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王霸
王霸,字儒仲,太原廣武人也。少立清節,及王莽篡位,棄冠帶,絕交宦。建武中,征到尚書,拜稱名不稱臣。有司問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司徒侯霸讓位於霸,故梁令閻陽毀之曰:“太原俗黨,儒仲頗有其風。”遂止。以病歸,隱居守誌,茅屋蓬戶,連征不至,以壽終。
嚴光
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也。少有高名,同光武遊學,及帝即位,光乃變易姓名,隱逝不見。帝思其賢,乃物色求之。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光也,乃遣安車玄纁聘之,三反而後至。司徒霸與光素舊,欲屈光到霸所語言,遣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於床上箕踞抱膝發書。
讀訖,問子道曰:“君房素癡,今為三公,寧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癡也。”光曰:“遣卿來何言?”子道傳霸言,光曰:“卿言不癡,是非癡語曲也。天子征我,三乃來。人主尚不見,當見人臣乎?”
子道求報,光曰:“我手不能書。”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買菜乎?求益也。”霸封奏其書,帝笑曰:“狂奴故態也。”車駕即曰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臥所,撫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良久,乃張目而言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誌,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於是升輿,歎息而去。複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曰,因其偃臥,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建武十七年,複特征,不至。年八十,終於家。
牛牢
牛牢,字君直。世祖為布衣時,與牢交遊,嚐夜共講說讖言,雲:“劉秀當為天子”。世祖曰:“安知非我?萬一果然,各言爾誌。”牢獨默然。世祖問之,牢曰:“丈夫立義,不與帝友。”眾大笑。及世祖即位,征牢,稱疾不至。詔曰:“朕幼交牛君,真清高士也。”恆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致意焉,刺史、郡守是以每輒奉詔就家存問。牢恆被發稱疾,不答詔命。
東海隱者
東海隱者,不知何許人也,漢故司直王良之友。建武中,良以清節征用,曆位至一年。複還,通友,不肯見,而讓之曰:“不有忠信奇謀,而取大位,自知無德,曷為致此?而複遽去,何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距良,終身不納。論者高之。
梁鴻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也。遭亂世,受業太學,博覽不為章句。學畢,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鴻乃尋訪燒者,問其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為少,鴻又以身居作,執勤不懈。鄰家耆老見鴻非恆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
鴻不受而去,歸鄉裏,執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並絕不娶。同縣孟氏有女,狀醜,擇對不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聘之,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曰,而鴻不答。妻乃下請,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願哉?”妻曰:“以觀夫子之誌耳。妾自有隱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孟光。
居有頃,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肅宗求鴻不得。乃易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有頃,又去,適吳,居皋伯通廡下,為人賃春。每歸,妻為具食,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乃方舍之於家。鴻潛閉著書十餘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於嬴博之間,不歸鄉裏。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及卒,伯通等為求葬地於吳要離塚旁。
高恢
高恢,字伯達,京兆人也。少治老子經,恬虛不營世務,與梁鴻善,隱於華陰山中。及鴻東遊,思恢,作詩曰:“鳥嚶嚶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懷思,想念恢兮爰集茲。”二人遂不複相見。恢亦高抗匿耀,終身不仕焉。
台佟
台佟,字孝威,魏郡鄴人也。不仕,隱武安山中峰,鑿穴而居,采藥自業。建初中,州辟不就。魏郡刺史執棗栗為贄見佟,語良久,刺史曰:“孝威居身如此,甚苦。如何?”佟曰:“佟幸得保終正性,存神養和。不屏營於世事,以勞其精;除可欲之誌,恬淡自得,不苦也。如明使君綏撫牧養,夕惕匪忒,反不苦耶?”遂去隱逸,終身不見。
韓康
韓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遊名山采藥,賣於長安市中,口不二價者三十餘年。時有女子買藥於康,怒康守價,乃曰:“公是韓伯休邪?乃不二價乎?”康歎曰:“我欲避名,今區區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車連征不至。
桓帝時,乃備玄纁安車以聘之,使者奉詔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許諾。辭安車,自乘柴車,冒晨先發至亭。亭長以韓征君當過,方發人牛修道橋。及見,康柴車幅巾,以為田叟也,使奪其牛,康即釋駕與之。有頃,使者至,奪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殺亭長,康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以壽終。
丘?
