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景然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李信。麵無表情,把玩著手中的茶杯。
李信這個時候哪裏還敢多話,隻得低著頭,等著自家大王的“雷霆之怒”。
“亳陽君,這個感覺如何?”
景然心不在焉的說著,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
沒錯,李信屠殺兩千降軍,雖然人數不多,甚至還比不上秦趙大戰當中的任意一場小型戰鬥,但是這件事情引起的風波,卻是整個中州從未有過的。
中州各大國雖然爭鬥不已,但是至今好像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雖然景然極力的想要阻止事態的發展,但是這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現在秦國,趙國都知道了。
秦國倒是沒什麽,最多也就嘴上說說,可是趙國卻被惹火了,據說趙王親自派遣國相趙集前往前線調集兵馬要來討伐亳陽楚軍。
這件事的結果暫且不論,可是對趙集而言,真就是瞌睡來了枕頭。自己前麵還和大王商議著怎麽樣可以再不刺激趙蒙的情況下調集兵馬迴國,這下好了,借口來了。
“李信屠戮無辜,天人公憤!”
一句話的事情。
李信看著景然麵無表情,知道自己做的有點操之過急,但是他卻沒有後悔的樣子。
李信:“大王克製戰爭使用什麽來打的?”
景然一聽就笑了起來:“怎麽,君侯要來考考寡人嗎?”
李信:“臣不敢……”
景然看著李信:“起來吧!既然張了嘴,就把話說完。”
李信站了起來,拱了拱手,看著桌上的茶水,咽了口唾沫。
景然見狀要了搖頭:“不急,喝口水咱們再說。”
李信水如釋重負,連忙大口喝了起來。
這個時候,李信整了整衣衫,又變成了一個俾睨天下的大將軍。
“依照臣的看法,戰爭大的就是人!”
景然倒是覺得新奇:“著戰爭難道不是以國力為支撐的嗎,怎麽又變成了人?”
李信不慌不忙的說到:“這麽說吧,大王覺得我大楚的國力比起趙國,齊國乃至秦國有沒有優勢?”
景然點了點頭道:“我大楚地域遼闊,全盛之時帶甲近百萬眾!其餘三國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
但是說到這裏,景然好像突然意識到了什麽:是啊,大楚當初國力如此之強,兵甲近百萬,為什麽沒有統一中州啊。
李信也看出來了景然的疑惑,當下不動神色道:
“大王看來也找到疑惑的地方了。”
李信背過身,朝著楚都方向拱了拱手道:
“當年我大楚明光帝何等英雄,領兵作戰與中州各國,一時之下中州天子都稱我王為帝!尊號明光!”
明光著,如日中恆!
四周蠻夷無不拜服,中州列國無不敬仰,明光在位三十載,滅國三十有六,拓展疆土三百裏,人口徒增百萬餘,可這樣的強盛的王國,這樣偉大的君王居然不能做到一統天下。
“大王可能想到其中的關鍵?”
李信看著景然,眼睛都發了光。
景然想了想:“莫非是三國人口太盛!”
李信一下子張大了眼睛,連忙接著說道:
“大王睿智,正是如此!”
李信喝了口茶繼續說道:“雖然當時我明光帝英武非凡,國力強盛,人口增加百萬餘,可是比起三國而言畢竟是不占優勢的。”
“比如以趙國為例,當時之勢,我大趙明光帝親自率領帶甲之眾三十萬,北征大趙,一戰之後,盡滅趙軍精銳二十餘萬!”
景然聽得直點頭,明光帝的故事,是楚國的光榮!
“眼看滅趙在望,但是明光帝卻也隻能無奈退軍,大王知道這是為何嗎?”
景然思索了起來:“好像說是明光帝之母兵種,所以大帝便急匆匆的迴國了,而且這件事在我大楚被稱為美談啊。”
聽到這裏的李信哈哈大笑,景然皺起了眉頭。
李信見此絲毫不在意:“大王,作為一個夢想當天下之主的人,怎麽可能會在關鍵時刻退兵罷走!”
景然呆住了,他確實從來沒有想到這一點。
李信這個時候盯著景然說道:
“因為原因很簡單,根據趙國和我楚國的國史可以知道,在麵對大楚精兵進攻的趙國也在盡力做著戰備,盡管趙國一戰喪失二十餘萬精銳,可是他們在短短的一月之間又聚集起了超過三十萬人!”
景然:“什麽!”
他確實吃驚了。本以為趙國在損失二十萬晶銳之後,就會賠款稱臣,可是沒想到這個國家的動員能力居然如此之強!
“大王,懂了嗎?”
景然似懂非懂。
“因為他們擁有完全可以和我們作戰的龐大人口!”
