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秋涼兵鋒起
三國第一後勤大師,蕭何算什麽? 作者:蓮花落地成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爭是漫長的等待,與一瞬間激情的結合體。
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在大多數時候,戰場上的人們隻是徒勞的坐著,等待命運的召喚,等待最終的結局。
對於許多人而言,這種等待是極其漫長而痛苦的,仿佛是憋著一口氣,卻始終憋不到頭。
而劉備軍在這方麵就好得多,因為他們不僅有軍事技能的操練,還有讓士兵們識字學習軍規的學校,以及給軍官們準備的課程。
當然,除此之外,顧南行還會把曆史上著名的戰例和名人事跡編輯成故事來教育士兵,以及給所有人解悶。
也正因此,劉備軍的士兵在這漫長的等待裏,算是保持了不錯的士氣,以及有效的戰鬥力提升。
這當然離不開劉備對於課程的反複琢磨和錘煉,所謂教學相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劉備自己相當尊師重道,所以在給別人做老師這方麵也是對自己要求相當嚴格,不僅反複修改教範,如何講課讓人能夠更好的理解和聽懂,也是他研究的重點。
所以,他給高順上的第一節課,就讓對方折服。高順不僅奉他為師,更是真的以仆人的禮儀侍奉劉備。
不得不說,有了上了這一手之後,三國第一魅魔的威力真的是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對於武將來說,真的是很難抗拒,劉備這充滿魅力的解說。
顧南行對此隻能表示,以後我繼續多拐點人迴來,讓劉備軍更加強大起來。
至於顧南行之所以會來到劉備身邊,自然是在監督一場大戰的後勤工作。
因為秋收已經結束,袁紹已經開始整備征募軍隊,準備與劉備軍進行一場大戰。
而劉備軍要出征就必須要提供增援和支持。所以,顧南行帶著高順的陷陣營前來,主持後勤工作,以及調遣援兵的計劃。
在兗州,和袁芳當初的計劃相似。隻不過變成了鮑信和鮑忠帶著太史慈和於禁,率領三萬人馬前壓鄄城,收三城之間良田之稅款錢糧,並且征集兵馬以為後備。
在他們進兵完成之後,也就基本不再需要顧南行協調了。更何況,有了陳宮之後,再加上於禁軍中參謀,鮑信軍中之事,顧南行再參與,也有越俎代庖之嫌。
但是,兗州南北兩岸都需要船隊,其中協調的工作給誰都不合適,就隻能是顧南行來做。才讓顧南行暫時是和劉備暫時是兵合一處,準備與袁紹的冀州軍大戰一場。
袁紹這一次出兵,之所以會準備到秋收之後,就是因為他這次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調集了足足十萬大軍!手下將領顏良、文醜、張合、麴義、淳於瓊,除了在經營並州的高攬和高幹等人,都在此地。文臣更是從荀諶、何隅這些舊臣,到田豐、沮授這類在冀州招募的新人都集中在一起。
甚至軍中還包括於夫羅這樣的匈奴王,和楊奉這樣的白波軍。
總共加起來的精銳士兵人數,袁紹軍粗略估計一萬騎兵,四萬步兵,還有五萬臨時征募來的冀州士兵。
這支大軍,不管是進攻渤海、平原或者東郡都會對劉備軍產生極大的威脅。所以,劉備在各地都征發了部分民兵來保衛城池。而自己則是要與眾人商議他們接下來要如何應對袁紹大軍的進攻。
大帳之中,劉備、顧南行、關羽、張飛、賈詡、徐晃、趙雲、高順等武將謀臣是齊聚一堂。
依舊是劉備先開口道:“此戰袁軍勢大,多虧趙雲兄弟和高順將軍帶來了兩千精騎和八百精兵,解了我軍燃眉之急。如今,我軍除了守城的一萬郡兵與民兵,可隨時支援各地的兵力,有馬軍五千,步軍三萬。不知我們當如何布置,應對袁氏進攻?”
