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兵書戰策
三國第一後勤大師,蕭何算什麽? 作者:蓮花落地成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南行的解決辦法,實際上是之前他在北地推廣的士兵們學習軍規認字的一個後續進一步提升的方案。
經過在北地的兩年時間,雖然掃盲工作進展十分不順利,至少還有三分之一士兵做不到寫自己的名字,一半的士兵不能完整的認識各種軍規上的文字。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士兵學習水平勉強達到了可以進行下一步教學的程度了。
對於這個結果,顧南行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是有什麽問題。要知道,在其他穿越故事裏,半年給全軍掃盲之類的例子屢見不鮮。可是,顧南行也不知道他們用的什麽方法,隻能是按照自己的辦法慢慢來了。
當然,按照藍星華夏的標準,其實他兩年做的也還可以。要知道,當年藍星華夏作為一支最具有革命性,掃盲最積極的軍隊,早期掃盲的標準也就是認識三百個常用字就夠了。而那個時候,不僅有筆紙,還有各種教具,識字的知識分子和老師也比顧南行能夠提供的多得多。
顧南行這種打算給百分之二十學文字比較好的士兵,上升級版課程的背後,實際上還是劉備軍需要擴軍的需求。
在顧南行的想法裏,未來的劉備軍,必然是要擴充到數萬,乃至數十萬規模的。那麽,劉備軍需要的軍官人數也是驚人的。按照現在劉備軍伍長必須記住軍規,曲軍侯必須懂得如何作戰的要求,這個培訓的比率甚至還是略有不足的。因為,許多新來的士兵,例如徐晃和他的部曲,還在接受掃盲的過程中,而部分遊牧民士兵,認字上也有很多困難,距離達到要求還很遠。
終究在這個時代裏,能夠指揮作戰的軍官,在軍中有十分之一就足夠了。能夠獨領一軍的軍官,數百上千人裏麵有一個就算是勉強滿足需求。所以,目前這個狀態還算是差強人意。
而且,顧南行的下一步教學,也絕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東西。很多人認為,應該教給士兵們孫子兵法之類的理論著作。顧南行很清楚的知道,讓這些剛剛掃盲結束的士兵看那種東西,除非他們是天生的名將,不然根本不可能學的明白。
他要做的東西,是簡單明了可以輕易掌握的東西。正如他的老師李衍所說:“下智不可知,上智之過也。”你明明知道這些人沒有那麽好的悟性,也沒有那麽強的理解力,讓他們去學那種他們學不了的東西,這是你的過失。更何況,顧南行自己也沒有那麽好的理解力,他對於孫子兵法如何被將軍們用在戰場上也是完全理解不了,悟性不足。
顧南行整理的教材,就是他所經曆過的戰例。將這些戰例按照兵種和兵種所麵對的情況怎麽做整理下來。同時,在例子前麵寫上是為什麽作戰,對作戰雙方有個道德評價,算是思想工作的一部分。
當然,目前這教材還十分不完善,甚至過於粗淺,許多見解不過是顧南行的一己之見。他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尤其是劉備這個桃園莊主。正如藍星華夏的某位“校長”一樣,在華夏傳統上,弟子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是特別的。如果有效利用這種關係,這對於掌握軍隊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四弟,你這辦法是好辦法。後勤之事你說得很好,但是軍陣之事,還我們需要參詳。”
“大哥本就應當如此。而且,還要請大哥和各位將軍親自給各位軍士講解,此策才能真正奏效。”
於是,顧南行又拿出了自己給這些軍士上課的計劃。這些被選中的士兵,要定期在軍營中學習研讀記錄著這些作戰方式的木板。每一塊板子就記錄有一種情況下該怎麽做的內容,以及對應的戰例。然後,還要有一名將領,來講解這個戰例,來說明這個這個戰例在具體的戰鬥中到底是怎麽應用的。
可是,看到這個上課日期,眾將紛紛表示,要不然把自己的上課日期往後推一推,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唯有張飛表示,這顧南行不是把要講的內容都寫上去了麽?為什麽還要推遲上課的時間,照著說不行麽?
