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的老營官樓,除了村中現在已經上了年紀的少數老人之外,估計已經很少有人能夠清楚記得了。但是說起老營廟台子,相信今天村中很多的年輕人,應該還都有一定的印象。
廟台子,顧名思義,就是古代廟門口的一處地勢稍高的台子。老營廟台子,原本是老營南廟門外靠近西邊十字路口的一個碑亭,在那裏曾經擺放著四通石碑,非常可惜的是,現在這四通古碑皆已不知所蹤。
老營廟台子現在的位置,就是現今老營南村衛生室南約三十米的十字路口東北角。早先在此處原有一個高約一米五六,直徑約一米一二的石頭台子,當時是很多頑童戲耍的地方,當然現在也已經早已不複存在。
老營南廟,相傳始建於明朝晚期神宗年間,與現今依舊存在於老營北村的關帝廟(改建於清代)合稱南北二廟。雖然兩廟都以供奉被後世神話的三國名將關羽(道家尊稱關帝聖君)為主,但是當時南廟的規模遠遠要比現存的北廟大的多。
根據村中現存的老人迴憶,和相關的民間筆記記載,老營南廟南北大約三十米,東西大約二十米,占地約莫一畝左右。
以現在的廟台子位置為基準,往東大約七八米稍稍靠北的位置,便是當初的廟門。廟門外的西側緊挨著廟台子所在碑亭的北麵,原有兩間小房子,是當時看廟人和一些遊方的道人僧侶臨時掛單居住的地方。而在廟門的東側,則是一座鍾樓。
進入廟門大約兩米的位置,便是一個青磚結構的影壁,影壁的壁頂為歇山式,牆身的中央位置是一個大大的磚雕福字,基座是常見的須彌座。
轉過影壁約莫兩米,便到了第一重大殿天王殿,裏麵供奉四大天王神像。在大殿的門柱上原有一副對聯:多聞正法,以廣目光;增長善根,而持國土。
東方持國天王,身著白甲胄,手持琵琶。他向世人暗示:弦樂器鬆緊要適中,太緊則易斷,太鬆則聲不響,表行中道之法。
南方增長天王,身著青甲胄,手握寶劍。他向世人暗示:寶劍象征智慧,要以慧劍斬斷一切煩惱,遠離世俗恩怨。
西方廣目天王,身著紅甲胄,一手握一條蛇,另一手上拿著一顆寶珠。他向世人暗示:雖然世事多變,但自己的內心要始終保持不變。
西方多聞天王,身著綠甲胄,一手臥銀鼠,一手持寶傘。他向世人暗示: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內心不受外界的環境影響,以寶傘遮蔽世間,避免魔神侵害。
從天王殿轉過去之後,大約五六米,便到了關帝殿,裏麵供奉著關聖帝君和關平(關平太子)、周倉(周大將軍)兩位侍者三尊神像。在大殿的門柱上原有一副對聯: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師臥龍友子龍龍友龍師。
關聖帝君端坐正中,關平居左,周倉居右,與其它地方的關帝殿大同小異,這裏不再過多敘述。
從關帝殿轉過於之後,大約四五米,便到了觀音殿,裏麵供奉著楊柳觀音。在大殿的門柱上原有一副對聯:一枝楊柳安天下,三滴淨水惠蒼生。
楊柳觀音端坐蓮花座上,麵龐圓潤豐滿,端莊妙麗,左手托淨水瓶,右手持楊柳枝。楊柳取其柔順,是像徵觀音慈悲救苦,普度眾生之意,所謂“金剛怒目,菩薩低眉”。淨瓶,雲瓶也,裏麵常儲有具有莫大神通的淨水,用以救治世人的各種疾病苦難。
老營南廟始建完成於明朝晚期,清朝和民國時期曾經數次修繕,最後徹底毀於解放後的十年動蕩時期。
南廟的數次修繕,原來都記載在碑亭中的四通古碑之上,雖然現在四通古碑皆以不知去向,但是這些碑刻文字的內容卻是依稀有人記得。尤其是最後民國時期的一通石碑,正是附近尚寨村生於光緒年間的羅永緒老人所撰寫,據說當時他隻有十三歲,被一時傳為佳話。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所有的碑文之中都沒有提及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座大廟為什麽會是這麽一個古怪的格局。這三座大殿不僅在同一中軸線上,而且規格也大致相等,這就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了。
也就是說,一直以來,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麽明確的實物記載,的確引以為憾。
因為一般來說,關公是被道教封做護法神,關聖帝君的名號又是古代帝王所賜,是允許單獨建廟供奉的。所以說關帝廟是屬於道教係統,尤其在明朝最為盛行(宋神宗時先後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帝”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如此說來這座道教係統的關帝殿,本來是不應該夾著人家佛教係統的天王殿和觀音殿之間,這確實有些不倫不類。
