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博對張柏江的行為很不能理解。


    正四品的朝廷命官,還是漕運使,未來隻要做好了,基本上就是屬於一步登天的。


    漕運使的性質和布政使,知府這些不一樣。


    地方知府等官員,他們就是正兒八經的地方官。


    但漕運使,它是屬於半地方官,他的名字是掛在京城的。


    聽著孫宏博的話,張柏江臉色淡然的說道:“我並不是對常經文抱有同情,我對常經文也沒有什麽可說的。


    我是對天下百姓感到悲哀。我出身河南中牟,家境算不上貧寒困頓,但也算不上是大富大貴。


    家中有幾十畝薄田,父親因為有秀才功名在身,不用納稅,所以家境也算得上是殷實。


    幼時,我因中牟縣學得以進一步求學。


    從中牟到山東濟南,我這一身見了諸多百姓困頓。


    吃不上飯,隻是普遍的現象。真正讓天下百姓困頓的,是朝廷的稅收,地方官吏的盤剝。”


    張柏江說著,伸手指著外麵說道:“別的地方你不說,就說說山東。


    山東六府十五州,八十九縣,你看看有多少官員是不盤剝百姓的?


    當年孔有德叛亂,為什麽許多百姓趁機跟隨?這裏麵的原因,難道還不清楚嗎?


    貪官汙吏橫行,百姓民不聊生。


    朝廷加征三大餉,看似隻是把百姓的稅收加征到了百分之三十五,但實際上是多少,你心裏很清楚。


    這裏麵各級官吏,各級衙門,誰不是從他們身上拿錢?


    到了最後,百姓種了一年的糧食,七成都要上交。


    再加上天災不斷,年景不好,百姓活不下去,如何不反?


    在此情況之下,還有東林黨在作亂。


    你看看此次,東林黨為了利益,哄抬糧價,甚至是以棉花威逼朝廷軍方。


    你覺得這是正常的嗎?而這些,朝廷管了嗎?


    如今朝堂之上,你看看有多少官員是和東林黨有關的。


    像那戶部尚書侯恂,他就是東林黨骨幹,其他還有諸多東林黨人。


    到了現在,聽聞朝廷對邊軍的欠餉問題嚴重不提,更是連最基本的都忘了。


    韃子大軍肆虐北方,朝廷大軍與其對峙,卻因害怕損失慘重,僅僅隻是對峙,保護京城安全。


    但朝堂高官可有想過京城外的百姓該怎麽活?


    韃子肆虐京畿地區,不知多少百姓被抓走。


    這些人也是我大明子民啊!


    常言道,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如今韃子肆虐,敢問朝廷為何不拯救黎民百姓?”


    張柏江說著這些,胸腔之中就有著滿腔怒火。


    明末時期,很多人把大明的滅亡,歸罪於讀書人。


    其實這個說法不對,如果你說歸罪於東林黨,那肯定沒問題。


    東林黨的確是占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原因。


    但東林黨,他們是一群披著讀書人的商賈。


    像那種真正的讀書人,在明末時期,有沒有?


    有!還有許多讀書人,他們在想辦法拯救這個國家,拯救大明。


    我們會說唐末的牛李黨爭,是國家內耗,消耗了大唐最後的精力。


    但卻很少有人說,大明後期的黨爭消耗國力。


    其實這就是原因,也是本質區別。


    齊黨,楚黨,浙黨,他們的本質並不是爭權奪利就能一句話概括的。


    他們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其根本目的還是想要拯救這個國家。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數據,比如說萬曆年間,大明朝的農業、手工業,航海業等諸多領域,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就像是大明朝的耕地麵積巔峰,糧食產量巔峰,不在洪荒年間,也不在永樂年間,更不在仁宣之治,反而是在萬曆年間。


    楚黨,齊黨,浙黨,這三黨的人各顯神通,拿成績說話。


    浙黨的徐光啟,成為了浙黨相當長時間的排麵子。


    還有像齊黨的李贄,這是相當有能力的一個人,但因為他的曲線救國,萌發了東林黨的發揚光大。


    最後因為背離齊黨原有的政治主張,從而自盡。


    張柏江,他獨特的出身和經曆,讓他對當今朝廷頗為失望。


    他的話也讓孫宏博沉默了,隻是一杯又一杯的喝著酒。


    許久過後,孫宏博才看著張柏江說道:“我相信大明一定會在陛下的手中再次中興。”


    “道不同不相與謀!”


    張柏江聞言,心中有些失望。


    孫宏博笑了笑,就在這個時候,外麵的院子內傳來了一陣吵鬧聲。


    不論是張柏江還是孫宏博兩人,都沒理會。


    隻是一杯又一杯的喝著酒。


    緊接著他們所在大堂的門被推開了。


    吳勇探頭看了一眼兩人,但它沒進來。


    隨後顧守義邁步走了進來。


    看著兩人在喝酒,顧守義也不意外,隻是來到桌前,拉過一個凳子坐下。


    看著一桌的酒菜,顧守義輕聲道:“本來按照公爺的意思,應該將二位下大獄,隻是我覺得二位都是飽學之士。


    如此行徑,若傳出,豈不是說我們不尊仕林中人?


    因此今晚我親自前來請二位移步都司衙門。”


    孫宏博聞言喝下最後一杯酒站起身說道:“那我就先過去了!”


    說完直接出去了,就剩下張柏江坐在那裏喝著酒。


    顧守義看著張柏江輕聲道:“當初韃子兵臨城下之際,張大人曾言,漕運衙役可參戰。


    在轉運輜重物資的過程中,張大人也是盡心盡力。


    所以…”


    顧守義說著,從自己的袖子裏麵掏出了一張布帛,放到張柏江的麵前。


    “如果張大人,有此意,本官可代大人引見公爺。


    若大人無此意,那隻能說抱歉了。”


    張柏江伸手拿過布帛,仔細的看了看。


    隨後才輕笑道:“原本張某還道要在獄中度過,或者是去九泉之下麵見先帝。


    隻是沒想到卻是會如此。隻是華國公就不怕本官反水嗎?


    需知,華國公的這一步棋相當兇險。


    我想現在紀勻已經在大獄了吧?


    如若暴露出去,這便不符合華國公的謀劃了。”


    這話讓顧守義有些詫異。


    “你早已知曉華國公要做什麽?”


    顧守義的確是有些驚訝,他是在知道衛所的一些事後才斷定的。


    但這張柏江怎麽就確定?


    “陛下給予兩千騎兵,這種話騙騙紀勻這太監也就罷了。


    但本官可不會被騙。


    如果京城當真還養了兩三千精騎,怕是早已調往九邊了吧?


    就算不調往九邊,那也應該在盧象升等人手中,而不是在陛下手中,最後還調給華國公。


    要知曉,在之前,天下可無華國公之名。所以這兩千騎兵,想來應當是華國公通過其他方式養著的。”


    這話讓顧守義輕歎一聲道:“張大人才思敏捷,顧某佩服。


    如此, 請張大人移步,布政使衙門。顧某已經在衙門為張大人設下宴席款待。


    待公爺大捷歸來,再言其他。”


    張柏江微微點頭,站起身走了出去。


    院子裏早已站滿了軍士,而張柏江卻是歎口氣道:“如今濟南變天了,今後,山東就不再屬於朝廷了。”


    跟著出來的顧守義笑了笑,是啊!從今往後,山東不再屬於朝廷,隻屬於常經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從紈絝到暴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野上的期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野上的期望並收藏大明:從紈絝到暴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