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有被捆綁的痕跡,火場有助燃的煤油,有木板,據第一個衝進來的鄰居說,他們衝進來的時候,門是從裏麵反鎖的。
他們剛才也檢查了,門確實是從裏麵鎖住。然後,被強行踹開的。不過屋子後麵有窗子,窗子是開著的。廚房還有一個後門,兇手真的想要離開,有很多選擇。
鮑俊遠說:“還有一點更奇怪的地方。”
“什麽?”
鮑俊遠道:“雖然三個孩子身上有被捆綁的痕跡,可是陳繼祖身上卻沒有。”
眾人都愣了一下。
沈淮道:“有沒有可能,他當時被打昏了?”
“可是他口腔和鼻腔裏有煙灰很多,唿吸道因為劇烈咳嗽有水腫損傷,身體姿勢扭曲,這都是清醒中被燒死的典型反應。如果是昏迷中被燒死的,這些反應都會溫和許多。”
白嘉月道:“那有沒有可能,先被打昏,大火燒起來後,痛醒了?”
“有這個可能,但是,如果他沒有被捆住,死者清醒後應該有兩種反應。”
“第一,掙紮往外跑。即便跑不掉,也要做出一個往外跑的姿勢來。”
“第二,去救孩子,不管救下來救不下來,和孩子在一起。”
但是被發現的時候,陳繼祖離兩個孩子有一定的距離,他沒有去救孩子。
而且,他整個人的姿態,並非是朝外跑的。
鮑俊遠看著屍體道:“從屍體的情況來看,雖然有掙紮,但是完全沒有逃生的跡象。”
被火活活的燒死,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痛苦啊。
正常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痛苦,就算明知道毫無用處,也一定會因為劇烈的痛苦而努力往有希望的地方去。就算門關著,也一定會跑到門口,扒門撓門,最終倒在門口。
眾人都沉默下來。
沈淮道:“於英勳。”
“在。”
“帶人詢問一下陳家周邊的鄰居,陳祖業最近有沒有什麽奇怪的行為。”
“是。”
沈淮道:“再去查一下,陳祖業最近有沒有購買大量的煤油。”
煤油在這個年代,被廣泛應用於照明領域。但是海城發達,大部分的居民樓都有電燈,用煤油燈的是少數。
陳家以前的條件差,自從陳弘業進了巡捕房之後,條件已經好了許多。家中也安了電燈。
除此之外,沒有什麽需要大量用煤油的地方。
沈淮安排完,巡捕們各自分散去做事。
白嘉月琢磨了一下,緩緩道:“我怎麽感覺如今看來,陳祖業不像是他殺,更像是自殺呢?莫非是因為和陳大嫂吵架,覺得自己以後都不能逛窯子了,所有一時想不開?”
沈淮和朗嘉譽都沉默了。
“真的這麽痛苦嗎?”白嘉月不恥下問:“你們倆都是男人,如果……”
沈淮立刻打斷了她。
“不要如果了,沒有這種如果。”沈淮道:“我沒去過那種地方,以前不去,以後也不會去。”
去百樂門跳跳舞,喝喝酒也就罷了。窯子還是算了,沈淮還是有底線的。
“哦。”
白嘉月看向朗嘉譽。
朗嘉譽被看的心裏發毛,舉手發誓。
“我也沒去過,我也不會去的。少爺不允許我們去那種地方。”
果然不是什麽好地方。
不過沈淮道:“你倒是提醒了我,除了鄰居和陳大嫂,還有其他對陳祖業了解的人。”
就是窯子裏的姑娘。
海城的窯子,也分三六九等。
百樂門不是窯子,百樂門裏的舞女是賣藝不賣身的,隻跳舞,到點下班,不陪客人出去,也不留宿。
而窯子,就是賣身的地方。
海城裏最好的窯子,是長三堂子,裏麵的姑娘被稱為長三。因出局陪客收費三元,留客過夜再收三元得名。
長三堂子的環境較好,姑娘們也往往有一定的才藝,接待的客人多為社會上層人士。
這種地方,估計陳祖業是去不起的。
窮人,有窮人去的地方。
其他的,還有二等堂子,暗窯,低級堂子,書寓,清吟小班,等等等等。
其中便宜的,便是暗窯和低級堂子。
沈淮問了陳大嫂,可是陳大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隻知道陳祖業不學好逛窯子,但是說不出是哪一個。
“我覺得……應該不是太差的地方。”陳大嫂遲疑道:“因為我們吵架的時候,他在我麵前提過一迴,當時他說……”
陳大嫂覺得那個詞簡直難以啟齒。
大家都覺得,這大概不是個什麽好詞語,一定很難聽。朗嘉譽甚至都在考慮,要不要捂住白嘉月的耳朵。
但是,陳大嫂糾結了一會兒,說出一個詞來。
“女神。”
“女神?”沈淮不由挑眉道:“誰是女神?”
