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皇山,屍骸枯骨遍地。
這裏很少人來,千萬年都是。
殘破的陣法頑強附著在這裏的所有隱秘的空間,屍氣怨氣遍布,但這麽多年以來愣是沒有一個屍族誕生,也沒有任何一個血族餘孽敢來到這個後天生成的“修煉聖地”。
因為這裏代表著三個字——東皇氏。
當年天底下可以以一己之力鎮壓整個陰陽兩界,當年可以摧毀“死而不滅”的血族,當年可以無懼拋頭顱灑熱血的東皇伏羲。
俱往矣,這裏已經千萬年沒有人來了,要不是每數百年都有一個人來燒幾炷香磕幾個頭,這座山都以為世間已經忘記了自己。
億萬年大變之局呀,某些老東西都很快會出世吧,但那份先機這次必定在東皇氏身上!
東皇山附近山脈並不稀少,當年伏羲大能中可搬山開天者不在少數,參考了族中風水大能的建議建造了一些聚風聚水的格局,最後的幾乎所有山水氣運都被氣運集中在這一山。
而這一山也被成為東皇祖山。
按照通常的叫法,一族祖地定然是一族先輩安息之地。
但當年萬族搜刮了整座山脈也沒有找出任何一座帝墓,所說神族強者陽壽耗盡後通常會留下帝魂封存起來,但早已腐朽的肉身卻會入土為安。
而帝墓規格定然極高,其肉身中烙印的法則逐漸脫落,往往就會形成一處處秘境。
當年東皇氏何其盛也,萬族預料遺留在其祖地的秘境肯定眾多,正想著去搜刮一番,但沒想到的是東皇氏如此果斷,在遺蛻入土時就開始布陣眼,把帝屍跟護族大陣連為一體,充當了族陣的壓勝之物,陣在屍在,陣亡屍滅。
所以當年的東皇祖地護族大陣才能以一陣之力抗衡萬族,即使等到最後一個東皇族人倒下萬族也沒占到什麽便宜,事後打算搜刮一番也隻收獲到了一堆廢土。
大陣雖破,陣腳卻沒有消亡,怨氣恨意,加之伏羲東皇的血脈的天然壓製,原來的修行聖地也成了不毛之地,就連主世界的走投無路的大兇大惡之徒也不會來此而就連。
所以這傳說中的東皇祖地便一直都是主世界的不毛之地,沒有修者會沒事到那邊去。
而一些外出曆練的人也是看不上這裏,雖說現存的類似於這樣的家族門派覆滅之地不多,其中的大多數都不失為是一個曆練的好地方,但東皇祖地的大陣畢竟是可殺大帝的存在,即使隻剩下一些陣腳,也不敢保證帝尊就能在裏麵逍遙。
再者,這東皇祖地也確實是沒有什麽價值了,裏麵那可算得上是真正的不毛之地,乖乖,當初萬族滿懷希望的刮地皮式搜索都沒尋到一些好東西,即使找到了也是那些殺千刀東皇伏羲給僥幸沒打碎零碎玩意。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當年東皇氏既然已經心存死誌,就自然不會讓萬族撿到任何一點便宜。
但東皇伏羲的家業肯定不止被破壞了這些,這一點倒是萬族的共識。舉個例子,東皇氏比主世界其他任何種族都喜歡建造秘藏。
有人猜測,東皇氏在東皇祖地家業可能隻是,其底蘊的半數,甚至可能更少,其餘的全都被倉鼠般的東皇氏給藏到了一座座秘境之中。
在離現在很遙遠的中古,伏羲族代代出大帝,故其建造的密藏無不奪天地之造化,即使你有著帝尊的修為也未必破得開。而更高級的存在,可以稱霸主世界的大帝,則多半看不上密藏中的東西。
而且很早期的秘境就考慮到了高級修者搶奪的問題。
故而自古至今,但凡是個秘境都設置了自毀的手段,裏麵隻要進入了修為高於一定層次的修者就會自動崩潰,故而秘境最為適合家族後輩來曆練。
同時這也給了天下散修一個機會,是鯉魚還是真龍往往就靠一座秘境來決定,散修中不多的大頭這時候通常會跳出來跟當地的大家族老祖宗談談人生喝喝茶,免得某些人吃相太過難看。
而且野外的秘境大多都藏匿得極為隱蔽,通常情況下,除非他們自動出世外,人們很難尋其蹤跡。
狡兔三窟,萬族不會認為東皇氏在當年的一役徹底消亡。
“東皇餘孽”定然存在!
