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簡直可以稱之為孤品
重生1986:從鑒寶撿漏開始逆襲 作者:孫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瓷瓶,是一件極其罕見的古董!”
唐東明露出笑容,托著瓷瓶的底部,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了桌上,語氣中也帶著幾分興奮。
他還是第一次見識到保存如此完整的宣德汝窯仿品,按照曆史發展軌跡,宮中典藏的瓷器不迷失於戰亂中,就是流亡在海外!
而聽到這話,兩人都湊了過來,神情激動,心中的期待化為了實質。
“汝窯仿製起於明宣德年間,為了達到北宋時期的品質,曾有不少匠人專門研究過曆史資料,這個時期的仿製品是最為精美的,後世無出其右,當時官窯都被征用,專門生產仿品。”
“你們看,瓷瓶上釉麵色澤透亮,紋路整齊,一般而言,隻有專門負責仿製的工匠才能有這種仿製水平,簡單解釋一下,就好像現今存有的仿品,若是完好保存到了幾百年之後,也能成為一件珍品。”
“拋開其仿製的本質不談,也能稱得上是宣德年間的官窯,這隻瓷瓶,當年應該是隨著大人物一起下了墳墓,封閉的環境能減少氧化,所以才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落到了一般鑒寶師手中,恐怕很容易被其精致的外表所迷惑。”
“我若是沒有看到底部的官印,怕是也會草草下了結論!”
唐東明將瓷器的由來解釋得清清楚楚,每一句話都有事實加以佐證。
但還是讓兩人聽得一愣一愣的,什麽紋路釉麵之類的專業名詞,他們可不懂。
但明宣德年間的官窯是什麽含金量,心裏可門兒清……
這件宣德官窯若是放在拍賣會上拍賣,少說也得幾十萬的高價。
就是不知道劉大海當年是從誰那裏買到的,不過無論花了多少錢都是賺的。
唐東明還記得,在他登上鑒寶師的巔峰之後,所見到的宣德官窯不過一手之數。
而且沒有哪一件擁有這麽好的成色。
撿了這麽一個大漏,王老三還有點愣愣的,“唐先生,你確定你沒開玩笑?”
“鑒寶師不能說假話,否則就是對曆史的褻瀆,王先生若是不相信我,可以另去找專人鑒定,想必他們見到了這枚官印之後,一定會得出相同的結果!”
“我先前將瓶身之上的紋路認成了蟹爪紋,但這個實際上是橘皮,看上去要規則許多,而橘皮紋隻出現在宣德年間。”
“王老板,你可是賺翻了,就算將整個華夏古玩市場給翻過來,怕是都很難找到一件品質如此之好的宣德官窯瓷瓶。”
“而且這玩意資料稀少,存世更是不多,幾乎沒有任何贗品,忽略海外市場流通的,你這枚,簡直可以稱之為孤品!”
咕嚕!
王老三狠狠咽了下口水,他已經透過這番話看到了瓷瓶的價值所在。
隨後嘴角控製不住地綻放出放肆的笑容來。
緊接著,唐東明話鋒一轉,直接指向了瘸老三,“所以,王老板,那個瘸腿鑒寶師是盯上了這宣德官窯。”
“這個混蛋,差點讓我失去一件等同於孤品的寶貝!”
有了他的提醒,王老三很快就反應過來。
此刻仔細迴想,那個瘸子鑒寶師近乎完美的利用了信息差,直接上演了一出空手套白狼。
若是沒有唐東明出麵鑒定,自己恐怕就真的將寶貝給拱手相讓。
縱使心中已經有十分確定,但唐東明還是多問了一句,“王老板可還記得,那瘸腿鑒寶師長什麽樣子?”
聽到這話,王老三撓撓頭,眯著眼仔細迴想了下。
“記不太清了,這人長得很猥瑣,是熟人介紹過來的,他說自己是鑒寶師,我也就沒有多想,而且很奇怪,我在買下瓷瓶之後,幾乎就沒有告訴任何人,這家夥一上來就直衝瓷瓶,就好像知道什麽內幕消息一般……”
“鑒寶師之間,有時候也會互通有無,至於這情報,應該是他買來的。”
說到這,王老三搖搖頭,有些咬牙切齒,可以看出來,他有些生氣了。
唐東明沉吟一陣,出聲提醒,“像這種沒有底線的人,就喜歡設局謀法,四處誆騙,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我應該認識他,王老板日後可要多加小心。”
這件事,瘸老三的確是過分了。
不過他的眼光倒也的確毒辣,自己都差點沒有辨別出這瓷瓶的歸屬,竟然被這家夥給提前得知,還設了一個近乎完美局。
但老天從來都是公平的,讓劉大海和王老三遇上了他。
“奶奶的,越想越生氣,不行,我必須得揍他一頓,否則我這心裏不舒服!”
