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越國亡
女帝穿越,她在亂世逐鹿天下 作者:秋辭與燈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雲景賢大婚後,一切就像按下了加速鍵。
邊關連連傳來捷報,此次攻打越國,相較當初攻打吳國,不僅速度快上許多,也輕鬆不少。
在糧草匱乏、兵力孱弱的情況下,越國應對兩邊大軍本就艱難。
而豫、遼兩國聯軍卻趁季旬暈倒、越國朝堂混亂之際,大肆宣揚寧岑帶著二十萬大軍已然歸順安國的消息。
頓時,本就不穩的軍心,愈發動蕩不安。
軍中將士們議論紛紛,猜疑和恐慌的情緒在隊伍中蔓延開來。
“這是真的嗎?寧將軍真的歸順安國了?”
“若是真的,這仗還怎麽打?他們可是有七十萬大軍啊!”
“莫要輕信謠言,這定是敵軍的詭計,意在擾亂我方軍心。”一名季旬提拔起來的將軍站起身,聲音堅定有力,試圖安撫躁動的士兵。
但他這番話,完全無法安撫已然動搖的軍心。
“將軍,您說這是假的,可為何不見寧將軍帶兵出征?”
“對啊,將軍,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士兵們紛紛追問。
那位將軍眉頭緊皺,對於其中內情,他自然清楚,寧將軍確實帶著大軍叛逃了,但為了穩定軍心,隻能硬著頭皮解釋。
“你們又不是不知曉之前寧將軍受傷在府中靜養,無法前來,大家要相信朝廷,相信將軍,切不可被敵軍的謠言蠱惑!”
“寧將軍來不了,那他手下的二十萬大軍呢?將軍您別告訴我,他們來了我們卻沒發現,末將可沒見到郭副將、武校尉、司馬都尉這些人。”
問話的是一名百夫長,他雖非寧岑手下的將士,但當初攻打吳國時他有參與,對寧岑手下的將士也有所了解。
如今大軍會合已近半月,與兩國聯軍交戰也有一旬,他卻完全未見到一個寧將軍手下的將士。
那位將軍迎著他質疑的眼神,心中一緊,可麵上仍強裝鎮定。
他咳嗽一聲,掩飾心中的慌張,“事到如今,本將就和諸位明言吧,其實寧將軍帶著大軍繞到敵軍後方,旨在來個裏應外合。”
百夫長皺起眉頭,滿心狐疑,“將軍,您說的可是真的?這消息可靠嗎?”
將軍挺直腰杆,大聲說道:“本將所言千真萬確!再過不久,便能見分曉。”
見大部分將士相信後,將軍鬆了口氣,能瞞一時是一時吧。
然而,假的又能瞞多久。
另一邊,季旬自吐血暈倒後,再次醒來已是五日之後。
醒來後,他即刻召集了所有大臣。
“如今局勢如何?”季旬虛弱卻急切地問道。
大臣們麵麵相覷,其中一人站出,“迴陛下,兩國聯軍那邊,敵軍傳出寧岑帶著大軍歸順安國的流言,已被魏將軍暫且壓下,至於另一邊,臣等也馬上調派駐守各地的士兵趕赴過去。”
季旬眉頭緊鎖,聽著他隻字不提已被兩邊敵軍拿下多少城池,心中憂慮更甚。
“如實道來,當下到底丟了多少城池?”季旬的聲音低沉壓抑。
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正視季旬的目光。
最先開口的大臣硬著頭皮迴道:“陛下,聯軍那方加起來已失了五座城池,安國那邊因進攻突然,如今是三座城池。”
季旬臉色陰沉得可怕,“短短半月,竟丟了八座城池!你們都是幹什麽吃的!”
大臣們嚇得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傳朕旨意,調集所有能夠調用的兵力和糧草,務必將城池奪迴!若再有失,提頭來見!”季旬怒聲道。
頂著季旬的怒火,兵部尚書站了出來,“陛下,我國的兵力著實不足,如今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六十萬,且也不能全部調用啊。”
這裏麵自然還包含一些作用不大的後勤人員。
兵部尚書話落,戶部尚書也站了出來,“陛下,如今糧草也實在難以籌集。”
季旬怒目而視,“兵力不夠?糧草不足?你們不會想辦法,兵力不夠就從民間征兵,糧草不夠就加重賦稅!”
此言一出,大臣們臉色大變。
一位老臣趕忙說道:“陛下,不可啊!從民間征兵會引發民怨,加重賦稅更會讓百姓苦不堪言,屆時隻怕會引發內亂啊!又會造成……”
說到一半,那位老臣將話咽下,他總不能說造成如天啟國那般吧。
季旬冷哼一聲,“那你們說該如何?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等著敵軍攻破城池?”
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言語。
見不再言語的大臣,季旬一拍案桌,“照此辦理!”
“是,陛下。”大臣們齊聲應道。
看著紛紛離去的大臣,季旬揉了揉眉心,難道父皇守不住的江山,他也守不住嗎?
在季旬征兵和加稅的命令下達後,民間怨聲載道,局勢愈發緊張。
假的終究是假的,與聯軍作戰的越國大軍,遲遲未等到魏將軍所說的裏應外合,軍中士氣愈發低落。
而兩國聯軍那邊卻是士氣高昂,為了比安國占據更多越國地盤,他們可謂是鼓足了勁。
“諸位將士們,我們加把勁,多搶些城池,到時候論功行賞!”聯軍將領們大聲鼓舞著士氣。
聯軍士兵們如狼似虎般朝著越國城池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
即便越國源源不斷送來新征的士兵,也無法改變敗局。
公元 1424 年 3 月 12 日,豫、遼兩國聯軍攻占越國皇城,將準備逃跑的季旬生擒。
至此,越國覆滅。
邊關連連傳來捷報,此次攻打越國,相較當初攻打吳國,不僅速度快上許多,也輕鬆不少。
在糧草匱乏、兵力孱弱的情況下,越國應對兩邊大軍本就艱難。
而豫、遼兩國聯軍卻趁季旬暈倒、越國朝堂混亂之際,大肆宣揚寧岑帶著二十萬大軍已然歸順安國的消息。
頓時,本就不穩的軍心,愈發動蕩不安。
軍中將士們議論紛紛,猜疑和恐慌的情緒在隊伍中蔓延開來。
“這是真的嗎?寧將軍真的歸順安國了?”