而有著眾多密藏的東皇氏,其底蘊不亞於當今主世界任意一族。
所以說,當年參與了那一役的萬族會不惜竭盡全力來搜尋“東皇餘孽”,怕的就是再度出世的東皇氏秋後算賬,倒不如先下手為強。
但那都是後話了,東皇密藏隻是昔日東皇先祖留下的後手之一,其它的後手誰還沒出現,任誰都算不到。
但就在今日,一個足以影響天下大局的後手終於要浮出水麵。
但這跟所有的敵對力量比起來還是顯得太過於單薄,萬族既然能夠覆滅東皇氏第一次,那麽自然就能夠覆滅東皇氏第二次。
而且當年的對手經過一個多紀元的發展,如今隻會更加強大。
光禿禿的山上一毛不拔,而這周遭的天氣也像極了一隻鐵公雞,連一縷風都不舍得吹出來,但這東皇山上一顆尋常至極的樹偏偏無風自動,輕微的顫動了一下。
除此之外,那棵樹跟周圍的其他樹木沒什麽區別,都早已掉光了葉子,隻留下黃褐色的枝幹,但毫無疑問,那棵樹下麵必定暗藏玄機。
雖說這座祖山早已經過萬族大能的檢查,確確實實是一座普通的山脈,但既然承載了當年主世界第一大陣,其本身已經成為了一座神山。
更別談被東皇氏埋入山裏充當陣腳的一個個壓勝之物,那座山已經不知道吃了多少奇珍異寶,最後加之當年那一役,東皇伏羲和萬族的屍體堆積無數。
若是現在細看其地麵,你就會發現地上一具具枯骨形態各異,分布雜亂,已經很難分辨出是什麽族群了。
還不止如此,當年那些屍體的血液早已被這裏的土壤吸收,而最終流向當然是這裏的陣腳。
帝陣有靈,即使被破,靈智盡失,但本能尤在,當年吸食帝屍遺蛻精華的那部分陣法就開始吸食那些神血。
東皇祖山作為整個大陣的中樞所在,其間殘餘的陣腳尤其多,也由於這裏是陣法中樞,當年萬族來犯的後期來這裏的強者也是相當多。
所以,這裏的陣腳吸收了非常多的神血。
而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處理這些陣腳和獲得陣腳裏的壓勝物權衡一下,明顯還是一走了之比較劃算,於是這些陣腳不出意外的保留了下來。
後來整個東皇祖地也因為這些處理不掉的陣腳而成為了主世界一大禁地。
而今天就在這禁地的中心,也就是這東皇山脈之中,橫空出現的一具大棺。
棺長三丈餘,外部雕刻得極為奢華。
其上花紋多半是一些日月的象形圖案,其外最顯眼的便是以寫實的畫風雕刻的那幾個惟妙惟肖的伏羲神人。
這口本不應該存在的棺材的突然出現,若是被有心人發現定然猜得出這就是東皇氏的後手之一。
但這裏已經是禁地,何談人煙?
棺木裏靜靜躺著一具高大的伏羲神人,不出意外,這是一具遺蛻,大帝遺蛻。
一團發著光的微團漂浮在這東皇遺蛻上方,慢慢凝結成了一個與下方遺蛻有七八分相似的虛幻小人。
仔細看其眉眼,跟棺木裏躺著那具遺蛻簡直一模一樣,毫無疑問,出現在這種地方的這個光團就是這遺蛻原來的主人。
或者說這光團和這遺蛻當年一起構成了某個伏羲大帝。
因為這個光團正是當年大帝的靈魂,修真界將其尊稱為帝靈。
帝靈手中拿著一個同樣虛幻的小獸,那小獸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看起來甚是可愛。
但其真正的身份卻能嚇死個人,與萌蠢的外表反差極大,你不會相信,此物來自上古兇獸——犼,是它的一縷精魂,僥幸被伏羲始祖所獲,抹去了靈智後便一直珍藏在了東皇族內。
犼乃全天下屍族的祖先,相傳如今在陰界的屍族大能或多或少都有這犼的一縷魂魄,當然,其原來的靈智早已被抹去。
屍族在曆代陰陽大戰都讓陽界很是頭疼,一旦給他們找到了一具好遺蛻,他們未來無疑就多了個強者。
當那些遺蛻經過屍族秘法,誕生了新的意識,“生”這個概念便徹底離那個遺蛻遠去,屍者,不生不死也。
隻見那伏羲帝靈麵無表情,剛張開眼睛,連遺蛻都不看一眼就將那同樣是虛影的小獸給活生生吞食。
然後毅然走進自己早已腐朽成遺蛻的肉身。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棺木從裏麵被打開,一具黑色的伏羲破土而出。
再過不久,整個天下都知道了東皇祖地出了一句叫做“贏勾”的帝屍。
不僅如此,那帝屍贏勾還發話:
“吾乃屍族大帝,陽界同族後輩速來東皇祖地,吾將庇護爾等,從即日起,屍族在陽界立。”
手機站:
這裏很少人來,千萬年都是。
殘破的陣法頑強附著在這裏的所有隱秘的空間,屍氣怨氣遍布,但這麽多年以來愣是沒有一個屍族誕生,也沒有任何一個血族餘孽敢來到這個後天生成的“修煉聖地”。
因為這裏代表著三個字——東皇氏。
當年天底下可以以一己之力鎮壓整個陰陽兩界,當年可以摧毀“死而不滅”的血族,當年可以無懼拋頭顱灑熱血的東皇伏羲。
俱往矣,這裏已經千萬年沒有人來了,要不是每數百年都有一個人來燒幾炷香磕幾個頭,這座山都以為世間已經忘記了自己。
億萬年大變之局呀,某些老東西都很快會出世吧,但那份先機這次必定在東皇氏身上!