丘?,字季春,扶風人也。少有大材,自謂無伍,傲世不與俗人為群。郡守始召見,曰:“明府欲臣?耶?友?邪?師?邪?明府所以尊寵人者,極於功曹;所以榮祿人者,已於孝廉。一極一已,皆?所不用也。”郡守異之,不敢屈。
矯慎
矯慎,字仲彥,扶風茂陵人也。少慕鬆、喬導引之術,隱遁山穀,與南郡太守馬融、並州刺史蘇章鄉裏並時,然二人純遠不及慎也。
汝南吳蒼甚重之,因遺書以觀其誌,曰:“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宴,藏身遠遁,亦有理國養人,施於為政。至如登山絕跡,神不著其證,人不睹其驗。吾從先生欲其可者,於意何如?昔伊尹不懷道以待堯舜之君,方今明明,四海開辟,巢許無為箕山,夷齊悔入首陽,足下審能騎龍弄鳳,翔嬉雲間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謀也。”
慎不答。年七十年餘,竟不肯娶。後忽歸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後人有見慎於敦煌者,故前世異之,或雲神仙焉。慎同郡馬瑤隱於汧山,以兔罝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號“馬牧先生”焉。
任棠
任棠,字季卿,少有奇節,以《春秋》教授,隱身不仕。寵參為漢陽太守,到,先就家俟焉。棠不與言,但以韭一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傲,參思其為意,良久曰:“棠置一盂水者,欲諭太守清也;投一本韭者,欲諭太守擊強宗也;抱孫兒當戶者,欲諭太守開門恤幼也。”終,參去不言。詔徵不至,及卒,鄉人圖畫其形,至今稱“任徵君”也。
贄恂
贄恂,字季直,伯陵之十二世孫也。明《禮》、《易》,遂治五經,博通百家之言。又善屬文,詞論清美。渭濱弟子扶風馬融、沛國桓驎等,自遠方至者十餘人。既通古今,而性複溫敏,不恥下問,故學者宗之。嚐慕其先人之高,遂隱於南山之陰。
初,馬融如恂受業,恂愛其才,因以女妻之。融後果為大儒,文魁當世,以是服恂之知人。永和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薦恂行侔顏閔,學擬仲舒,文參長卿,才同賈誼,實瑚璉器也,宜在宗廟,為國顧輔。由是公車征,不詣。大將軍竇武舉賢良,不就。清名顯於世,以壽終,三輔稱獎。
法真
法真,字高卿,扶風都人也。學無常家,博通內外圖典,關西號為大儒,弟子自遠而負笈嚐數百人。真性恬靜,寡欲不涉人間事。太守請見之,真乃輻巾詣謁,太守曰:“昔魯哀公雖為不肖,而仲尼稱臣。太守虛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讚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見待有禮,故敢自同賓末。若欲吏之,真將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太守懼然,不敢複言。幾辟公府、賢良,皆不就。
同郡田羽薦真。曰:“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將蹈老氏之高蹤,不為玄纁屈也。臣願聖明就加袞職,必能唱清廟之歌,致來儀之鳳矣。”會順帝西巡,羽又薦之。帝虛心欲致,前後四征,真曰:“吾既不能遁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友人郭正稱之曰:“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可謂百世之師者矣。”乃共刊石頌之,號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以壽終。
漢濱老父
漢濱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桓帝延熹中,幸竟陵,過雲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有老父獨耕不輟。
尚書郎南陽張溫異之,使問曰:“人皆來觀,老父獨不輟,何也?”老父笑而不答。溫下道百步,自與言,老父曰:“我野人也,不達斯語。請問天下亂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聖王宰世,茅茨采椽,而萬人以寧。今子之君,勞人自縱,逸遊無忌。吾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觀之乎?”
