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遼東王逼宮失敗
讓你賣身當書童,你佩六國相印? 作者:唐十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著李道宗的話。
文武百官紛紛揖禮,“陛下聖明。”
今日他們終於明白,為何李隆如此底氣十足了。
李道宗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他再擔任尚書左仆射,將極大增強朝廷影響力。
他若是振臂一唿,很多有識之士都要進入朝廷為官。
李隆自己又退了一步,給了貪官汙吏改過自新,戴罪立功的機會。
這將極大動搖遼東王的逼宮計劃。
若是遼東王這次逼宮行動失敗。
那他在上京城內的影響力將極大削弱。
畢竟對於朝中官吏而言,命和仕途是最重要的。
如今李隆給了他們保命並保住仕途的機會,所以肯定會有人動搖。
隨後,李隆看向禦前總管趙英,“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跪在禦書房外的官吏們,告訴們朕的旨意,並且給他們送去好吃的好喝的,他們若是願意跪,那就一直跪著,朕不怕!”
趙英揖禮道:“是,陛下。”
......
禦書房前。
遼東王坐在木椅之上,麵前桌案上放著熱茶。
他一邊看著兵書,一邊喝著熱茶,好不享受。
遼東王知道,三省六部的政務已經出現擱置現象。
他不相信李隆敢一直跟自己耗著。
周圍官吏也不再跪著,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
與此同時。
趙英帶著一眾侍女和太監,抬著桌案,端著放有美味佳肴的木盤,拿著蒲團向一眾官吏走來。
“諸位大人。”
趙英掃視眾人,朗聲道:“陛下體諒諸位大人的不易,特地讓咱家準備了菜肴和美酒供大家食用,吃飽喝足了好有力氣繼續跪著。”
聽聞此話。
一眾官吏皆是一驚。
“這是什麽情況?陛下竟然還有心思給我們送吃食?”
“我感覺陛下這是佯裝鎮定而已,我就不相信,陛下現在不慌。”
“沒錯,陛下越是這樣,說明他越是慌亂。”
“遼東王,我們現在是吃還是不吃?”
.......
一眾官吏議論紛紛。
遼東王同樣感到十分驚奇。
他也沒想到李隆竟然還有心思給他們送吃食。
“無妨。”
遼東王的想法也是李隆在佯裝鎮定,因為逼宮是無解的,“既然是陛下的好意,我們切不可辜負了!大家都坐下,該吃吃,該喝喝,陛下不是說了嗎?吃飽了才有力氣跪著!”
話落。
一眾官吏圍坐在桌案前,開始大吃大喝。
他們在外麵待了一夜,如今也確實餓了。
遼東王也不客氣,抓起一隻燒雞便吃了起來。
眾人吃了一半。
趙英繼續道:“陛下還有兩個好消息讓咱家轉告諸位大人,其一是李道宗祭酒從今日開始正式擢升為尚書左仆射,他方才已經上了早朝。”
此話落地。
一眾官吏紛紛放下筷子和杯盞,不可思議的看向趙英。
“什麽?李道宗大儒出山了?當了尚書左仆射?”
“怪不得陛下底氣十足,還給我們送吃食來了,看來是真有信心啊。”
“啊?李道宗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可是不小。”
“那.....那我們逼宮還有意義?”
......
所有人都沒想到,李隆竟然能請李道宗出山。
遼東王同樣感覺不可思議。
他不明白,一向不問世事的李道宗,為何被李隆給勸動了。
李道宗擔任尚書左仆射確實會動搖這些官吏的心。
還不待眾人反應。
趙英繼續道:“諸位大人,除此之外陛下還有一件好事要跟大家分享,陛下知道,妖後與裴正亂政之時,很多人是被迫貪贓枉法,貪汙受賄的,所以隻要諸位大人能上繳贓款髒汙,交代來龍去脈便可以免除所有罪責。”
“即便是誤入歧途的人,若是能坦白一切,上繳贓款,也可視情況而獲得戴罪立功的機會,這是陛下對諸位大人的仁德與體諒。”
“陛下也說了,如果諸位大人執迷不悟,繼續跪在這裏,陛下也會每日給你們提供吃食,但三日之後便視你們為主動辭官!”
