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秦風迴京
讓你賣身當書童,你佩六國相印? 作者:唐十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
秦風和魏錦顏三人,風馳電掣,直奔上京城而來。
不過他們兩人沒有迴府,直奔皇城司而去。
皇城司。
前堂。
秦風和魏錦顏兩人直奔前堂而去。
李嫣兒和柳世安兩人,早已恭候多時。
“秦兄,我果真沒看錯你,你竟連預防天花瘟疫的藥物都能研究出來。”
柳世安看著秦風,眼眸中滿是崇拜,“如今上京城有陷危機,朝廷文武百官束手無策,還得不遠千裏將你從遼東調迴來,當真是能匡扶天下的人。”
李嫣兒附和道:“那是自然,秦風絕對是楚國棟梁之臣。”
“好了。”
秦風淡然一笑,“你們就別恭維我了,咱們又不是外人。”
柳世安笑問道:“如今遼東情況如何?”
秦風應聲道:“天花瘟疫已經徹底得到控製,榮國公和世子正在全力剿匪,幫助百姓重建家園,估計年前就能讓整個遼東恢複往昔安定。”
說著,他問道:“先說說上京城的情況,我看看從誰先下手。”
李嫣兒應聲道:“其實上京城情況並不複雜,自從遼東被天花瘟疫肆虐之後,陛下便因此焦躁難安,身體每況日下,你們剛離開沒多長時間,上京城又出天狗食月之天象,上京城中關於陛下是災星的流言蜚語肆虐。”
“原本有人提議要嚴懲這些傳播流言蜚語的人,但陛下不肯,他若自己若是能造福於百姓,流言蜚語自然會消失,他嘴上雖然這麽說,但心中肯定介懷,這令他病情再次加重,直到遼東捷報入京師,陛下終於倒在了朝堂之中,昏迷不醒。”
“太後因此接管了璽印和金吾衛,並且讓李道宗大人暫領朝中政務,原本這一切都還算正常,直到國舅張慶領了一夥道士入宮,張太後沒有審批李大人準備在京州剿匪和修橋的錢款,而且還放任張慶在戶部領了三十萬兩錢款,我們怕事情發展嚴重,所以這才召你入京。”
聽聞此話。
秦風微微點頭,“事情我大概已經有了了解,那我們就從國舅張慶開始入手。”
隨後秦風幾人開始商議計劃。
......
皇宮。
寢宮。
張太後坐在桌案前,看著張慶,沉聲道:“三天時間已經過去了,你到底能不能給我一個準信?本宮已經跟你說過了,此事絕不能兒戲!”
張慶坐在一旁,吃著山珍海味,淡然道:“姐姐,你看你又急,陳道長已經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肯定可以解決李道宗想要的剿匪和修橋錢款的問題。”
張太後聞言,麵帶疑惑,問道:“他有什麽辦法?”
張慶轉頭看向一旁,“高湛,你去將陳道長請進來。”
“是,國舅爺。”
高湛揖禮,隨後直奔屋外而去。
張太後柳眉緊皺,沉聲道:“他們的法事什麽時候可以開始?如今文武百官已經在議論此事,你若是再不能解決,本宮便要將監國權交給李道宗了,不然等皇上醒來肯定會埋怨本宮。”
“姐姐。”
張慶依舊大快朵頤,麵噙淡然,“此事急不得,你記住了,你乃是楚國太後,所有人都要以你為尊,你有什麽好怕的?你這樣豈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等待會陳道長給你露一手,你便知道陳道長的厲害了。”
話音剛落。
陳道長身著黑色道袍從殿外而來,施禮道:“貧道見過太後,見過國舅。”
張慶放下碗筷,招唿道:“陳道長,你快跟姐姐說說你的計劃。”
張太後問道:“陳道長,你真能解決朝廷財政危機?”
陳道長微微點頭,“啟稟太後,其實這件事並不難,貧道聽聞榮國公和皇城侯已經成功收複遼東,遼東在遼東王掌控時期,根本不向朝廷納稅,誰人不知遼東王府的富庶?”