李信點了點頭:“一個國家,想要成為大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景然這才坐了端正:“君侯請說。”
李信道:“國至強者,疆域,人口,殖產!”
“疆域,國家生死存亡之道。如趙國,大楚明光帝盡可以打下趙都,但是他們還可以退卻道代城,甚至可以退卻到深山高地當中,隻要他們不降,趙國民眾就不會安心,到時候盡管拿下趙國疆域,任你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守住的,反而會把自己陷在其中。”
“人口,國家富強的一切源頭。凡事隻要有人,就不會太差。就如趙國現在的處境,除非殺光他們一整代的精銳青壯,否則秦國也隻能在戰場上勝利,卻無法真正的打敗趙國!”
“所謂殖產,興業也。民眾富足,人心自然向著國家,如此之下,就算有亡國之禍,隻要民眾心向母國,這個國家就不會亡!”
“我們中州大國現在就是這個情況,反觀北奴,西戎卻是很好地反麵例子。”
景然提起了興趣:“這話如何說得?”
李信頓了頓到:“天下大勢。無外乎臣剛才所說的三點之道。”
景然點了點頭,示意李信繼續說下去。
“北奴,西戎,地域遼闊,人人弓馬嫻熟,是我中州大國之患啊。”
景然點了點頭:“這些蠻夷,動輒就南下東進,騷擾我中州子民,這幾十年間尤為嚴重,可以說他們是我中州大國的心腹之患啊。”
李信笑了笑:“他們或許是我等的大患,但絕不是什麽心腹大患。”
景然看著李信道:“這話怎麽說?”
李信道:“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和中州比起來隻有一個優勢。”
景然:“什麽?”
李信微微一笑:“他們現在沒有戰亂,而且地域遼闊。”
景然點了點頭。
李信:“可是他們還不是心頭大患。”
“這些蠻夷目前之所以這麽強勢,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內部還算穩定,風調雨順,再看看我們中州,鬥爭不休,沒有前途的樣子。膽氣自然也就壯了。”
“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們的人口!”
“居臣所知,北奴人口區區三十萬不到,卻占據數百裏的疆域,幾乎是我中州的一半。”
景然:“確實如此。”
李信:“這就是為什麽李牧將軍在和北奴大戰的時候總會勝利,但是卻永遠也滅不掉他們的原因,他們人口少,打不過就跑,可是我中州的兵好需要休息,補給,這樣一來自然就陪著他們轉圈圈。”
“所謂船小好調頭。”
景然說道:“那依照裏的意思如何才能徹底擊敗北奴呢?”
李信道:“很簡單,隻需要中州一統,人口增多,國力上升之後,就北奴那三十萬人,根本就不用我們出兵,他們的數百裏土地自己就到了中周子民手裏了!”
“大國,強國,一定是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遼闊的地域縱深,興盛的產業和足夠的糧食!北奴,西戎,他們沒有的。”
景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明光帝和趙國的戰爭手段錯了,而是因為分裂的國家是沒有力量去對抗外敵的,隻有完全統一的強大帝國,才是戰勝敵人的唯一途徑。
現在他的想法好像在某些地方和李信的言論是不謀而合的
景然現在的實力在中州各國麵前是非常小的。可戰之兵一萬餘人,還沒有固定的後方,就一個河西城,還是一個軍鎮,養不了多少人,所以他才會冒險北上,來到這個戰亂之地,還和作為中州大國的北趙開戰交惡
景然現在處於一個極端兩難的處境,沒有地盤卻和大國開戰,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卻摻和道大國之間的武裝鬥爭當中。
景然看著李信,又想起來了自己將要決定執行的任務。
李任前往楚民複國軍當中勸降,李信……
景然看著李信,臉色一整:“亳陽君李信聽令!”
李信猛的抬起了頭,看著眼前麵色淩重的景然。
“大王請說。”
景然道:“李信,你馬上就出發,帶領本部人馬和趙牧的斥候軍。”
景然眉頭皺了皺,他要做一個大膽的決定:
“你去帶人襲擾趙國大軍,配合秦國人,這一戰,寡人聽你的,這二十萬趙國精銳,寡人不想再讓他們迴去了!”
“還有,此戰……不留俘虜!”
李信臉上有了笑意,在亳陽,自己是沒有軍令的擅自做主,現在是大王下了命令。
在對未來的渴望裏,沒有人可以真的那麽偉大。
“臣遵旨……可是秦軍哪裏……”
精銳道:“不用顧慮,寡人會親自給公孫止老將軍寫信說明緣由。”
李信得到迴複後,終於心安。
景然這個時候已經麵色沉重了起來:
“記住,此戰,不留俘虜!”
