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著再次揮了揮手,然後,騎著馬離開。
“殿下,郡主已經走遠了,我們迴去吧。”
“卿兒,真的看不到了嗎?”
“殿下,距離太遠,已經看不到郡主了。”
一個彎著腰,有些駝背的老公公說。
別看他其貌不揚,但無人敢忽視他。
他就是皇宮裏唯一的大宗師——沈書浪,沈公公。
朱琅無奈,隻得率領文武百官迴去。
想到昨天晚上,他差一點就把她吃進嘴裏,心中不無遺憾。
他也想成為她第一個男人。
他心中有些惱怒李澈出了個出了這麽個餿主意。
但李卿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因為被劫的那批物資是屬於朝廷的。
朝廷知道後,也曾派宗師高手去圍剿。
結果隻有一人受傷而歸。
據分析,那人應該是半步大宗師修為。
如今能對付他的隻有半步大宗師和大宗師。
放眼整個大周,隻有李卿和沈書浪符合。
沈公公坐鎮大周皇宮,無法外出。
就隻有李卿能跑這一趟了。
李澈了解實情後,再也不同意李卿去北地。
可她堅持要去。
本來朱琅也不同意她去,但在文武百官和李卿自己的請求下,隻得同意。
這個主意最初是由李澈提出來的,所以他才會暗中責怪李澈。
他處理完事情迴到府中,手下告訴他,李府送來一個木盒,說是清河郡主臨行前特地派人送來的。
朱琅打開盒子,最上麵是一封信。
上麵沒有署名,隻畫了一顆藍色的星星。
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打開信封。
上麵隻有短短的一行字。
親愛的:
不要責怪我哥,他也是為了我好。
愛你喲,麽麽噠。
署名那裏仍舊是一顆藍色的星星。
短短的一封信,朱琅看完之後,臉色微紅。
“真是個調皮,又大膽的,什麽話都敢說。”
良久之後,書房中傳出一聲很輕的話語。
“卿兒,我也愛你。”
信封下麵,是李卿寫好的三國演義全本。
書本除了墨香,還散發著淡淡的藥材香氣,就像她陪在自己身邊一樣。
朱琅拿起一本書,慢慢地讀起來。
初夏時節,天氣已經有些炎熱。
隊伍行進了四十裏地之後,時間已然快到中午。
隊伍停在路邊的陰涼處,開始埋鍋造飯。
隊伍裏跟著不少武者,樹林深處一頓雞飛狗跳之後,武者們扛著野豬,拎著野雞出來了。
古代世界這點比較好,隻要會武功,出門在外不會餓著。
李卿吃了一碗鮮美的野雞野菜湯。
她還特地留了兩碗,悄悄收進空間裏。
一碗給裴英,一碗給朱琅。
這次出行,她帶了幾名快餐店的廚師,專門給她做飯。
沒辦法,誰讓她是護國清河郡主呢,就是有這個特權。
護國兩個字可不簡單,即使見了真正的公主,王公貴族,她腰杆子也挺得直直的。
古代出行不易,道路格外難走,遍地坑坑窪窪的,大大降低了前進的速度。
就這還是官道。
她想等她有錢了,一定要用水泥修一條寬敞,平整的道路。
她的錢財,大部分都捐給了朝廷,用於在全國各地修建水利工程。
這是一筆不菲的花費。
等修好了水利工程,她就開始著手修建水泥路。
現在確實沒有那個條件,沒有那麽多銀子不說,連工匠也湊不齊。
隻能一點點,慢慢來了。
走著走著,李卿也學聰明了。
她首先派出一支隊伍,去前邊修將道路修理平整。
這樣大大提高了整個隊伍的前進速度。
做好事不留名如錦衣夜行,她可不是這樣的人。
她當即寫了一封奏章和一封書信,派人給朱琅送去。
寫奏章是為了讓滿朝文武百官都知道這件事。
人的名,樹的影,好的名聲至關重要。
至於那封信,沒別的,隻是想他了。
書房內,朱琅收到奏章,看完之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立即吩咐下去傳閱百官。
至於那封信,他滿懷期待地打開。
隨後,臉上露出了抑製不住的笑容。
親愛的夫君:
我厲害吧,快誇誇我!