即便是在佛教而言,就算是附會關帝聖君為佛家的護法迦藍,他不過隻是保護寺院的初級護法。而人家四大天王卻是相當於佛教各護法神的班頭,所以說在佛教角度,四大天王的地位遠遠要高於關公。
故而一般來說在佛教的寺廟之中,關公隻是被供奉在配殿之中。也就是說依照佛家的說法,供奉關公的殿堂絕對不應該比天王殿的位置更加尊崇,更不會有四大天王為關公值殿看門的道理,這是絕對講不通的。
可能正是因為如此,老營南廟在民間還有另外一個稱唿,當地人習慣叫做古怪廟。意思也就是說,這三座大殿的格局非常的離奇古怪,很多人看了之後都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故老相傳,在當地有一直流傳著這麽一個故事,可能正好委婉的解釋了這一切。而且這個故事,至今還有一定的佐證,或許可以證明這一切並非什麽空穴來風。
相傳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保持朱氏王朝的長治久安,以及同元朝殘餘勢力做長期的鬥爭,在洪武二年(1369)年頒布分封諸王製。
他的第十子朱檀,洪武三年出生不久便受封為魯王,於洪武十八年,就藩於兗州。然而,僅僅四年之後,這第一代明魯王便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十五日,薨,年僅十九歲,諡號“荒”。後葬於現老營村西北約一公裏處尚寨村北麵的九龍山南麓,也就是現在被稱作明代親王第一陵的荒王陵。
另外,朱檀的庶子(戈妃之子)魯靖王朱肇輝(1388-1466),在死後也在葬在了這附近。位置就在老營村東北約三公裏處的官廳村村北,雲山南麓,磚結構,券頂雙墓室。
而這個魯靖王朱肇輝的第四子朱泰墱(1416—1467),也就是首任巨野王,因其諡號“僖順”,故又稱巨野僖順王,他竟然葬的更近。位置就在老營村正東不足兩公裏處的凰翥村村北,黃山南麓,磚結構,券頂三墓室。
如此一來,他們祖孫三代總算是在死後又齊聚一方,在陰間的彼此聯係倒是方便多了。
但是按照當時的慣例,當年為他們修建陵墓的那些工匠百姓,可就算是倒了大黴了。
不用說,在當時的高強度勞作下,能夠僥幸熬住存活下來的普通民工,恐怕不到十之一二。然而即便是存活下來的這些人,恐怕最後也終難逃一死。
不難想象,像這些王侯人家,他們又豈能容忍有人活著記住這些重大的秘密呢。別說是那些出苦力的平民百姓,甚至就算是那些參與其中的能工巧匠和一些下級官員,恐怕也是兇多吉少吧。
如此一來,三座大墓背後慘死的怨魂恐怕就是嗨了去了,長此以往,以至於當時這一帶的陰氣非常之重。
於是,當地附近的百姓便自願捐資建造了這座關帝廟,寄希望於關帝聖君,期望他能夠徹底鎮服這些怨魂,不要讓它們再繼續幹擾大家的正常生活。
然而,好像幾年過去之後,這關帝聖君似乎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大家仍舊惴惴不安。無奈之下,大家隻好有病亂投醫,也就不管什麽三七二十一了,直接就在關帝廟的前麵又捐資修建了一座供奉四大天王的天王殿。
本來大家的意願是好的,既然你關二爺罩不住了,那就請人家四大天王這老哥幾個來幫幫場吧。
還別說,等到這天王殿建好之後,不知道到底是關二爺一看請來了外來的和尚動了真氣,一急之下使出了真本事。還是人家四大天王初來乍到怕丟了他老大佛祖的麵子,這次確確實實真賣了力氣。總而言之,當地的陰氣據說還倒真就從此被他們徹底給鎮住了。
如此一來,當地的百姓倒是從此風調雨順安居樂業了,一開始大家也倒都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但是世間一久,不僅是人家外來的過客,甚至就連本地的鄉民,慢慢的也感覺有點別扭了。
原因是這兩座大殿相距太近,乍一看倒像是人家四大天王在給關帝聖君在前麵值殿看門。且不說他們本就應是道佛兩家,即便就算是勉強同為佛家一脈,這也斷斷沒有四大天王給護法迦藍看門的這一說呀。
但是當時的情形又已經是成了定局,誰也不敢輕易的把其中的一座大殿拆除,以免惹怒了神靈,不得已隻好也就如此將就了。
直到後來的某一天,突然從外麵來了一個雲遊的邋遢老道士,掛單住進了這裏。不曾想,這個老道士雖然表麵上邋邋遢遢瘋瘋癲癲,甚至到底多大年齡,來自哪裏,要去哪裏,連他自己都說不大清楚。
但是實際上他卻是一位大有智慧的風塵異人,據說他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史子集,琴棋書畫更是無所不能,尤其擅長堪輿風水和岐黃之術。
