟身為特種兵的經曆讓方子安幾乎閉著眼都能迴憶起槍械的每一個部件和組裝的位置。若是眼前有一堆零件的話,方子安可以在不到二十息的時間裏便可將一隻手槍組裝起來。但可惜的是,後世的槍械需要的材料和冶煉製造的工藝這裏並不具備,要想造出一隻槍械來,實在太難了。所以方子安便不斷的試圖去根據原理簡化其構造,希望能設計出一種能接近使用的槍械來。並非沒有進展,方子安設計的圖紙裏便有一種簡單構造的步槍,類似於鳥銃火槍的原型。隻不過,方子安還沒有將其付諸實施,因為方子安還沒有財力支撐他做這些。但方子安知道,自己必須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的優勢,這其實也是自己區別於這時代的人的獨有的優勢。論學識智謀能力,自己一定不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但若論見識和經曆,自己首屈一指。
原本方子安以為自己最多在史家住個三四天時間,秦惜卿便會為自己物色到一個新宅子的。但一晃六天過去了,秦惜卿那邊毫無消息,方子安也不好意思問,畢竟自己一文不名,秦惜卿全額墊付銀子,全權幫忙置辦,自己還跑去催她,那也太過分了。
秋闈發榜的日子在八月二十七,那是秋闈結束的十五天後。隨著日子的臨近,這也成了方子安期待的另外一件大事情。
在史家居住的這幾天時間裏,方子安成了史浩酒桌上的常客。史浩隻要在家,都會邀約方子安去喝酒聊天,兩個人之間隨著一次次的酒桌上的長談也變得更加相互了解,相互賞識。史浩學識淵博,通古博今,其實平時看似嚴肅,但其實健談風趣。更重要的是,他和方子安的理念契合,主張相通。但他和方子安的老師周鈞正不同的是,他不會衝動行事,他考慮的要細致周祥的多。比如史浩說,一些官員以羞於同秦檜同朝為官做借口,辭官歸隱,明哲保身的做法是不對的。越是朝廷被奸相把持,越是需要留在朝廷裏,哪怕便是占一個位置,也讓奸相的黨羽少一個位置。這其實也是一種鬥爭的手段。他說,皇上雖對秦檜寵信之極,但是其他人也一樣可以得到皇上的寵信,比如他自己,便是以學識智慧博得皇上賞識。他雖擺明是普安郡王的人,但是因為皇上之故,秦檜卻拿自己沒辦法,自己反而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皇上,這便是鬥爭的智慧。
方子安對他說的這些頗為認同。方子安本來對朝廷的認同感,對這個時代的認同感並沒有特別的強烈。但從史浩身上,方子安越發感受到這些大宋臣子對於這個國家的真正的愛,對方子安影響頗深,那其實才是真正的認同感。加深了方子安對於這個時代命運前途的使命感。
方子安感覺到,史浩看似隻是閑聊,其實他在教自己朝堂鬥爭的智慧。如果自己一旦入仕成功,則免不了要參與政治爭鬥,那麽自己這個小白便很容易因為無知和沒有智慧落入陷阱和圈套。史浩便是以這種聊天的方式,將政治上的一些關竅,朝廷裏的一些派係,官員們的一些各自的心理,乃至皇上的一些心思都教給自己。這對於方子安來說是從未經驗過的智慧。雖然有些事方子安覺得未必需要那麽做,但同樣會從中受益匪淺。
在進行這些聊天喝酒的時候,史凝月也常常在列。史浩似乎並不在意自己的女兒在場,倒是方子安覺得有些不自在。因為他感覺到史凝月的目光裏似乎有了越來越多的異樣的東西,讓自己覺得如坐針氈一般。但同時,每次落座,若是史凝月不在的話,方子安卻又似乎心中有所期待。到底期待著什麽,方子安自己也說不清楚。
倒是那史夫人不明就裏,不知詞意,輕聲問道:“方公子這詞做的如何?你們怎麽都不說話了?比之我家凝月的詞孰高孰低?”
