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高看著疑惑望著自己的李信,抬手輕輕的拍了拍李信的肩膀,語重心長的道:“李信,本公子隻能幫你這些,一旦軍中開戰,軍情萬變,機會稍縱即逝,能否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說完,自往殿中而去。


    “公子……”李信猛然間叫住了離開的贏高。


    “信軍務在身,即刻要前往軍營,公子在鹹陽,可能隨時需要人手,這樣,信有一至交好友,乃蒙氏蒙恬,我會遣人知會與他,如若有需要,公子可隨時叫他,叫他與信若同,謝公子之計。”再次躬身一禮,李信道。


    贏高聽完,沒有迴身,又直接往殿中而去。


    李信起身後,與王離二人互視一眼,兩人心中頓時疑慮重重,李信抱拳道:“郎中令,下官軍命在身,不便久留,這就告辭!”


    言罷,轉身往軍營去了,王離抱拳送李信離開,又是一個人在原地怔怔的站了好久。


    再說那贏高,邁步來到殿門口,讓侍衛請示之後,走入大殿。


    躬身向秦始皇道:“見過父王。”


    見到贏高到來,秦始皇微微點頭:“高兒來啦,適才聽聞李信說及你們殿外之事,為父不解,你是如何得知為父要啟用李信,參與伐燕呢?。”


    “父王,兒臣不敢隱瞞,不知可否……”說完,抬頭四下打量了一下。


    秦始皇頓時一擺手,示意趙高和所有陪侍人員下去。


    待得眾人走後,贏高才這躬身一禮又道:“今,軍中自蒙老將軍去後,王氏一家軍中獨大,蒙氏已無力製衡,但,軍中不可一日無主,是以,為帝者,需得左右平衡,此其一也。”


    “其次,王翦老將軍,軍中秦人老將均年世已高,而少壯派青黃不接,是以,需得盡快安排少壯派年輕將領人員補給,恰逢六國已滅其二,尚餘其四,軍中不能亂,戰事又多,此時不派眾老將軍帶領少壯派出場,更待何時?”


    秦始皇聞言頓時大驚失色的看向了贏高,詫異的道:“高兒,此些想法,誰人教與你知曉?”


    “父王,何需他人教我,兒臣曆來喜愛翻閱古書,此些心得與想法,均自古書匯總中來,昨天與父王相商之事,亦是自古書中匯集而得,書中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代燕,不計其它損失,單糧草和武器裝備所需,王老將軍20萬大軍,日每人糧食按3斤黍米計算,每日就得60萬斤,月旬就需1800萬斤,若此戰拖將幾個月下來,何需他人攻打,秦國自滅,另外所需衣甲錢和其它損耗,些一戰,將耗資以上萬或數萬黃金,是否我解釋為,刀槍一響,黃金萬兩……”


    看著眼前侃侃而談的贏高,秦始皇心中內疚日甚,這個就是自己認為不起眼的兒子,其它還有將近十個兒子,枉自以為除扶蘇外,個個平凡,卻不料眼前這個三兒給了自己如此驚喜。


    “吾兒昨天所言,可有憑仗?”


    公子翻手從身上拿出了自己畫的那架犁的畫圖,雙手恭敬的呈給秦始皇:“父王,這個是兒臣根據古書記載,修改後的耕種犁,另外還有其它的耕種工具,因為時間關係,未能一一想出,先呈給父王查閱。”


    秦始皇接過帛布,微一打量,這一打量,就緊緊的吸引了秦始皇的目光。


    秦始皇不隻是個馬上皇帝,少年時代也是個苦難出身,幼時隨母親,母子二人在趙國亦是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磨難,更何況這小小的犁耙工具,不知道操作了多少次,隻是這一看,就緊緊的吸引了他的目光。


    “高兒,不知此犁何名?”


    “因其轅彎曲半圓,故取名曲轅犁。”


    “那此圖是誰人所畫?”


    “父王,是兒臣所畫。”


    “是你所畫?你是從哪兒查找的資料,還有,這些事情和想法,都是你從哪裏找的書籍?”秦始皇聞言冷冷的看著贏高喝道。


    “父王你說什麽?”贏高疑惑的看著秦始皇。


    “沒有什麽其它的啊,就是多看書,然後去書上的資料和想法,以及自己的認知再多想想,在腦海裏多演示幾次,然後再匯總就出來了啊。”贏高無辜的道。


    “沒有人教你?這是你自己想的?”