恰好那個時候,這一帶正在鬧著一場瘟疫,甚至就連周圍方圓數十裏的百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當他看清了這兩座大殿的古怪格局之後,頓時心中有了主意,當場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然後他悄悄的找到了當地的幾位鄉紳,對他們說自己要獨自外出化緣,等他迴來之後一定會在現在的關帝殿後麵再建一座觀音殿。
不僅如此,他還承諾等到這座觀音殿建成之後,這一帶的瘟疫也一定會完全的自然消失。說完之後,他也不管人家相信與否,便帶上自己破破爛爛的葫蘆瓢和漁鼓(這兩樣是古代道士化緣專用的物件),在大笑聲中飄然而去。
他這一走就是大半年,時間一久人們也就早已經把他忘的一幹二淨了,都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個瘋癲的野道人。對於他當初的那些話語自然也並沒有什麽人相信,因為他本來是個道士,卻要聲稱化緣建造一座觀音殿,這本來也就有點不倫不類。
再說了,這場奇怪的瘟疫已經持續了兩三年了,雖然疫情不是如何的兇猛,危害也不是特別的大,但是卻是非常頑固,很難醫治除根。即便就算是當地官府專門選派的醫官,也僅僅隻是勉強控製住了局麵而已,他又如何能夠一下子徹底把它除根呢。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又過了差不多小半年的時候,這個邋遢道人還真就突然又迴來了。不僅如此,這次他還真的帶迴來了一大筆的錢財,而且這筆錢財修一座觀音殿應該還綽綽有餘。
隻要有了錢,那就好辦了,當然人們也就不會再詰問他其它的事情了。接下來,由當地鄉紳出麵從外麵請來了一些工匠,在邋遢道人的指點下,不到半年一座嶄新的觀音殿就在原來的關帝殿後麵建了起來,在裏麵供奉上了大慈大悲的楊柳觀音。
與此同時,甚至就連周圍的院牆和廟門也都一次性的全部建好了。不僅如此,還在廟門西邊的十字路口建造了一座小小的碑亭,專門用來存放功德碑。
就在觀音殿修建的同時,邋遢道人還用多餘的錢財組織人力在村中挖了幾口深井,以此來供應當地人飲用。現今仍有幾口深井依舊存在,隻不過它們已經早已退出了曆史舞台,被更加幹淨衛生的自來水所替代了。
還別說,等到觀音殿和那幾口古井修建完成之後,沒多久當地的瘟疫還真就慢慢的徹底消除了。當時的人們都相信這是觀音殿裏麵供奉的楊柳觀音真的顯靈了,一時間這裏的香火空前興旺了起來。
但是時間長了之後,一些通達之人也就都慢慢的明白了過來,應該是那幾口新挖的深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並非什麽觀音顯靈。當然具體是什麽原因,恐怕也就隻有人家那個邋遢道人自己清楚了。
隻不過,在一切剛剛過去之後,突然從外麵陸續擁來了一些人,說是要找那個邋遢道人算賬。
原來邋遢道人拿迴來的那一大筆錢財,正是人家這些人布施捐獻的。據說當初邋遢道人曾經信誓旦旦的承諾人家,說是要用這些錢修建一座一百單(零)二孔的大橋,而並非修建什麽觀音殿。
人家這些人也正是好奇他所說的這個宏大工程,這才紛紛慷慨解囊把錢財痛痛快快的交到了他的手中。要知道,在當時像這種一百單(零)二孔的大橋,所有人都是根本無法想象的。說白了,這些布施之人也正是自己的好奇心在作祟,這才痛快捐獻錢財的。
但是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那時候的信息傳遞的有點慢,時間久了人家也就慢慢的聽到了一點風聲。原來這個邋遢道人並沒真的修建什麽一百單二孔的大橋,而是跑到這裏修起了一個什麽普普通通的觀音殿,人家這才相約找到了這裏,一定要當麵向他討個說法。
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些施主還真就心服口服的乖乖離去了。原來,這個邋遢道人早就料到這些人肯定會找尋到自己,於是早就在現今老營北村正北約三百米的地方,用一通石碑架起了一座小橋。
等到這些人找來之後,他不慌不忙的便把所有人都帶到了那個地方,等到了那裏所有人頓時都傻眼了。隻聽人家邋遢道人理直氣壯的解釋道,這難道不是“一碑”擔“二孔”嗎。
他這麽一說,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邋遢道人所謂的“一碑擔二孔”,並非大家所想象的“一百單(零)二孔”。
而且當時大家又確實並沒有什麽文字契約,隻是簡單的口頭承諾,隻不過是被人家邋遢道人巧妙的運用了諧音,跟大家玩了一個文字遊戲而已。
更何況,人家邋遢道人自己並沒有私自留下一文錢,所有的錢財都用在了觀音殿和村裏那幾口深井之上了。
不僅如此,人家不僅巧妙的消除了原先關帝殿和天王殿的尷尬格局,讓四大天王為觀音看門自然講的過去,四大天王也就自然沒有什麽怨言了。而關帝聖君雖然夾在兩者中間有些不倫不類,但是把他附會為佛家的迦藍菩薩,當然也勉強可以說的過去。