劉備見狀,隻能拍了拍張飛說:“三弟,隻是照著講當然容易,但是要想讓軍士們懂得行軍作戰,隻靠如此怕是不夠。不如三弟,以後我們上課你也跟著一起,將來也有益處。”
“大哥,俺能不去麽?”
“三弟……”
在劉備慈祥的微笑下,張飛不得不接受,以後每次上課他都要去旁聽的結果。
而其他眾將也在劉備的熱情邀請下,每個人都分到了一部分課程的準備工作。大體上,劉備和關羽是戰陣部分的主要編纂人,徐晃專門負責步兵部分,黃忠專門負責設計弓弩的部分,顧南行則是負責後勤和獎懲之事。
當然,還有一個人需要利用起來,那就是一直在旁邊看戲的賈詡。要真的論指導軍士如何成為一名軍官,那這裏沒有人比賈詡更加適合。
所以,賈詡隻能一臉無奈的接下了最困難的工作——在顧南行這個不太靠譜的基礎上,編纂一個大綱,讓眾將能夠往裏麵填寫內容。
這倒不是說賈詡不願意,正如賈詡所說:“此亦千年之計也……”
雖然說,這書肯定成不了儒生士族之間傳頌的經典,但是以其實用性,賈詡相信這東西肯定會被未來的軍隊采用。那麽,一開始編寫這書的作者們,未來影響力也絕不會小。他感慨的是,給他編纂的時間太短了。
諸將編寫內容也要時間,而距離士兵們放假結束,迴來開始上課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所以,賈詡最多隻有五天的時間去完成這份大綱。要讓他在五天的時間基礎上,編寫出一份可能傳承千年的大綱,哪怕是顧南行說這個可以不斷修訂,賈詡也不願意輕易的做一份湊合的玩意兒。
所以,經過了五天的通宵加班,頂著黑眼圈的賈詡將自己編纂的綱要交給了同樣有點黑眼圈,一直研究怎麽寫序言的劉備。
經過在北地的兩年時間,雖然掃盲工作進展十分不順利,至少還有三分之一士兵做不到寫自己的名字,一半的士兵不能完整的認識各種軍規上的文字。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士兵學習水平勉強達到了可以進行下一步教學的程度了。
對於這個結果,顧南行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教學方法是不是有什麽問題。要知道,在其他穿越故事裏,半年給全軍掃盲之類的例子屢見不鮮。可是,顧南行也不知道他們用的什麽方法,隻能是按照自己的辦法慢慢來了。
當然,按照藍星華夏的標準,其實他兩年做的也還可以。要知道,當年藍星華夏作為一支最具有革命性,掃盲最積極的軍隊,早期掃盲的標準也就是認識三百個常用字就夠了。而那個時候,不僅有筆紙,還有各種教具,識字的知識分子和老師也比顧南行能夠提供的多得多。
顧南行這種打算給百分之二十學文字比較好的士兵,上升級版課程的背後,實際上還是劉備軍需要擴軍的需求。
在顧南行的想法裏,未來的劉備軍,必然是要擴充到數萬,乃至數十萬規模的。那麽,劉備軍需要的軍官人數也是驚人的。按照現在劉備軍伍長必須記住軍規,曲軍侯必須懂得如何作戰的要求,這個培訓的比率甚至還是略有不足的。因為,許多新來的士兵,例如徐晃和他的部曲,還在接受掃盲的過程中,而部分遊牧民士兵,認字上也有很多困難,距離達到要求還很遠。
終究在這個時代裏,能夠指揮作戰的軍官,在軍中有十分之一就足夠了。能夠獨領一軍的軍官,數百上千人裏麵有一個就算是勉強滿足需求。所以,目前這個狀態還算是差強人意。
而且,顧南行的下一步教學,也絕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東西。很多人認為,應該教給士兵們孫子兵法之類的理論著作。顧南行很清楚的知道,讓這些剛剛掃盲結束的士兵看那種東西,除非他們是天生的名將,不然根本不可能學的明白。
