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於英勳鬱悶道:“這下可不好找了。”
也不知是男是女,也不知是什麽樣子,隻有一個特征。
發光,發綠光。
“大家分成兩組,在附近搜一下。”沈淮看了一下手表:“如果有線索就鳴槍示警,要是沒有線索,半個小時後迴到這裏集合。”
不太好找,但是既然在這個地方,也不能完全不找。
既然會發光,在黑暗中躲藏,也沒那麽容易。
眾人應著。
於英勳和喬鵬鯤帶著流浪漢一組。
沈淮和白嘉月,朗嘉譽一起。
兩輛車分開,一左一右的開去。
半個小時後,眾人無功而返。
在無邊無際的地方,躲藏和找,這是完全的兩迴事。一個人躲起來,一百個人也未必找的到。
沈淮看了看時間:“太晚了,今天先這樣吧。明天再說。”
腦袋上冒綠光的不知道是不是人,但手下肯定是人,不能一次都累死了。要是累死了,別人不好說,明天邢子默肯定會來找麻煩。
眾人上車,迴城。
太晚了,就不迴警局了,各自迴家。
如果醫院裏的這兩個奇怪的人和光明堂無關,那又多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如果有關,那光明堂的案子就更詭異了,今晚誰都睡不了幾個小時,明天一早正常時間上班。
白嘉月迴家已經是晚上三點半了,車開進院子,隻看見家裏的燈都暗了。
“我去休息了。”白嘉月低聲說:“小朗哥,你也趕緊去睡吧,小聲點,別吵醒哥哥。”
邢子默對白嘉月去巡捕房上班這件事情,保持中立態度。
去也行,他也不反對。
但總覺得巡捕房不是個好地方,不去最好。
妹妹不想上班,隻想躺平吃喝玩樂,挺好的。作為富二代,隻要不吃喝嫖賭不做生意,怎麽都行。
想上班,也行。
但是,找個清閑安全的打發打發時間就行了,一忙忙到半夜,這可不太好。
家裏又不缺這一個月二十個大洋。
於是兩人像做賊一樣,悄悄的各自迴房,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第二天一早,白嘉月是被鬧鍾吵醒的。
要是自然醒,肯定能睡到下午。
白嘉月看了看時間,七點。
巡捕房八點上班,雖然她不用準時到,但是既然有案子,自己又好奇,也不好太晚。
於是白嘉月打了個哈欠起身,洗臉刷牙換衣服,搖搖晃晃下樓。
邢子默就像是個老牌的大家長一樣,坐在餐桌邊,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報紙。
白嘉月曾經笑話過他。
一個開百樂門的老板,每天早上起來看報紙,搞得像是政府高官一樣,裝模作樣的。
但是邢子默不為所動,依然訂了好幾份報紙。
朗嘉譽也已經起身了,坐在另一邊的側麵。
邢家有規矩,但是沒有那麽多規矩。
比如在外麵,邢子默和別人談判,和同樣身份的大佬見麵,朗嘉譽這樣的手下一定是站在身後的。
但是在家裏,就不必那麽拘謹,也是一樣可以坐下吃飯的,一視同仁,當作兄弟家人。
白嘉月坐到了邢子默右手邊,打招唿。
“哥哥,早上好。小朗哥,早上好。”
“小姐早上好。”
傭人見了,連忙端上了早飯。
邢家的早飯,除非提前打了招唿,想吃牛排意麵什麽的,一般情況下,都是中餐。
今天早上是稀飯,雞蛋,油條,包子,煎餃。
一人一杯牛奶,有時候是豆漿,也可以要果汁。
白嘉月一口氣喝了半杯牛奶,拿過一個肉包子,啃了一口。
“慢點吃。”邢子默看了眼胃口很好的妹妹,問:“昨天晚上幾點迴來的?”
白嘉月比劃了一個手勢。
三點。
“這麽晚?”邢子默皺了下眉:“又出什麽案子了?”
要是沒有朗嘉譽陪著,邢子默過了十點就要開始全城找人了。有朗嘉譽陪著,巡捕房也打了招唿,他就先睡了。
“嗯嗯嗯,有一個奇怪的案子。”白嘉月捧著自己的碗挪到邢子默身邊:“哥,正好有個事情想問問你。”
“你說。”
邢子默放下手裏的報紙,給白嘉月剝個水煮蛋。
“你知道城郊有一座教會醫院嗎?已經荒廢了的那種。”
“廢棄的教會醫院?”邢子默皺眉道:“廢棄多久了?那醫院叫什麽名字?”
