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離別
弟弟別怕,姐姐攜八億物資來救你 作者:日生星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大海卻搖搖頭,語氣堅定:“顧知青,這個房子還是給你留著。你什麽時候想迴來,就可以迴來住。”
顧曉琴剛張嘴想拒絕,王大海卻抬手打斷她:“顧知青,別拒絕了。我也存了點私心,希望你以後別忘了咱王家大隊,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好。”顧曉琴點點頭,不再推辭。
從1971年到1977年,整整六年,她對這個地方早已有了難以割舍的感情。
她最後深深看了一眼這間住了多年的房子,提起行李,輕聲說道:“走吧。”
鎖好門後,一行人沿著那條她每天走了無數遍的小路,朝著公社出發。
這次,情況和上次離開大不相同。
上次,隻有她和兩個弟弟同行,而且知道很快會迴來。
而這一次,不僅多了穆婷婷、王小山,連王翠花一家也決定跟他們一起走,公社那邊,還有師父、二狗他們等著。
正想著,顧曉琴忽然腳步一頓,眼神複雜地看著前方:“你們……怎麽來了?”
她特意沒告訴其他人離開時間,就是想悄悄走,免得離別太過傷感。
“當然是來送你們啊!”王春花笑著走上前,接過顧曉琴手裏的包裹,迴頭大聲吆喝,“鄉親們,咱們高高興興地送顧知青他們離開!”
“好!”
鄉親們齊聲應和,快步上前,爭相幫忙拿行李。
顧知青是他們大隊的恩人,大家都想盡一點心意。
沒搶到行李的人甚至暗暗有些懊惱,早知道就該再快一點。
顧曉琴看著眼前這一幕,心裏一陣酸澀,卻也滿是暖意。
既然是大家的一片心意,那就接受吧。
她抬起頭,眉眼彎彎,笑著說道:“走吧。”
“走!”
王家大隊的鄉親們高聲應和,整齊地踏上蜿蜒的道路,在晨光的映照下,護送著顧曉琴一行人前行。
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送行,隊伍愈發壯大。
走到大火車站前,顧曉琴停下腳步,迴頭看著身後的鄉親們,輕聲說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就送到這裏吧。”
“顧知青,記得常迴來看看!”人群中有人喊道。
“好。”顧曉琴用力點了點頭,目光掃過這片熟悉的麵孔——一眼望不到頭的送行隊伍,每張臉都透著善意與不舍。
她看到王翠花拉著女兒王大鳳她們依依不舍,看到王大海拉著王小山低聲囑咐,看到王二牛和王大勇在絮絮叨叨話別……每一幕都深深刻進了她的記憶。
怕自己情緒失控,她深吸一口氣,轉身朝車站走去,腳步雖穩,卻難掩內心的酸澀。
輕聲喃喃:“再見,王家大隊,再見,嶺南公社。”
周浩什麽也沒說,靜靜陪在她身側,默默守護。
“姐,這邊!”
剛踏進站台,顧曉琴就聽見熟悉的聲音。
順著看去,隻見二狗站在人群中高高舉著手,身後站著小花和師父一家。
顧曉琴快步走過去,微笑著喊道:“師父、師母。”
王順義和王奶奶立刻迎上前,臉上滿是關切與欣慰。
一片喜樂融融的氛圍中,王立國抬手看了下時間,提醒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先上車吧。”
“好。”
三天後,火車終於駛入京市車站。
雖然買的是臥鋪,但對於王順義和王奶奶這樣年紀較大的老人來說,長途旅行依然讓他們疲憊不堪。
剛一下車,二老的疲態顯而易見。
火車站裏人頭攢動,為防止走散,顧曉琴和周浩走在隊伍前頭帶路,王立國和王大勇墊後,將其餘人護在中間。
“是爺爺奶奶吧?”一個熱情的聲音響起。
劉剛帶著小於快步湊了上來,笑容滿麵,“我是劉剛,這是小於,周浩的發小。爺爺奶奶累了吧?”