如此一來,原來的尷尬格局也就自然不複存在了。
更重要的是他還在無形之中消除了當地的頑固瘟疫,也算是真正造福一方功德無量了。再說這些布施之人原本也都頗具善根,在看到如此結果之後,大家也都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了起來,紛紛都被這邋遢道人的大智慧深深折服了。
說起老營南廟,就不能不順帶說一下,民國時期在當地曾經大大有名的一個曆史人物——鞏震寰。
據說當時他曾在老營南廟設立過他的黨部,在這一帶盤踞經營過多年。原來在廟台子東北方向約八九米的位置,在地上埋著兩塊方正約七八十厘米的規整石塊,上麵清楚的刻有國民黨的“青天白日”黨徽。
鞏震寰(1915-1948),今鄒城市中心店鎮東傅莊村人。抗日戰爭時期,畢業於山東省第四簡易師範學校(今兗州市),時值社會動蕩之際,畢業後遂糾集人馬,組建抗日遊擊隊,占領東傅、老營、凰翥一帶。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雖有過抗日救國抱負,未曾在日軍的引誘下變節投敵,但是他忠實的執行蔣光頭的消極抵抗政策,大搞“摩擦”,積極反對我黨革命政府,多次殘害共產黨抗日力量,殺害幹部群眾2700多人,犯下滔天罪行。
同時他不擇手段兼並同夥,收羅槍支,羽翼逐漸豐滿,地盤越來越大。1942年他晉升為山東省保安第二十五旅旅長,兼任泗水縣長。同年夏,參加國名黨軍統。
後任魯西南《民報》社董事會董事,鄒、滋、曲、泗特教委員會主任,鄒縣縣長,鄒縣民眾自衛隊總隊長,三民主義共青團鄒縣分團幹事,國民黨鄒縣黨委委員等職。
1946年任第二綏靖區調查室魯南組長。次年夏,國民黨中央政府授予他“模範縣長”稱號。1948年6月16日,在解放軍攻克鄒縣城的戰鬥中,鞏震寰被擊斃於城東北隅。
當然,鞏震寰的是非功過自有曆史評定,原本也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妄加評論的。在這裏我也隻是稍稍的一筆帶過而已,但是他曾經在老營南廟駐紮過多年,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另外,在明清民國時期,老營村中除了上麵講過的南北二廟之外。另外還曾有三座較大的廟宇和一座本地的羅家家廟,隻不過它們當時的規模都遠遠比不上老營南廟,基本上和現在僅存的北廟差不多大小,都是一重大殿的規格。
下麵我就簡單的捎帶講述一下,那幾座廟宇現在的大致位置,以及當時裏麵供奉的神像和廟門口的對聯。
老奶奶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南村南北中心大街中間位置路東數米處,現在僅存一口古井。即便是在現在,仍有人在過年的時候在那口古井的井邊供奉祭拜。
老奶奶廟裏麵供奉的是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一座神像。門前的對聯是:神光普照施德澤,慈雲廣被佑黎民。
三官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南村南北中心大街最北端向東約三十米路南,現在仍有殘存的部分廟址。
三官廟裏麵供奉著掌管天堂的天官(唐堯),掌管地府的地官(虞舜),掌管江河的水官(大禹)三座神像。門前的對聯是:殿宇輝煌地靈人傑千古跡,神功浩蕩物阜民安萬家春。
龍王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北村第一道東西大街向東約兩百米處路南,現今僅餘一空地。王廟裏麵供奉著龍王、龍母兩座神像。門前的對聯是:風調雨順民安樂,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羅家家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北村南北中心大街南段三分之一處向東約二百米路北,現在僅存一口古井。裏麵供奉的自是不言而喻,肯定是人家當地羅家的先人。隻是門前的對聯,筆者並不清楚,故而隻能暫且空缺。
另注:一,以上所有的資料,皆來源於村中現今健在的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口述,以及前人留下來的一些零散筆記,絕非筆者自己憑空臆造。這些資料之中,尤以其中的幾幅對聯能夠得以流傳下來,最為難能可貴。
二,讓人非常可惜的是,老營南廟幾乎完全的毀在了解放後的十年動蕩時期,絕大部分的實物資料都被破壞殆盡。甚至就連那四通笨重的石碑現在也都早已經不知所蹤,讓後人無法真實的記錄下來上麵的碑文,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如果哪位讀者能夠出示一些有關老營南廟的相關實物資料,筆者將萬分感激,並一定會根據這些實物資料,對這篇文章進行相應的補充修正。