溫大慚,問其姓名,不告而去。
徐稚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少以經行,高於南州。桓帝時,汝南陳蕃為豫章太守,因推薦稚於朝廷。由是五舉孝廉賢良,皆不就。連辟公府,不詣,未嚐答命。公薨,輒身自赴吊。太守黃瓊亦嚐辟稚,至,瓊薨,歸葬江夏。稚既聞,即負笈徒步,豫章三千餘裏至江夏瓊墓前,致酹而哭之。後公車三征,不就,以壽終。
夏馥
夏馥,字子治,陳留圉人也。少為諸生,質直不苟,動必依道。同縣高儉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閉門不與高、蔡通。
桓帝即位,災異數發,詔百司舉直言之士各一人。太尉趙戒舉馥,不詣,遂隱身久之。靈帝即位,中常侍曹節等專朝,禁錮善士,謂之“黨人”。馥雖不交時官,然聲名為節等所憚,遂與汝南範滂、山陽張儉等數百人並為節所誣,悉在黨中。
詔下郡縣,各捕以為黨魁。馥乃頓足而歎曰:“孽自已作,空汙良善。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為?”乃自翦須,變服易形入林慮山中,為冶工客作,形貌毀悴,積傭三年,而無知者。後詔委放,儉等皆出,馥獨歎曰:“已為人所棄,不宜複齒鄉裏矣!”留賃作不歸,家人求不知處。其後,人有識其聲者,以告同郡止鄉太守濮陽潛,使人以車迎馥,馥自匿不肯,潛車三返,乃得馥。
郭太
郭太,字林宗,太原人也。少事父母以孝聞,身長八尺餘,家貧,郡縣欲以為吏,歎曰:“丈夫何能執鞭鬥筲哉!”乃辭母,與同縣宗仲至京師,從屈伯彥學《春秋》,博洽無不通。又審於人物,由是名著於陳梁之間。步行遇雨,巾一角墊,眾人慕之,皆故“折巾角”。士爭往從之,載策盈車,凡太知之於無名之中六十餘人,皆言後驗。以母喪歸,徐稚來吊,以生芻一束頓太廬前而去。太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雲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不堪此喻耳!”凡司徒辟大常,趙典舉有道,皆不就,以建寧二年卒於家。
申屠蟠
申屠蟠,字子龍,陳留外黃人也,少有名節。同縣緱氏女玉為父報仇,外黃令梁配欲論殺玉。蟠時年十五,為諸生,進諫曰:“玉之節養,足以感無恥之孫,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時,尚當表旌廬墓,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為讞,得減死論,鄉人稱之。
蟠父母卒,哀毀思慕,不飲酒食肉十餘年,遂隱居學治京氏《易》,嚴氏《春秋》,小戴《禮》,三業先通,因博貫五經,兼明圖緯,學無常師。始與濟陰王子居同在太學,子居病困,以身托蟠。蟠即步負其喪,至濟陰,遇司隸從事於河鞏之間。從事義之,為符傳護送蟠,蟠不肯,投傳於地而去。事畢,還家。前後凡蒲車特征,皆不就。年七十四,以壽終。
袁閎
袁閎,字夏甫,汝南人也。築室於庭中,閉門不見客。旦幕於室中向母禮拜,雖子往亦不得見也,子亦向戶拜而去。首不著巾,身無單衣,足著木履。母死,不列服位。公車兩征,不詣。範滂美而稱之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可謂至賢矣。”
薑肱
薑肱,字伯淮,彭城廣戚人也。家世名族,兄弟三人皆孝行著聞。肱年最長,與二弟仲海、季江同被臥,甚相親友。及長,各娶,兄弟相愛,不能相離。肱習學五經,兼明星緯,弟子自遠方至者三千餘人,聲重於時。凡一舉孝廉,十辟公府,九舉有道,至孝、賢良、公車三征,皆不就。仲季亦不應征辟。
建寧二年,靈帝詔征為犍為太守,肱得詔,乃告其友曰:“吾以虛獲實,遂籍聲價。盛明之世尚不委質,況今政在私門哉!”乃隱身遁命,乘船浮海,使者追之不及。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又逃不受詔。名振於天下,年七十七卒於家。
管寧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其後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寧不還。黃初中,華歆薦寧,寧知公孫淵必亂,乃因征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寧凡征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嚐箕踞。榻上當膝皆穿,常著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遼東郡國,圖形於府殿,號為賢者。