他一邊自我介紹,一邊動作麻利地上前扶住王奶奶,輕輕替她捶了捶背,模樣格外殷勤。
其他人彼此對視,暗自感歎:哇,這城裏人還真熱情!
王順義略顯局促,不由自主地將眼神投向顧曉琴,帶著一絲不安的求助意味。
顧曉琴察覺後,輕聲安撫道:“師父、師母,這是熟人,別擔心。”
兩老這才稍稍放鬆,不再顯得那麽拘謹。
穆婷婷靠近了一點,低聲嘀咕:“這馬屁拍得真溜啊。”
語氣裏滿是調侃,嘴角卻微微撇了一下。
“你….”劉剛話鋒一轉,“今天開心,不和你計較。”
他轉頭熱情洋溢地絮叨著:“農哥和嫂子在家準備飯菜呢,本來他們也想來接的。咱們京市這邊啊……”
話還沒說完,王順義忽然顫抖著嘴唇,聲音裏透著不確定:“是劉農那孩子嗎?”
要不是早些時候收到了迴信,他們還真以為得報警尋找了。
可說到底,劉農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心裏多少還是掛念。
劉剛一聽這話,頓時僵住,整個人表情都跟著愣了:“???”
心裏卻暗暗打鼓:不會吧,難道劉農他們來京市是秘密?
他偷偷看向周浩,用求助的眼神“傳遞危機”:哥,我是不是說錯話了?
顧曉琴看出了他的尷尬,拉過王奶奶,柔聲解釋:“師父、師母,是三師兄,他和小婷姐都在京市。”
她解釋得坦然,之前沒透露隻是為了避免盧小婷父母找麻煩,後來事情忙得一時也沒機會再提起。
王順義聽了,連連點頭:“好好好!”語氣裏滿是感慨。
顧曉琴見周圍路過的人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微微蹙眉:“走吧,咱們先迴去。”
“好。”周浩應聲。
劉剛立刻恢複了熱情,笑著指引方向:“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這邊走!”
一行人分成兩輛車出發。
顧曉琴和周浩坐在車的前排帶路,王翠花一家第一次坐車,剛上車便忍不住四處打量,眼裏滿是新奇。
劉剛從後視鏡看到,笑著說道:“叔叔嬸嬸,等你們休息好了,我帶你們兜兜風,看看城裏的熱鬧。”
王翠花連忙擺手,臉上卻止不住笑意:“不用了,這太麻煩了,咱哪能這麽奢侈!”
“哎呀,什麽奢侈不奢侈的,車就是開來用的嘛!”劉剛爽朗地說道,“再說了,這也不費多少油,順便還能帶你們看看升國旗,多有意義!”
聽到“升國旗”,王翠花眼睛頓時一亮,但很快又拘謹地搖頭:“真的不用了,這樣太折騰了……”
“折騰什麽呀!”劉剛樂嗬嗬地拍了拍方向盤,“嫂子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您就放心好了。”
說著,還特意轉頭朝顧曉琴擠了擠眼睛,“對吧,嫂子?”
顧曉琴忍不住笑了,指著窗外說道:“瞧,那就是升國旗的地方,先看看吧。”
聽到這話,大家再也顧不上矜持,紛紛趴到車窗邊往外看。
王翠花他們嘴裏不停念叨著:“真好看,真氣派!”
今天這一天的見聞,就夠她和那些老姐妹吹一輩子了。
這可是京市呀,她親眼見到了。
劉剛見狀,幹脆搖下車窗,讓他們看得更清楚。
風輕輕吹進車廂,夾雜著城裏特有的煙火氣息,帶來幾分新的希望。
當車停下時,王翠花看著眼前的大四合院,忍不住感歎:“乖乖,小顧,你真是厲害!”