此話落地。
禦書房前瞬間炸開了鍋。
“什麽若是被迫的可以免罪?那......那我還逼宮作甚?”
“雖然我以往幹些貪墨之事,但我現在確實很後悔,我想要戴罪立功的機會。”
“陛下背後絕對有高人指點,這次逼宮恐怕要失敗了。”
“看來逼宮還是有效果的,陛下這次是被迫用懷柔政策了。”
......
禦書房前很多官吏都產生了動搖的心態。
既然李隆都已經既往不咎。
他們再耗在這裏也沒什麽意義。
況且李道宗都出山了。
憑借他的號召力,這些官位都將被頂上。
他們若是再在這裏耗下去,真是得不償失。
與此同時。
好一些官吏,都將目光轉移到了遼東王身上。
雖然他們很想走,但還是希望由遼東王帶頭。
這樣大家麵子上都會好看許多。
畢竟他們若是再走,那可真就是三姓家奴了。
“唿......”
遼東王緩緩起身,深唿一口氣,故作輕鬆“諸位大人,既然陛下可以對大家從寬處理,理解大家的不易,那就說明我們逼宮是有意義的,讓陛下認識到了他的錯誤。”
“我們逼宮陛下,也不是為了讓陛下認輸,既然我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便沒有再繼續逼宮的理由和意義,大家都迴家休息吧。”
事情都已經到了這個份上。
遼東王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扭轉局勢。
李隆這次真是下了一波好棋。
即便他不主張走,恐怕這些人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所以他現在帶頭走,還至於將臉都丟了。
不過遼東王實在沒想到,幾個月不見,李隆竟然變得如此強硬了。
他這次還真是小看李隆了。
不過遼東王也不打算就這麽認輸。
他剛剛來上京城幾日,若是就這麽灰溜溜走了,恐怕會被天下人恥笑。
隨後,遼東王帶頭,頭也不迴的離開了禦書房。
一眾官吏緊隨其後。
趙英微微拱手,“恭送王爺和諸位大人。”
遼東王今日離開的雖然還算體麵。
但所有人都知道。
遼東王與楚皇李隆之間的第三次交鋒,再次以失敗告終。
李隆在氣勢上便已經壓倒了遼東王。
文武百官紛紛揖禮,“陛下聖明。”
今日他們終於明白,為何李隆如此底氣十足了。
李道宗的影響力,毋庸置疑,他再擔任尚書左仆射,將極大增強朝廷影響力。
他若是振臂一唿,很多有識之士都要進入朝廷為官。
李隆自己又退了一步,給了貪官汙吏改過自新,戴罪立功的機會。
這將極大動搖遼東王的逼宮計劃。
若是遼東王這次逼宮行動失敗。
那他在上京城內的影響力將極大削弱。
畢竟對於朝中官吏而言,命和仕途是最重要的。
如今李隆給了他們保命並保住仕途的機會,所以肯定會有人動搖。
隨後,李隆看向禦前總管趙英,“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跪在禦書房外的官吏們,告訴們朕的旨意,並且給他們送去好吃的好喝的,他們若是願意跪,那就一直跪著,朕不怕!”
趙英揖禮道:“是,陛下。”
......
禦書房前。
遼東王坐在木椅之上,麵前桌案上放著熱茶。
他一邊看著兵書,一邊喝著熱茶,好不享受。
遼東王知道,三省六部的政務已經出現擱置現象。
他不相信李隆敢一直跟自己耗著。
周圍官吏也不再跪著,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聊天。
與此同時。
趙英帶著一眾侍女和太監,抬著桌案,端著放有美味佳肴的木盤,拿著蒲團向一眾官吏走來。
“諸位大人。”
趙英掃視眾人,朗聲道:“陛下體諒諸位大人的不易,特地讓咱家準備了菜肴和美酒供大家食用,吃飽喝足了好有力氣繼續跪著。”
聽聞此話。
一眾官吏皆是一驚。
“這是什麽情況?陛下竟然還有心思給我們送吃食?”
“我感覺陛下這是佯裝鎮定而已,我就不相信,陛下現在不慌。”
“沒錯,陛下越是這樣,說明他越是慌亂。”
“遼東王,我們現在是吃還是不吃?”
.......
