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汴京的某個秋日,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雲霞灑在繁華的街市上,仿佛為這座古城鍍上一層金色光輝。人潮如織,熱鬧非凡,然而在這表麵的繁華背後,卻暗藏著離奇的冤案。


    這天,包拯正在開封府內審理案件。正值中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的桌案上,幾本厚厚的卷宗正靜靜躺在那裏。包拯伸了個懶腰,剛欲合上卷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公孫述快步走來,他的臉上滿是焦慮。


    “包大人,外麵的街上發生了命案!”公孫述急切地說道,滿臉愁苦。


    “命案?”包拯一怔,隨即站起身,“快帶我去看看。”


    兩人迅速來到案發現場,衙役們已封鎖了整個區域。隨著人群擠開,一個年輕女子的屍體靜靜地躺在地上,麵色蒼白,臉上的一抹血紅與滿地的落葉形成鮮明的對比。包拯俯下身仔細端詳,隻見那女子身穿一襲淡藍色的綢裙,纖細的腰肢間嵌著華美的銀飾。即使在她死去之後,依舊顯得那麽優雅動人。


    “這女子是何人?”包拯問道。


    “迴大人,她叫李紅妍,是附近一家繡坊的老板娘,據說她為人和善,深得鄰裏喜愛。”一名衙役答道,眼中難掩震驚。


    包拯點了點頭,心中已在盤算。李紅妍如此年輕美麗,若無冤屈,怎麽會有人對她下如此狠手?就在這時,南俠展昭走了過來,他目光銳利,冷冷說道:“大人,這個案件恐怕並非簡單的命案。”


    “你有什麽發現?”包拯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展昭指著地上的一串腳印,“從這些腳印的深度來看,兇手是個力大無比的人,而屍體附近並沒有打鬥的痕跡,說明她是被人偷襲致死,死狀也顯示出她並未招架。”


    “那她生前可曾得罪過人嗎?”包拯繼續追問。


    展昭搖頭,“我調查過了,地方上並沒有誰對她心存怨恨。”


    包拯的眉頭緊鎖,心中隱隱覺得事件中有著更大的陰謀。他決定進一步調查,便迴到府內,召集了王朝、馬漢,兩位得力助手一同出發,向李紅妍的繡坊走去。


    在繡坊內,李紅妍的同伴們正在哭泣,難以自持。此時,一個嬌小的女子走了出來,她麵容甜美,乍一看便讓人心生善感,但她臉上的眼淚與憂傷卻讓人立刻意識到她與李紅妍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她名叫燕素,是李紅妍的義妹。燕素微微頷首,視線中包括悲傷和懊悔:“李姐生前曾提到,最近她得罪了一個客人,但我不知道具體是誰。”


    “客人?”包拯暗自計算,“可否讓我們知道此客人有何特別之處?”


    “他……”燕素停頓了一下,似乎思索著如何措辭,“是個很有錢的商人,幾日前來我們繡坊訂製衣服,李姐不小心將他喜歡的花樣弄錯。他變得非常生氣,甚至揚言要找人教訓她。”


    包拯心中一震,立即意識到事情或許與這名商人息息相關。他追問道:“可否告訴我他是誰?”


    “他叫鄭誌,經營繡品生意,最近在城中頗有名氣。”燕素如實迴答,眼中流露出對姐姐的無限懷念和不安。


    “快,帶我去見他!”包拯決意,心中暗暗構思如何將鄭誌引出。他需要更多的證據。


    隨即,他們便前往了鄭誌的鋪子,鄭誌正與幾位商人談笑風生,顯得風光無限。包拯上前,冷冷地說道:“鄭商人,打擾了,我有幾件事情希望與你商量。”


    鄭誌一愣,隨即露出微笑,心中卻有些不安。


    “包大人查案,可否帶我們一起,告訴我們那天的細節?”王朝適時插言,語氣中充滿了試探。


    鄭誌的神色微微變化,但仍舊鎮定,他微微一笑:“自然,包大人您問便是。”


    包拯不動聲色,繼續詢問:“你與李紅妍相識的時間有多久?那日為何會對她大動幹戈?”


    鄭誌開口,卻是有些含糊:“我與李紅妍隻是一麵之緣,那我確實有些不快,但並未對她下手啊。”


    展昭和馬漢對視一眼,心下都有些不安。原本看似清晰的案件,如今似乎又迷霧重重。就在此時,包拯忽然感覺到了一絲異常,他看向圍在一旁的其他商人,麵色愈發凝重。


    “請問諸位,當時在場的都有誰?”包拯問道,同時心中推測,難道真如展昭所言,這起命案背後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見我的人雖不多,但我記得有一位叫劉強的朋友同在,那天他正好來我這裏幫忙。”鄭誌急忙說道。


    “劉強?”包拯的眉頭一挑,似乎抓住了一個關鍵的線索,“可否帶我去見他?”


    鄭誌立刻帶著他們前往劉強的居所,這一路上的心情都顯得緊張無比。走入劉強的家,包拯發現整個房間顯得雜亂不堪,牆角的一個櫃子上放著幾本翻動過的書籍,顯然最近並不太寧靜。


    劉強見他們來,滿臉疑惑:“包大人,我與李紅妍並無交情,您找我何事?”


