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潛就坐在自己的軍帳內慢慢等著,前後等了差不多兩刻鍾後,穿著一身盔甲的盧象升才大踏步走了進來。
盧象升走進來後,便看著高起潛問道:“高公公,不知你找本官是有什麽緊急軍情商議。”
高起潛聞言笑眯眯道:“雜家聽說前幾日有韃子調軍南下了?不知這消息是不是真的啊?”
高起潛慢悠悠的問道,他可以非常確信,這個消息是真的。
當時他們還因為這件事召開了軍事會議。
天津總兵楊清甚至是問要不要派兵跟隨。
隻是最後還是崇禎下令,不許追擊,結束了這一場軍事會議。
說到底,不隻是崇禎,包括京城內的所謂朝中大臣都不希望追擊,他們怕死!
萬一韃子攻破了京城,那該怎麽辦?
有了這個前提,高起潛才會這樣問。
這問題讓盧象升都愣了半晌,讓他有些不明所以,畢竟這個消息肯定是真的。
不然前幾天他們開什麽會?這不扯淡的嘛!
“高公公,這件事自然是真的,而且我軍斥候太談查到,韃子這次調動了滿八旗萬餘人,此外還有蒙八旗八千餘人,另外還有包衣叛軍兩萬多人,總計四萬大軍南下。”
在崇禎九年,這一年的滿清軍製和後麵不一樣。
最不一樣的就是漢軍旗的事。
在崇禎十一年之前,滿清八旗當中,各旗當中,有一類仆從軍,也可以說是炮灰軍隊,他們是沒計算在編製內的。
那就是每一旗當中的漢人軍隊。
崇禎十一年之前,滿清名義上的漢八旗,隻有一萬多人。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他們的軍隊,都不是屬於漢八旗的。
像孔有德的,屬於天佑軍,耿仲明的,屬於天助軍,都不在漢八旗的編製內。
而各旗的漢軍,屬於包衣奴才一類的,其實就是各旗接收的明軍降軍,以及抓的青壯勞力,充入其中。
這些人,平日裏不拿餉銀,就是給口飯吃。
他們平時除了要做各種雜活,要種地之外,一旦發生戰爭,他們還要負責攻城。
這種情況到了崇禎十一年才會有改變。
崇禎十一年,清軍再次入關,這一次是孔有德的天佑軍和漢軍旗一起作戰。
孔有德用火炮轟擊城牆,導致城牆倒塌,然後突破長城防線,進入關內。
孔有德的天佑軍以及漢軍旗,在這個時候屬於滿軍餉,並未克扣,所以爆發出了很大的戰鬥力。
皇太極看到了漢軍所存在的戰鬥力,於是便下令,將各旗的漢軍,全部收歸朝廷統一管轄分配。
然後漢軍旗開始迅猛發展,一下就飆升到了差不多六萬人的地步。
孔有德的天佑軍,兵力也是暴漲,而這也是後來綠營兵的前身。
從這個時候開始,各旗中才沒有私藏漢軍,全部被收歸清廷統一管轄。
剩下的,那就真的隻剩下包衣奴才了。
不過那是之後的事了,但在這之前,各旗當中就有許多仆從軍,炮灰。
而這些仆從軍,炮灰,他們都是不計算到作戰兵力當中去的。
就像是正藍旗,此次入關的兵力就那麽點,但實際上,前後還有仆從軍接近兩萬人。
但這兩萬人,都沒計入到作戰兵力當中。
這些仆從軍的任務,就是搶東西,運東西的,所以得帶多點。
......
高起潛聽著盧象升說的四萬多大軍,臉上不禁露出笑意。
看著盧象升說道:“盧大人,最近想來你也聽說了朝中的一些事。
山東鎮守太監紀勻上了一個折子,說是山東都指揮使常經文率軍在濟南城下大敗韃子。
前後斬首九千餘人,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極大反響。
據聞諸多朝中大臣都對這件事表示懷疑。
最初雜家也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畢竟韃子曆來兇悍。
我們什麽時候能斬首如此之多的韃子了?
九千多韃子,咱們在這裏和韃子對峙這麽久,可都還沒拿到如此戰果。
但今日雜家卻是仔細想想,覺得不對勁。
如果韃子南下的軍隊沒有遭受重創,他們怎麽會調動這麽龐大的力量南下?