“若是真的,這仗還怎麽打?他們可是有七十萬大軍啊!”
“莫要輕信謠言,這定是敵軍的詭計,意在擾亂我方軍心。”一名季旬提拔起來的將軍站起身,聲音堅定有力,試圖安撫躁動的士兵。
但他這番話,完全無法安撫已然動搖的軍心。
“將軍,您說這是假的,可為何不見寧將軍帶兵出征?”
“對啊,將軍,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士兵們紛紛追問。
那位將軍眉頭緊皺,對於其中內情,他自然清楚,寧將軍確實帶著大軍叛逃了,但為了穩定軍心,隻能硬著頭皮解釋。
“你們又不是不知曉之前寧將軍受傷在府中靜養,無法前來,大家要相信朝廷,相信將軍,切不可被敵軍的謠言蠱惑!”
“寧將軍來不了,那他手下的二十萬大軍呢?將軍您別告訴我,他們來了我們卻沒發現,末將可沒見到郭副將、武校尉、司馬都尉這些人。”
問話的是一名百夫長,他雖非寧岑手下的將士,但當初攻打吳國時他有參與,對寧岑手下的將士也有所了解。
如今大軍會合已近半月,與兩國聯軍交戰也有一旬,他卻完全未見到一個寧將軍手下的將士。
那位將軍迎著他質疑的眼神,心中一緊,可麵上仍強裝鎮定。
他咳嗽一聲,掩飾心中的慌張,“事到如今,本將就和諸位明言吧,其實寧將軍帶著大軍繞到敵軍後方,旨在來個裏應外合。”
百夫長皺起眉頭,滿心狐疑,“將軍,您說的可是真的?這消息可靠嗎?”
將軍挺直腰杆,大聲說道:“本將所言千真萬確!再過不久,便能見分曉。”
見大部分將士相信後,將軍鬆了口氣,能瞞一時是一時吧。
然而,假的又能瞞多久。
另一邊,季旬自吐血暈倒後,再次醒來已是五日之後。
醒來後,他即刻召集了所有大臣。
“如今局勢如何?”季旬虛弱卻急切地問道。
大臣們麵麵相覷,其中一人站出,“迴陛下,兩國聯軍那邊,敵軍傳出寧岑帶著大軍歸順安國的流言,已被魏將軍暫且壓下,至於另一邊,臣等也馬上調派駐守各地的士兵趕赴過去。”
季旬眉頭緊鎖,聽著他隻字不提已被兩邊敵軍拿下多少城池,心中憂慮更甚。
“如實道來,當下到底丟了多少城池?”季旬的聲音低沉壓抑。
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正視季旬的目光。
最先開口的大臣硬著頭皮迴道:“陛下,聯軍那方加起來已失了五座城池,安國那邊因進攻突然,如今是三座城池。”
季旬臉色陰沉得可怕,“短短半月,竟丟了八座城池!你們都是幹什麽吃的!”
大臣們嚇得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出。
“傳朕旨意,調集所有能夠調用的兵力和糧草,務必將城池奪迴!若再有失,提頭來見!”季旬怒聲道。
頂著季旬的怒火,兵部尚書站了出來,“陛下,我國的兵力著實不足,如今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六十萬,且也不能全部調用啊。”
這裏麵自然還包含一些作用不大的後勤人員。
兵部尚書話落,戶部尚書也站了出來,“陛下,如今糧草也實在難以籌集。”
季旬怒目而視,“兵力不夠?糧草不足?你們不會想辦法,兵力不夠就從民間征兵,糧草不夠就加重賦稅!”
此言一出,大臣們臉色大變。
一位老臣趕忙說道:“陛下,不可啊!從民間征兵會引發民怨,加重賦稅更會讓百姓苦不堪言,屆時隻怕會引發內亂啊!又會造成……”
說到一半,那位老臣將話咽下,他總不能說造成如天啟國那般吧。
季旬冷哼一聲,“那你們說該如何?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等著敵軍攻破城池?”
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言語。
見不再言語的大臣,季旬一拍案桌,“照此辦理!”
“是,陛下。”大臣們齊聲應道。
看著紛紛離去的大臣,季旬揉了揉眉心,難道父皇守不住的江山,他也守不住嗎?
在季旬征兵和加稅的命令下達後,民間怨聲載道,局勢愈發緊張。
假的終究是假的,與聯軍作戰的越國大軍,遲遲未等到魏將軍所說的裏應外合,軍中士氣愈發低落。
而兩國聯軍那邊卻是士氣高昂,為了比安國占據更多越國地盤,他們可謂是鼓足了勁。
“諸位將士們,我們加把勁,多搶些城池,到時候論功行賞!”聯軍將領們大聲鼓舞著士氣。
聯軍士兵們如狼似虎般朝著越國城池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攻擊。
即便越國源源不斷送來新征的士兵,也無法改變敗局。
公元 1424 年 3 月 12 日,豫、遼兩國聯軍攻占越國皇城,將準備逃跑的季旬生擒。
至此,越國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