史夫人不懂詩詞,也不知詞中之意,她關心的隻是這位方子安方公子和自己的女兒史凝月的詞誰寫的好而已。在她聽來,似乎自己女兒的詞好些,又是桂花又是嫦娥的,似乎更應景些。
史凝月在旁輕聲歎息道:“娘,女兒那詞和方公子的這一首《水龍吟》相比,差之千裏矣。”
方子安忙道:“不敢,不敢,獻醜了。”
史浩沉聲道:“子安,這首詞一出,我是徹底明白了你的心思了。這詞寫的是真好了,你雖隻弱冠之年,卻能有如此憂國之歎,實在教人敬佩。”
方子安笑道:“隻是想起某日登樓,望大好山河,有感而起罷了。若論應景,卻是比不過凝月小姐的那首。見笑了。”
史凝月在旁輕聲道:“公子何必過謙,公子這一首詞的境界非凝月所能比。雄渾悲壯,沉鬱頓挫,凝月聞之,幾乎忍不住要落眼淚。‘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闌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這是何等的孤獨,何等的悲哀,何等的寂寥。人最怕的不就是這些麽?心中的抱負不能施展,心中的想法無人認同,心中之意無人能體會,那才是最讓人絕望的事。”
方子安緩緩點頭,心有所動。史凝月確實有才,絕非尋常女子那般隻有容顏和脾氣,卻無智慧和修養。有才有貌有智慧,很是難得。
“子安,你不用擔心,並非無人會你登臨意,我便會你心中之意。你且吧吳鉤擦亮,也莫要拍闌幹惆悵,會有你大顯身手的時候,隻是需要等待罷了。”史浩走過來拍了拍方子安的肩膀,沉聲說道。
方子安拱手道:“是。”
史浩歎息一聲,負手走出幾步,抬頭看著中天上銀盤般的明月,情緒似乎有些低落。良久後,史浩突然開口沉聲吟道:“萬頃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動海門平。鑒開波麵一天淨,虹吸潮頭萬裏聲。吹斷海風漁笛遠,載歸秋月落帆輕。芍陂曾上孤舟看,何以今朝雙眼明。”
史凝月驚喜道:“這是爹爹的新詩麽?”
史浩轉過身來,月光照耀之下,他的臉上竟然掛了兩行淚水。
“爹爹,你怎麽了?怎麽突然流淚了?”史凝月驚道。
史夫人也驚愕起身道:“夫君,這是怎麽了?好好的,怎麽流淚了?”
史浩緩緩搖頭,沉聲道:“我是為別人而哭。子安,你知道韓世忠麽?”
方子安道:“自然知道,乃我大宋抗金重臣,和嶽元帥齊名的人物。據說他也住在臨安,可惜無緣得見。”
史浩緩緩道:“見不著啦,數日前,韓世忠已然亡故了,今日正好是頭七之日。朝廷上下無不悲痛,皇上為此都傷心的兩日未食。韓大人這一去,我大宋又少了一個勇猛無敵的戰神,大宋社稷又少了一塊柱石。適才我吟的這首詩不是我所寫,而是韓世忠的詩作。適才聽你水龍吟一首,勾起我滿腹愁思。隨著這些中興老臣一個個的亡故了,讓人覺得我大宋前途愈發的艱險,我等的責任越發的沉重啊。”
方子安的心咯噔一下子,感覺有些空落落的。韓世忠是幾乎能和嶽飛齊名的著名抗金名將,方子安對他的事跡也是耳熟能詳。黃天蕩一戰,擊敗完顏宗弼十萬南下之兵,迫得其倉皇北逃粉碎了其戰略意圖。其中金山一戰中,韓世忠和其妻梁紅玉夫妻齊心禦敵的故事傳頌千年,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的故事在後世也耳熟能詳。這樣的人物,即便不領軍,隻要活著,便是一種對敵人的震懾,便能叫天下人安心。可惜卻不久前亡故了。
“世人附會,說嶽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四人為中興四將,呸,劉光世和張俊是什麽東西?也能和嶽元帥韓樞密相提並論?劉光世死的早倒也罷了,張俊那廝倒還活著,但卻是個無恥之徒,跟秦檜是一丘之貉。貪財好色,搜刮盤剝,媚上無節。嶽元帥的案子他便有份參與。這樣的人卻還活的好好的,當真老天無眼。”史浩恨恨說道。
方子安聞言也是歎息無語。
史浩平複了情緒,沉聲道:“拿酒來,我和子安為韓樞密敬一杯酒,以表哀悼。”
婢女送來兩杯酒,史浩和方子安各取一杯。史浩對月舉杯道:“韓樞密,你倘若英靈未遠,當保佑我等輔佐明主即位,鏟除秦檜奸黨,收複河山,一血我大宋之恥。待到那時,必海清河晏,天下太平,百姓安居,那才是我大宋中興之時,才可遂你未酬之願。”