</p>
景然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李信。麵無表情,把玩著手中的茶杯。
李信這個時候哪裏還敢多話,隻得低著頭,等著自家大王的“雷霆之怒”。
“亳陽君,這個感覺如何?”
景然心不在焉的說著,依舊沒有停下手中的動作。
沒錯,李信屠殺兩千降軍,雖然人數不多,甚至還比不上秦趙大戰當中的任意一場小型戰鬥,但是這件事情引起的風波,卻是整個中州從未有過的。
中州各大國雖然爭鬥不已,但是至今好像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雖然景然極力的想要阻止事態的發展,但是這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現在秦國,趙國都知道了。
秦國倒是沒什麽,最多也就嘴上說說,可是趙國卻被惹火了,據說趙王親自派遣國相趙集前往前線調集兵馬要來討伐亳陽楚軍。
這件事的結果暫且不論,可是對趙集而言,真就是瞌睡來了枕頭。自己前麵還和大王商議著怎麽樣可以再不刺激趙蒙的情況下調集兵馬迴國,這下好了,借口來了。
“李信屠戮無辜,天人公憤!”
一句話的事情。
李信看著景然麵無表情,知道自己做的有點操之過急,但是他卻沒有後悔的樣子。
李信:“大王克製戰爭使用什麽來打的?”
景然一聽就笑了起來:“怎麽,君侯要來考考寡人嗎?”
李信:“臣不敢……”
景然看著李信:“起來吧!既然張了嘴,就把話說完。”
李信站了起來,拱了拱手,看著桌上的茶水,咽了口唾沫。
景然見狀要了搖頭:“不急,喝口水咱們再說。”
李信水如釋重負,連忙大口喝了起來。
這個時候,李信整了整衣衫,又變成了一個俾睨天下的大將軍。
“依照臣的看法,戰爭大的就是人!”
景然倒是覺得新奇:“著戰爭難道不是以國力為支撐的嗎,怎麽又變成了人?”
李信不慌不忙的說到:“這麽說吧,大王覺得我大楚的國力比起趙國,齊國乃至秦國有沒有優勢?”
景然點了點頭道:“我大楚地域遼闊,全盛之時帶甲近百萬眾!其餘三國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的……”
但是說到這裏,景然好像突然意識到了什麽:是啊,大楚當初國力如此之強,兵甲近百萬,為什麽沒有統一中州啊。
李信也看出來了景然的疑惑,當下不動神色道:
“大王看來也找到疑惑的地方了。”
李信背過身,朝著楚都方向拱了拱手道:
“當年我大楚明光帝何等英雄,領兵作戰與中州各國,一時之下中州天子都稱我王為帝!尊號明光!”
明光著,如日中恆!
四周蠻夷無不拜服,中州列國無不敬仰,明光在位三十載,滅國三十有六,拓展疆土三百裏,人口徒增百萬餘,可這樣的強盛的王國,這樣偉大的君王居然不能做到一統天下。
“大王可能想到其中的關鍵?”
李信看著景然,眼睛都發了光。
景然想了想:“莫非是三國人口太盛!”
李信一下子張大了眼睛,連忙接著說道:
“大王睿智,正是如此!”
李信喝了口茶繼續說道:“雖然當時我明光帝英武非凡,國力強盛,人口增加百萬餘,可是比起三國而言畢竟是不占優勢的。”
“比如以趙國為例,當時之勢,我大趙明光帝親自率領帶甲之眾三十萬,北征大趙,一戰之後,盡滅趙軍精銳二十餘萬!”
景然聽得直點頭,明光帝的故事,是楚國的光榮!
“眼看滅趙在望,但是明光帝卻也隻能無奈退軍,大王知道這是為何嗎?”
景然思索了起來:“好像說是明光帝之母兵種,所以大帝便急匆匆的迴國了,而且這件事在我大楚被稱為美談啊。”
聽到這裏的李信哈哈大笑,景然皺起了眉頭。
李信見此絲毫不在意:“大王,作為一個夢想當天下之主的人,怎麽可能會在關鍵時刻退兵罷走!”
景然呆住了,他確實從來沒有想到這一點。
李信這個時候盯著景然說道:
“因為原因很簡單,根據趙國和我楚國的國史可以知道,在麵對大楚精兵進攻的趙國也在盡力做著戰備,盡管趙國一戰喪失二十餘萬精銳,可是他們在短短的一月之間又聚集起了超過三十萬人!”
景然:“什麽!”
他確實吃驚了。本以為趙國在損失二十萬晶銳之後,就會賠款稱臣,可是沒想到這個國家的動員能力居然如此之強!
“大王,懂了嗎?”
景然似懂非懂。
“因為他們擁有完全可以和我們作戰的龐大人口!”