“雖然遼東王府經受了天花瘟疫的劫難,但災情已經得到極大控製,遼東王府的錢財全都在榮國公的掌控下,如今除他和秦風之外,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在遼東繳獲多少金銀財寶,但一定少不了。”
“所以太後不如讓李仆射向榮國公討要,從遼東運些錢款迴來,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解決太後的難題,也可以讓榮國公知道,這天下究竟是誰做主。倒不是貧道刻意為難太後,實在是皇宮中的屠龍陣難以破除。”
“若是平常,貧道可以用些金包銀的鎮壓物,但如今隻能用純金鎮壓物,貧道也是為了陛下早日醒過來。”
此話落地。
張慶急忙附和道:“姐姐,我感覺陳道長說的非常在理,如今榮國公手握重兵,在遼東那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誰知道他究竟在幹些什麽?咱們退一萬步講,即便榮國公沒有私心,那救京州和救遼東哪個更重要?”
“遼東天花瘟疫已經解決,還有什麽需要錢的地方?這錢即便你不要,榮國公不貪,但我們能保證其他人不貪嗎?這錢放在上京城,總比在遼東的好。”
聽聞此話。
張太後有些猶豫,看向陳道長問道:“難道破這個陣法需要百萬兩白銀嗎?”
陳道長不緊不緩的解釋道:“太後,可能您理解的有點問題,我們需要百萬兩白銀,但不代表我們會花掉百萬兩白銀,東西就在皇宮之內,等貧道破解屠龍陣之後,這些東西便可以拿走,再入國庫的,所以朝廷不會有什麽損失。貧道是來為陛下降妖除魔的,不是過來坑蒙拐騙的,所以這一切都隻是暫時的”
張太後聞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說著,她怒視張慶,“既然是如此,那你為何不早點跟本宮說?”
張慶無奈歎息,“姐姐,我這還不是心疼你?當初你就處處被那個妖後壓製!如今你可是楚國太後,竟然還如此唯唯諾諾,弟弟看著心疼!”
“胡鬧!”
張太後怒視他,沉聲道:“隻要楚國江山社稷能穩定,本宮受再多的委屈又如何?”
說著,她看向高湛,“明日早朝,你將此事告訴李道宗,看看他能不能在遼東調些錢應急。”
秦風和魏錦顏三人,風馳電掣,直奔上京城而來。
不過他們兩人沒有迴府,直奔皇城司而去。
皇城司。
前堂。
秦風和魏錦顏兩人直奔前堂而去。
李嫣兒和柳世安兩人,早已恭候多時。
“秦兄,我果真沒看錯你,你竟連預防天花瘟疫的藥物都能研究出來。”
柳世安看著秦風,眼眸中滿是崇拜,“如今上京城有陷危機,朝廷文武百官束手無策,還得不遠千裏將你從遼東調迴來,當真是能匡扶天下的人。”
李嫣兒附和道:“那是自然,秦風絕對是楚國棟梁之臣。”
“好了。”
秦風淡然一笑,“你們就別恭維我了,咱們又不是外人。”
柳世安笑問道:“如今遼東情況如何?”
秦風應聲道:“天花瘟疫已經徹底得到控製,榮國公和世子正在全力剿匪,幫助百姓重建家園,估計年前就能讓整個遼東恢複往昔安定。”
說著,他問道:“先說說上京城的情況,我看看從誰先下手。”
李嫣兒應聲道:“其實上京城情況並不複雜,自從遼東被天花瘟疫肆虐之後,陛下便因此焦躁難安,身體每況日下,你們剛離開沒多長時間,上京城又出天狗食月之天象,上京城中關於陛下是災星的流言蜚語肆虐。”
“原本有人提議要嚴懲這些傳播流言蜚語的人,但陛下不肯,他若自己若是能造福於百姓,流言蜚語自然會消失,他嘴上雖然這麽說,但心中肯定介懷,這令他病情再次加重,直到遼東捷報入京師,陛下終於倒在了朝堂之中,昏迷不醒。”
“太後因此接管了璽印和金吾衛,並且讓李道宗大人暫領朝中政務,原本這一切都還算正常,直到國舅張慶領了一夥道士入宮,張太後沒有審批李大人準備在京州剿匪和修橋的錢款,而且還放任張慶在戶部領了三十萬兩錢款,我們怕事情發展嚴重,所以這才召你入京。”
聽聞此話。
秦風微微點頭,“事情我大概已經有了了解,那我們就從國舅張慶開始入手。”
隨後秦風幾人開始商議計劃。
......