下麵寥寥數筆,勾勒出了她的形象。
身穿鳳袍,披著的頭發被風吹起,看起來是那麽美。
他臉上帶著微笑,手指久久摩挲在她的畫像上。
然後,他提筆給她寫信。
由於李卿的先見之明,隊伍的行進速度大大提高,一下午的時間足足走了七十裏地。
即使這樣,她依然覺得太慢了。
除了運糧的隊伍,後麵還跟著許多其他的商隊。
它們都是想借著朝廷的便利行事。
其中,就有李家的商隊。
除了運糧隊,其他的商隊都不會去那麽遠的地方。
在半路就會把貨物賣掉,再買一批貨返迴去。
這些商隊跟著也就跟著了,朝廷不負責保護他們。
天快黑的時候,隊伍停下安營紮寨。
初夏的野菜還很鮮嫩。
廚子專門給她包了薺菜雞蛋餡的餃子。
她仍舊是吃一碗,留下兩碗。
吃完飯,她在營地四處溜達。
一身華麗的鳳袍就是最尊貴的象征,每個人都恭恭敬敬的,沒有人敢鬧事。
她從營地迴到自己的帳篷,朱琅的迴信也送到了。
吾愛宸妃:
萬事切記小心,我的心同你的心是一樣的。
我等你迴來。
署名是朱琅。
李卿笑笑,心想古代人說話就是含蓄,但在行為上又很開放。
李卿想了想,還是沒寫迴信。
這麽晚了,她也不想勞煩信使。
第二天一大早,隊伍就出發了。
這一天,行進了將近一百五十裏地。
北地的四平關,距離京城足有兩千多裏地,可謂山高路遠。
隻是聽到這個數字,就令人望而卻步。
依照這個速度,他們要走半個多月才會到達四平關。
而且這還是最理想的狀態。
果然應了那句話: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隊伍出發幾天之後,漸漸進入草原地帶,後麵跟著的人越來越多。
人多了,就有鬧事的,有一個人借著酒勁,居然想要搶他們的運糧車。
簡直自不量力,被李卿用尚方寶劍當場斬殺。
從此,隊伍裏再也沒有敢鬧事的。
這條路是去往北地的商旅,商隊走慣了的,所以還算安穩。
隻是距離京城越遠,道路越來越難走。
“殿下,郡主已經走遠了,我們迴去吧。”
“卿兒,真的看不到了嗎?”
“殿下,距離太遠,已經看不到郡主了。”
一個彎著腰,有些駝背的老公公說。
別看他其貌不揚,但無人敢忽視他。
他就是皇宮裏唯一的大宗師——沈書浪,沈公公。
朱琅無奈,隻得率領文武百官迴去。
想到昨天晚上,他差一點就把她吃進嘴裏,心中不無遺憾。
他也想成為她第一個男人。
他心中有些惱怒李澈出了個出了這麽個餿主意。
但李卿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因為被劫的那批物資是屬於朝廷的。
朝廷知道後,也曾派宗師高手去圍剿。
結果隻有一人受傷而歸。
據分析,那人應該是半步大宗師修為。
如今能對付他的隻有半步大宗師和大宗師。
放眼整個大周,隻有李卿和沈書浪符合。
沈公公坐鎮大周皇宮,無法外出。
就隻有李卿能跑這一趟了。
李澈了解實情後,再也不同意李卿去北地。
可她堅持要去。
本來朱琅也不同意她去,但在文武百官和李卿自己的請求下,隻得同意。
這個主意最初是由李澈提出來的,所以他才會暗中責怪李澈。
他處理完事情迴到府中,手下告訴他,李府送來一個木盒,說是清河郡主臨行前特地派人送來的。
朱琅打開盒子,最上麵是一封信。
上麵沒有署名,隻畫了一顆藍色的星星。
他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打開信封。
上麵隻有短短的一行字。
親愛的:
不要責怪我哥,他也是為了我好。
愛你喲,麽麽噠。
署名那裏仍舊是一顆藍色的星星。
短短的一封信,朱琅看完之後,臉色微紅。
“真是個調皮,又大膽的,什麽話都敢說。”
良久之後,書房中傳出一聲很輕的話語。
“卿兒,我也愛你。”
信封下麵,是李卿寫好的三國演義全本。
書本除了墨香,還散發著淡淡的藥材香氣,就像她陪在自己身邊一樣。