這麽大一棟房子得多少錢呀,她連想都不敢想。
迴想起當初顧曉琴問她要不要來京市時,家裏人其實都不同意,是她一意孤行決定跟著來的。
但如今,王翠花一點也不後悔。
顧曉琴握住王翠花的手,輕聲說道:“嬸子,您以後也會有這樣的房子。”
顧曉琴剛張嘴想拒絕,王大海卻抬手打斷她:“顧知青,別拒絕了。我也存了點私心,希望你以後別忘了咱王家大隊,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好。”顧曉琴點點頭,不再推辭。
從1971年到1977年,整整六年,她對這個地方早已有了難以割舍的感情。
她最後深深看了一眼這間住了多年的房子,提起行李,輕聲說道:“走吧。”
鎖好門後,一行人沿著那條她每天走了無數遍的小路,朝著公社出發。
這次,情況和上次離開大不相同。
上次,隻有她和兩個弟弟同行,而且知道很快會迴來。
而這一次,不僅多了穆婷婷、王小山,連王翠花一家也決定跟他們一起走,公社那邊,還有師父、二狗他們等著。
正想著,顧曉琴忽然腳步一頓,眼神複雜地看著前方:“你們……怎麽來了?”
她特意沒告訴其他人離開時間,就是想悄悄走,免得離別太過傷感。
“當然是來送你們啊!”王春花笑著走上前,接過顧曉琴手裏的包裹,迴頭大聲吆喝,“鄉親們,咱們高高興興地送顧知青他們離開!”
“好!”
鄉親們齊聲應和,快步上前,爭相幫忙拿行李。
顧知青是他們大隊的恩人,大家都想盡一點心意。
沒搶到行李的人甚至暗暗有些懊惱,早知道就該再快一點。
顧曉琴看著眼前這一幕,心裏一陣酸澀,卻也滿是暖意。
既然是大家的一片心意,那就接受吧。
她抬起頭,眉眼彎彎,笑著說道:“走吧。”
“走!”
王家大隊的鄉親們高聲應和,整齊地踏上蜿蜒的道路,在晨光的映照下,護送著顧曉琴一行人前行。
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送行,隊伍愈發壯大。
走到大火車站前,顧曉琴停下腳步,迴頭看著身後的鄉親們,輕聲說道:“送君千裏終須一別,就送到這裏吧。”
“顧知青,記得常迴來看看!”人群中有人喊道。
“好。”顧曉琴用力點了點頭,目光掃過這片熟悉的麵孔——一眼望不到頭的送行隊伍,每張臉都透著善意與不舍。
她看到王翠花拉著女兒王大鳳她們依依不舍,看到王大海拉著王小山低聲囑咐,看到王二牛和王大勇在絮絮叨叨話別……每一幕都深深刻進了她的記憶。
怕自己情緒失控,她深吸一口氣,轉身朝車站走去,腳步雖穩,卻難掩內心的酸澀。
輕聲喃喃:“再見,王家大隊,再見,嶺南公社。”
周浩什麽也沒說,靜靜陪在她身側,默默守護。
“姐,這邊!”
剛踏進站台,顧曉琴就聽見熟悉的聲音。
順著看去,隻見二狗站在人群中高高舉著手,身後站著小花和師父一家。
顧曉琴快步走過去,微笑著喊道:“師父、師母。”
王順義和王奶奶立刻迎上前,臉上滿是關切與欣慰。
一片喜樂融融的氛圍中,王立國抬手看了下時間,提醒道:“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先上車吧。”
“好。”
三天後,火車終於駛入京市車站。
雖然買的是臥鋪,但對於王順義和王奶奶這樣年紀較大的老人來說,長途旅行依然讓他們疲憊不堪。
剛一下車,二老的疲態顯而易見。
火車站裏人頭攢動,為防止走散,顧曉琴和周浩走在隊伍前頭帶路,王立國和王大勇墊後,將其餘人護在中間。
“是爺爺奶奶吧?”一個熱情的聲音響起。
劉剛帶著小於快步湊了上來,笑容滿麵,“我是劉剛,這是小於,周浩的發小。爺爺奶奶累了吧?”