“就是他在窯子裏遇到的姑娘。”陳大嫂說:“把他迷得神魂顛倒,我估計他上一次要賣小子,就是想給那女人送錢。”
一個暗窯裏,能出女神?
要知道暗窯裏的姑娘,無論哪一方麵都不行。很多甚至是在長三堂,清吟小班這樣的地方,得罪了人被打傷打殘,或者得了病的,才被轉手賣去那些地方。
無論什麽樣的女子,到了那地方,就隻有等死一條路了。
沒一會兒,周邊的鄰居也問了一圈。
大家都知道陳家夫妻有矛盾,矛盾就在陳祖業經常去逛窯子。他們吵架,吵架的聲音幾裏路都聽的見。住的近的,還看見過他們大家。
但是問到他去的是哪個窯子,都說不出來了。
鄰居說的也有道理。
這又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陳祖業自己不會到處炫耀,鄰居也不可能盯著問。
越是如此,越是有問題。
沈淮道:“既然鄰居不知道,就去窯子裏問。陳大嫂,你這裏有陳祖業的照片嗎?”
“有,有的。”
陳大嫂顫顫巍巍的進了家門,進了房間,從抽屜裏翻出一張照片來。
著火的地方在堂屋,其他地方隻是熏的有些黑,並沒什麽損傷。要不是有煤油和木柴,堂屋也不會燒成那個樣子。
照片是一家五口的合照,應該是小子剛出生的時候,還是個抱在懷裏的嬰兒,一家人笑得甜蜜溫馨。
陳大嫂看著照片,又哭的癱軟在地。
他們剛才也檢查了,門確實是從裏麵鎖住。然後,被強行踹開的。不過屋子後麵有窗子,窗子是開著的。廚房還有一個後門,兇手真的想要離開,有很多選擇。
鮑俊遠說:“還有一點更奇怪的地方。”
“什麽?”
鮑俊遠道:“雖然三個孩子身上有被捆綁的痕跡,可是陳繼祖身上卻沒有。”
眾人都愣了一下。
沈淮道:“有沒有可能,他當時被打昏了?”
“可是他口腔和鼻腔裏有煙灰很多,唿吸道因為劇烈咳嗽有水腫損傷,身體姿勢扭曲,這都是清醒中被燒死的典型反應。如果是昏迷中被燒死的,這些反應都會溫和許多。”
白嘉月道:“那有沒有可能,先被打昏,大火燒起來後,痛醒了?”
“有這個可能,但是,如果他沒有被捆住,死者清醒後應該有兩種反應。”
“第一,掙紮往外跑。即便跑不掉,也要做出一個往外跑的姿勢來。”
“第二,去救孩子,不管救下來救不下來,和孩子在一起。”
但是被發現的時候,陳繼祖離兩個孩子有一定的距離,他沒有去救孩子。
而且,他整個人的姿態,並非是朝外跑的。
鮑俊遠看著屍體道:“從屍體的情況來看,雖然有掙紮,但是完全沒有逃生的跡象。”
被火活活的燒死,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痛苦啊。
正常人都不能忍受這種痛苦,就算明知道毫無用處,也一定會因為劇烈的痛苦而努力往有希望的地方去。就算門關著,也一定會跑到門口,扒門撓門,最終倒在門口。
眾人都沉默下來。
沈淮道:“於英勳。”
“在。”
“帶人詢問一下陳家周邊的鄰居,陳祖業最近有沒有什麽奇怪的行為。”
“是。”
沈淮道:“再去查一下,陳祖業最近有沒有購買大量的煤油。”
煤油在這個年代,被廣泛應用於照明領域。但是海城發達,大部分的居民樓都有電燈,用煤油燈的是少數。
陳家以前的條件差,自從陳弘業進了巡捕房之後,條件已經好了許多。家中也安了電燈。
除此之外,沒有什麽需要大量用煤油的地方。
沈淮安排完,巡捕們各自分散去做事。
白嘉月琢磨了一下,緩緩道:“我怎麽感覺如今看來,陳祖業不像是他殺,更像是自殺呢?莫非是因為和陳大嫂吵架,覺得自己以後都不能逛窯子了,所有一時想不開?”
