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看你們之間,沒有什麽交流,不像是認識的樣子。”沈淮道:“這是為什麽?”
王玉堂歎了口氣:“其實也沒有什麽,當年的爆炸太慘烈了。我們誰都不想提,所以索性就當做不認識。免得不可避免的提起當年的事情。”
他的表情很真誠,但是沈淮和白嘉月看著他,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騙鬼呢。”白嘉月毫不客氣的說:“你覺得這話,有人信嗎?”
王玉堂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王玉堂。”沈淮冷冷說:“你是要在這裏說,還是迴巡捕房說?”
雖然這些人,眼下看起來是受害者。但受害者隱瞞的太多,也可以轉變成嫌疑人的。
何況當年的案子定性是意外。
若是有許多隱瞞,就未必是意外。
當年雙紅巷的爆炸,死的人可比這一次多多了。
王玉堂低著頭,兩手緊緊的握著。
沈淮起了身,走到門外。
“來人。”
巡捕房裏,是有人在安心醫院留守的,聽著沈淮喊,立刻跑了過來。
“帶迴巡捕房審……”
沈淮話沒說完,王玉堂一下子衝過來,抓住了他的袖子。
“別,我說,我都說。”
“說吧。”
沈淮就是那麽好說話,隻要你說,他肯定會給你機會。
王玉堂突然就神秘起來。
他將沈淮推迴辦公室,關上門,又鎖上了門。
好像是要和他一起偷什麽東西一樣。
沈淮皺眉道:“什麽事情,要這麽偷偷摸摸的說?”
外麵不也是巡捕房的人嗎?這是防著誰呢?
王玉堂低聲道:“當年雙紅巷爆炸,不是單純的爆炸。”
“那是什麽?”
“是……鬧鬼了。”
光天化日的,王玉堂張口就來,胡說八道。
“哦。”沈淮也不打斷,頗有興致道:“那你說說,具體是怎麽鬧的?”
王玉堂道:“具體我也說不上來,但是爆炸中心點,是一戶姓齊的人家,這個齊家做事十分絕。您知道,每個行業都有自己供奉的神明或者祖師爺。咱們這一行呢,也有自己的供奉神明。”
這一說,白嘉月還真新奇起來。
她知道銀行錢莊供財神,文化人供文昌帝君,曲藝相聲供東方朔,木匠石匠供魯班,茶業供陸羽,酒業供杜康。
還真不知道煙花爆竹,供的是誰。
王玉堂道:“咱們這一行,供奉的是火神祝融。傳說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咱們這一行和火密切相關,所以就將他奉為保護神,希望得到庇佑,平安順利。”
倒是也說的過去。
王玉堂道:“雙紅巷裏,家家戶戶都要貼祝融的像,每到年節,或者開工收工的日子,都要祭拜。這是規矩。”
“可偏偏這個齊家,對此嗤之以鼻。”
“雖然大家都覺得不好,但這畢竟是別人的私事,你說人家不拜神,咱們也不能強按頭不是。隻是心裏多少有些擔心。”
“畢竟煙花爆竹如果出事,那可不是一家一戶的事,周圍的人很可能會受到牽連的。”
這擔心,合情合理。
不管祭火神有用沒有用,如果是約定俗成的事情,最好不要不合群。
特別是生意人,講究的是和氣生財,要天時地利人和,太擰著,是賺不了錢的。
“因為這事情,齊家和雙紅巷的其他住戶就難免有一些矛盾。不過都是小吵小鬧的,鬧的不太愉快,最多也就是不來往罷了。”
“可是有一天,有人在齊家房子的圍牆上,看見祝融活了過來。”
這話可新鮮。
沈淮和白嘉月都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
“活過來,是怎麽樣的活過來?”沈淮道:“憑空出現,還是從天上下來,說話了?”
祝融具體長什麽樣子,他們也不太說的清,但肯定不是尋常人的樣子。
上古神話裏的神仙嘛,大概是三頭六臂,身高數十米,周身火焰,騰雲駕霧。
這能見著,純粹胡扯。
“啊,這我也不清楚。”王玉堂不被沈淮問的有點底氣不足:“我也沒親眼見著,說不出那麽具體,但當時那人說的有模有樣,有鼻子有眼睛的。”
“然後呢?”
