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疆安圖城,蒯龍接連收到三個消息,一是女帝未安排東海王馬明峰南下平亂,似乎另有打算和顧忌;二是陛下失蹤,務必請延安公主返迴京都,最後一封卻是施恩快馬親自迴來報的信。
蒯龍看得眼睛直瞪,這佘宇晨還真的做得出來,把一個大蜀國棄之不顧。
第二封信收到的時候,正好是烏蘭如迴信馬都失蹤,蒯龍就已經知道大蜀國現在真的要亂了。馬明峰恐怕是真的要反了。
得知施恩迴來稟報的關於大蜀國京都當下的狀況後,蒯龍終於忍不住長歎一聲:“亂了!徹底亂了啊!”
對於佘宇晨的去向,蒯龍心中大致有了一些猜測。要麽是前往東域投靠她的父親馬明峰,以求獲得支持和庇護;要麽便是來到西疆尋找她的女兒佘雙月。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意味著大蜀國即將麵臨一場巨大的風暴。
蒯龍心中暗罵佘宇晨真的是狠心,當初言之鑿鑿的話還真就做出來了。
隻能先下令讓河曲軍快馬去沿途通知西涼城、勁州城和封圖城的城主和城守,但凡最近有來自京都口音的人進入,不管是誰,也不管有多少人都暫時扣押。
此事又不能伸張,如果佘宇晨真的到西疆來了,也隻能先扣下再說。
然後,將整個西疆現在的狀況逐一分析給施恩,讓他接替自己暫時治理和統籌西疆的各項事宜,畢竟西疆是他的根本,鳳岐大草原上還沒有真正的安定下來。
他最初訓練的精騎返迴大蜀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算有任何意外,誰要在京都造反或者兵犯京都都不太可能,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帶著河曲軍這少量的人反而更好撤出京都。
在交辦好一切事宜之後,又告辭家人,隻帶著他兩百的河曲軍和女兒佘雙月立即啟程返迴京都。
一路風馳電掣般地趕迴京都,馬蹄揚起陣陣塵土,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佘雙月安靜的在他懷中,似乎根本不知道這一次返迴京都,到底要經曆什麽。
有河曲馬的助力,一路不停歇,趕迴京都。自踏入西城門那一刻起,蒯龍便察覺到不同尋常的氣憤,仿佛整個大蜀國京都人心惶惶已經蔓延至市井之中了。
蒯龍輕拉馬韁,看著西城門禦林軍跪倒一片的樣子,精氣神仿佛因為他的迴歸而得到了一些提升。
也知道此刻形勢緊迫。他當機立斷,命令禦林軍西城門副將,立即通知所有朝臣立刻前往金殿商議大事。而他一刻也不敢耽擱,帶著佘雙月一路策馬狂奔向著皇宮。
正陽門外,臨時接替邵文傑負責禁軍事務的鄧忠滿臉的得意,遠遠望見蒯龍快馬加鞭而來,他連忙迎上前去,想要阻攔。
然而,蒯龍根本沒有心思與他糾纏,一拉小白韁繩,手中馬鞭直直指向鄧忠,厲聲道:“鄧忠,我且不管你究竟忠心於誰,但今日你給我聽好了!此刻本王若要取你性命,無需任何理由!”