鄭玄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漢尚書。玄少好學,長八尺餘,須眉美秀,姿容甚偉。習《孝經》、《論語》,兼通京氏、公羊《春秋》、三正曆、《九章算術》、《周官》、《禮記》、《左氏春秋》。大將軍何進辟玄,州郡迫協,不得已而詣。進設機杖之禮以待玄,玄以幅巾見進,一宿而逃去。公府前後十餘辟,並不就。
任安
任安,字定祖,少好學,隱山不營名利,時人稱安曰“任孔子”,連辟不就。建安中,讀《史記·魯連傳》,歎曰:“性以潔白為治,情以得誌為樂,性治情得,體道而不憂,彼棄我取,與時而無爭。”遂終身不仕,時人號為“任徵君”雲。
龐公
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嚐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荊州刺史劉表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鵲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表歎息而去。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
薑岐
薑岐,字子平,漢陽上邽人也。少失父,獨以母兄居,治《書》、《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
延熹中,沛國橋玄為漢陽太守,召岐,欲以為功曹。岐稱病不就,玄怒,敕督郵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後殺岐。益爭之,玄怒益,撾之。益得杖,且諫曰:“岐少修孝義,棲遲衡廬,鄉裏歸仁,名宣州裏,實無罪狀,益敢以死守之。”玄怒,乃止,岐於是高名逾廣。
其母死,喪禮畢,盡讓平水田與兄岑,遂隱居,以畜蜂、豕為事,教授者滿於天下,營業者三百餘人。辟州從事,不詣,民從而居之者數千家。後舉賢良,公府辟以為茂才,為蒲阪令,皆不就,以壽終於家。
荀靖
荀靖,字叔慈,穎川人也。少有俊才,以孝著名。兄弟八人,號曰“八龍”。闔門悌睦,隱身修學,動止合禮。弟爽,字慈明,亦以才顯於當時。或問汝南許章曰:“爽與靖孰賢?”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內潤。”太尉辟,不就。及卒,學士惜之,誄靖者二十六人。潁陰令丘禎追號靖曰“玄行先生”,潁川太守王懷亦諡曰“昭定先生”。
胡昭
胡昭,字孔明,潁川人也。始避地冀州,不應袁紹之命。武帝亦辟昭,昭自陳本誌。帝曰:“人各有誌,出處不同。勉卒高尚,義不相屈。”昭乃隱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至嘉平初,年八十九,卒於家。
焦先
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漢末。及魏受禪,常結草為廬於河之濱,獨止其中。冬夏袒不著衣,臥不設席,又無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汗皆如泥滓,不行人間。或數曰一食,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迕視,口未嚐言,雖有警急不與人語。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冬雪大至,先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後百餘歲卒。
王霸
王霸,字儒仲,太原廣武人也。少立清節,及王莽篡位,棄冠帶,絕交宦。建武中,征到尚書,拜稱名不稱臣。有司問其故,霸曰:“天子有所不臣,諸侯有所不友。”司徒侯霸讓位於霸,故梁令閻陽毀之曰:“太原俗黨,儒仲頗有其風。”遂止。以病歸,隱居守誌,茅屋蓬戶,連征不至,以壽終。
嚴光
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也。少有高名,同光武遊學,及帝即位,光乃變易姓名,隱逝不見。帝思其賢,乃物色求之。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光也,乃遣安車玄纁聘之,三反而後至。司徒霸與光素舊,欲屈光到霸所語言,遣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於床上箕踞抱膝發書。
讀訖,問子道曰:“君房素癡,今為三公,寧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癡也。”光曰:“遣卿來何言?”子道傳霸言,光曰:“卿言不癡,是非癡語曲也。天子征我,三乃來。人主尚不見,當見人臣乎?”