這可是滿八旗萬餘人,蒙八旗八千餘騎兵,還有那些叛軍兩萬多人。
這可是四萬大軍的兵力配置。
所以雜家就覺得,這件事肯定是真的。
但雜家也不確定,所以這找來盧大人問問。
倘若這件事是真的,但朝廷卻不認賬,反倒是說別人虛報戰功。
此事若傳出去,豈不是要寒了眾將士的心?
將來天下還有誰為朝廷效力?還有誰願意為朝廷效忠?
盧大人,你說是不是?”
一直以來盧象升對高起潛的觀感都很不好。
如果不是因為忠君愛國的思想在影響著他,他恨不得把高起潛給宰了。
因為這死太監,啥都不懂,卻總喜歡指手畫腳。
經常是不懂裝懂,讓人很是火大。
不過今天高起潛的這話卻是讓盧象升的心裏稍微有點好感。
作為一個領軍之人,他的心中很清楚。
明明取得了大勝,卻被人汙蔑虛報,這種事到底有多讓人寒心。
盧象升沉吟半晌後才說道:“高公公說的不錯,這件事的確是需要慎重對待。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常經文的確是有如此戰功,但卻有佐證。
韃子抽調四萬大軍南下,這便是最好的佐證。
僅僅隻是因為懷疑就否認戰功,怕是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盧象升說著便道:“這樣,本官進城親自麵見陛下,說明目前韃子的兵力調動之事。”
盧象升說著就離開了,高起潛聞言,臉上頓時露出笑意,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
皇宮,西暖閣
此時西暖閣內,有著一眾大臣在這裏,而崇禎則是坐在龍榻上,身上披著一件毯子的看著他們。
揚起手中的折子,看著眾人道:“諸卿,這是山東都司衙門的折子,常經文親自上的折子。
他在折子中說明了情況,他說紀勻上的折子沒有錯,他的確是斬首韃子九千餘人。
也就出了上千被擄走的百姓,之所以一直未曾上折子,是因為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所以他才沒上折子,準備等戰事結束後再上。”
崇禎說著,麵無表情的掃過他們問道:“諸卿對這可有什麽想說的?”
盧象升走進來後,便看著高起潛問道:“高公公,不知你找本官是有什麽緊急軍情商議。”
高起潛聞言笑眯眯道:“雜家聽說前幾日有韃子調軍南下了?不知這消息是不是真的啊?”
高起潛慢悠悠的問道,他可以非常確信,這個消息是真的。
當時他們還因為這件事召開了軍事會議。
天津總兵楊清甚至是問要不要派兵跟隨。
隻是最後還是崇禎下令,不許追擊,結束了這一場軍事會議。
說到底,不隻是崇禎,包括京城內的所謂朝中大臣都不希望追擊,他們怕死!
萬一韃子攻破了京城,那該怎麽辦?
有了這個前提,高起潛才會這樣問。
這問題讓盧象升都愣了半晌,讓他有些不明所以,畢竟這個消息肯定是真的。
不然前幾天他們開什麽會?這不扯淡的嘛!