三,本文中的一些廟宇的具體位置,由於考慮到諸多的現實原因,因此並未做如何的詳盡描述,還望諒解。
廟台子,顧名思義,就是古代廟門口的一處地勢稍高的台子。老營廟台子,原本是老營南廟門外靠近西邊十字路口的一個碑亭,在那裏曾經擺放著四通石碑,非常可惜的是,現在這四通古碑皆已不知所蹤。
老營廟台子現在的位置,就是現今老營南村衛生室南約三十米的十字路口東北角。早先在此處原有一個高約一米五六,直徑約一米一二的石頭台子,當時是很多頑童戲耍的地方,當然現在也已經早已不複存在。
老營南廟,相傳始建於明朝晚期神宗年間,與現今依舊存在於老營北村的關帝廟(改建於清代)合稱南北二廟。雖然兩廟都以供奉被後世神話的三國名將關羽(道家尊稱關帝聖君)為主,但是當時南廟的規模遠遠要比現存的北廟大的多。
根據村中現存的老人迴憶,和相關的民間筆記記載,老營南廟南北大約三十米,東西大約二十米,占地約莫一畝左右。
以現在的廟台子位置為基準,往東大約七八米稍稍靠北的位置,便是當初的廟門。廟門外的西側緊挨著廟台子所在碑亭的北麵,原有兩間小房子,是當時看廟人和一些遊方的道人僧侶臨時掛單居住的地方。而在廟門的東側,則是一座鍾樓。
進入廟門大約兩米的位置,便是一個青磚結構的影壁,影壁的壁頂為歇山式,牆身的中央位置是一個大大的磚雕福字,基座是常見的須彌座。
轉過影壁約莫兩米,便到了第一重大殿天王殿,裏麵供奉四大天王神像。在大殿的門柱上原有一副對聯:多聞正法,以廣目光;增長善根,而持國土。
東方持國天王,身著白甲胄,手持琵琶。他向世人暗示:弦樂器鬆緊要適中,太緊則易斷,太鬆則聲不響,表行中道之法。
南方增長天王,身著青甲胄,手握寶劍。他向世人暗示:寶劍象征智慧,要以慧劍斬斷一切煩惱,遠離世俗恩怨。
西方廣目天王,身著紅甲胄,一手握一條蛇,另一手上拿著一顆寶珠。他向世人暗示:雖然世事多變,但自己的內心要始終保持不變。
西方多聞天王,身著綠甲胄,一手臥銀鼠,一手持寶傘。他向世人暗示: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內心不受外界的環境影響,以寶傘遮蔽世間,避免魔神侵害。
從天王殿轉過去之後,大約五六米,便到了關帝殿,裏麵供奉著關聖帝君和關平(關平太子)、周倉(周大將軍)兩位侍者三尊神像。在大殿的門柱上原有一副對聯: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師臥龍友子龍龍友龍師。
關聖帝君端坐正中,關平居左,周倉居右,與其它地方的關帝殿大同小異,這裏不再過多敘述。
從關帝殿轉過於之後,大約四五米,便到了觀音殿,裏麵供奉著楊柳觀音。在大殿的門柱上原有一副對聯:一枝楊柳安天下,三滴淨水惠蒼生。
楊柳觀音端坐蓮花座上,麵龐圓潤豐滿,端莊妙麗,左手托淨水瓶,右手持楊柳枝。楊柳取其柔順,是像徵觀音慈悲救苦,普度眾生之意,所謂“金剛怒目,菩薩低眉”。淨瓶,雲瓶也,裏麵常儲有具有莫大神通的淨水,用以救治世人的各種疾病苦難。
老營南廟始建完成於明朝晚期,清朝和民國時期曾經數次修繕,最後徹底毀於解放後的十年動蕩時期。
南廟的數次修繕,原來都記載在碑亭中的四通古碑之上,雖然現在四通古碑皆以不知去向,但是這些碑刻文字的內容卻是依稀有人記得。尤其是最後民國時期的一通石碑,正是附近尚寨村生於光緒年間的羅永緒老人所撰寫,據說當時他隻有十三歲,被一時傳為佳話。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所有的碑文之中都沒有提及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座大廟為什麽會是這麽一個古怪的格局。這三座大殿不僅在同一中軸線上,而且規格也大致相等,這就有些讓人匪夷所思了。
也就是說,一直以來,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麽明確的實物記載,的確引以為憾。
因為一般來說,關公是被道教封做護法神,關聖帝君的名號又是古代帝王所賜,是允許單獨建廟供奉的。所以說關帝廟是屬於道教係統,尤其在明朝最為盛行(宋神宗時先後封關羽為“協天護國忠義帝”和“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如此說來這座道教係統的關帝殿,本來是不應該夾著人家佛教係統的天王殿和觀音殿之間,這確實有些不倫不類。
即便是在佛教而言,就算是附會關帝聖君為佛家的護法迦藍,他不過隻是保護寺院的初級護法。而人家四大天王卻是相當於佛教各護法神的班頭,所以說在佛教角度,四大天王的地位遠遠要高於關公。