“這我也不知道。”白嘉月道:“反正應該挺久了吧,看裏麵灰塵那麽厚,估計好幾十年了。醫院的牌子都破了,名字也看不清楚。”
邢子默也不知道,他雖然一直在海城生活,可是也隻比白嘉月大幾歲罷了。
不過邢家有上了年紀的人。
邢子默叫來了老管家。
管家今年五十五,吃的鹽比他們吃的飯都多。
“城郊的教會醫院?”管家一想:“哦,我知道。小姐說的是仁愛醫院,確實是一家教會醫院,是美國一個傳教士開的醫院,不過已經關了多年了。”
白嘉月忙道:“那醫院為什麽關門了?”
“這我也不確定。”管家說:“我沒去過那醫院,那時候我還小,也就是十來歲的樣子。這醫院的事情,也就是聽大人說起過那麽一兩句,好像是出了醫療事故吧。”
仁愛醫院關門的時候,管家十來歲。也就是說,醫院已經關門四十年了。
白嘉月沉吟道:“你也不知道呀,那看樣子,還要找年紀再大一點的人問。”
最好是住在附近的。
海城繁華,每天都有人破產,每天都有新店開張,要不是正好和仁愛醫院有來往的人,幾十年過去了,哪裏還能記得是為什麽。
邢子默道:“你們要是想查四十年前的仁愛醫院,最清楚的,當然是同行。”
海城總共隻有那麽幾家醫院,不管是倒閉了一家,還是新開了一家,同行一定是第一個得到消息的。
同行是冤家,醫院也是以盈利為目的,也是有競爭的。自然要知道對方是怎麽倒閉的,才好目標明確的幸災樂禍,查漏補缺。
邢子默又道:“再或者,去報社問。一家醫院倒閉這麽大的事情,報紙一定會刊登出來。隻要這家報社的年紀比仁愛醫院大,就一定有記載。”
白嘉月覺得哥哥說的很有道理,吃完早飯,就帶著朗嘉譽去了醫院。
就去她之前受傷住院的那一家,老院長今年已經六十六了,一定什麽都知道。
也不知是男是女,也不知是什麽樣子,隻有一個特征。
發光,發綠光。
“大家分成兩組,在附近搜一下。”沈淮看了一下手表:“如果有線索就鳴槍示警,要是沒有線索,半個小時後迴到這裏集合。”
不太好找,但是既然在這個地方,也不能完全不找。
既然會發光,在黑暗中躲藏,也沒那麽容易。
眾人應著。
於英勳和喬鵬鯤帶著流浪漢一組。
沈淮和白嘉月,朗嘉譽一起。
兩輛車分開,一左一右的開去。
半個小時後,眾人無功而返。
在無邊無際的地方,躲藏和找,這是完全的兩迴事。一個人躲起來,一百個人也未必找的到。
沈淮看了看時間:“太晚了,今天先這樣吧。明天再說。”
腦袋上冒綠光的不知道是不是人,但手下肯定是人,不能一次都累死了。要是累死了,別人不好說,明天邢子默肯定會來找麻煩。
眾人上車,迴城。
太晚了,就不迴警局了,各自迴家。
如果醫院裏的這兩個奇怪的人和光明堂無關,那又多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如果有關,那光明堂的案子就更詭異了,今晚誰都睡不了幾個小時,明天一早正常時間上班。
白嘉月迴家已經是晚上三點半了,車開進院子,隻看見家裏的燈都暗了。
“我去休息了。”白嘉月低聲說:“小朗哥,你也趕緊去睡吧,小聲點,別吵醒哥哥。”
邢子默對白嘉月去巡捕房上班這件事情,保持中立態度。
去也行,他也不反對。
但總覺得巡捕房不是個好地方,不去最好。
妹妹不想上班,隻想躺平吃喝玩樂,挺好的。作為富二代,隻要不吃喝嫖賭不做生意,怎麽都行。
想上班,也行。
但是,找個清閑安全的打發打發時間就行了,一忙忙到半夜,這可不太好。
家裏又不缺這一個月二十個大洋。
於是兩人像做賊一樣,悄悄的各自迴房,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第二天一早,白嘉月是被鬧鍾吵醒的。
