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水鄉,白鷗輕舞,碧波蕩漾。在這片溫婉的河畔之地,有一位著名的名臣,他就是包拯。包拯以剛正不阿、明察秋毫聞名於世,在百姓心目中,他是那位頂天立地的清官。某日,他接到一封來自南方的急信,信中提到了一個離奇的冤案,包拯深感興趣,決定親自前往調查。


    南俠展昭、機靈聰慧的公孫述以及威猛的王朝、馬漢皆隨他一同前往。四人驅馬朝南方而去,期間展昭提到:“這案子名為‘鬼影冤案’,案件發生在臨安,死者為一名女子,生前美麗動人,宛若天仙,卻在其嫁人前夕莫名遇害,死狀淒慘。”


    包拯心中一凜,問道:“到底發生了何事?”


    公孫述接過話頭,細細道來:“女子名叫林婉兒,膚如凝脂,眉似黛,嫁入權貴之家,然而她的父母卻因女兒的意外之死,被橫加指責,飽受冤屈,眼看著要入獄,真是冤屈不已。”


    王朝沉聲說道:“在我看來,此案藏有蹊蹺,若不查明真相,怎麽能對得起這位死去的女子和她年邁的父母?”


    馬漢向包拯行禮,說道:“大人,需不需要我先行探查一番?”


    包拯擺手道:“不必,我這次前往親自調查,凡事皆在我心中。這案子可能並不簡單,讓我來驗證一下。”


    一行人來到臨安,便直奔林婉兒的家。林家門口的庭院中,花香四溢,然而庭院內卻是愁雲慘霧。林父、林母坐在日落餘暉中,眼神無助和絕望,見到包拯等人,愁苦地訴說著事情:“幾日之前,我女兒無故被謀殺,家中被誣陷是她未婚夫所為。可我女兒生前與他感情和好,怎能做這麽狠心之事?”


    包拯眉頭微皺,問:“可有證據證明你兒子的清白?”


    林母淚眼朦朧,搖頭道:“我也曾見他幾次,相敬如賓,似是情投意合。可如今他卻被人陷害,閉門不出,不敢出聲,隻盼大人替我們洗清冤屈!”


    經過詢問,包拯在現場注意到一處奇異之處:林婉兒的屍體旁有一隻碎鏡,打碎的鏡子似乎不太尋常。他命展昭仔細查看這破鏡,沒想到這鏡子反射出的光影,讓展昭一怔。


    展昭道:“鏡子碎裂得極為規整,像是有人特意為之。我查查,看能否找出蛛絲馬跡。”


    包拯繼續向林家打聽,林父微微顫抖,低聲說道:“這段時間,一些心懷鬼胎的人頻繁出現在我們家附近,每次都在窺視我的女兒。而我摔壞的那隻鏡子,卻是我女兒的嫁妝,平日與她心心相印,難道這一切都是因它而起?”


    馬漢見狀,起身道:“我去打聽這周圍的人,或許能找到些線索。”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朝發現這片區域有些生靈不安,暗中藏著沉重的陰影。於是,他提議讓大家繼續加大探查力度。幾人分頭行事,展開了更深入的調查。


    幾日之後,包拯決定去見林婉兒的未婚夫,是一個俊秀的士子,名叫趙凱。包拯見到趙凱,發現他神色惶恐,情緒異常,麵對包拯的質問,他哆嗦著嗓音:“我與婉兒的情誼真摯,絕不可能做出殺害她的事,但我有一個秘密……”


    “什麽秘密?”包拯追問。


    趙凱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低聲道:“這是我曾經收到的一封信,言辭鑿鑿,威脅我,若不成全一個人的願望,他們將連累我的前途,並且把我的情感之事扯入漩渦。”


    包拯接過信紙,細細查閱,心中隱隱覺察到其中的端倪。他迴頭與幾位好友商量:


    “這封信非同尋常,似乎藏有一條隱秘的線索。顯然有人在暗中操縱這一場冤案。我們必須找到那隱藏在背後的罪魁禍首。”


    展昭似有所悟:“不如我們再去找尋那潛藏在暗處的神秘人。在這案中,或許那些人會露出破綻。”


    於是,四人連同林父、林母,再次迴到案發現場,他們的直覺告訴他們,不尋常的線索總會伴隨不尋常的迴憶。此時突然,一道身影閃過,幾人迅速上前,包拯大喝:“站住!”


    那身影卻是一名悄然的女子,黑衣遮掩之下,似是不願被人發現。她臉上似曾相識,正是那日僵硬地對於林婉兒的死況敬畏的陪嫁丫鬟,名叫小翠。


    “你來此何意?”包拯問。


    小翠顫聲:“我……我來是想告訴您一個秘密,林姑娘死前,曾經與我提起過一個人。”


    “誰?”包拯敏銳地追問。


    “是趙凱的母親,她在臨安頗有勢力,傳言是個老婦,曾想撮合趙凱與她朋友的女兒,隻因趙凱和林姑娘情感密切,她才心生不滿。”


    王朝立即道:“所以,那名女子的死與她的母親有關?”


    小翠點頭:“是的,林姑娘的未婚夫多次受到威脅,至今未敢出聲……而且,我更曾看見那老婦人於夜間與一名黑衣人頻繁接觸,似乎在商談著什麽!”


    這則消息如雷貫耳,眾人皆感事情的真相離他們越來越近。包拯決定循跡追查,深入調查這位老婦人與黑衣人間的關係。


    經過幾日潛伏在那老婦人的周圍,王朝終於發現,她與該黑衣人有匪夷所思的接觸,隨即將情報反饋給包拯。於是,包拯果斷將這名黑衣人引至公堂。


    次日,眾人齊赴審問之地。黑衣人氣宇不凡,絕不能看不起他,顯然是身手不凡的武林人士。


    包拯冷冷一笑:“你可知自己犯了何罪?”


    黑衣人微微一笑,眼中也是一絲輕蔑:“正義與邪惡之分,往往隻是你們的主觀罷了。”


    包拯沉下臉:“你可願將真相道出?”


    黑衣人狡黠一笑:“無所謂,我不過是個替罪羊,真正的幕後主使,你們抓不到的。”


    隨著審訊進行,眾人逐漸意識到案件的影響源頭早已埋藏在了未婚妻的家世與名聲之間,原來這一切的背後,是權力與貪欲的複仇與陰謀。


    經過數輪審訊與攻伐,最終那老婦人不得不現身辭道:“我隻是想為我兒子尋找個更好的良緣,怎想卻因此人間慘劇接連浮現。”


    包拯冷聲道:“你的私欲竟然如此之深,你豈不知人心向來貪婪?為了私利而誅殺無辜,終會自食惡果!”


    經過包拯與展昭的努力,消息傳迴百姓之間,真相漸漸顯露,真兇獲得了應有的製裁,同時,林婉兒的表兄弟亦為了子嗣一事被連累,最終放下自己的執念,含冤向天長歎,令人為之歎息不已。


    案件即將落下帷幕。包拯在月光的照耀下,走出審問堂,心中翻湧著無數複雜的情感,竟不願意和那夤緣姐弟告別,唯願此生能在青天白日下,解脫這紛擾。


    而不遠處,展昭仍在思索著這段糾結的恩怨,雖陰雲未去,但朝陽已然萬裏。正義,定會在光明之下,逐漸迴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包青天之冤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劍飄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劍飄香並收藏包青天之冤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