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又見麵了
我那失蹤多年的兄長造反成功了 作者:未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寄今日上山時辰與前兩日差不多,照舊與懷闕先生在書房談了大半日。
而阿璀也是一日都待在屋後,將自家祖父要求作的那篇文章也寫了個七七八八了。
及至日落時分,懷闕先生邀請崔寄留下共飲,卻不想又有山下百姓來求助,懷闕先生隻得請崔寄在山上稍等,自己攜會景匆匆而去。
懷闕先生既然是為救人,崔寄自然再三表示無礙。
等在前麵的崔寄原本打算往西邊走走,恰能看到漸沉的夕陽的,卻聽得屋後有女子清朗的聲音。
“會景!”
一聲之後,略停了會兒,又聽得她道,“會景,會景!墨用完了,與我再拿些過來!”
崔寄聽得這聲音,隻覺得些許耳熟,略一猶豫,還是往後頭走去。
繞過屋子西邊一側種了些果蔬的籬笆牆,入目便見得一處竹林子,林子半環著一處藥圃,也用低矮的竹籬圍著。
靠近走道一處的竹籬倚伏著一大叢融融冶冶的黃菊,花色明麗,芳熏百草,色豔群英。
而後邊空地上,有半隱於菊花叢後的纖細身影,趺坐於地,正埋首於石案,奮筆疾書。那身影,穿著最清淡樸素的苧麻布衣裳,通身上下甚至無一點紋飾,而夕陽照在叢菊上綻出的璀璨的光,帶著花色明麗,映上她素色的衣袖,仿佛自帶了融融秋色。
阿璀將毛筆在硯台裏輕輕蹭了蹭,沾了最後一點墨,皺皺眉,又高聲喚,“會景……”
她的聲音一頓,微微抬目,卻見得不遠處地上的影子。
夕陽漸沉,地上那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斜斜地照在籬菊上。
不是會景的影子!
阿璀頓時清醒了,將意識從方才奮筆疾書萬事無關的狀態中抽離出來,她提著筆愣愣地抬起頭。
西斜的餘暉恰恰好好照上阿璀的眼眸,阿璀看不甚清楚來人的容貌。
“你是……”阿璀疑惑開口。
崔寄看著她,先是一怔,隨即往前走了兩步,心上湧上些許說不明的歡喜和詫異,他問:“怎麽是你?”
阿璀擋了擋陽光,沒看清他的口型,直到崔寄走近前來。
她看到豐神俊朗的男子,如隱在野水之煙的寒山之月,有種疏離的清冷,而氣度無疑是極好的,阿璀覺得自己縱然讀了那麽多詩書,此刻搜索枯腸卻覺得那些清麗卓然華彩璀璨的文字,都遠遠不能狀其形容氣度。
阿璀覺得,似乎每次見到崔寄,都覺得有瞬間怦然,那是沒有辦法控製的情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想要靠近的熟悉感覺。
似乎是曾經認識的人啊。
“怎麽是你?”
這是同樣的一問,語氣卻不甚相同。
阿璀的語氣裏是不可置信中,夾雜著一絲那日隱藏身份的歉然。
隨即她擱下筆,站起來,朝崔寄微微一笑,“想來祖父的客人便是先生了?”
阿璀當下便了然了眼前這人的身份,便是那位與當今共立大淵,享天下盛名的衛國公崔寄。
未得到對麵人的迴答,她往前院方向看了看,不曉得這人為何突然出現在後院:“祖父不在?怎留先生獨自在此?”
“原來你便是懷闕先生的孫女。”崔寄迴過神來,朝關璀躬手見了一禮,“冒昧打擾,實在歉甚。”
又解釋道:“方才又有山民來向懷闕先生求醫,先生攜會景小童匆匆過去,在下原在前院等候的,聽得娘子聲音,便循聲過來了,不想竟擾了娘子。”
“崔先生言重。”關璀請他在石凳上坐了。
崔寄笑答,又問。“娘子既是懷闕先生孫女,為何說自己姓賀?”
“在外行走,總得多小心些。”阿璀道,“我阿娘姓賀,那日情形,總不敢直接說自己的真實身份。先前未知先生身份,有所隱瞞,還請先生見諒。”
“在外行走,各自隱藏身份也是常理,怎敢見怪?”崔寄笑道。
阿璀未再說話,瞧了瞧一旁的茶爐,“蒙頂茶如何?”