故而一般來說在佛教的寺廟之中,關公隻是被供奉在配殿之中。也就是說依照佛家的說法,供奉關公的殿堂絕對不應該比天王殿的位置更加尊崇,更不會有四大天王為關公值殿看門的道理,這是絕對講不通的。
可能正是因為如此,老營南廟在民間還有另外一個稱唿,當地人習慣叫做古怪廟。意思也就是說,這三座大殿的格局非常的離奇古怪,很多人看了之後都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故老相傳,在當地有一直流傳著這麽一個故事,可能正好委婉的解釋了這一切。而且這個故事,至今還有一定的佐證,或許可以證明這一切並非什麽空穴來風。
相傳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保持朱氏王朝的長治久安,以及同元朝殘餘勢力做長期的鬥爭,在洪武二年(1369)年頒布分封諸王製。
他的第十子朱檀,洪武三年出生不久便受封為魯王,於洪武十八年,就藩於兗州。然而,僅僅四年之後,這第一代明魯王便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十五日,薨,年僅十九歲,諡號“荒”。後葬於現老營村西北約一公裏處尚寨村北麵的九龍山南麓,也就是現在被稱作明代親王第一陵的荒王陵。
另外,朱檀的庶子(戈妃之子)魯靖王朱肇輝(1388-1466),在死後也在葬在了這附近。位置就在老營村東北約三公裏處的官廳村村北,雲山南麓,磚結構,券頂雙墓室。
而這個魯靖王朱肇輝的第四子朱泰墱(1416—1467),也就是首任巨野王,因其諡號“僖順”,故又稱巨野僖順王,他竟然葬的更近。位置就在老營村正東不足兩公裏處的凰翥村村北,黃山南麓,磚結構,券頂三墓室。
如此一來,他們祖孫三代總算是在死後又齊聚一方,在陰間的彼此聯係倒是方便多了。
但是按照當時的慣例,當年為他們修建陵墓的那些工匠百姓,可就算是倒了大黴了。
不用說,在當時的高強度勞作下,能夠僥幸熬住存活下來的普通民工,恐怕不到十之一二。然而即便是存活下來的這些人,恐怕最後也終難逃一死。
不難想象,像這些王侯人家,他們又豈能容忍有人活著記住這些重大的秘密呢。別說是那些出苦力的平民百姓,甚至就算是那些參與其中的能工巧匠和一些下級官員,恐怕也是兇多吉少吧。
如此一來,三座大墓背後慘死的怨魂恐怕就是嗨了去了,長此以往,以至於當時這一帶的陰氣非常之重。
於是,當地附近的百姓便自願捐資建造了這座關帝廟,寄希望於關帝聖君,期望他能夠徹底鎮服這些怨魂,不要讓它們再繼續幹擾大家的正常生活。
然而,好像幾年過去之後,這關帝聖君似乎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大家仍舊惴惴不安。無奈之下,大家隻好有病亂投醫,也就不管什麽三七二十一了,直接就在關帝廟的前麵又捐資修建了一座供奉四大天王的天王殿。
本來大家的意願是好的,既然你關二爺罩不住了,那就請人家四大天王這老哥幾個來幫幫場吧。
還別說,等到這天王殿建好之後,不知道到底是關二爺一看請來了外來的和尚動了真氣,一急之下使出了真本事。還是人家四大天王初來乍到怕丟了他老大佛祖的麵子,這次確確實實真賣了力氣。總而言之,當地的陰氣據說還倒真就從此被他們徹底給鎮住了。
如此一來,當地的百姓倒是從此風調雨順安居樂業了,一開始大家也倒都是開開心心其樂融融,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但是世間一久,不僅是人家外來的過客,甚至就連本地的鄉民,慢慢的也感覺有點別扭了。
原因是這兩座大殿相距太近,乍一看倒像是人家四大天王在給關帝聖君在前麵值殿看門。且不說他們本就應是道佛兩家,即便就算是勉強同為佛家一脈,這也斷斷沒有四大天王給護法迦藍看門的這一說呀。
但是當時的情形又已經是成了定局,誰也不敢輕易的把其中的一座大殿拆除,以免惹怒了神靈,不得已隻好也就如此將就了。
直到後來的某一天,突然從外麵來了一個雲遊的邋遢老道士,掛單住進了這裏。不曾想,這個老道士雖然表麵上邋邋遢遢瘋瘋癲癲,甚至到底多大年齡,來自哪裏,要去哪裏,連他自己都說不大清楚。
但是實際上他卻是一位大有智慧的風塵異人,據說他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史子集,琴棋書畫更是無所不能,尤其擅長堪輿風水和岐黃之術。
恰好那個時候,這一帶正在鬧著一場瘟疫,甚至就連周圍方圓數十裏的百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當他看清了這兩座大殿的古怪格局之後,頓時心中有了主意,當場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然後他悄悄的找到了當地的幾位鄉紳,對他們說自己要獨自外出化緣,等他迴來之後一定會在現在的關帝殿後麵再建一座觀音殿。