沈淮和朗嘉譽都沉默了。
“真的這麽痛苦嗎?”白嘉月不恥下問:“你們倆都是男人,如果……”
沈淮立刻打斷了她。
“不要如果了,沒有這種如果。”沈淮道:“我沒去過那種地方,以前不去,以後也不會去。”
去百樂門跳跳舞,喝喝酒也就罷了。窯子還是算了,沈淮還是有底線的。
“哦。”
白嘉月看向朗嘉譽。
朗嘉譽被看的心裏發毛,舉手發誓。
“我也沒去過,我也不會去的。少爺不允許我們去那種地方。”
果然不是什麽好地方。
不過沈淮道:“你倒是提醒了我,除了鄰居和陳大嫂,還有其他對陳祖業了解的人。”
就是窯子裏的姑娘。
海城的窯子,也分三六九等。
百樂門不是窯子,百樂門裏的舞女是賣藝不賣身的,隻跳舞,到點下班,不陪客人出去,也不留宿。
而窯子,就是賣身的地方。
海城裏最好的窯子,是長三堂子,裏麵的姑娘被稱為長三。因出局陪客收費三元,留客過夜再收三元得名。
長三堂子的環境較好,姑娘們也往往有一定的才藝,接待的客人多為社會上層人士。
這種地方,估計陳祖業是去不起的。
窮人,有窮人去的地方。
其他的,還有二等堂子,暗窯,低級堂子,書寓,清吟小班,等等等等。
其中便宜的,便是暗窯和低級堂子。
沈淮問了陳大嫂,可是陳大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隻知道陳祖業不學好逛窯子,但是說不出是哪一個。
“我覺得……應該不是太差的地方。”陳大嫂遲疑道:“因為我們吵架的時候,他在我麵前提過一迴,當時他說……”
陳大嫂覺得那個詞簡直難以啟齒。
大家都覺得,這大概不是個什麽好詞語,一定很難聽。朗嘉譽甚至都在考慮,要不要捂住白嘉月的耳朵。
但是,陳大嫂糾結了一會兒,說出一個詞來。
“女神。”
“女神?”沈淮不由挑眉道:“誰是女神?”
“就是他在窯子裏遇到的姑娘。”陳大嫂說:“把他迷得神魂顛倒,我估計他上一次要賣小子,就是想給那女人送錢。”
一個暗窯裏,能出女神?
要知道暗窯裏的姑娘,無論哪一方麵都不行。很多甚至是在長三堂,清吟小班這樣的地方,得罪了人被打傷打殘,或者得了病的,才被轉手賣去那些地方。
無論什麽樣的女子,到了那地方,就隻有等死一條路了。
沒一會兒,周邊的鄰居也問了一圈。
大家都知道陳家夫妻有矛盾,矛盾就在陳祖業經常去逛窯子。他們吵架,吵架的聲音幾裏路都聽的見。住的近的,還看見過他們大家。
但是問到他去的是哪個窯子,都說不出來了。
鄰居說的也有道理。
這又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陳祖業自己不會到處炫耀,鄰居也不可能盯著問。
越是如此,越是有問題。
沈淮道:“既然鄰居不知道,就去窯子裏問。陳大嫂,你這裏有陳祖業的照片嗎?”
“有,有的。”
陳大嫂顫顫巍巍的進了家門,進了房間,從抽屜裏翻出一張照片來。
著火的地方在堂屋,其他地方隻是熏的有些黑,並沒什麽損傷。要不是有煤油和木柴,堂屋也不會燒成那個樣子。
照片是一家五口的合照,應該是小子剛出生的時候,還是個抱在懷裏的嬰兒,一家人笑得甜蜜溫馨。
陳大嫂看著照片,又哭的癱軟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