    包拯四下打量,問道:“那天你在鄭誌家中,是否見過李紅妍?”


    劉強一愣,旋即開始推脫:“我……我當時隻是在一旁幫忙,根本沒注意到她。不過我聽說她死了,真是可惜。”


    “可惜?”包拯語氣一變,“你口中所指的人被人殺害,竟然能如此輕描淡寫?”


    劉強的眼神一閃,忙解釋:“我並非故意,隻是感到惋惜。”


    包拯心下已有安排,他決心繼續追問:“那天你見到鄭誌與李紅妍如何相處?”


    劉強愈發緊張:“我隻記得李紅妍似乎有些不高興,鄭誌卻很友好,給了她一包銀子。”


    “銀子?”包拯心中警鈴大作,急忙進一步詢問,“你可否記得,那包銀子裏有多少?”


    劉強開始結結巴巴:“我……我不記得了。”


    包拯的心頭一緊,這樣的反應讓他更加確定劉強的身上必藏有玄機。


    “這銀子來源何處?你最好趕緊說出實情!”包拯以威嚴的聲調警告。


    劉強畏懼地往後退了一步,驚慌中反而顯得更加不安。他終於低下頭,神情恍惚:“其實這包銀子是……是我幫鄭誌拿的,他讓我送給李紅妍,而我聽說李紅妍並不喜歡這種交易,於是……於是就告訴了我!”


    包拯強壓心中的怒火,繼續追蹤:“你為何不盡早告知我,難道是怕泄露鄭誌的秘密?”


    劉強結結巴巴解釋:“我隻是個小商販,懼怕鄭誌會報複。”


    此時包拯心中已然有了定論,事情遠比想象複雜。正當他準備進一步追問時,展昭突然做出一個果斷的決定:“先帶他迴開封府,再審問。”


    眾人迅速結束談話,趕迴開封府。在審問室中,包拯和展昭兩直麵劉強,他的內心再也掩飾不住的恐慌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你今日可需說出一切!”包拯冷冷說道,眼神如鷹隼般直視對方。


    劉強心亂如麻,最終陷入絕境:“我……我說!李紅妍生前對鄭誌的態度其實並不友好,鄭誌因而心生怨恨,此外還有人脅迫我,我並不知道他實際要做什麽!”


    “誰?”展昭喝問,雙眼如電。


    “是……是被他逼迫來的一個人,我也隻認得麵熟,卻不清楚是誰蒞臨開封。”劉強的嘴巴終於打開,抖動著的聲音使得他看上去更是可憐。


    經過了一番審問,包拯決定著手調查此事。他心中明白,事情遠沒有表麵那麽簡單,背後必有陰謀。於是,他們分頭行動,開始對鄭誌和劉強的關係進行深入調查。


    幾日後,包拯在查訪中意外得到了一個重要線索。他得知在李紅妍被害的當日,道上一名神秘人曾在繡坊附近徘徊,身形高大,行跡可疑。更有傳聞稱,此人與鄭誌有過接觸,似乎在暗中操控著一切。


    展昭立刻設下圈套,假裝在偏僻小巷內唿朋引伴,將此神秘人引入圈中。包拯端坐在旁,仔細觀察著。


    正當他們按耐住心中的激動,等待神秘人的現身時,卻見那人穿著黑袍,扣著風帽,緩緩走入巷內。包拯一眼便認出他,正是他們之前追查的敵人。


    “你是誰?”展昭厲聲質問,眼中閃現出的光芒如烈火般炙熱。


    “管我何事!”神秘人冷笑,似乎全然不懼。


    包拯調動心中積蓄已久的鎮定,心裏明白此時隻需稍作誘導,便能揭開這一係列的陰謀。他隨即說道:“你與李紅妍的死,恐怕有關吧,我們可請你來審問!”


    他話音一落,神秘人的神情卻略微變了。他冷冷盯著包拯,似乎在考量著對方。最終,他搖搖頭,卻不再搭話,反而向後退去。


    展昭一把抓住他,冷冷威脅:“你再敢逃,別怪我不客氣了!”


    神秘人在被束縛的刹那,臉上露出了冷冷的笑意:“若我今日逃脫,你們必將為我付出代價。”


    包拯聞言,心中一震:“你到底想做什麽?”


    “李紅妍的不幸,不過是個開始!”他喃喃著嘴,肩上的黑色鬥篷隨風飄飛而去,眼中透出不屑的神色。


    待他被捕後,事情漸漸明朗。原來他是一個犯賊,趁機與鄭誌勾結,利用他的怨恨將李紅妍殺死,以此製造混亂,趁機從他們身上奪取利益。


    經過嚴密的審問與盤問,包拯最終還原了整個事件的真相,握緊法杖,心中自有毫不妥協的堅定。


    數日後的開封府,李紅妍的冤屈終於得以昭雪,鄭誌和劉強二人也在百姓的譴責聲中受到應有的懲罰,而包拯心中那份執著也從未動搖。


    一場離奇的冤案終於落幕,包拯凝望著遠方的夕陽,似乎迴首往事,自言自語:“鐵麵無私,才是我一生的追求,也願這世間冤屈,終能得以昭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包青天之冤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劍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劍飄香並收藏包青天之冤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