他一邊自我介紹,一邊動作麻利地上前扶住王奶奶,輕輕替她捶了捶背,模樣格外殷勤。
其他人彼此對視,暗自感歎:哇,這城裏人還真熱情!
王順義略顯局促,不由自主地將眼神投向顧曉琴,帶著一絲不安的求助意味。
顧曉琴察覺後,輕聲安撫道:“師父、師母,這是熟人,別擔心。”
兩老這才稍稍放鬆,不再顯得那麽拘謹。
穆婷婷靠近了一點,低聲嘀咕:“這馬屁拍得真溜啊。”
語氣裏滿是調侃,嘴角卻微微撇了一下。
“你….”劉剛話鋒一轉,“今天開心,不和你計較。”
他轉頭熱情洋溢地絮叨著:“農哥和嫂子在家準備飯菜呢,本來他們也想來接的。咱們京市這邊啊……”
話還沒說完,王順義忽然顫抖著嘴唇,聲音裏透著不確定:“是劉農那孩子嗎?”
要不是早些時候收到了迴信,他們還真以為得報警尋找了。
可說到底,劉農是他們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心裏多少還是掛念。
劉剛一聽這話,頓時僵住,整個人表情都跟著愣了:“???”
心裏卻暗暗打鼓:不會吧,難道劉農他們來京市是秘密?
他偷偷看向周浩,用求助的眼神“傳遞危機”:哥,我是不是說錯話了?
顧曉琴看出了他的尷尬,拉過王奶奶,柔聲解釋:“師父、師母,是三師兄,他和小婷姐都在京市。”
她解釋得坦然,之前沒透露隻是為了避免盧小婷父母找麻煩,後來事情忙得一時也沒機會再提起。
王順義聽了,連連點頭:“好好好!”語氣裏滿是感慨。
顧曉琴見周圍路過的人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微微蹙眉:“走吧,咱們先迴去。”
“好。”周浩應聲。
劉剛立刻恢複了熱情,笑著指引方向:“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這邊走!”
一行人分成兩輛車出發。
顧曉琴和周浩坐在車的前排帶路,王翠花一家第一次坐車,剛上車便忍不住四處打量,眼裏滿是新奇。
劉剛從後視鏡看到,笑著說道:“叔叔嬸嬸,等你們休息好了,我帶你們兜兜風,看看城裏的熱鬧。”
王翠花連忙擺手,臉上卻止不住笑意:“不用了,這太麻煩了,咱哪能這麽奢侈!”
“哎呀,什麽奢侈不奢侈的,車就是開來用的嘛!”劉剛爽朗地說道,“再說了,這也不費多少油,順便還能帶你們看看升國旗,多有意義!”
聽到“升國旗”,王翠花眼睛頓時一亮,但很快又拘謹地搖頭:“真的不用了,這樣太折騰了……”
“折騰什麽呀!”劉剛樂嗬嗬地拍了拍方向盤,“嫂子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您就放心好了。”
說著,還特意轉頭朝顧曉琴擠了擠眼睛,“對吧,嫂子?”
顧曉琴忍不住笑了,指著窗外說道:“瞧,那就是升國旗的地方,先看看吧。”
聽到這話,大家再也顧不上矜持,紛紛趴到車窗邊往外看。
王翠花他們嘴裏不停念叨著:“真好看,真氣派!”
今天這一天的見聞,就夠她和那些老姐妹吹一輩子了。
這可是京市呀,她親眼見到了。
劉剛見狀,幹脆搖下車窗,讓他們看得更清楚。
風輕輕吹進車廂,夾雜著城裏特有的煙火氣息,帶來幾分新的希望。
當車停下時,王翠花看著眼前的大四合院,忍不住感歎:“乖乖,小顧,你真是厲害!”
這麽大一棟房子得多少錢呀,她連想都不敢想。
迴想起當初顧曉琴問她要不要來京市時,家裏人其實都不同意,是她一意孤行決定跟著來的。
但如今,王翠花一點也不後悔。
顧曉琴握住王翠花的手,輕聲說道:“嬸子,您以後也會有這樣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