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千總鄭開山叩見都指揮使大人!”
當常經文騎著戰馬來到前方時,一名身披山文鎖子甲的騎兵千總翻身下來,單膝跪下高聲道。
千總和千戶,一字之差,但卻是天差地別。
千戶為衛所製的屯軍,而千總則為戰兵。
一般在衛所製尚未崩壞時,明軍中,主要就是三千營,神機營還有騎兵等當中才有千總。
其他的,都是千戶!
但衛所崩壞後,募兵製成為主體,千總就已經成為遍地走的存在。
常經文手持馬鞭,微微點頭,抬頭掃了一眼鄭開山身後的這一千騎兵,人人皆穿山文鎖子甲。
並且都是一人雙馬,一眼就能看出,都是非常優秀的戰馬!
係統給的這支騎兵,身上的盔甲,並不是季度禮包當中的一萬套盔甲,而是他們自帶的。
這些騎兵,身上的裝備也不少,沒人都佩戴了一把腰刀,一張強弓,一柄長槍。
至於說身上攜帶的箭矢啥的就不說了。
李國珍和郭世和走上來,看著這些騎兵,頓時就愣住了。
郭世和看向常經文問道:“老常,這是陛下給你的?怎麽出京城的時候不給?反倒是在滄州衛等著?
還有,咱們大明還能找到這麽多的優秀戰馬?而且這…這特娘的山文鎖子甲,人手一套,這特麽逆天了吧?
這玩意兒,什麽時候普及率這麽高了?
就這一千名騎兵的一身裝備,少說都得百萬兩白銀起步了吧?
咱們啥時候這麽闊了?”
山文鎖子甲,這玩意兒,將領才穿得起的盔甲,可不是什麽小錢能搞定的。
郭世和好歹也是勳貴出身,對盔甲知道一些。
這山文鎖子甲,他身上這套,前後打造耗時差不多三年,耗費銀錢兩千多兩。
郭世和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盔甲,又看看這些騎兵身上的盔甲。
他有些不確定,再看一下。
沒看錯,確定了,特娘的,對方的盔甲比自己的都好。
自己這套盔甲兩千多兩,那對方的多少錢?難道接近三千兩?
常經文看了一眼郭世和後才輕聲道:“你問我,我問誰去?
這又不是我的部下,是陛下給我的。
你問為什麽不跟著我出京,我上哪兒知道去?它們是不是來自京城,我都不知道。
它們的裝備怎麽這麽好?你這更問錯人了,你要想知道,問陛下去。”
常經文說完後,便看向郭世和道:“老郭,你帶著步卒跟在後麵,我和老李先帶騎兵去濟南府。”
常經文說完後便看著鄭開山道:“走!全速前進,目標濟南府!”
常經文說完後便策馬離去。
李國珍看著這一幕,扭頭看著郭世和嘿嘿笑道:“老郭,我和都指揮使大人就先走了,你記得快一點哦!”
說完他也跟上走了。
一千騎兵很快就消失在了郭世和的目光當中。
這讓郭世和無語的伸手摸了摸腦袋。
“用得著嗎?這到濟南府也沒幾天功夫了啊!”
......
騎兵的行動速度可不是步卒能比擬的,步卒要好幾天才能趕到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可能就是兩天的路程。
從滄州到濟南府的直線距離是兩百公裏左右,不過實際的路程上,肯定不止這麽一點距離。
這一路上,常經文看到了許多,有死在路邊的枯骨,也有路上逃荒的老百姓。
這個季節,自然也有在田地間勞作的百姓。
至於說時不時走過的馬車,更有!
對於明末的這個時代,天災,人禍等,多方麵的因素帶走了太多的人口。
要說全國上下,唯一好一點的,就是江南地區的老百姓。
這不是說江南地區沒天災,江南地區也有天災,就是發大水。
明末時期的江南地區,年年發大水,至於為何沒有形成災難?
原因很簡單啊!江南地區的絕大部分良田土地都是屬於士紳、東林黨等人的。
他們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損,在水利措施上,那是下了大力氣,投入了大量銀錢。
所以年年發大水的時候,江南地區很少有什麽良田啥的被淹沒,不是沒天災,隻是願意投錢,也有錢,用鈔能力改變了而已。
.....
