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又想到她買四合院的那個賣家,他說要去南邊發展事業,是要去辦廠的。


    那是不是在偉人畫了一個圈的那個城市,已經開放了政策呢?


    在實驗室上網的時候,她便上網去查詢了相關的資料,果然看到在深城,改革試點開始,已經陸陸續續辦了不少工廠,也吸引了一些外資。


    81年,已經有不少精密儀器廠這些。


    她想到當時賣家留下的地址,冒昧的給他寫了封信,詢問他在深城那邊的發展情況。


    忐忑的等了兩周,終於是收到了那邊的迴信。


    確實賣家當時在深城,就已經買了地,開起了工廠。


    南方特區,相對政策比較靈活,


    有興趣,賣家說可以去看看。


    這和方芳網上查到的資料比較吻合。


    這就是怪不得為何電子產業是從南方興起了。


    原來是國家在部署的時候,是先從南方試的點。


    方芳有心去看看,也隻能等寒假的時候去看了。


    周末,二哥在家裏吃飯的時候,她也把信,拿來跟二哥商量。


    全家人都在沙發上,方局也說,“確實,現在南方有經濟特區,提前開放了。


    如果你們想去看,可以去看看。


    那邊的產業,至少要比別的地方要早發展不少。


    你要辦電子廠,可以說,那邊的工廠,是我們國家的最先進的技術都在那邊了。”


    這讓方芳更心動了。


    彭夢玲道,


    “你們有心去看的話,我可以寫信,找人帶你們去看。我們報社做過報道,那邊的很多企業家都認識。”


    方芳沒想到媽媽還有認識的人。


    那她必然是要去看看的。


    方鴻州也是摩拳擦掌。


    從小六的行事來看,不得不說她的眼光很超前。


    既然有了人陪同。方芳索性跟學校和實驗室請假一周,去深城看看。


    時機不等人。


    彭夢玲約好時間後,方芳便同方鴻州以及方鴻斌一起去趟深城。


    方鴻斌是自己非要跟著來的。自家兄弟,機票又不是出不起,就帶著一起去見世麵了。


    幾人在當地的公安局,就是在方局這,辦理了邊防證,然後出發了。


    這年頭,要今深城的幾個城區是要特殊證件的。


    沒有邊防證,是進不去深城特區的。


    深城還沒有機場,還要先飛機到南城,然後在南城那邊坐車出發。


    南城是老三方鴻凱的場子,他提前安排了車子,把人從機場,拉到了南城火車站。


    他們從南城火車站,坐火車,去羅湖的火車站。


    然後在羅湖的火車站外,彭夢玲安排了人來接。


    就是二楊電機的市場部經理。


    他在做媒體推廣的時候認識的彭總編,這次也是他來負責帶著幾位去二楊電機參觀。


    二楊電機算是時髦的公司了,是太陽國的獨資企業。


    這在國內都是頭一遭。


    二楊電機現在的產品主要是收音機和錄像機。它在79年就開始在國內設立合資企業,在83年10月,政策允許的時候,開的獨資企業。


    方芳覺得這次安排簡直是太好了。


    路上沿著深南大道,這是她一路過來,見過的最好的水泥路,


    相當於參觀了最先進的流水線。


    看到了車間工人在那成排的組裝零件。


    也看到了他們的製造廠。


    但是精密的芯片部分,還是直接從海外進口來的。


    這也是方芳要學習電子專業的意義。


    她不僅想要開電子廠,還希望有能力,自己生產核心的器件。


    她也才明白,自己想要投資,10萬元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啊。


    看這龐大的工廠廠房,還有那麽多的工人,以及流水線。


    所以第一步,她應該是先要拿到代理權,先幫它銷售。


    銷售她拿手。


    隻要能銷售了,她就有提成,就能攢下資本。


    想到這個,方芳便同二哥商量這個事。


    二哥有商場。用商場的名義,去拿下北城的代理權,不是太難。


    隻是不一定能拿到獨家。


    但這年頭,錄音機和錄像機,都是緊俏貨,在北城也不愁賣的。


    就這樣,兩人從參觀完,就開始和二洋電機的人,開始洽談代理賣錄音機和錄像機的代理。


    現在的代理,都是談地區製的。


    北城顯然已經有了代理。好在不是獨家的。


    最後在市場部經理的幫助下,方鴻州拿到了二洋電機的代理權。


    根據不同的進貨數量,能拿到不同的價格。


    方芳方鴻州都是一心幹事業的人,直接以最高的銷量那一檔,下了訂單。


    這讓方鴻斌都急了眼,“二哥,小六,你們是認真的嘛?這麽多錢,你們不考慮考慮?”


    方芳道,“這點貨,不發愁。”


    方鴻斌道,“一萬台錄音機,兩千台錄像機,真是認真的嘛?


    方鴻州和方芳,都是奔著做大事的決心,“放心,能賣掉。”


    兩人參觀完二洋,在蛇口找了個招待所住了一個晚上。


    晚上在就近的農家飯店,吃了個飯。


    現在都能瞧見,有的地方正在施工辦廠。


    而這邊,是傳統的城鎮。


    市裏民宅,不少還是瓦頂。而另一邊卻是規劃整齊的廠房。


    這兩邊的對比,可謂是涇渭分明。


    感覺兩邊,仿佛是相隔了個20年的發展。


    其實恰恰是這樣的工廠經濟發展,馬上要帶動這一片的土地。


    隻有方芳知道,別看不起這邊的城市居民,隻要他們有一幢騎樓,有一塊地,以後就是深城的收租公。


    這是這個城市的經濟特色。


    明日他們又參觀了華-強電子廠。


    這邊生產的熱火朝天,生產的還有收音機,擴音機等。


    他們沿著深南大道,往前去是梧桐山,隻見唯一的高樓是電子大廈,站在那像個巨人一樣。


    後來圍繞它形成了電子通訊聚集地華-強北。


    這可真的就是未來科技產業的核心地帶啊。


    方芳到了這個地方,就莫名的興奮起來,左瞧瞧右瞧瞧。還拿著方鴻州的照相機到處拍照。旁邊的方鴻斌實在看不慣了,同她道,“你低調點,給二哥省點膠卷。”


    方芳是習慣了未來的電子照片,拍照起來沒完沒了。


    經提醒,這才收斂點。找準角度,少拍幾張。


    這電子產業集聚地,一直到互聯網購物興起之後,才慢慢淡化了這個地理性的優勢啊。


    這地方可是未來20年都是電子產業的心髒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迫嫁糙漢懷上三胞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星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星群並收藏八零:迫嫁糙漢懷上三胞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