李信點了點頭:“一個國家,想要成為大國,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景然這才坐了端正:“君侯請說。”
李信道:“國至強者,疆域,人口,殖產!”
“疆域,國家生死存亡之道。如趙國,大楚明光帝盡可以打下趙都,但是他們還可以退卻道代城,甚至可以退卻到深山高地當中,隻要他們不降,趙國民眾就不會安心,到時候盡管拿下趙國疆域,任你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守住的,反而會把自己陷在其中。”
“人口,國家富強的一切源頭。凡事隻要有人,就不會太差。就如趙國現在的處境,除非殺光他們一整代的精銳青壯,否則秦國也隻能在戰場上勝利,卻無法真正的打敗趙國!”
“所謂殖產,興業也。民眾富足,人心自然向著國家,如此之下,就算有亡國之禍,隻要民眾心向母國,這個國家就不會亡!”
“我們中州大國現在就是這個情況,反觀北奴,西戎卻是很好地反麵例子。”
景然提起了興趣:“這話如何說得?”
李信頓了頓到:“天下大勢。無外乎臣剛才所說的三點之道。”
景然點了點頭,示意李信繼續說下去。
“北奴,西戎,地域遼闊,人人弓馬嫻熟,是我中州大國之患啊。”
景然點了點頭:“這些蠻夷,動輒就南下東進,騷擾我中州子民,這幾十年間尤為嚴重,可以說他們是我中州大國的心腹之患啊。”
李信笑了笑:“他們或許是我等的大患,但絕不是什麽心腹大患。”
景然看著李信道:“這話怎麽說?”
李信道:“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和中州比起來隻有一個優勢。”
景然:“什麽?”
李信微微一笑:“他們現在沒有戰亂,而且地域遼闊。”
景然點了點頭。
李信:“可是他們還不是心頭大患。”
“這些蠻夷目前之所以這麽強勢,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內部還算穩定,風調雨順,再看看我們中州,鬥爭不休,沒有前途的樣子。膽氣自然也就壯了。”
“可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們的人口!”
“居臣所知,北奴人口區區三十萬不到,卻占據數百裏的疆域,幾乎是我中州的一半。”
景然:“確實如此。”
李信:“這就是為什麽李牧將軍在和北奴大戰的時候總會勝利,但是卻永遠也滅不掉他們的原因,他們人口少,打不過就跑,可是我中州的兵好需要休息,補給,這樣一來自然就陪著他們轉圈圈。”
“所謂船小好調頭。”
景然說道:“那依照裏的意思如何才能徹底擊敗北奴呢?”
李信道:“很簡單,隻需要中州一統,人口增多,國力上升之後,就北奴那三十萬人,根本就不用我們出兵,他們的數百裏土地自己就到了中周子民手裏了!”
“大國,強國,一定是有龐大的人口基數,遼闊的地域縱深,興盛的產業和足夠的糧食!北奴,西戎,他們沒有的。”
景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不是明光帝和趙國的戰爭手段錯了,而是因為分裂的國家是沒有力量去對抗外敵的,隻有完全統一的強大帝國,才是戰勝敵人的唯一途徑。
現在他的想法好像在某些地方和李信的言論是不謀而合的
景然現在的實力在中州各國麵前是非常小的。可戰之兵一萬餘人,還沒有固定的後方,就一個河西城,還是一個軍鎮,養不了多少人,所以他才會冒險北上,來到這個戰亂之地,還和作為中州大國的北趙開戰交惡
景然現在處於一個極端兩難的處境,沒有地盤卻和大國開戰,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卻摻和道大國之間的武裝鬥爭當中。
景然看著李信,又想起來了自己將要決定執行的任務。
李任前往楚民複國軍當中勸降,李信……
景然看著李信,臉色一整:“亳陽君李信聽令!”
李信猛的抬起了頭,看著眼前麵色淩重的景然。
“大王請說。”
景然道:“李信,你馬上就出發,帶領本部人馬和趙牧的斥候軍。”
景然眉頭皺了皺,他要做一個大膽的決定:
“你去帶人襲擾趙國大軍,配合秦國人,這一戰,寡人聽你的,這二十萬趙國精銳,寡人不想再讓他們迴去了!”
“還有,此戰……不留俘虜!”
李信臉上有了笑意,在亳陽,自己是沒有軍令的擅自做主,現在是大王下了命令。
在對未來的渴望裏,沒有人可以真的那麽偉大。
“臣遵旨……可是秦軍哪裏……”
精銳道:“不用顧慮,寡人會親自給公孫止老將軍寫信說明緣由。”
李信得到迴複後,終於心安。
景然這個時候已經麵色沉重了起來:
“記住,此戰,不留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