東皇山附近山脈並不稀少,當年伏羲大能中可搬山開天者不在少數,參考了族中風水大能的建議建造了一些聚風聚水的格局,最後的幾乎所有山水氣運都被氣運集中在這一山。
而這一山也被成為東皇祖山。
按照通常的叫法,一族祖地定然是一族先輩安息之地。
但當年萬族搜刮了整座山脈也沒有找出任何一座帝墓,所說神族強者陽壽耗盡後通常會留下帝魂封存起來,但早已腐朽的肉身卻會入土為安。
而帝墓規格定然極高,其肉身中烙印的法則逐漸脫落,往往就會形成一處處秘境。
當年東皇氏何其盛也,萬族預料遺留在其祖地的秘境肯定眾多,正想著去搜刮一番,但沒想到的是東皇氏如此果斷,在遺蛻入土時就開始布陣眼,把帝屍跟護族大陣連為一體,充當了族陣的壓勝之物,陣在屍在,陣亡屍滅。
所以當年的東皇祖地護族大陣才能以一陣之力抗衡萬族,即使等到最後一個東皇族人倒下萬族也沒占到什麽便宜,事後打算搜刮一番也隻收獲到了一堆廢土。
大陣雖破,陣腳卻沒有消亡,怨氣恨意,加之伏羲東皇的血脈的天然壓製,原來的修行聖地也成了不毛之地,就連主世界的走投無路的大兇大惡之徒也不會來此而就連。
所以這傳說中的東皇祖地便一直都是主世界的不毛之地,沒有修者會沒事到那邊去。
而一些外出曆練的人也是看不上這裏,雖說現存的類似於這樣的家族門派覆滅之地不多,其中的大多數都不失為是一個曆練的好地方,但東皇祖地的大陣畢竟是可殺大帝的存在,即使隻剩下一些陣腳,也不敢保證帝尊就能在裏麵逍遙。
再者,這東皇祖地也確實是沒有什麽價值了,裏麵那可算得上是真正的不毛之地,乖乖,當初萬族滿懷希望的刮地皮式搜索都沒尋到一些好東西,即使找到了也是那些殺千刀東皇伏羲給僥幸沒打碎零碎玩意。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當年東皇氏既然已經心存死誌,就自然不會讓萬族撿到任何一點便宜。
但東皇伏羲的家業肯定不止被破壞了這些,這一點倒是萬族的共識。舉個例子,東皇氏比主世界其他任何種族都喜歡建造秘藏。
有人猜測,東皇氏在東皇祖地家業可能隻是,其底蘊的半數,甚至可能更少,其餘的全都被倉鼠般的東皇氏給藏到了一座座秘境之中。
在離現在很遙遠的中古,伏羲族代代出大帝,故其建造的密藏無不奪天地之造化,即使你有著帝尊的修為也未必破得開。而更高級的存在,可以稱霸主世界的大帝,則多半看不上密藏中的東西。
而且很早期的秘境就考慮到了高級修者搶奪的問題。
故而自古至今,但凡是個秘境都設置了自毀的手段,裏麵隻要進入了修為高於一定層次的修者就會自動崩潰,故而秘境最為適合家族後輩來曆練。
同時這也給了天下散修一個機會,是鯉魚還是真龍往往就靠一座秘境來決定,散修中不多的大頭這時候通常會跳出來跟當地的大家族老祖宗談談人生喝喝茶,免得某些人吃相太過難看。
而且野外的秘境大多都藏匿得極為隱蔽,通常情況下,除非他們自動出世外,人們很難尋其蹤跡。
狡兔三窟,萬族不會認為東皇氏在當年的一役徹底消亡。
“東皇餘孽”定然存在!