子道求報,光曰:“我手不能書。”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買菜乎?求益也。”霸封奏其書,帝笑曰:“狂奴故態也。”車駕即曰幸其館,光臥不起,帝即臥所,撫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良久,乃張目而言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誌,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於是升輿,歎息而去。複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曰,因其偃臥,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富春山,後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建武十七年,複特征,不至。年八十,終於家。
牛牢
牛牢,字君直。世祖為布衣時,與牢交遊,嚐夜共講說讖言,雲:“劉秀當為天子”。世祖曰:“安知非我?萬一果然,各言爾誌。”牢獨默然。世祖問之,牢曰:“丈夫立義,不與帝友。”眾大笑。及世祖即位,征牢,稱疾不至。詔曰:“朕幼交牛君,真清高士也。”恆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致意焉,刺史、郡守是以每輒奉詔就家存問。牢恆被發稱疾,不答詔命。
東海隱者
東海隱者,不知何許人也,漢故司直王良之友。建武中,良以清節征用,曆位至一年。複還,通友,不肯見,而讓之曰:“不有忠信奇謀,而取大位,自知無德,曷為致此?而複遽去,何往來屑屑不憚煩也!”遂距良,終身不納。論者高之。
梁鴻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也。遭亂世,受業太學,博覽不為章句。學畢,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鴻乃尋訪燒者,問其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為少,鴻又以身居作,執勤不懈。鄰家耆老見鴻非恆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於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
鴻不受而去,歸鄉裏,執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並絕不娶。同縣孟氏有女,狀醜,擇對不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聘之,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曰,而鴻不答。妻乃下請,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願哉?”妻曰:“以觀夫子之誌耳。妾自有隱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孟光。
居有頃,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詠詩書彈琴以自娛。仰慕前世高士,而為四皓以來二十四人作頌。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肅宗求鴻不得。乃易姓運期,名耀,字侯光,與妻子居齊魯之間。
有頃,又去,適吳,居皋伯通廡下,為人賃春。每歸,妻為具食,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乃方舍之於家。鴻潛閉著書十餘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於嬴博之間,不歸鄉裏。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及卒,伯通等為求葬地於吳要離塚旁。
高恢
高恢,字伯達,京兆人也。少治老子經,恬虛不營世務,與梁鴻善,隱於華陰山中。及鴻東遊,思恢,作詩曰:“鳥嚶嚶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懷思,想念恢兮爰集茲。”二人遂不複相見。恢亦高抗匿耀,終身不仕焉。
台佟
台佟,字孝威,魏郡鄴人也。不仕,隱武安山中峰,鑿穴而居,采藥自業。建初中,州辟不就。魏郡刺史執棗栗為贄見佟,語良久,刺史曰:“孝威居身如此,甚苦。如何?”佟曰:“佟幸得保終正性,存神養和。不屏營於世事,以勞其精;除可欲之誌,恬淡自得,不苦也。如明使君綏撫牧養,夕惕匪忒,反不苦耶?”遂去隱逸,終身不見。
韓康
韓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遊名山采藥,賣於長安市中,口不二價者三十餘年。時有女子買藥於康,怒康守價,乃曰:“公是韓伯休邪?乃不二價乎?”康歎曰:“我欲避名,今區區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藥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車連征不至。
桓帝時,乃備玄纁安車以聘之,使者奉詔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許諾。辭安車,自乘柴車,冒晨先發至亭。亭長以韓征君當過,方發人牛修道橋。及見,康柴車幅巾,以為田叟也,使奪其牛,康即釋駕與之。有頃,使者至,奪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殺亭長,康曰:“此自老子與之,亭長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以壽終。
丘?