他要做的東西,是簡單明了可以輕易掌握的東西。正如他的老師李衍所說:“下智不可知,上智之過也。”你明明知道這些人沒有那麽好的悟性,也沒有那麽強的理解力,讓他們去學那種他們學不了的東西,這是你的過失。更何況,顧南行自己也沒有那麽好的理解力,他對於孫子兵法如何被將軍們用在戰場上也是完全理解不了,悟性不足。
顧南行整理的教材,就是他所經曆過的戰例。將這些戰例按照兵種和兵種所麵對的情況怎麽做整理下來。同時,在例子前麵寫上是為什麽作戰,對作戰雙方有個道德評價,算是思想工作的一部分。
當然,目前這教材還十分不完善,甚至過於粗淺,許多見解不過是顧南行的一己之見。他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尤其是劉備這個桃園莊主。正如藍星華夏的某位“校長”一樣,在華夏傳統上,弟子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是特別的。如果有效利用這種關係,這對於掌握軍隊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
“四弟,你這辦法是好辦法。後勤之事你說得很好,但是軍陣之事,還我們需要參詳。”
“大哥本就應當如此。而且,還要請大哥和各位將軍親自給各位軍士講解,此策才能真正奏效。”
於是,顧南行又拿出了自己給這些軍士上課的計劃。這些被選中的士兵,要定期在軍營中學習研讀記錄著這些作戰方式的木板。每一塊板子就記錄有一種情況下該怎麽做的內容,以及對應的戰例。然後,還要有一名將領,來講解這個戰例,來說明這個這個戰例在具體的戰鬥中到底是怎麽應用的。
可是,看到這個上課日期,眾將紛紛表示,要不然把自己的上課日期往後推一推,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唯有張飛表示,這顧南行不是把要講的內容都寫上去了麽?為什麽還要推遲上課的時間,照著說不行麽?
劉備見狀,隻能拍了拍張飛說:“三弟,隻是照著講當然容易,但是要想讓軍士們懂得行軍作戰,隻靠如此怕是不夠。不如三弟,以後我們上課你也跟著一起,將來也有益處。”
“大哥,俺能不去麽?”
“三弟……”
在劉備慈祥的微笑下,張飛不得不接受,以後每次上課他都要去旁聽的結果。
而其他眾將也在劉備的熱情邀請下,每個人都分到了一部分課程的準備工作。大體上,劉備和關羽是戰陣部分的主要編纂人,徐晃專門負責步兵部分,黃忠專門負責設計弓弩的部分,顧南行則是負責後勤和獎懲之事。
當然,還有一個人需要利用起來,那就是一直在旁邊看戲的賈詡。要真的論指導軍士如何成為一名軍官,那這裏沒有人比賈詡更加適合。
所以,賈詡隻能一臉無奈的接下了最困難的工作——在顧南行這個不太靠譜的基礎上,編纂一個大綱,讓眾將能夠往裏麵填寫內容。
這倒不是說賈詡不願意,正如賈詡所說:“此亦千年之計也……”
雖然說,這書肯定成不了儒生士族之間傳頌的經典,但是以其實用性,賈詡相信這東西肯定會被未來的軍隊采用。那麽,一開始編寫這書的作者們,未來影響力也絕不會小。他感慨的是,給他編纂的時間太短了。
諸將編寫內容也要時間,而距離士兵們放假結束,迴來開始上課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所以,賈詡最多隻有五天的時間去完成這份大綱。要讓他在五天的時間基礎上,編寫出一份可能傳承千年的大綱,哪怕是顧南行說這個可以不斷修訂,賈詡也不願意輕易的做一份湊合的玩意兒。
所以,經過了五天的通宵加班,頂著黑眼圈的賈詡將自己編纂的綱要交給了同樣有點黑眼圈,一直研究怎麽寫序言的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