而有著眾多密藏的東皇氏,其底蘊不亞於當今主世界任意一族。
所以說,當年參與了那一役的萬族會不惜竭盡全力來搜尋“東皇餘孽”,怕的就是再度出世的東皇氏秋後算賬,倒不如先下手為強。
但那都是後話了,東皇密藏隻是昔日東皇先祖留下的後手之一,其它的後手誰還沒出現,任誰都算不到。
但就在今日,一個足以影響天下大局的後手終於要浮出水麵。
但這跟所有的敵對力量比起來還是顯得太過於單薄,萬族既然能夠覆滅東皇氏第一次,那麽自然就能夠覆滅東皇氏第二次。
而且當年的對手經過一個多紀元的發展,如今隻會更加強大。
光禿禿的山上一毛不拔,而這周遭的天氣也像極了一隻鐵公雞,連一縷風都不舍得吹出來,但這東皇山上一顆尋常至極的樹偏偏無風自動,輕微的顫動了一下。
除此之外,那棵樹跟周圍的其他樹木沒什麽區別,都早已掉光了葉子,隻留下黃褐色的枝幹,但毫無疑問,那棵樹下麵必定暗藏玄機。
雖說這座祖山早已經過萬族大能的檢查,確確實實是一座普通的山脈,但既然承載了當年主世界第一大陣,其本身已經成為了一座神山。
更別談被東皇氏埋入山裏充當陣腳的一個個壓勝之物,那座山已經不知道吃了多少奇珍異寶,最後加之當年那一役,東皇伏羲和萬族的屍體堆積無數。
若是現在細看其地麵,你就會發現地上一具具枯骨形態各異,分布雜亂,已經很難分辨出是什麽族群了。
還不止如此,當年那些屍體的血液早已被這裏的土壤吸收,而最終流向當然是這裏的陣腳。
帝陣有靈,即使被破,靈智盡失,但本能尤在,當年吸食帝屍遺蛻精華的那部分陣法就開始吸食那些神血。
東皇祖山作為整個大陣的中樞所在,其間殘餘的陣腳尤其多,也由於這裏是陣法中樞,當年萬族來犯的後期來這裏的強者也是相當多。
所以,這裏的陣腳吸收了非常多的神血。
而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處理這些陣腳和獲得陣腳裏的壓勝物權衡一下,明顯還是一走了之比較劃算,於是這些陣腳不出意外的保留了下來。
後來整個東皇祖地也因為這些處理不掉的陣腳而成為了主世界一大禁地。
而今天就在這禁地的中心,也就是這東皇山脈之中,橫空出現的一具大棺。
棺長三丈餘,外部雕刻得極為奢華。
其上花紋多半是一些日月的象形圖案,其外最顯眼的便是以寫實的畫風雕刻的那幾個惟妙惟肖的伏羲神人。
這口本不應該存在的棺材的突然出現,若是被有心人發現定然猜得出這就是東皇氏的後手之一。
但這裏已經是禁地,何談人煙?
棺木裏靜靜躺著一具高大的伏羲神人,不出意外,這是一具遺蛻,大帝遺蛻。
一團發著光的微團漂浮在這東皇遺蛻上方,慢慢凝結成了一個與下方遺蛻有七八分相似的虛幻小人。
仔細看其眉眼,跟棺木裏躺著那具遺蛻簡直一模一樣,毫無疑問,出現在這種地方的這個光團就是這遺蛻原來的主人。
或者說這光團和這遺蛻當年一起構成了某個伏羲大帝。
因為這個光團正是當年大帝的靈魂,修真界將其尊稱為帝靈。
帝靈手中拿著一個同樣虛幻的小獸,那小獸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看起來甚是可愛。
但其真正的身份卻能嚇死個人,與萌蠢的外表反差極大,你不會相信,此物來自上古兇獸——犼,是它的一縷精魂,僥幸被伏羲始祖所獲,抹去了靈智後便一直珍藏在了東皇族內。
犼乃全天下屍族的祖先,相傳如今在陰界的屍族大能或多或少都有這犼的一縷魂魄,當然,其原來的靈智早已被抹去。
屍族在曆代陰陽大戰都讓陽界很是頭疼,一旦給他們找到了一具好遺蛻,他們未來無疑就多了個強者。
當那些遺蛻經過屍族秘法,誕生了新的意識,“生”這個概念便徹底離那個遺蛻遠去,屍者,不生不死也。
隻見那伏羲帝靈麵無表情,剛張開眼睛,連遺蛻都不看一眼就將那同樣是虛影的小獸給活生生吞食。
然後毅然走進自己早已腐朽成遺蛻的肉身。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棺木從裏麵被打開,一具黑色的伏羲破土而出。
再過不久,整個天下都知道了東皇祖地出了一句叫做“贏勾”的帝屍。
不僅如此,那帝屍贏勾還發話:
“吾乃屍族大帝,陽界同族後輩速來東皇祖地,吾將庇護爾等,從即日起,屍族在陽界立。”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