要是自然醒,肯定能睡到下午。
白嘉月看了看時間,七點。
巡捕房八點上班,雖然她不用準時到,但是既然有案子,自己又好奇,也不好太晚。
於是白嘉月打了個哈欠起身,洗臉刷牙換衣服,搖搖晃晃下樓。
邢子默就像是個老牌的大家長一樣,坐在餐桌邊,一邊吃早飯,一邊看報紙。
白嘉月曾經笑話過他。
一個開百樂門的老板,每天早上起來看報紙,搞得像是政府高官一樣,裝模作樣的。
但是邢子默不為所動,依然訂了好幾份報紙。
朗嘉譽也已經起身了,坐在另一邊的側麵。
邢家有規矩,但是沒有那麽多規矩。
比如在外麵,邢子默和別人談判,和同樣身份的大佬見麵,朗嘉譽這樣的手下一定是站在身後的。
但是在家裏,就不必那麽拘謹,也是一樣可以坐下吃飯的,一視同仁,當作兄弟家人。
白嘉月坐到了邢子默右手邊,打招唿。
“哥哥,早上好。小朗哥,早上好。”
“小姐早上好。”
傭人見了,連忙端上了早飯。
邢家的早飯,除非提前打了招唿,想吃牛排意麵什麽的,一般情況下,都是中餐。
今天早上是稀飯,雞蛋,油條,包子,煎餃。
一人一杯牛奶,有時候是豆漿,也可以要果汁。
白嘉月一口氣喝了半杯牛奶,拿過一個肉包子,啃了一口。
“慢點吃。”邢子默看了眼胃口很好的妹妹,問:“昨天晚上幾點迴來的?”
白嘉月比劃了一個手勢。
三點。
“這麽晚?”邢子默皺了下眉:“又出什麽案子了?”
要是沒有朗嘉譽陪著,邢子默過了十點就要開始全城找人了。有朗嘉譽陪著,巡捕房也打了招唿,他就先睡了。
“嗯嗯嗯,有一個奇怪的案子。”白嘉月捧著自己的碗挪到邢子默身邊:“哥,正好有個事情想問問你。”
“你說。”
邢子默放下手裏的報紙,給白嘉月剝個水煮蛋。
“你知道城郊有一座教會醫院嗎?已經荒廢了的那種。”
“廢棄的教會醫院?”邢子默皺眉道:“廢棄多久了?那醫院叫什麽名字?”
“這我也不知道。”白嘉月道:“反正應該挺久了吧,看裏麵灰塵那麽厚,估計好幾十年了。醫院的牌子都破了,名字也看不清楚。”
邢子默也不知道,他雖然一直在海城生活,可是也隻比白嘉月大幾歲罷了。
不過邢家有上了年紀的人。
邢子默叫來了老管家。
管家今年五十五,吃的鹽比他們吃的飯都多。
“城郊的教會醫院?”管家一想:“哦,我知道。小姐說的是仁愛醫院,確實是一家教會醫院,是美國一個傳教士開的醫院,不過已經關了多年了。”
白嘉月忙道:“那醫院為什麽關門了?”
“這我也不確定。”管家說:“我沒去過那醫院,那時候我還小,也就是十來歲的樣子。這醫院的事情,也就是聽大人說起過那麽一兩句,好像是出了醫療事故吧。”
仁愛醫院關門的時候,管家十來歲。也就是說,醫院已經關門四十年了。
白嘉月沉吟道:“你也不知道呀,那看樣子,還要找年紀再大一點的人問。”
最好是住在附近的。
海城繁華,每天都有人破產,每天都有新店開張,要不是正好和仁愛醫院有來往的人,幾十年過去了,哪裏還能記得是為什麽。
邢子默道:“你們要是想查四十年前的仁愛醫院,最清楚的,當然是同行。”
海城總共隻有那麽幾家醫院,不管是倒閉了一家,還是新開了一家,同行一定是第一個得到消息的。
同行是冤家,醫院也是以盈利為目的,也是有競爭的。自然要知道對方是怎麽倒閉的,才好目標明確的幸災樂禍,查漏補缺。
邢子默又道:“再或者,去報社問。一家醫院倒閉這麽大的事情,報紙一定會刊登出來。隻要這家報社的年紀比仁愛醫院大,就一定有記載。”
白嘉月覺得哥哥說的很有道理,吃完早飯,就帶著朗嘉譽去了醫院。
就去她之前受傷住院的那一家,老院長今年已經六十六了,一定什麽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