    “是啊,父王,我根據書中所講,再結合了力、美、牽引等方麵,想了好久才想到這個圖樣,又想如何方便易造,最終隻能構造成這種樣式了,實在沒有辦法再簡約了。”


    看著無辜的贏高,秦始皇心裏頓時放下了懸著的心,隻要不是有心人鼓動,或者他人刻意所為就好。


    想到了這裏,轉念之間,秦始皇心裏就是大喜,這個三兒子,突然之間,給了他如此的驚喜,無論事情成與不成,對於整個大秦朝,整個贏氏,都會因贏高帶來無以倫比的超級驚喜。


    “既然如此,那高兒,為父王準許你昨日所求,但是,你那樣做實在太兒戲做法了,這樣……”說完,又給予了贏高一些叮囑,吩咐他隨時可以帶人過去。


    原本認為很是為難的事情,結果到了皇家手裏,卻是如此簡單,秦始皇在聽了贏高的想法和安排之後,立即安排農家巨子許地、墨家巨子墨工兩人各派自家子弟各500人,另外,在南營中抽調了3000南軍,又在囚徒營裏,找了3000囚徒,隨從贏高去往高陵試驗生產和相關研究事宜。


    隨後,又安排鹹陽宮命人,每日在下水道排水孔處,收集每日醃臢之物,運往高陵,同時,命人在高陵附近,各村落之間由村長安排人員送往高陵。


    最後,一應支出由少府承擔,所需之物品,持玉佩直接到少府領取即可。


    公子見狀頓時嘴巴張的老大,老板,真是大老板,前世今生,他最旺的時候,才就2000人的企業,結果,這剛來大秦,就收到了7000多人的隊伍,還是個結合型的綜合型團隊。


    而原本想著隻弄個十畝二十畝的試驗田,這一下就給了近萬人。。。豈非是奔著上十萬畝地……


    若是按此時的百姓耕種,一家均配三五十畝,一人不說三五十畝,隻十餘畝,完全不是問題。


    最後,秦始皇又將隨身玉佩拿了遞給贏高,讓其便宜行事之後,即讓他離去了。


    剛出了殿門,王離就湊了上來,躬身向贏高行禮道:“公子,大王令,郎中令王離率侍衛百人,隨時侍衛在公子左右,以保公子安全。”說完,起身恭立在了贏高的身側。


    贏高失笑出聲,無奈隻能搖了搖頭,心道:“還是見識短了啊,來到這兒還沒忽悠到別人,倒是率先被大老板一次次刷新我的世界和認知了。”


    開口吩咐道:“王將軍,既然李信說了,蒙恬是其至交好友,想來是有心栽培其一番,這樣,你派人去請他也一並過來吧,我們去了高陵,還缺不少人手。”


    王離轉身安排侍衛去蒙府叫蒙恬了。


    贏高手持玉佩出了鹹陽宮北大門,騎馬率著50的侍衛隊,就奔馳在了鹹陽城內,約半個小時之後,即到達了高陵,高陵位於鹹陽宮正北方,距離鹹陽城約有30公裏。高陵之所以叫高陵,因為它是一塊麵積約有一百多平方公裏丘嶺地帶,地勢相對平緩,側邊渭水縱跨而過,另外一側又有涇水橫跨而過,地理位置極其優越。


    贏高一眾到了高陵,見到麵前是一叢山巒層疊的丘嶺,個別的幾個小山頭上空空的,不生長一物。


    隨即,贏高立即命人涇水和渭水交匯之處先以木頭搭建臨時工棚,在實地勘測後,立即安排王虎命人去接引墨家巨子以及墨家工匠前來。


    隨即,讓其餘人等就地休息,立即帶領王虎及二十名侍衛策馬奔向了那幾座光禿禿的山頭。


    話不多表,轉眼間到了其中一座光禿禿的山頭邊上,馬上的贏高遠遠的就看到了地上的一片灰不拉唧的石頭,甚至之中有不少都是黑色的石塊。


    見狀的贏高心裏頓時大喜,急忙下馬,吩咐侍衛收集一部分黑色的石塊迴來,然後即命王離過來,取火試驗,卻發現已經是純純的碳塊了。


    再往丘嶺看去,竟然是座露天的小型煤礦,根據上一世的知識,贏高發現,他小看了這個高陵地區了,極有可能,整個高陵地下全是這一個隱藏的煤礦區,或者中間還夾雜些其它的伴生礦。


    看到這個情況的贏高,心裏樂開了花,不愧是公元前時代,剛一出門就碰到了一塊天大的餡餅,差點給砸了個暈頭轉向。


    這麽大的一塊礦區,而且覆蓋範圍如此之大,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想到這裏,剛迴到之前確定的休息區,就急忙命人在青草區用工具挖掘,除了露天礦區附近,其它位置竟然連挖十數米都沒有問題,有些人竟然還挖出了水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策大秦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竍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竍頭並收藏戰國策大秦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