鄧忠聞言,心中一驚,還欲再開口辯解幾句。但蒯龍身後那兩百名威風凜凜的河曲軍們身上散發出淩厲氣勢,令人不寒而栗。就算他對蒯龍不滿,此刻到嘴邊的話又生生咽了迴去。
蒯龍並未理會鄧忠的反應,對著鄧忠說道:“命人即刻前往兵司,叫王猛和公孫聖前來見我,本王有要事相商。”說罷,他不再多看鄧忠一眼,雙腿一夾馬腹,繼續朝著金殿奔去。
不多時,一行人終於抵達了金殿外的廣場。蒯龍勒住韁繩,翻身下馬,指揮著河曲軍和禁軍一同將廣場四周各個方向都被嚴密守護起來,隻等諸位朝臣的到來。
在宮中行走的女侍、宮人見此情景,全都躲進就近的殿內,不敢再四處走動。
蒯龍就抱著延安,坐在金殿之外的台階上等待著群臣到來。
陸陸續續,有大臣趕到,全都站在廣場上不敢多言,隻能靜靜等待。等明善和一眾朝臣到了之後,蒯龍沒有廢話,直接開口說道:“先前陛下有旨,不得她的召喚,本王是不能進內宮。現今眼下,女帝稱病不出,東域、南疆形勢危急,各位給本王做個證人,還請明大人、韋大人、司徒大人陪同本王護著延安公主進內宮覲見陛下。”
除了明善、韋昕、六部尚書以及掌控著京都三軍的統帥王猛之外,其他的人僅僅隻能憑借各種蛛絲馬跡去推測女帝在皇宮之中有什麽異常,卻不能肯定他是否已經離開了皇宮。
而蒯龍所說的這番話,也並未明確指出佘宇晨究竟在宮內還是宮外,他隻是表示自己將負責護送延安公主進入內宮去拜見陛下。
麵對這樣的安排,在場的眾人並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尤其是這來自京都的大臣們,他們心裏非常清楚,如果大蜀國失去了君主,那麽將會帶來怎樣可怕的後果!到那時,他們就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失去依靠和庇護。
如今,延安公主出現在眾人麵前,無論情況如何發展,至少大蜀國還存在一個可以接手皇位的人選。
況且在此之前,女帝曾親口宣稱有意將皇位禪讓給蒯龍,如此一來,更是增添了一層保險。
至於蒯龍為何特意叫上明善、韋昕以及司徒萬裏一同前往,其原因有二:其一乃是遵循朝廷的禮儀製度;其二則是為了防止事後有人借此生事,留下把柄。
當下,蒯龍抱著佘雙月和三人一起直闖內宮。
佘宇晨早就不在宮中,幾人進去也就是再次確認。
最後三人和延安公主一起在禦書房坐下,蒯龍臉色鐵青,他實在是想不通這佘宇晨如何能做出這麽不負責任的事。
“安圖王,現如今恐怕隻有讓禮部按照禪位之製,由你接替先帝登基了。”韋昕直言不諱的說道。
蒯龍看著懷裏的女兒,這個他和佘宇晨不能對外公布的女兒,名義上大蜀國唯一的繼承人,小聲的問道:“雙月,陛下失蹤,你可願接替你母親成為大蜀國的皇上。”
蒯龍看得眼睛直瞪,這佘宇晨還真的做得出來,把一個大蜀國棄之不顧。
第二封信收到的時候,正好是烏蘭如迴信馬都失蹤,蒯龍就已經知道大蜀國現在真的要亂了。馬明峰恐怕是真的要反了。
得知施恩迴來稟報的關於大蜀國京都當下的狀況後,蒯龍終於忍不住長歎一聲:“亂了!徹底亂了啊!”
對於佘宇晨的去向,蒯龍心中大致有了一些猜測。要麽是前往東域投靠她的父親馬明峰,以求獲得支持和庇護;要麽便是來到西疆尋找她的女兒佘雙月。
無論是哪一種可能,都意味著大蜀國即將麵臨一場巨大的風暴。
蒯龍心中暗罵佘宇晨真的是狠心,當初言之鑿鑿的話還真就做出來了。
隻能先下令讓河曲軍快馬去沿途通知西涼城、勁州城和封圖城的城主和城守,但凡最近有來自京都口音的人進入,不管是誰,也不管有多少人都暫時扣押。
此事又不能伸張,如果佘宇晨真的到西疆來了,也隻能先扣下再說。
然後,將整個西疆現在的狀況逐一分析給施恩,讓他接替自己暫時治理和統籌西疆的各項事宜,畢竟西疆是他的根本,鳳岐大草原上還沒有真正的安定下來。
他最初訓練的精騎返迴大蜀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算有任何意外,誰要在京都造反或者兵犯京都都不太可能,如果真的是這樣,他帶著河曲軍這少量的人反而更好撤出京都。
在交辦好一切事宜之後,又告辭家人,隻帶著他兩百的河曲軍和女兒佘雙月立即啟程返迴京都。
一路風馳電掣般地趕迴京都,馬蹄揚起陣陣塵土,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佘雙月安靜的在他懷中,似乎根本不知道這一次返迴京都,到底要經曆什麽。
有河曲馬的助力,一路不停歇,趕迴京都。自踏入西城門那一刻起,蒯龍便察覺到不同尋常的氣憤,仿佛整個大蜀國京都人心惶惶已經蔓延至市井之中了。
蒯龍輕拉馬韁,看著西城門禦林軍跪倒一片的樣子,精氣神仿佛因為他的迴歸而得到了一些提升。
也知道此刻形勢緊迫。他當機立斷,命令禦林軍西城門副將,立即通知所有朝臣立刻前往金殿商議大事。而他一刻也不敢耽擱,帶著佘雙月一路策馬狂奔向著皇宮。
正陽門外,臨時接替邵文傑負責禁軍事務的鄧忠滿臉的得意,遠遠望見蒯龍快馬加鞭而來,他連忙迎上前去,想要阻攔。
然而,蒯龍根本沒有心思與他糾纏,一拉小白韁繩,手中馬鞭直直指向鄧忠,厲聲道:“鄧忠,我且不管你究竟忠心於誰,但今日你給我聽好了!此刻本王若要取你性命,無需任何理由!”