“那個人說他看見,一團火光出現在齊家的牆上,祝融就從火光裏走了出來,然後對著齊家的大門說,爾不敬我,必遭滅門。然後祝融就消失了,火光也消失了,他嚇昏了過去。還是第二天早上被大家發現昏倒在齊家門外巷子裏的。”
聽起來還真是有模有樣的。
白嘉月饒有興致道:\"然後呢?\"
\"第二天大家把他弄醒,這事情便人盡皆知了。有人相信,說這是火神顯靈了。當然也有人不相信,說他說夢話呢,但不管怎麽樣,大家都覺得鬼神之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萬一是真的呢?\"
王玉堂說著,還尋求兩人的認同。
\"對吧,沈探長,您說是不是這迴事。\"
沈淮真點了點頭。
還真是這麽迴事兒,別管是平民老百姓,還是社會上層有頭有臉的人,在這方麵幾乎都是一樣的想法。
信一下又沒有損失,萬一呢?萬一真的有神仙呢?你不信他,會不會得罪了他,得罪了他,會不會倒黴?
絕大多數人,敢說自己不信神,敢說人定勝天,但是,細細的追問一下,絕對不敢說不信財神。
能說出自己不信財神的,那都是狠人。
沈淮不行,白嘉月也不行,邢子墨都不行。
王玉堂道:“可是這個齊家就跟茅坑裏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的,就是不信。不但不信,還破口大罵。甚至大家願意湊錢買香火祭品,讓他供奉,他也不願意。”
白嘉月都覺得有點不舒服。
這人怎麽說呢,這就不是信不信的事情,就是不合群,不會做人。
王玉堂道:“大家都很生氣,一商量,為了雙紅巷的安全,決定將他趕走。”
雖然沒有道理,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沈淮道:“難道是他不服氣,蓄意報複?”
“不知道。”王玉堂道:“因為第二天半夜,齊家就炸了。”
王玉堂歎了口氣:“其實也沒有什麽,當年的爆炸太慘烈了。我們誰都不想提,所以索性就當做不認識。免得不可避免的提起當年的事情。”
他的表情很真誠,但是沈淮和白嘉月看著他,一副不相信的樣子。
“騙鬼呢。”白嘉月毫不客氣的說:“你覺得這話,有人信嗎?”
王玉堂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王玉堂。”沈淮冷冷說:“你是要在這裏說,還是迴巡捕房說?”
雖然這些人,眼下看起來是受害者。但受害者隱瞞的太多,也可以轉變成嫌疑人的。
何況當年的案子定性是意外。
若是有許多隱瞞,就未必是意外。
當年雙紅巷的爆炸,死的人可比這一次多多了。
王玉堂低著頭,兩手緊緊的握著。
沈淮起了身,走到門外。
“來人。”
巡捕房裏,是有人在安心醫院留守的,聽著沈淮喊,立刻跑了過來。
“帶迴巡捕房審……”
沈淮話沒說完,王玉堂一下子衝過來,抓住了他的袖子。
“別,我說,我都說。”
“說吧。”
沈淮就是那麽好說話,隻要你說,他肯定會給你機會。
王玉堂突然就神秘起來。
他將沈淮推迴辦公室,關上門,又鎖上了門。
好像是要和他一起偷什麽東西一樣。
沈淮皺眉道:“什麽事情,要這麽偷偷摸摸的說?”
外麵不也是巡捕房的人嗎?這是防著誰呢?
王玉堂低聲道:“當年雙紅巷爆炸,不是單純的爆炸。”
“那是什麽?”
“是……鬧鬼了。”
光天化日的,王玉堂張口就來,胡說八道。
“哦。”沈淮也不打斷,頗有興致道:“那你說說,具體是怎麽鬧的?”