丘?,字季春,扶風人也。少有大材,自謂無伍,傲世不與俗人為群。郡守始召見,曰:“明府欲臣?耶?友?邪?師?邪?明府所以尊寵人者,極於功曹;所以榮祿人者,已於孝廉。一極一已,皆?所不用也。”郡守異之,不敢屈。
矯慎
矯慎,字仲彥,扶風茂陵人也。少慕鬆、喬導引之術,隱遁山穀,與南郡太守馬融、並州刺史蘇章鄉裏並時,然二人純遠不及慎也。
汝南吳蒼甚重之,因遺書以觀其誌,曰:“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宴,藏身遠遁,亦有理國養人,施於為政。至如登山絕跡,神不著其證,人不睹其驗。吾從先生欲其可者,於意何如?昔伊尹不懷道以待堯舜之君,方今明明,四海開辟,巢許無為箕山,夷齊悔入首陽,足下審能騎龍弄鳳,翔嬉雲間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謀也。”
慎不答。年七十年餘,竟不肯娶。後忽歸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後人有見慎於敦煌者,故前世異之,或雲神仙焉。慎同郡馬瑤隱於汧山,以兔罝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號“馬牧先生”焉。
任棠
任棠,字季卿,少有奇節,以《春秋》教授,隱身不仕。寵參為漢陽太守,到,先就家俟焉。棠不與言,但以韭一本、水一盂置戶屏前,自抱孫兒伏於戶下。主簿白以為倨傲,參思其為意,良久曰:“棠置一盂水者,欲諭太守清也;投一本韭者,欲諭太守擊強宗也;抱孫兒當戶者,欲諭太守開門恤幼也。”終,參去不言。詔徵不至,及卒,鄉人圖畫其形,至今稱“任徵君”也。
贄恂
贄恂,字季直,伯陵之十二世孫也。明《禮》、《易》,遂治五經,博通百家之言。又善屬文,詞論清美。渭濱弟子扶風馬融、沛國桓驎等,自遠方至者十餘人。既通古今,而性複溫敏,不恥下問,故學者宗之。嚐慕其先人之高,遂隱於南山之陰。
初,馬融如恂受業,恂愛其才,因以女妻之。融後果為大儒,文魁當世,以是服恂之知人。永和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薦恂行侔顏閔,學擬仲舒,文參長卿,才同賈誼,實瑚璉器也,宜在宗廟,為國顧輔。由是公車征,不詣。大將軍竇武舉賢良,不就。清名顯於世,以壽終,三輔稱獎。
法真
法真,字高卿,扶風都人也。學無常家,博通內外圖典,關西號為大儒,弟子自遠而負笈嚐數百人。真性恬靜,寡欲不涉人間事。太守請見之,真乃輻巾詣謁,太守曰:“昔魯哀公雖為不肖,而仲尼稱臣。太守虛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讚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見待有禮,故敢自同賓末。若欲吏之,真將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太守懼然,不敢複言。幾辟公府、賢良,皆不就。
同郡田羽薦真。曰:“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將蹈老氏之高蹤,不為玄纁屈也。臣願聖明就加袞職,必能唱清廟之歌,致來儀之鳳矣。”會順帝西巡,羽又薦之。帝虛心欲致,前後四征,真曰:“吾既不能遁形遠世,豈飲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隱絕,終不降屈。友人郭正稱之曰:“法真名可得聞,身難得而見。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可謂百世之師者矣。”乃共刊石頌之,號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以壽終。
漢濱老父
漢濱老父者,不知何許人也。桓帝延熹中,幸竟陵,過雲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有老父獨耕不輟。
尚書郎南陽張溫異之,使問曰:“人皆來觀,老父獨不輟,何也?”老父笑而不答。溫下道百步,自與言,老父曰:“我野人也,不達斯語。請問天下亂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聖王宰世,茅茨采椽,而萬人以寧。今子之君,勞人自縱,逸遊無忌。吾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觀之乎?”