“這是蜀地的好茶,錯過可惜。”崔寄笑應,並未拒絕。
關璀用旁邊未用過的小盞倒了杯茶,心思卻在自己將要完結的書稿上,她將那茶盞遞給崔寄,又將自己盞中喝剩的茶水倒了一些至硯中,用筆稀釋了一下僅存的一些墨色,卻道,“崔先生隨意,容吾片刻失禮,招待不周。”
崔寄瞧她坐迴方才位置沾了墨照舊低頭書寫,神色平靜端然,是心無外物的純透。
崔寄看不清她寫的什麽,但他一向守著君子之禮,並未探看詢問,隻靜靜坐等她。偶一舉杯至唇間,有清爽怡人香氣撲鼻而來,他有些疑惑,待淺嚐之後,隻覺唇齒留香。
“這茶,味道殊異,不似尋常煎煮法?”
崔寄的輕聲詢問並未得到關璀的迴複,甚至未得她半點迴應,他疑惑看過去,隻瞧見她筆如行雲,似乎見著文字中的光明,她的眼角浮起一層淺淺的笑意。
崔寄不免心下暗暗讚歎,“目注心凝,此間意誌非常人可得。”
不多時,關璀停筆,輕輕吹了吹紙上未幹的墨跡,抬首間卻見得側目瞧來的崔寄,不由得歉然一笑。
她將書稿壓在鎮紙下,起身於崔寄對麵坐下,“我素來的壞習慣,若全神貫注時,許是不大會留意旁人說話,不知方才崔先生可有與我說什麽?”
崔寄便也理解了她這麽個解釋,也笑道,“無它,隻覺此茶清冽味甘,與往日茶味不同。”
關璀瞧了他手中的茶盞,突然反應過來,這是她往日喝茶的習慣,並未尋常煎茶煮茶之法,不免因慢待客人而生出些許尷尬。
“我慣常喝的,獨以山泉泡煮,不加餘料。”
崔寄卻道,“世人喝茶常以煎煮二法,以鹽蔥薑棗朱萸薄荷等佐料入茶,謂之煮茶法;用餅茶經炙烤、碾羅成末,侯湯初沸投末,並加以環攪,沸騰則止,謂之煎茶法。煮茶之法,失茶之本味;雖煎茶也可得其味,隻是難免繁複。卻不想獨以水烹茶,反得茶味,倒是品出幾分天然雕飾的清冽來。”
“此法簡單方便不費時,隻是用以待客難免不恭。先生為尊客,吾當親為煎茶。”
而阿璀也是一日都待在屋後,將自家祖父要求作的那篇文章也寫了個七七八八了。
及至日落時分,懷闕先生邀請崔寄留下共飲,卻不想又有山下百姓來求助,懷闕先生隻得請崔寄在山上稍等,自己攜會景匆匆而去。
懷闕先生既然是為救人,崔寄自然再三表示無礙。
等在前麵的崔寄原本打算往西邊走走,恰能看到漸沉的夕陽的,卻聽得屋後有女子清朗的聲音。
“會景!”
一聲之後,略停了會兒,又聽得她道,“會景,會景!墨用完了,與我再拿些過來!”
崔寄聽得這聲音,隻覺得些許耳熟,略一猶豫,還是往後頭走去。
繞過屋子西邊一側種了些果蔬的籬笆牆,入目便見得一處竹林子,林子半環著一處藥圃,也用低矮的竹籬圍著。
靠近走道一處的竹籬倚伏著一大叢融融冶冶的黃菊,花色明麗,芳熏百草,色豔群英。
而後邊空地上,有半隱於菊花叢後的纖細身影,趺坐於地,正埋首於石案,奮筆疾書。那身影,穿著最清淡樸素的苧麻布衣裳,通身上下甚至無一點紋飾,而夕陽照在叢菊上綻出的璀璨的光,帶著花色明麗,映上她素色的衣袖,仿佛自帶了融融秋色。
阿璀將毛筆在硯台裏輕輕蹭了蹭,沾了最後一點墨,皺皺眉,又高聲喚,“會景……”
她的聲音一頓,微微抬目,卻見得不遠處地上的影子。
夕陽漸沉,地上那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斜斜地照在籬菊上。
不是會景的影子!
阿璀頓時清醒了,將意識從方才奮筆疾書萬事無關的狀態中抽離出來,她提著筆愣愣地抬起頭。
西斜的餘暉恰恰好好照上阿璀的眼眸,阿璀看不甚清楚來人的容貌。
“你是……”阿璀疑惑開口。
崔寄看著她,先是一怔,隨即往前走了兩步,心上湧上些許說不明的歡喜和詫異,他問:“怎麽是你?”