皇宮。
寢宮。
張太後坐在桌案前,看著張慶,沉聲道:“三天時間已經過去了,你到底能不能給我一個準信?本宮已經跟你說過了,此事絕不能兒戲!”
張慶坐在一旁,吃著山珍海味,淡然道:“姐姐,你看你又急,陳道長已經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肯定可以解決李道宗想要的剿匪和修橋錢款的問題。”
張太後聞言,麵帶疑惑,問道:“他有什麽辦法?”
張慶轉頭看向一旁,“高湛,你去將陳道長請進來。”
“是,國舅爺。”
高湛揖禮,隨後直奔屋外而去。
張太後柳眉緊皺,沉聲道:“他們的法事什麽時候可以開始?如今文武百官已經在議論此事,你若是再不能解決,本宮便要將監國權交給李道宗了,不然等皇上醒來肯定會埋怨本宮。”
“姐姐。”
張慶依舊大快朵頤,麵噙淡然,“此事急不得,你記住了,你乃是楚國太後,所有人都要以你為尊,你有什麽好怕的?你這樣豈不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等待會陳道長給你露一手,你便知道陳道長的厲害了。”
話音剛落。
陳道長身著黑色道袍從殿外而來,施禮道:“貧道見過太後,見過國舅。”
張慶放下碗筷,招唿道:“陳道長,你快跟姐姐說說你的計劃。”
張太後問道:“陳道長,你真能解決朝廷財政危機?”
陳道長微微點頭,“啟稟太後,其實這件事並不難,貧道聽聞榮國公和皇城侯已經成功收複遼東,遼東在遼東王掌控時期,根本不向朝廷納稅,誰人不知遼東王府的富庶?”
“雖然遼東王府經受了天花瘟疫的劫難,但災情已經得到極大控製,遼東王府的錢財全都在榮國公的掌控下,如今除他和秦風之外,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在遼東繳獲多少金銀財寶,但一定少不了。”
“所以太後不如讓李仆射向榮國公討要,從遼東運些錢款迴來,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解決太後的難題,也可以讓榮國公知道,這天下究竟是誰做主。倒不是貧道刻意為難太後,實在是皇宮中的屠龍陣難以破除。”
“若是平常,貧道可以用些金包銀的鎮壓物,但如今隻能用純金鎮壓物,貧道也是為了陛下早日醒過來。”
此話落地。
張慶急忙附和道:“姐姐,我感覺陳道長說的非常在理,如今榮國公手握重兵,在遼東那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誰知道他究竟在幹些什麽?咱們退一萬步講,即便榮國公沒有私心,那救京州和救遼東哪個更重要?”
“遼東天花瘟疫已經解決,還有什麽需要錢的地方?這錢即便你不要,榮國公不貪,但我們能保證其他人不貪嗎?這錢放在上京城,總比在遼東的好。”
聽聞此話。
張太後有些猶豫,看向陳道長問道:“難道破這個陣法需要百萬兩白銀嗎?”
陳道長不緊不緩的解釋道:“太後,可能您理解的有點問題,我們需要百萬兩白銀,但不代表我們會花掉百萬兩白銀,東西就在皇宮之內,等貧道破解屠龍陣之後,這些東西便可以拿走,再入國庫的,所以朝廷不會有什麽損失。貧道是來為陛下降妖除魔的,不是過來坑蒙拐騙的,所以這一切都隻是暫時的”
張太後聞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說著,她怒視張慶,“既然是如此,那你為何不早點跟本宮說?”
張慶無奈歎息,“姐姐,我這還不是心疼你?當初你就處處被那個妖後壓製!如今你可是楚國太後,竟然還如此唯唯諾諾,弟弟看著心疼!”
“胡鬧!”
張太後怒視他,沉聲道:“隻要楚國江山社稷能穩定,本宮受再多的委屈又如何?”
說著,她看向高湛,“明日早朝,你將此事告訴李道宗,看看他能不能在遼東調些錢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