不僅如此,他還承諾等到這座觀音殿建成之後,這一帶的瘟疫也一定會完全的自然消失。說完之後,他也不管人家相信與否,便帶上自己破破爛爛的葫蘆瓢和漁鼓(這兩樣是古代道士化緣專用的物件),在大笑聲中飄然而去。
他這一走就是大半年,時間一久人們也就早已經把他忘的一幹二淨了,都以為這不過就是一個瘋癲的野道人。對於他當初的那些話語自然也並沒有什麽人相信,因為他本來是個道士,卻要聲稱化緣建造一座觀音殿,這本來也就有點不倫不類。
再說了,這場奇怪的瘟疫已經持續了兩三年了,雖然疫情不是如何的兇猛,危害也不是特別的大,但是卻是非常頑固,很難醫治除根。即便就算是當地官府專門選派的醫官,也僅僅隻是勉強控製住了局麵而已,他又如何能夠一下子徹底把它除根呢。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又過了差不多小半年的時候,這個邋遢道人還真就突然又迴來了。不僅如此,這次他還真的帶迴來了一大筆的錢財,而且這筆錢財修一座觀音殿應該還綽綽有餘。
隻要有了錢,那就好辦了,當然人們也就不會再詰問他其它的事情了。接下來,由當地鄉紳出麵從外麵請來了一些工匠,在邋遢道人的指點下,不到半年一座嶄新的觀音殿就在原來的關帝殿後麵建了起來,在裏麵供奉上了大慈大悲的楊柳觀音。
與此同時,甚至就連周圍的院牆和廟門也都一次性的全部建好了。不僅如此,還在廟門西邊的十字路口建造了一座小小的碑亭,專門用來存放功德碑。
就在觀音殿修建的同時,邋遢道人還用多餘的錢財組織人力在村中挖了幾口深井,以此來供應當地人飲用。現今仍有幾口深井依舊存在,隻不過它們已經早已退出了曆史舞台,被更加幹淨衛生的自來水所替代了。
還別說,等到觀音殿和那幾口古井修建完成之後,沒多久當地的瘟疫還真就慢慢的徹底消除了。當時的人們都相信這是觀音殿裏麵供奉的楊柳觀音真的顯靈了,一時間這裏的香火空前興旺了起來。
但是時間長了之後,一些通達之人也就都慢慢的明白了過來,應該是那幾口新挖的深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並非什麽觀音顯靈。當然具體是什麽原因,恐怕也就隻有人家那個邋遢道人自己清楚了。
隻不過,在一切剛剛過去之後,突然從外麵陸續擁來了一些人,說是要找那個邋遢道人算賬。
原來邋遢道人拿迴來的那一大筆錢財,正是人家這些人布施捐獻的。據說當初邋遢道人曾經信誓旦旦的承諾人家,說是要用這些錢修建一座一百單(零)二孔的大橋,而並非修建什麽觀音殿。
人家這些人也正是好奇他所說的這個宏大工程,這才紛紛慷慨解囊把錢財痛痛快快的交到了他的手中。要知道,在當時像這種一百單(零)二孔的大橋,所有人都是根本無法想象的。說白了,這些布施之人也正是自己的好奇心在作祟,這才痛快捐獻錢財的。
但是這世上原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那時候的信息傳遞的有點慢,時間久了人家也就慢慢的聽到了一點風聲。原來這個邋遢道人並沒真的修建什麽一百單二孔的大橋,而是跑到這裏修起了一個什麽普普通通的觀音殿,人家這才相約找到了這裏,一定要當麵向他討個說法。
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是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些施主還真就心服口服的乖乖離去了。原來,這個邋遢道人早就料到這些人肯定會找尋到自己,於是早就在現今老營北村正北約三百米的地方,用一通石碑架起了一座小橋。
等到這些人找來之後,他不慌不忙的便把所有人都帶到了那個地方,等到了那裏所有人頓時都傻眼了。隻聽人家邋遢道人理直氣壯的解釋道,這難道不是“一碑”擔“二孔”嗎。
他這麽一說,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邋遢道人所謂的“一碑擔二孔”,並非大家所想象的“一百單(零)二孔”。
而且當時大家又確實並沒有什麽文字契約,隻是簡單的口頭承諾,隻不過是被人家邋遢道人巧妙的運用了諧音,跟大家玩了一個文字遊戲而已。
更何況,人家邋遢道人自己並沒有私自留下一文錢,所有的錢財都用在了觀音殿和村裏那幾口深井之上了。
不僅如此,人家不僅巧妙的消除了原先關帝殿和天王殿的尷尬格局,讓四大天王為觀音看門自然講的過去,四大天王也就自然沒有什麽怨言了。而關帝聖君雖然夾在兩者中間有些不倫不類,但是把他附會為佛家的迦藍菩薩,當然也勉強可以說的過去。
如此一來,原來的尷尬格局也就自然不複存在了。