溫大慚,問其姓名,不告而去。
徐稚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少以經行,高於南州。桓帝時,汝南陳蕃為豫章太守,因推薦稚於朝廷。由是五舉孝廉賢良,皆不就。連辟公府,不詣,未嚐答命。公薨,輒身自赴吊。太守黃瓊亦嚐辟稚,至,瓊薨,歸葬江夏。稚既聞,即負笈徒步,豫章三千餘裏至江夏瓊墓前,致酹而哭之。後公車三征,不就,以壽終。
夏馥
夏馥,字子治,陳留圉人也。少為諸生,質直不苟,動必依道。同縣高儉及蔡氏,凡二家豪富,郡人畏事之,唯馥閉門不與高、蔡通。
桓帝即位,災異數發,詔百司舉直言之士各一人。太尉趙戒舉馥,不詣,遂隱身久之。靈帝即位,中常侍曹節等專朝,禁錮善士,謂之“黨人”。馥雖不交時官,然聲名為節等所憚,遂與汝南範滂、山陽張儉等數百人並為節所誣,悉在黨中。
詔下郡縣,各捕以為黨魁。馥乃頓足而歎曰:“孽自已作,空汙良善。一人逃死,禍及萬家,何以生為?”乃自翦須,變服易形入林慮山中,為冶工客作,形貌毀悴,積傭三年,而無知者。後詔委放,儉等皆出,馥獨歎曰:“已為人所棄,不宜複齒鄉裏矣!”留賃作不歸,家人求不知處。其後,人有識其聲者,以告同郡止鄉太守濮陽潛,使人以車迎馥,馥自匿不肯,潛車三返,乃得馥。
郭太
郭太,字林宗,太原人也。少事父母以孝聞,身長八尺餘,家貧,郡縣欲以為吏,歎曰:“丈夫何能執鞭鬥筲哉!”乃辭母,與同縣宗仲至京師,從屈伯彥學《春秋》,博洽無不通。又審於人物,由是名著於陳梁之間。步行遇雨,巾一角墊,眾人慕之,皆故“折巾角”。士爭往從之,載策盈車,凡太知之於無名之中六十餘人,皆言後驗。以母喪歸,徐稚來吊,以生芻一束頓太廬前而去。太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詩》不雲乎:’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不堪此喻耳!”凡司徒辟大常,趙典舉有道,皆不就,以建寧二年卒於家。
申屠蟠
申屠蟠,字子龍,陳留外黃人也,少有名節。同縣緱氏女玉為父報仇,外黃令梁配欲論殺玉。蟠時年十五,為諸生,進諫曰:“玉之節養,足以感無恥之孫,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時,尚當表旌廬墓,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為讞,得減死論,鄉人稱之。
蟠父母卒,哀毀思慕,不飲酒食肉十餘年,遂隱居學治京氏《易》,嚴氏《春秋》,小戴《禮》,三業先通,因博貫五經,兼明圖緯,學無常師。始與濟陰王子居同在太學,子居病困,以身托蟠。蟠即步負其喪,至濟陰,遇司隸從事於河鞏之間。從事義之,為符傳護送蟠,蟠不肯,投傳於地而去。事畢,還家。前後凡蒲車特征,皆不就。年七十四,以壽終。
袁閎
袁閎,字夏甫,汝南人也。築室於庭中,閉門不見客。旦幕於室中向母禮拜,雖子往亦不得見也,子亦向戶拜而去。首不著巾,身無單衣,足著木履。母死,不列服位。公車兩征,不詣。範滂美而稱之曰:“隱不違親,貞不絕俗,可謂至賢矣。”
薑肱
薑肱,字伯淮,彭城廣戚人也。家世名族,兄弟三人皆孝行著聞。肱年最長,與二弟仲海、季江同被臥,甚相親友。及長,各娶,兄弟相愛,不能相離。肱習學五經,兼明星緯,弟子自遠方至者三千餘人,聲重於時。凡一舉孝廉,十辟公府,九舉有道,至孝、賢良、公車三征,皆不就。仲季亦不應征辟。
建寧二年,靈帝詔征為犍為太守,肱得詔,乃告其友曰:“吾以虛獲實,遂籍聲價。盛明之世尚不委質,況今政在私門哉!”乃隱身遁命,乘船浮海,使者追之不及。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又逃不受詔。名振於天下,年七十七卒於家。