王玉堂道:“具體我也說不上來,但是爆炸中心點,是一戶姓齊的人家,這個齊家做事十分絕。您知道,每個行業都有自己供奉的神明或者祖師爺。咱們這一行呢,也有自己的供奉神明。”
這一說,白嘉月還真新奇起來。
她知道銀行錢莊供財神,文化人供文昌帝君,曲藝相聲供東方朔,木匠石匠供魯班,茶業供陸羽,酒業供杜康。
還真不知道煙花爆竹,供的是誰。
王玉堂道:“咱們這一行,供奉的是火神祝融。傳說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咱們這一行和火密切相關,所以就將他奉為保護神,希望得到庇佑,平安順利。”
倒是也說的過去。
王玉堂道:“雙紅巷裏,家家戶戶都要貼祝融的像,每到年節,或者開工收工的日子,都要祭拜。這是規矩。”
“可偏偏這個齊家,對此嗤之以鼻。”
“雖然大家都覺得不好,但這畢竟是別人的私事,你說人家不拜神,咱們也不能強按頭不是。隻是心裏多少有些擔心。”
“畢竟煙花爆竹如果出事,那可不是一家一戶的事,周圍的人很可能會受到牽連的。”
這擔心,合情合理。
不管祭火神有用沒有用,如果是約定俗成的事情,最好不要不合群。
特別是生意人,講究的是和氣生財,要天時地利人和,太擰著,是賺不了錢的。
“因為這事情,齊家和雙紅巷的其他住戶就難免有一些矛盾。不過都是小吵小鬧的,鬧的不太愉快,最多也就是不來往罷了。”
“可是有一天,有人在齊家房子的圍牆上,看見祝融活了過來。”
這話可新鮮。
沈淮和白嘉月都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
“活過來,是怎麽樣的活過來?”沈淮道:“憑空出現,還是從天上下來,說話了?”
祝融具體長什麽樣子,他們也不太說的清,但肯定不是尋常人的樣子。
上古神話裏的神仙嘛,大概是三頭六臂,身高數十米,周身火焰,騰雲駕霧。
這能見著,純粹胡扯。
“啊,這我也不清楚。”王玉堂不被沈淮問的有點底氣不足:“我也沒親眼見著,說不出那麽具體,但當時那人說的有模有樣,有鼻子有眼睛的。”
“然後呢?”
“那個人說他看見,一團火光出現在齊家的牆上,祝融就從火光裏走了出來,然後對著齊家的大門說,爾不敬我,必遭滅門。然後祝融就消失了,火光也消失了,他嚇昏了過去。還是第二天早上被大家發現昏倒在齊家門外巷子裏的。”
聽起來還真是有模有樣的。
白嘉月饒有興致道:\"然後呢?\"
\"第二天大家把他弄醒,這事情便人盡皆知了。有人相信,說這是火神顯靈了。當然也有人不相信,說他說夢話呢,但不管怎麽樣,大家都覺得鬼神之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萬一是真的呢?\"
王玉堂說著,還尋求兩人的認同。
\"對吧,沈探長,您說是不是這迴事。\"
沈淮真點了點頭。
還真是這麽迴事兒,別管是平民老百姓,還是社會上層有頭有臉的人,在這方麵幾乎都是一樣的想法。
信一下又沒有損失,萬一呢?萬一真的有神仙呢?你不信他,會不會得罪了他,得罪了他,會不會倒黴?
絕大多數人,敢說自己不信神,敢說人定勝天,但是,細細的追問一下,絕對不敢說不信財神。
能說出自己不信財神的,那都是狠人。
沈淮不行,白嘉月也不行,邢子墨都不行。
王玉堂道:“可是這個齊家就跟茅坑裏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的,就是不信。不但不信,還破口大罵。甚至大家願意湊錢買香火祭品,讓他供奉,他也不願意。”
白嘉月都覺得有點不舒服。
這人怎麽說呢,這就不是信不信的事情,就是不合群,不會做人。
王玉堂道:“大家都很生氣,一商量,為了雙紅巷的安全,決定將他趕走。”
雖然沒有道理,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沈淮道:“難道是他不服氣,蓄意報複?”
“不知道。”王玉堂道:“因為第二天半夜,齊家就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