“高公公,這件事自然是真的,而且我軍斥候太談查到,韃子這次調動了滿八旗萬餘人,此外還有蒙八旗八千餘人,另外還有包衣叛軍兩萬多人,總計四萬大軍南下。”
在崇禎九年,這一年的滿清軍製和後麵不一樣。
最不一樣的就是漢軍旗的事。
在崇禎十一年之前,滿清八旗當中,各旗當中,有一類仆從軍,也可以說是炮灰軍隊,他們是沒計算在編製內的。
那就是每一旗當中的漢人軍隊。
崇禎十一年之前,滿清名義上的漢八旗,隻有一萬多人。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他們的軍隊,都不是屬於漢八旗的。
像孔有德的,屬於天佑軍,耿仲明的,屬於天助軍,都不在漢八旗的編製內。
而各旗的漢軍,屬於包衣奴才一類的,其實就是各旗接收的明軍降軍,以及抓的青壯勞力,充入其中。
這些人,平日裏不拿餉銀,就是給口飯吃。
他們平時除了要做各種雜活,要種地之外,一旦發生戰爭,他們還要負責攻城。
這種情況到了崇禎十一年才會有改變。
崇禎十一年,清軍再次入關,這一次是孔有德的天佑軍和漢軍旗一起作戰。
孔有德用火炮轟擊城牆,導致城牆倒塌,然後突破長城防線,進入關內。
孔有德的天佑軍以及漢軍旗,在這個時候屬於滿軍餉,並未克扣,所以爆發出了很大的戰鬥力。
皇太極看到了漢軍所存在的戰鬥力,於是便下令,將各旗的漢軍,全部收歸朝廷統一管轄分配。
然後漢軍旗開始迅猛發展,一下就飆升到了差不多六萬人的地步。
孔有德的天佑軍,兵力也是暴漲,而這也是後來綠營兵的前身。
從這個時候開始,各旗中才沒有私藏漢軍,全部被收歸清廷統一管轄。
剩下的,那就真的隻剩下包衣奴才了。
不過那是之後的事了,但在這之前,各旗當中就有許多仆從軍,炮灰。
而這些仆從軍,炮灰,他們都是不計算到作戰兵力當中去的。
就像是正藍旗,此次入關的兵力就那麽點,但實際上,前後還有仆從軍接近兩萬人。
但這兩萬人,都沒計入到作戰兵力當中。
這些仆從軍的任務,就是搶東西,運東西的,所以得帶多點。
......
高起潛聽著盧象升說的四萬多大軍,臉上不禁露出笑意。
看著盧象升說道:“盧大人,最近想來你也聽說了朝中的一些事。
山東鎮守太監紀勻上了一個折子,說是山東都指揮使常經文率軍在濟南城下大敗韃子。
前後斬首九千餘人,這件事在朝中引起了極大反響。
據聞諸多朝中大臣都對這件事表示懷疑。
最初雜家也懷疑這件事的真實性,畢竟韃子曆來兇悍。
我們什麽時候能斬首如此之多的韃子了?
九千多韃子,咱們在這裏和韃子對峙這麽久,可都還沒拿到如此戰果。
但今日雜家卻是仔細想想,覺得不對勁。
如果韃子南下的軍隊沒有遭受重創,他們怎麽會調動這麽龐大的力量南下?
這可是滿八旗萬餘人,蒙八旗八千餘騎兵,還有那些叛軍兩萬多人。
這可是四萬大軍的兵力配置。
所以雜家就覺得,這件事肯定是真的。
但雜家也不確定,所以這找來盧大人問問。
倘若這件事是真的,但朝廷卻不認賬,反倒是說別人虛報戰功。
此事若傳出去,豈不是要寒了眾將士的心?
將來天下還有誰為朝廷效力?還有誰願意為朝廷效忠?
盧大人,你說是不是?”
一直以來盧象升對高起潛的觀感都很不好。
如果不是因為忠君愛國的思想在影響著他,他恨不得把高起潛給宰了。
因為這死太監,啥都不懂,卻總喜歡指手畫腳。
經常是不懂裝懂,讓人很是火大。
不過今天高起潛的這話卻是讓盧象升的心裏稍微有點好感。
作為一個領軍之人,他的心中很清楚。
明明取得了大勝,卻被人汙蔑虛報,這種事到底有多讓人寒心。
盧象升沉吟半晌後才說道:“高公公說的不錯,這件事的確是需要慎重對待。
雖然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常經文的確是有如此戰功,但卻有佐證。
韃子抽調四萬大軍南下,這便是最好的佐證。
僅僅隻是因為懷疑就否認戰功,怕是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盧象升說著便道:“這樣,本官進城親自麵見陛下,說明目前韃子的兵力調動之事。”
盧象升說著就離開了,高起潛聞言,臉上頓時露出笑意,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
皇宮,西暖閣
此時西暖閣內,有著一眾大臣在這裏,而崇禎則是坐在龍榻上,身上披著一件毯子的看著他們。
揚起手中的折子,看著眾人道:“諸卿,這是山東都司衙門的折子,常經文親自上的折子。
他在折子中說明了情況,他說紀勻上的折子沒有錯,他的確是斬首韃子九千餘人。
也就出了上千被擄走的百姓,之所以一直未曾上折子,是因為這場戰爭尚未結束。
所以他才沒上折子,準備等戰事結束後再上。”
崇禎說著,麵無表情的掃過他們問道:“諸卿對這可有什麽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