這一迴張飛也是第一個迴話道:“俺覺得既然秋收已至,袁紹大軍已然理解,我願領五千精騎,試他一試!大哥說過,兵少而精,就要把握主動權,咱們就用騎兵會會對麵的騎兵,抓住那個什麽主動權。”
“三弟,這詞乃是四弟所造。不過,你這話也確實符合兵法。袁紹軍中最讓人擔憂的就是那支騎兵,若是不能擊敗,那我軍確實是毫無主動權可言。清河國地勢平坦,正適合騎兵作戰,正當試試他們深淺。”
對劉備這個想法,顧南行和賈詡都沒什麽意見。盡管袁紹軍騎兵更多,可是劉備軍騎兵從涼州打到幽州,幾無敗績,這讓他們對這支精銳可是信心滿滿。
尤其是隨著顧南行管理培育的馬匹逐漸成年,擁有更好爆發力和體力的高頭大馬開始進入軍中。這讓劉備軍騎兵的戰力那是更加強悍,要知道,這騎兵作戰,戰馬好不好可是關鍵因素之一。
看眾人都沒意見,劉備接著說:“可是,騎兵與敵人戰後,我們若是得了主動權,應該如何讓袁紹軍在何處與我軍一戰呢?”
劉備這話一出,讓幾乎所有武將都精神為之一振。這意味著,劉備認為哪怕是劉備軍人數處於劣勢,但是他還是要追求一場與袁紹軍的野外會戰,在會戰中擊敗袁紹,以徹底解除持續了大半年的袁紹軍的威脅。
隨後,眾將的目光就集中到了賈詡和顧南行身上,希望他們能夠給出建議來。
對此,顧南行也毫不猶豫地把目光投向了賈詡,似乎是在等著對方給一個答案。
沒辦法,賈詡這次出來,那真的是把政務能丟的都丟給了顧南行,跑的是一幹二淨。美其名曰:“張子房豈能為政務所困?”
所以這一次,能讓賈詡幹活,顧南行才不替他想主意呢!當然,顧南行也毫不懷疑,賈詡肯定有了對策。
果然,賈詡在地圖上隨手一指道:“諸位請看,這清河國雖然與東郡和平原郡相鄰。若是此地被攻克,那背後是一馬平川!若是我軍騎兵得勝,不救此地,彼軍糧道則大開於我軍。此決戰之地也!”
看著賈詡指著的靈縣,眾人紛紛頷首,聽賈詡仔細講解起來。
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在大多數時候,戰場上的人們隻是徒勞的坐著,等待命運的召喚,等待最終的結局。
對於許多人而言,這種等待是極其漫長而痛苦的,仿佛是憋著一口氣,卻始終憋不到頭。
而劉備軍在這方麵就好得多,因為他們不僅有軍事技能的操練,還有讓士兵們識字學習軍規的學校,以及給軍官們準備的課程。
當然,除此之外,顧南行還會把曆史上著名的戰例和名人事跡編輯成故事來教育士兵,以及給所有人解悶。
也正因此,劉備軍的士兵在這漫長的等待裏,算是保持了不錯的士氣,以及有效的戰鬥力提升。
這當然離不開劉備對於課程的反複琢磨和錘煉,所謂教學相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劉備自己相當尊師重道,所以在給別人做老師這方麵也是對自己要求相當嚴格,不僅反複修改教範,如何講課讓人能夠更好的理解和聽懂,也是他研究的重點。
所以,他給高順上的第一節課,就讓對方折服。高順不僅奉他為師,更是真的以仆人的禮儀侍奉劉備。
不得不說,有了上了這一手之後,三國第一魅魔的威力真的是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對於武將來說,真的是很難抗拒,劉備這充滿魅力的解說。
顧南行對此隻能表示,以後我繼續多拐點人迴來,讓劉備軍更加強大起來。
至於顧南行之所以會來到劉備身邊,自然是在監督一場大戰的後勤工作。
因為秋收已經結束,袁紹已經開始整備征募軍隊,準備與劉備軍進行一場大戰。
而劉備軍要出征就必須要提供增援和支持。所以,顧南行帶著高順的陷陣營前來,主持後勤工作,以及調遣援兵的計劃。