朱琅拿起一本書,慢慢地讀起來。
初夏時節,天氣已經有些炎熱。
隊伍行進了四十裏地之後,時間已然快到中午。
隊伍停在路邊的陰涼處,開始埋鍋造飯。
隊伍裏跟著不少武者,樹林深處一頓雞飛狗跳之後,武者們扛著野豬,拎著野雞出來了。
古代世界這點比較好,隻要會武功,出門在外不會餓著。
李卿吃了一碗鮮美的野雞野菜湯。
她還特地留了兩碗,悄悄收進空間裏。
一碗給裴英,一碗給朱琅。
這次出行,她帶了幾名快餐店的廚師,專門給她做飯。
沒辦法,誰讓她是護國清河郡主呢,就是有這個特權。
護國兩個字可不簡單,即使見了真正的公主,王公貴族,她腰杆子也挺得直直的。
古代出行不易,道路格外難走,遍地坑坑窪窪的,大大降低了前進的速度。
就這還是官道。
她想等她有錢了,一定要用水泥修一條寬敞,平整的道路。
她的錢財,大部分都捐給了朝廷,用於在全國各地修建水利工程。
這是一筆不菲的花費。
等修好了水利工程,她就開始著手修建水泥路。
現在確實沒有那個條件,沒有那麽多銀子不說,連工匠也湊不齊。
隻能一點點,慢慢來了。
走著走著,李卿也學聰明了。
她首先派出一支隊伍,去前邊修將道路修理平整。
這樣大大提高了整個隊伍的前進速度。
做好事不留名如錦衣夜行,她可不是這樣的人。
她當即寫了一封奏章和一封書信,派人給朱琅送去。
寫奏章是為了讓滿朝文武百官都知道這件事。
人的名,樹的影,好的名聲至關重要。
至於那封信,沒別的,隻是想他了。
書房內,朱琅收到奏章,看完之後,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立即吩咐下去傳閱百官。
至於那封信,他滿懷期待地打開。
隨後,臉上露出了抑製不住的笑容。
親愛的夫君:
我厲害吧,快誇誇我!
下麵寥寥數筆,勾勒出了她的形象。
身穿鳳袍,披著的頭發被風吹起,看起來是那麽美。
他臉上帶著微笑,手指久久摩挲在她的畫像上。
然後,他提筆給她寫信。
由於李卿的先見之明,隊伍的行進速度大大提高,一下午的時間足足走了七十裏地。
即使這樣,她依然覺得太慢了。
除了運糧的隊伍,後麵還跟著許多其他的商隊。
它們都是想借著朝廷的便利行事。
其中,就有李家的商隊。
除了運糧隊,其他的商隊都不會去那麽遠的地方。
在半路就會把貨物賣掉,再買一批貨返迴去。
這些商隊跟著也就跟著了,朝廷不負責保護他們。
天快黑的時候,隊伍停下安營紮寨。
初夏的野菜還很鮮嫩。
廚子專門給她包了薺菜雞蛋餡的餃子。
她仍舊是吃一碗,留下兩碗。
吃完飯,她在營地四處溜達。
一身華麗的鳳袍就是最尊貴的象征,每個人都恭恭敬敬的,沒有人敢鬧事。
她從營地迴到自己的帳篷,朱琅的迴信也送到了。
吾愛宸妃:
萬事切記小心,我的心同你的心是一樣的。
我等你迴來。
署名是朱琅。
李卿笑笑,心想古代人說話就是含蓄,但在行為上又很開放。
李卿想了想,還是沒寫迴信。
這麽晚了,她也不想勞煩信使。
第二天一大早,隊伍就出發了。
這一天,行進了將近一百五十裏地。
北地的四平關,距離京城足有兩千多裏地,可謂山高路遠。
隻是聽到這個數字,就令人望而卻步。
依照這個速度,他們要走半個多月才會到達四平關。
而且這還是最理想的狀態。
果然應了那句話: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隊伍出發幾天之後,漸漸進入草原地帶,後麵跟著的人越來越多。
人多了,就有鬧事的,有一個人借著酒勁,居然想要搶他們的運糧車。
簡直自不量力,被李卿用尚方寶劍當場斬殺。
從此,隊伍裏再也沒有敢鬧事的。
這條路是去往北地的商旅,商隊走慣了的,所以還算安穩。
隻是距離京城越遠,道路越來越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