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高聞言,掃了一眼尉繚。


    尉繚見狀急忙住口。


    贏高再次看向了徐市。


    徐市滿臉惶恐的跪伏在地上。


    贏高微一思索,“徐福,是否之後,你即打算用迴本名徐市徐君房?”


    “自蒙先師抬愛,徐市一直不敢要本名示人,皆因先師之事,厚重無比,君房自不敢有絲毫懈怠,誠惶誠恐,更擔心因此,而影響到了先師之布局,亦或是使師兄更或者是我因此而受到牽連。”


    微微一頓:“君侯,君房原本是見到師兄如此受秦皇抬愛,打算先是借著貢獻地圖或者東海仙島的名義,然後,再帶領一批孩童,去往海外,了卻殘生,卻不料事事皆被君侯料機在先……”


    贏高陰沉著臉,望著眼前這位被倭國尊為先主的家夥,心中戾氣湧動,若非因為此人,後世焉能出現3500萬同袍無辜枉死的局麵,那幾乎可是以堪比現在整個大秦的人口啊。


    可是,那是2000多年後的事情,縱使這眼前此人手段通天,也斷不會能夠想到後世出現如此之情況,即便縱無此人,後世應該發生之事,料來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想至此處,贏高微微緩緩了心中的殺氣,長舒了口氣。


    “徐市,你是否曾有打算,布局大秦,謀害皇帝,亦或是禍亂中原?”


    徐市聽完,頓時惶恐的道:“君侯,君房萬死亦不敢有此想法,隻是想憑借著小人之所有天文地理,加以助力罷了,隻是不知何故,自去年年初,天機大變,原來已經微微暗淡的紫徽星,突然間不知因何,隱隱欲顯,更是波及整個天象,一時之間,天機雖明,但是,亂象卻是漸漸隱沒了,是以,君房才致鹹陽欲要一探究竟,若是時機允可,更是打算能否憑借朝廷之力,匿得的艘大船,東渡海上……”


    “那你方才所言東海仙島,所是為何?”


    “君侯,君房所言之東海仙島,乃是君房用先師所授秘法,遙觀天象,更兼君房也曾去過之前,原本東海有一將星,正欲升起,隻是去年年中時期,不知為何,突然遙遙欲墜,幾欲殞落君房也想借此機會,盡快前往,所以,才有了方才和君侯所言。”


    “那你可知,因你此想法,若是能夠成行,會帶來什麽樣的結果?”


    徐市跪坐在地上,愕然的望向了贏高。


    “本君問你,你可知我大秦現在有多少人口?”


    徐市猶豫了一下:“估計應該有兩三千萬吧。”


    “年前,民部統計之人口總額,大秦約有兩千萬人口,現在新增了齊燕之地,預計也就是三千多萬,不過,還沒有完全完成統計。”


    聞言此言,不止是徐市,即便是尉繚亦是微微愕然,一是為大秦的人口基數而吃驚,其次,是為如此之多的人口而驚詫。


    “可是,徐君房你可知,你所去之地,名為倭島,其島之中,人均身高不足六尺,飲血茹毛,因你前去,帶去了新的理念和大秦的技藝,導致此地之野人,快速發展,若幹年之後,此地之野蠻之獸行,進犯我華夏大地,屠戮的華夏之人,超過3500萬人?”


    徐市聞言大驚:“君侯,這如何可能?我大秦眼下總人口,不過3500萬,莫非……而且,我大秦兵強馬壯,區區小島,何以能夠屠戮的大秦如此多之人?”


    “非是近期,而是千年之後,而且,你以為夢中之人會騙本君不成?”


    聞聽此言,徐市頓時駭然,若是一切皆是君侯夢中所示,那麽此事,盡皆可信了。


    而事後,贏高迴想起兩次以夢托詞的過程,無論是秦始皇那裏,還是這個徐市,都是順暢無比,亦不禁感歎,這個時代的人,還真是單純的可愛。


    而徐市,在聽聞到此處之後,一再叩首:“君侯,君房實在不知因此而導致如此嚴重之後果,乞君侯給予君房一個機會,君房定然,將此島上之人,盡皆屠戮一空,絕對不留一人,以免危害我大秦絲毫。”


    贏高微一思索:“徐市,本來按你之想法,本君屠你九族,都理所應當,但若是如此一來,於你亦有所不公,你可有什麽想法?”


    徐市聞言,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再拜:“君侯,君房本來就沒有任何爭雄之心,而初初之想法,是為師兄謀出一片空間,任憑師兄在這方天地之間,揮斥方酋,然,君房在研究中心和學院之內,見到學院大門之內的一幅地圖,才知這方天地之大,布局之廣,非人力所能想爾,君房自問,之前孤陋寡聞,是以,君房隻想,尋一安靜之地,逍遙做一富家翁,一不影響到先師之布局,其次,可以惠及子孫,已不再以縱橫之道,謀算人間了。”


    贏高頓時好奇道:“噢,你竟然知道學院之中那幅畫是地圖?何以看出來的?”


    徐市臉色一紅:“君侯,君房自問,華夏大地,君房亦去過不少地方,且多數之地,君房自在心間,且,君房擅觀天象,明地理,一一對照之下,幾無差距,是以,才知道,君侯早就已經將整個天下,將之示之於所有人之麵前了,可惜,太多人如那井中之蛙,徒坐井而觀天爾。”


    贏高再次微微詫異:“君房竟知坐井觀天?”因為個成語,是唐代才出現的,而非是這個時候,卻不料,竟然在這徐市口中冒了出來。


    “迴稟君侯,君房曾有幸,一閱莊周的《莊子》,又名《南華經》一書,內裏有此說法,恰應此景,莫非,君侯也曾讀過此書?”


    贏高老臉一紅:“本君未曾讀過,隻是好奇,此語何來,也罷,既然你有此才能,若是僅因你之想法,本君就重懲於你,也於理不合,不若你就在研究院,盡心謀事,以你之能,若是能得成就一二,封侯拜爵,亦非難事。”


    徐市聞言,大喜,再次拜道:“君房,謝過君侯饒恕之恩,隻是,君侯,君房仍有一事,乞請君侯準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策大秦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竍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竍頭並收藏戰國策大秦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