管寧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人也。靈帝末,以中國方亂,乃與其友邴原涉海,依遼東太守公孫度,虛館禮之。其後中國少安,人多南歸,唯寧不還。黃初中,華歆薦寧,寧知公孫淵必亂,乃因征辭還,以為太中大夫,固辭不就。寧凡征命十至,輿服四賜,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五年未嚐箕踞。榻上當膝皆穿,常著布裙貉裘,唯祠先人,乃著舊布單衣加首絮巾。遼東郡國,圖形於府殿,號為賢者。
鄭玄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八世祖崇,漢尚書。玄少好學,長八尺餘,須眉美秀,姿容甚偉。習《孝經》、《論語》,兼通京氏、公羊《春秋》、三正曆、《九章算術》、《周官》、《禮記》、《左氏春秋》。大將軍何進辟玄,州郡迫協,不得已而詣。進設機杖之禮以待玄,玄以幅巾見進,一宿而逃去。公府前後十餘辟,並不就。
任安
任安,字定祖,少好學,隱山不營名利,時人稱安曰“任孔子”,連辟不就。建安中,讀《史記·魯連傳》,歎曰:“性以潔白為治,情以得誌為樂,性治情得,體道而不憂,彼棄我取,與時而無爭。”遂終身不仕,時人號為“任徵君”雲。
龐公
龐公者,南郡襄陽人也,居峴山之南,未嚐入城府,夫妻相敬如賓。荊州刺史劉表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鵲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
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表歎息而去。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采藥不反。
薑岐
薑岐,字子平,漢陽上邽人也。少失父,獨以母兄居,治《書》、《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
延熹中,沛國橋玄為漢陽太守,召岐,欲以為功曹。岐稱病不就,玄怒,敕督郵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後殺岐。益爭之,玄怒益,撾之。益得杖,且諫曰:“岐少修孝義,棲遲衡廬,鄉裏歸仁,名宣州裏,實無罪狀,益敢以死守之。”玄怒,乃止,岐於是高名逾廣。
其母死,喪禮畢,盡讓平水田與兄岑,遂隱居,以畜蜂、豕為事,教授者滿於天下,營業者三百餘人。辟州從事,不詣,民從而居之者數千家。後舉賢良,公府辟以為茂才,為蒲阪令,皆不就,以壽終於家。
荀靖
荀靖,字叔慈,穎川人也。少有俊才,以孝著名。兄弟八人,號曰“八龍”。闔門悌睦,隱身修學,動止合禮。弟爽,字慈明,亦以才顯於當時。或問汝南許章曰:“爽與靖孰賢?”章曰:“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內潤。”太尉辟,不就。及卒,學士惜之,誄靖者二十六人。潁陰令丘禎追號靖曰“玄行先生”,潁川太守王懷亦諡曰“昭定先生”。
胡昭
胡昭,字孔明,潁川人也。始避地冀州,不應袁紹之命。武帝亦辟昭,昭自陳本誌。帝曰:“人各有誌,出處不同。勉卒高尚,義不相屈。”昭乃隱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至嘉平初,年八十九,卒於家。
焦先
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漢末。及魏受禪,常結草為廬於河之濱,獨止其中。冬夏袒不著衣,臥不設席,又無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汗皆如泥滓,不行人間。或數曰一食,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迕視,口未嚐言,雖有警急不與人語。後野火燒其廬,先因露寢,遭冬雪大至,先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後百餘歲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