阿璀擋了擋陽光,沒看清他的口型,直到崔寄走近前來。
她看到豐神俊朗的男子,如隱在野水之煙的寒山之月,有種疏離的清冷,而氣度無疑是極好的,阿璀覺得自己縱然讀了那麽多詩書,此刻搜索枯腸卻覺得那些清麗卓然華彩璀璨的文字,都遠遠不能狀其形容氣度。
阿璀覺得,似乎每次見到崔寄,都覺得有瞬間怦然,那是沒有辦法控製的情感,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想要靠近的熟悉感覺。
似乎是曾經認識的人啊。
“怎麽是你?”
這是同樣的一問,語氣卻不甚相同。
阿璀的語氣裏是不可置信中,夾雜著一絲那日隱藏身份的歉然。
隨即她擱下筆,站起來,朝崔寄微微一笑,“想來祖父的客人便是先生了?”
阿璀當下便了然了眼前這人的身份,便是那位與當今共立大淵,享天下盛名的衛國公崔寄。
未得到對麵人的迴答,她往前院方向看了看,不曉得這人為何突然出現在後院:“祖父不在?怎留先生獨自在此?”
“原來你便是懷闕先生的孫女。”崔寄迴過神來,朝關璀躬手見了一禮,“冒昧打擾,實在歉甚。”
又解釋道:“方才又有山民來向懷闕先生求醫,先生攜會景小童匆匆過去,在下原在前院等候的,聽得娘子聲音,便循聲過來了,不想竟擾了娘子。”
“崔先生言重。”關璀請他在石凳上坐了。
崔寄笑答,又問。“娘子既是懷闕先生孫女,為何說自己姓賀?”
“在外行走,總得多小心些。”阿璀道,“我阿娘姓賀,那日情形,總不敢直接說自己的真實身份。先前未知先生身份,有所隱瞞,還請先生見諒。”
“在外行走,各自隱藏身份也是常理,怎敢見怪?”崔寄笑道。
阿璀未再說話,瞧了瞧一旁的茶爐,“蒙頂茶如何?”
“這是蜀地的好茶,錯過可惜。”崔寄笑應,並未拒絕。
關璀用旁邊未用過的小盞倒了杯茶,心思卻在自己將要完結的書稿上,她將那茶盞遞給崔寄,又將自己盞中喝剩的茶水倒了一些至硯中,用筆稀釋了一下僅存的一些墨色,卻道,“崔先生隨意,容吾片刻失禮,招待不周。”
崔寄瞧她坐迴方才位置沾了墨照舊低頭書寫,神色平靜端然,是心無外物的純透。
崔寄看不清她寫的什麽,但他一向守著君子之禮,並未探看詢問,隻靜靜坐等她。偶一舉杯至唇間,有清爽怡人香氣撲鼻而來,他有些疑惑,待淺嚐之後,隻覺唇齒留香。
“這茶,味道殊異,不似尋常煎煮法?”
崔寄的輕聲詢問並未得到關璀的迴複,甚至未得她半點迴應,他疑惑看過去,隻瞧見她筆如行雲,似乎見著文字中的光明,她的眼角浮起一層淺淺的笑意。
崔寄不免心下暗暗讚歎,“目注心凝,此間意誌非常人可得。”
不多時,關璀停筆,輕輕吹了吹紙上未幹的墨跡,抬首間卻見得側目瞧來的崔寄,不由得歉然一笑。
她將書稿壓在鎮紙下,起身於崔寄對麵坐下,“我素來的壞習慣,若全神貫注時,許是不大會留意旁人說話,不知方才崔先生可有與我說什麽?”
崔寄便也理解了她這麽個解釋,也笑道,“無它,隻覺此茶清冽味甘,與往日茶味不同。”
關璀瞧了他手中的茶盞,突然反應過來,這是她往日喝茶的習慣,並未尋常煎茶煮茶之法,不免因慢待客人而生出些許尷尬。
“我慣常喝的,獨以山泉泡煮,不加餘料。”
崔寄卻道,“世人喝茶常以煎煮二法,以鹽蔥薑棗朱萸薄荷等佐料入茶,謂之煮茶法;用餅茶經炙烤、碾羅成末,侯湯初沸投末,並加以環攪,沸騰則止,謂之煎茶法。煮茶之法,失茶之本味;雖煎茶也可得其味,隻是難免繁複。卻不想獨以水烹茶,反得茶味,倒是品出幾分天然雕飾的清冽來。”
“此法簡單方便不費時,隻是用以待客難免不恭。先生為尊客,吾當親為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