鄧忠聞言,心中一驚,還欲再開口辯解幾句。但蒯龍身後那兩百名威風凜凜的河曲軍們身上散發出淩厲氣勢,令人不寒而栗。就算他對蒯龍不滿,此刻到嘴邊的話又生生咽了迴去。
蒯龍並未理會鄧忠的反應,對著鄧忠說道:“命人即刻前往兵司,叫王猛和公孫聖前來見我,本王有要事相商。”說罷,他不再多看鄧忠一眼,雙腿一夾馬腹,繼續朝著金殿奔去。
不多時,一行人終於抵達了金殿外的廣場。蒯龍勒住韁繩,翻身下馬,指揮著河曲軍和禁軍一同將廣場四周各個方向都被嚴密守護起來,隻等諸位朝臣的到來。
在宮中行走的女侍、宮人見此情景,全都躲進就近的殿內,不敢再四處走動。
蒯龍就抱著延安,坐在金殿之外的台階上等待著群臣到來。
陸陸續續,有大臣趕到,全都站在廣場上不敢多言,隻能靜靜等待。等明善和一眾朝臣到了之後,蒯龍沒有廢話,直接開口說道:“先前陛下有旨,不得她的召喚,本王是不能進內宮。現今眼下,女帝稱病不出,東域、南疆形勢危急,各位給本王做個證人,還請明大人、韋大人、司徒大人陪同本王護著延安公主進內宮覲見陛下。”
除了明善、韋昕、六部尚書以及掌控著京都三軍的統帥王猛之外,其他的人僅僅隻能憑借各種蛛絲馬跡去推測女帝在皇宮之中有什麽異常,卻不能肯定他是否已經離開了皇宮。
而蒯龍所說的這番話,也並未明確指出佘宇晨究竟在宮內還是宮外,他隻是表示自己將負責護送延安公主進入內宮去拜見陛下。
麵對這樣的安排,在場的眾人並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尤其是這來自京都的大臣們,他們心裏非常清楚,如果大蜀國失去了君主,那麽將會帶來怎樣可怕的後果!到那時,他們就如同喪家之犬一般,失去依靠和庇護。
如今,延安公主出現在眾人麵前,無論情況如何發展,至少大蜀國還存在一個可以接手皇位的人選。
況且在此之前,女帝曾親口宣稱有意將皇位禪讓給蒯龍,如此一來,更是增添了一層保險。
至於蒯龍為何特意叫上明善、韋昕以及司徒萬裏一同前往,其原因有二:其一乃是遵循朝廷的禮儀製度;其二則是為了防止事後有人借此生事,留下把柄。
當下,蒯龍抱著佘雙月和三人一起直闖內宮。
佘宇晨早就不在宮中,幾人進去也就是再次確認。
最後三人和延安公主一起在禦書房坐下,蒯龍臉色鐵青,他實在是想不通這佘宇晨如何能做出這麽不負責任的事。
“安圖王,現如今恐怕隻有讓禮部按照禪位之製,由你接替先帝登基了。”韋昕直言不諱的說道。
蒯龍看著懷裏的女兒,這個他和佘宇晨不能對外公布的女兒,名義上大蜀國唯一的繼承人,小聲的問道:“雙月,陛下失蹤,你可願接替你母親成為大蜀國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