說罷,史浩撒酒於地,方子安也將酒水灑在地上。兩人並肩悄立良久,默然不言。
……
住在史家的日子很是安逸。一般而言,上午練習拳腳,讀一個時辰的書。午後小睡片刻,起身再讀一個時辰的書,傍晚再練練劍術,在小竹林旁的池塘邊看看魚,或者爬到圍牆上去看夕陽。晚飯後一般都是方子安靜坐思索的時候,想的東西很雜,有關於自己個人的事情,有關於白天練武讀書的感悟,也有後世的一些迴憶的整理。特別是後世的一些器械的製作,方子安甚為重視。
比如說,方子安很想能造出一隻槍械來,畢竟身為特種兵的經曆讓方子安幾乎閉著眼都能迴憶起槍械的每一個部件和組裝的位置。若是眼前有一堆零件的話,方子安可以在不到二十息的時間裏便可將一隻手槍組裝起來。但可惜的是,後世的槍械需要的材料和冶煉製造的工藝這裏並不具備,要想造出一隻槍械來,實在太難了。所以方子安便不斷的試圖去根據原理簡化其構造,希望能設計出一種能接近使用的槍械來。並非沒有進展,方子安設計的圖紙裏便有一種簡單構造的步槍,類似於鳥銃火槍的原型。隻不過,方子安還沒有將其付諸實施,因為方子安還沒有財力支撐他做這些。但方子安知道,自己必須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的優勢,這其實也是自己區別於這時代的人的獨有的優勢。論學識智謀能力,自己一定不是這個時代最厲害的。但若論見識和經曆,自己首屈一指。
原本方子安以為自己最多在史家住個三四天時間,秦惜卿便會為自己物色到一個新宅子的。但一晃六天過去了,秦惜卿那邊毫無消息,方子安也不好意思問,畢竟自己一文不名,秦惜卿全額墊付銀子,全權幫忙置辦,自己還跑去催她,那也太過分了。
秋闈發榜的日子在八月二十七,那是秋闈結束的十五天後。隨著日子的臨近,這也成了方子安期待的另外一件大事情。
在史家居住的這幾天時間裏,方子安成了史浩酒桌上的常客。史浩隻要在家,都會邀約方子安去喝酒聊天,兩個人之間隨著一次次的酒桌上的長談也變得更加相互了解,相互賞識。史浩學識淵博,通古博今,其實平時看似嚴肅,但其實健談風趣。更重要的是,他和方子安的理念契合,主張相通。但他和方子安的老師周鈞正不同的是,他不會衝動行事,他考慮的要細致周祥的多。比如史浩說,一些官員以羞於同秦檜同朝為官做借口,辭官歸隱,明哲保身的做法是不對的。越是朝廷被奸相把持,越是需要留在朝廷裏,哪怕便是占一個位置,也讓奸相的黨羽少一個位置。這其實也是一種鬥爭的手段。他說,皇上雖對秦檜寵信之極,但是其他人也一樣可以得到皇上的寵信,比如他自己,便是以學識智慧博得皇上賞識。他雖擺明是普安郡王的人,但是因為皇上之故,秦檜卻拿自己沒辦法,自己反而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皇上,這便是鬥爭的智慧。
方子安對他說的這些頗為認同。方子安本來對朝廷的認同感,對這個時代的認同感並沒有特別的強烈。但從史浩身上,方子安越發感受到這些大宋臣子對於這個國家的真正的愛,對方子安影響頗深,那其實才是真正的認同感。加深了方子安對於這個時代命運前途的使命感。
方子安感覺到,史浩看似隻是閑聊,其實他在教自己朝堂鬥爭的智慧。如果自己一旦入仕成功,則免不了要參與政治爭鬥,那麽自己這個小白便很容易因為無知和沒有智慧落入陷阱和圈套。史浩便是以這種聊天的方式,將政治上的一些關竅,朝廷裏的一些派係,官員們的一些各自的心理,乃至皇上的一些心思都教給自己。這對於方子安來說是從未經驗過的智慧。雖然有些事方子安覺得未必需要那麽做,但同樣會從中受益匪淺。
在進行這些聊天喝酒的時候,史凝月也常常在列。史浩似乎並不在意自己的女兒在場,倒是方子安覺得有些不自在。因為他感覺到史凝月的目光裏似乎有了越來越多的異樣的東西,讓自己覺得如坐針氈一般。但同時,每次落座,若是史凝月不在的話,方子安卻又似乎心中有所期待。到底期待著什麽,方子安自己也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