濟南
作為山東省府,再加上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濟南府在這兩百多年的時間內,發展迅速,人口增長迅猛。
其城內人口總數已經在百萬人左右,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但這卻是事實,在明末時期,全國上下有五個城市的人口是過了一百五十萬的。
其中京城,金陵,蘇州,杭州還有最後一個廣州。
整個濟南在山東境內都是屬於頗為富庶的地區。
而今天,八月十九日,常經文帶著一千騎兵還有李國珍等人已經趕到了濟南城外。
看著十來米高的城牆,常經文伸手正了一下自己頭上的頭盔。
旁邊的李國珍不禁說道:“這濟南的城牆高度都快趕上京城的城牆了。
而且你看這城牆上的箭樓啥的,一應俱全啊!”
常經文聽後笑著說道:“當然一應俱全,土木堡之變後,蒙古再次入關,當時京城危急,甚至是許多人都提議南遷。
雖然最後於少保拯救了大明,但朝廷也開始加固濟南等背山而建的城池。
為的就是有一天出現意外,朝廷南遷金陵,可以憑借這些背山而建的城市抵禦草原騎兵。
所以這濟南城的城牆才會這麽修的這麽好。”
常經文說著,看了一眼,現在還沒有濟南黃河。
黃河流經濟南,這得兩百多年後,黃河再次大改道,才會流經濟南。
常經文才說完,李國珍就指著城門下出來的一群人說道:“你看,有官員出來迎接了,走,他們肯定備好了酒宴。咱們這一路上可是吃沒吃好,睡沒睡好。
這次可得好好吃上他一頓才行。”
這話讓常經文笑笑,抬頭看向城門下,隻是這一看之下,常經文的眼睛便微微眯了起來。
不過常經文這個時候沒說話,隻是打馬過去。
來到城門口下, 看著麵前幾個穿著綠袍的官員,又看著幾名穿著武服,卻並非是鴛鴦戰襖的將領。
這讓常經文的眼睛再次微微眯了起來。
本來高興的李國珍,這個時候也是陰沉著臉。
隻見為首一名穿著褐色武服,大約四十歲左右的武官走上前拱手道:“濟南兵馬守備王連華叩見都指揮使大人!”
隻是他才剛說完,李國珍便提起手上的馬鞭抽了過去!
當常經文騎著戰馬來到前方時,一名身披山文鎖子甲的騎兵千總翻身下來,單膝跪下高聲道。
千總和千戶,一字之差,但卻是天差地別。
千戶為衛所製的屯軍,而千總則為戰兵。
一般在衛所製尚未崩壞時,明軍中,主要就是三千營,神機營還有騎兵等當中才有千總。
其他的,都是千戶!
但衛所崩壞後,募兵製成為主體,千總就已經成為遍地走的存在。
常經文手持馬鞭,微微點頭,抬頭掃了一眼鄭開山身後的這一千騎兵,人人皆穿山文鎖子甲。
並且都是一人雙馬,一眼就能看出,都是非常優秀的戰馬!
係統給的這支騎兵,身上的盔甲,並不是季度禮包當中的一萬套盔甲,而是他們自帶的。
這些騎兵,身上的裝備也不少,沒人都佩戴了一把腰刀,一張強弓,一柄長槍。
至於說身上攜帶的箭矢啥的就不說了。
李國珍和郭世和走上來,看著這些騎兵,頓時就愣住了。
郭世和看向常經文問道:“老常,這是陛下給你的?怎麽出京城的時候不給?反倒是在滄州衛等著?
還有,咱們大明還能找到這麽多的優秀戰馬?而且這…這特娘的山文鎖子甲,人手一套,這特麽逆天了吧?
這玩意兒,什麽時候普及率這麽高了?
就這一千名騎兵的一身裝備,少說都得百萬兩白銀起步了吧?
咱們啥時候這麽闊了?”
山文鎖子甲,這玩意兒,將領才穿得起的盔甲,可不是什麽小錢能搞定的。
郭世和好歹也是勳貴出身,對盔甲知道一些。
這山文鎖子甲,他身上這套,前後打造耗時差不多三年,耗費銀錢兩千多兩。
郭世和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盔甲,又看看這些騎兵身上的盔甲。
他有些不確定,再看一下。
沒看錯,確定了,特娘的,對方的盔甲比自己的都好。
自己這套盔甲兩千多兩,那對方的多少錢?難道接近三千兩?