在兗州,和袁芳當初的計劃相似。隻不過變成了鮑信和鮑忠帶著太史慈和於禁,率領三萬人馬前壓鄄城,收三城之間良田之稅款錢糧,並且征集兵馬以為後備。
在他們進兵完成之後,也就基本不再需要顧南行協調了。更何況,有了陳宮之後,再加上於禁軍中參謀,鮑信軍中之事,顧南行再參與,也有越俎代庖之嫌。
但是,兗州南北兩岸都需要船隊,其中協調的工作給誰都不合適,就隻能是顧南行來做。才讓顧南行暫時是和劉備暫時是兵合一處,準備與袁紹的冀州軍大戰一場。
袁紹這一次出兵,之所以會準備到秋收之後,就是因為他這次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調集了足足十萬大軍!手下將領顏良、文醜、張合、麴義、淳於瓊,除了在經營並州的高攬和高幹等人,都在此地。文臣更是從荀諶、何隅這些舊臣,到田豐、沮授這類在冀州招募的新人都集中在一起。
甚至軍中還包括於夫羅這樣的匈奴王,和楊奉這樣的白波軍。
總共加起來的精銳士兵人數,袁紹軍粗略估計一萬騎兵,四萬步兵,還有五萬臨時征募來的冀州士兵。
這支大軍,不管是進攻渤海、平原或者東郡都會對劉備軍產生極大的威脅。所以,劉備在各地都征發了部分民兵來保衛城池。而自己則是要與眾人商議他們接下來要如何應對袁紹大軍的進攻。
大帳之中,劉備、顧南行、關羽、張飛、賈詡、徐晃、趙雲、高順等武將謀臣是齊聚一堂。
依舊是劉備先開口道:“此戰袁軍勢大,多虧趙雲兄弟和高順將軍帶來了兩千精騎和八百精兵,解了我軍燃眉之急。如今,我軍除了守城的一萬郡兵與民兵,可隨時支援各地的兵力,有馬軍五千,步軍三萬。不知我們當如何布置,應對袁氏進攻?”
這一迴張飛也是第一個迴話道:“俺覺得既然秋收已至,袁紹大軍已然理解,我願領五千精騎,試他一試!大哥說過,兵少而精,就要把握主動權,咱們就用騎兵會會對麵的騎兵,抓住那個什麽主動權。”
“三弟,這詞乃是四弟所造。不過,你這話也確實符合兵法。袁紹軍中最讓人擔憂的就是那支騎兵,若是不能擊敗,那我軍確實是毫無主動權可言。清河國地勢平坦,正適合騎兵作戰,正當試試他們深淺。”
對劉備這個想法,顧南行和賈詡都沒什麽意見。盡管袁紹軍騎兵更多,可是劉備軍騎兵從涼州打到幽州,幾無敗績,這讓他們對這支精銳可是信心滿滿。
尤其是隨著顧南行管理培育的馬匹逐漸成年,擁有更好爆發力和體力的高頭大馬開始進入軍中。這讓劉備軍騎兵的戰力那是更加強悍,要知道,這騎兵作戰,戰馬好不好可是關鍵因素之一。
看眾人都沒意見,劉備接著說:“可是,騎兵與敵人戰後,我們若是得了主動權,應該如何讓袁紹軍在何處與我軍一戰呢?”
劉備這話一出,讓幾乎所有武將都精神為之一振。這意味著,劉備認為哪怕是劉備軍人數處於劣勢,但是他還是要追求一場與袁紹軍的野外會戰,在會戰中擊敗袁紹,以徹底解除持續了大半年的袁紹軍的威脅。
隨後,眾將的目光就集中到了賈詡和顧南行身上,希望他們能夠給出建議來。
對此,顧南行也毫不猶豫地把目光投向了賈詡,似乎是在等著對方給一個答案。
沒辦法,賈詡這次出來,那真的是把政務能丟的都丟給了顧南行,跑的是一幹二淨。美其名曰:“張子房豈能為政務所困?”
所以這一次,能讓賈詡幹活,顧南行才不替他想主意呢!當然,顧南行也毫不懷疑,賈詡肯定有了對策。
果然,賈詡在地圖上隨手一指道:“諸位請看,這清河國雖然與東郡和平原郡相鄰。若是此地被攻克,那背後是一馬平川!若是我軍騎兵得勝,不救此地,彼軍糧道則大開於我軍。此決戰之地也!”
看著賈詡指著的靈縣,眾人紛紛頷首,聽賈詡仔細講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