一眾官吏議論紛紛。
遼東王同樣感到十分驚奇。
他也沒想到李隆竟然還有心思給他們送吃食。
“無妨。”
遼東王的想法也是李隆在佯裝鎮定,因為逼宮是無解的,“既然是陛下的好意,我們切不可辜負了!大家都坐下,該吃吃,該喝喝,陛下不是說了嗎?吃飽了才有力氣跪著!”
話落。
一眾官吏圍坐在桌案前,開始大吃大喝。
他們在外麵待了一夜,如今也確實餓了。
遼東王也不客氣,抓起一隻燒雞便吃了起來。
眾人吃了一半。
趙英繼續道:“陛下還有兩個好消息讓咱家轉告諸位大人,其一是李道宗祭酒從今日開始正式擢升為尚書左仆射,他方才已經上了早朝。”
此話落地。
一眾官吏紛紛放下筷子和杯盞,不可思議的看向趙英。
“什麽?李道宗大儒出山了?當了尚書左仆射?”
“怪不得陛下底氣十足,還給我們送吃食來了,看來是真有信心啊。”
“啊?李道宗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可是不小。”
“那.....那我們逼宮還有意義?”
......
所有人都沒想到,李隆竟然能請李道宗出山。
遼東王同樣感覺不可思議。
他不明白,一向不問世事的李道宗,為何被李隆給勸動了。
李道宗擔任尚書左仆射確實會動搖這些官吏的心。
還不待眾人反應。
趙英繼續道:“諸位大人,除此之外陛下還有一件好事要跟大家分享,陛下知道,妖後與裴正亂政之時,很多人是被迫貪贓枉法,貪汙受賄的,所以隻要諸位大人能上繳贓款髒汙,交代來龍去脈便可以免除所有罪責。”
“即便是誤入歧途的人,若是能坦白一切,上繳贓款,也可視情況而獲得戴罪立功的機會,這是陛下對諸位大人的仁德與體諒。”
“陛下也說了,如果諸位大人執迷不悟,繼續跪在這裏,陛下也會每日給你們提供吃食,但三日之後便視你們為主動辭官!”
此話落地。
禦書房前瞬間炸開了鍋。
“什麽若是被迫的可以免罪?那......那我還逼宮作甚?”
“雖然我以往幹些貪墨之事,但我現在確實很後悔,我想要戴罪立功的機會。”
“陛下背後絕對有高人指點,這次逼宮恐怕要失敗了。”
“看來逼宮還是有效果的,陛下這次是被迫用懷柔政策了。”
......
禦書房前很多官吏都產生了動搖的心態。
既然李隆都已經既往不咎。
他們再耗在這裏也沒什麽意義。
況且李道宗都出山了。
憑借他的號召力,這些官位都將被頂上。
他們若是再在這裏耗下去,真是得不償失。
與此同時。
好一些官吏,都將目光轉移到了遼東王身上。
雖然他們很想走,但還是希望由遼東王帶頭。
這樣大家麵子上都會好看許多。
畢竟他們若是再走,那可真就是三姓家奴了。
“唿......”
遼東王緩緩起身,深唿一口氣,故作輕鬆“諸位大人,既然陛下可以對大家從寬處理,理解大家的不易,那就說明我們逼宮是有意義的,讓陛下認識到了他的錯誤。”
“我們逼宮陛下,也不是為了讓陛下認輸,既然我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便沒有再繼續逼宮的理由和意義,大家都迴家休息吧。”
事情都已經到了這個份上。
遼東王知道自己已經無法扭轉局勢。
李隆這次真是下了一波好棋。
即便他不主張走,恐怕這些人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所以他現在帶頭走,還至於將臉都丟了。
不過遼東王實在沒想到,幾個月不見,李隆竟然變得如此強硬了。
他這次還真是小看李隆了。
不過遼東王也不打算就這麽認輸。
他剛剛來上京城幾日,若是就這麽灰溜溜走了,恐怕會被天下人恥笑。
隨後,遼東王帶頭,頭也不迴的離開了禦書房。
一眾官吏緊隨其後。
趙英微微拱手,“恭送王爺和諸位大人。”
遼東王今日離開的雖然還算體麵。
但所有人都知道。
遼東王與楚皇李隆之間的第三次交鋒,再次以失敗告終。
李隆在氣勢上便已經壓倒了遼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