更重要的是他還在無形之中消除了當地的頑固瘟疫,也算是真正造福一方功德無量了。再說這些布施之人原本也都頗具善根,在看到如此結果之後,大家也都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了起來,紛紛都被這邋遢道人的大智慧深深折服了。
說起老營南廟,就不能不順帶說一下,民國時期在當地曾經大大有名的一個曆史人物——鞏震寰。
據說當時他曾在老營南廟設立過他的黨部,在這一帶盤踞經營過多年。原來在廟台子東北方向約八九米的位置,在地上埋著兩塊方正約七八十厘米的規整石塊,上麵清楚的刻有國民黨的“青天白日”黨徽。
鞏震寰(1915-1948),今鄒城市中心店鎮東傅莊村人。抗日戰爭時期,畢業於山東省第四簡易師範學校(今兗州市),時值社會動蕩之際,畢業後遂糾集人馬,組建抗日遊擊隊,占領東傅、老營、凰翥一帶。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雖有過抗日救國抱負,未曾在日軍的引誘下變節投敵,但是他忠實的執行蔣光頭的消極抵抗政策,大搞“摩擦”,積極反對我黨革命政府,多次殘害共產黨抗日力量,殺害幹部群眾2700多人,犯下滔天罪行。
同時他不擇手段兼並同夥,收羅槍支,羽翼逐漸豐滿,地盤越來越大。1942年他晉升為山東省保安第二十五旅旅長,兼任泗水縣長。同年夏,參加國名黨軍統。
後任魯西南《民報》社董事會董事,鄒、滋、曲、泗特教委員會主任,鄒縣縣長,鄒縣民眾自衛隊總隊長,三民主義共青團鄒縣分團幹事,國民黨鄒縣黨委委員等職。
1946年任第二綏靖區調查室魯南組長。次年夏,國民黨中央政府授予他“模範縣長”稱號。1948年6月16日,在解放軍攻克鄒縣城的戰鬥中,鞏震寰被擊斃於城東北隅。
當然,鞏震寰的是非功過自有曆史評定,原本也不是我們這些人所能妄加評論的。在這裏我也隻是稍稍的一筆帶過而已,但是他曾經在老營南廟駐紮過多年,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另外,在明清民國時期,老營村中除了上麵講過的南北二廟之外。另外還曾有三座較大的廟宇和一座本地的羅家家廟,隻不過它們當時的規模都遠遠比不上老營南廟,基本上和現在僅存的北廟差不多大小,都是一重大殿的規格。
下麵我就簡單的捎帶講述一下,那幾座廟宇現在的大致位置,以及當時裏麵供奉的神像和廟門口的對聯。
老奶奶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南村南北中心大街中間位置路東數米處,現在僅存一口古井。即便是在現在,仍有人在過年的時候在那口古井的井邊供奉祭拜。
老奶奶廟裏麵供奉的是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一座神像。門前的對聯是:神光普照施德澤,慈雲廣被佑黎民。
三官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南村南北中心大街最北端向東約三十米路南,現在仍有殘存的部分廟址。
三官廟裏麵供奉著掌管天堂的天官(唐堯),掌管地府的地官(虞舜),掌管江河的水官(大禹)三座神像。門前的對聯是:殿宇輝煌地靈人傑千古跡,神功浩蕩物阜民安萬家春。
龍王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北村第一道東西大街向東約兩百米處路南,現今僅餘一空地。王廟裏麵供奉著龍王、龍母兩座神像。門前的對聯是:風調雨順民安樂,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羅家家廟,大致位於現在老營北村南北中心大街南段三分之一處向東約二百米路北,現在僅存一口古井。裏麵供奉的自是不言而喻,肯定是人家當地羅家的先人。隻是門前的對聯,筆者並不清楚,故而隻能暫且空缺。
另注:一,以上所有的資料,皆來源於村中現今健在的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口述,以及前人留下來的一些零散筆記,絕非筆者自己憑空臆造。這些資料之中,尤以其中的幾幅對聯能夠得以流傳下來,最為難能可貴。
二,讓人非常可惜的是,老營南廟幾乎完全的毀在了解放後的十年動蕩時期,絕大部分的實物資料都被破壞殆盡。甚至就連那四通笨重的石碑現在也都早已經不知所蹤,讓後人無法真實的記錄下來上麵的碑文,這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如果哪位讀者能夠出示一些有關老營南廟的相關實物資料,筆者將萬分感激,並一定會根據這些實物資料,對這篇文章進行相應的補充修正。
三,本文中的一些廟宇的具體位置,由於考慮到諸多的現實原因,因此並未做如何的詳盡描述,還望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