常經文看了一眼郭世和後才輕聲道:“你問我,我問誰去?
這又不是我的部下,是陛下給我的。
你問為什麽不跟著我出京,我上哪兒知道去?它們是不是來自京城,我都不知道。
它們的裝備怎麽這麽好?你這更問錯人了,你要想知道,問陛下去。”
常經文說完後,便看向郭世和道:“老郭,你帶著步卒跟在後麵,我和老李先帶騎兵去濟南府。”
常經文說完後便看著鄭開山道:“走!全速前進,目標濟南府!”
常經文說完後便策馬離去。
李國珍看著這一幕,扭頭看著郭世和嘿嘿笑道:“老郭,我和都指揮使大人就先走了,你記得快一點哦!”
說完他也跟上走了。
一千騎兵很快就消失在了郭世和的目光當中。
這讓郭世和無語的伸手摸了摸腦袋。
“用得著嗎?這到濟南府也沒幾天功夫了啊!”
......
騎兵的行動速度可不是步卒能比擬的,步卒要好幾天才能趕到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可能就是兩天的路程。
從滄州到濟南府的直線距離是兩百公裏左右,不過實際的路程上,肯定不止這麽一點距離。
這一路上,常經文看到了許多,有死在路邊的枯骨,也有路上逃荒的老百姓。
這個季節,自然也有在田地間勞作的百姓。
至於說時不時走過的馬車,更有!
對於明末的這個時代,天災,人禍等,多方麵的因素帶走了太多的人口。
要說全國上下,唯一好一點的,就是江南地區的老百姓。
這不是說江南地區沒天災,江南地區也有天災,就是發大水。
明末時期的江南地區,年年發大水,至於為何沒有形成災難?
原因很簡單啊!江南地區的絕大部分良田土地都是屬於士紳、東林黨等人的。
他們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損,在水利措施上,那是下了大力氣,投入了大量銀錢。
所以年年發大水的時候,江南地區很少有什麽良田啥的被淹沒,不是沒天災,隻是願意投錢,也有錢,用鈔能力改變了而已。
.....
濟南
作為山東省府,再加上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濟南府在這兩百多年的時間內,發展迅速,人口增長迅猛。
其城內人口總數已經在百萬人左右,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但這卻是事實,在明末時期,全國上下有五個城市的人口是過了一百五十萬的。
其中京城,金陵,蘇州,杭州還有最後一個廣州。
整個濟南在山東境內都是屬於頗為富庶的地區。
而今天,八月十九日,常經文帶著一千騎兵還有李國珍等人已經趕到了濟南城外。
看著十來米高的城牆,常經文伸手正了一下自己頭上的頭盔。
旁邊的李國珍不禁說道:“這濟南的城牆高度都快趕上京城的城牆了。
而且你看這城牆上的箭樓啥的,一應俱全啊!”
常經文聽後笑著說道:“當然一應俱全,土木堡之變後,蒙古再次入關,當時京城危急,甚至是許多人都提議南遷。
雖然最後於少保拯救了大明,但朝廷也開始加固濟南等背山而建的城池。
為的就是有一天出現意外,朝廷南遷金陵,可以憑借這些背山而建的城市抵禦草原騎兵。
所以這濟南城的城牆才會這麽修的這麽好。”
常經文說著,看了一眼,現在還沒有濟南黃河。
黃河流經濟南,這得兩百多年後,黃河再次大改道,才會流經濟南。
常經文才說完,李國珍就指著城門下出來的一群人說道:“你看,有官員出來迎接了,走,他們肯定備好了酒宴。咱們這一路上可是吃沒吃好,睡沒睡好。
這次可得好好吃上他一頓才行。”
這話讓常經文笑笑,抬頭看向城門下,隻是這一看之下,常經文的眼睛便微微眯了起來。
不過常經文這個時候沒說話,隻是打馬過去。
來到城門口下, 看著麵前幾個穿著綠袍的官員,又看著幾名穿著武服,卻並非是鴛鴦戰襖的將領。
這讓常經文的眼睛再次微微眯了起來。
本來高興的李國珍,這個時候也是陰沉著臉。
隻見為首一名穿著褐色武服,大約四十歲左右的武官走上前拱手道:“濟南兵馬守備王連華叩見都指揮使大人!”
隻是他才剛說完,李國珍便提起手上的馬鞭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