見此,劉大海忙上前一步開始進行勸說,“王老板,你別衝動,打人可是犯法的!”
“怕什麽,又不是我去打,再說了,隻是教訓教訓他,大不了下手輕一點,朝不要命的地方打,這家夥差點騙了我的寶貝,還不讓出出氣了?”
王老三倒十分直接,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背靠的是黑白兩道的支持。
區區一個瘸子鑒寶師而已,敬幾分是給鑒寶祖師爺麵子,如今撕破了臉皮,沒有要他的命就應該偷著樂了。
“王老板,我或許知道這個混蛋在哪,你什麽時候決定動手了,打給我就行!”
“唐先生,你好不容易來一趟,也先別著急走,賬是要算的,但不是現在,咱們可以好好聊聊,我覺得你的禦物閣很有前景,咱們談談合作的事……”
隨便找了個借口將唐東明留了下來,王老三親自起身,取來茶壺為他沏茶。
麵帶著微笑接過茶杯,唐東明輕聲開口,“王老板客氣了,日後若是有古玩方麵的問題,王老板可以隨時來找我。”
就目前觀察而言,這個王老三愛憎分明,行為和善,倒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結交對象。
王老三點點頭,十分闊氣的開口,“唐先生,你幫了我這麽大一個忙,想要什麽報酬盡管提,我王林一定是說到做到!”
他的生意體量雖不如市裏那些大老板,但在霞山縣這一畝三分地上,還是有點地位在的。
唐東明露出笑容,托著瓷瓶的底部,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了桌上,語氣中也帶著幾分興奮。
他還是第一次見識到保存如此完整的宣德汝窯仿品,按照曆史發展軌跡,宮中典藏的瓷器不迷失於戰亂中,就是流亡在海外!
而聽到這話,兩人都湊了過來,神情激動,心中的期待化為了實質。
“汝窯仿製起於明宣德年間,為了達到北宋時期的品質,曾有不少匠人專門研究過曆史資料,這個時期的仿製品是最為精美的,後世無出其右,當時官窯都被征用,專門生產仿品。”
“你們看,瓷瓶上釉麵色澤透亮,紋路整齊,一般而言,隻有專門負責仿製的工匠才能有這種仿製水平,簡單解釋一下,就好像現今存有的仿品,若是完好保存到了幾百年之後,也能成為一件珍品。”
“拋開其仿製的本質不談,也能稱得上是宣德年間的官窯,這隻瓷瓶,當年應該是隨著大人物一起下了墳墓,封閉的環境能減少氧化,所以才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落到了一般鑒寶師手中,恐怕很容易被其精致的外表所迷惑。”
“我若是沒有看到底部的官印,怕是也會草草下了結論!”
唐東明將瓷器的由來解釋得清清楚楚,每一句話都有事實加以佐證。
但還是讓兩人聽得一愣一愣的,什麽紋路釉麵之類的專業名詞,他們可不懂。
但明宣德年間的官窯是什麽含金量,心裏可門兒清……
這件宣德官窯若是放在拍賣會上拍賣,少說也得幾十萬的高價。
就是不知道劉大海當年是從誰那裏買到的,不過無論花了多少錢都是賺的。
唐東明還記得,在他登上鑒寶師的巔峰之後,所見到的宣德官窯不過一手之數。
而且沒有哪一件擁有這麽好的成色。
撿了這麽一個大漏,王老三還有點愣愣的,“唐先生,你確定你沒開玩笑?”
“鑒寶師不能說假話,否則就是對曆史的褻瀆,王先生若是不相信我,可以另去找專人鑒定,想必他們見到了這枚官印之後,一定會得出相同的結果!”
“我先前將瓶身之上的紋路認成了蟹爪紋,但這個實際上是橘皮,看上去要規則許多,而橘皮紋隻出現在宣德年間。”
“王老板,你可是賺翻了,就算將整個華夏古玩市場給翻過來,怕是都很難找到一件品質如此之好的宣德官窯瓷瓶。”
“而且這玩意資料稀少,存世更是不多,幾乎沒有任何贗品,忽略海外市場流通的,你這枚,簡直可以稱之為孤品!”
咕嚕!
王老三狠狠咽了下口水,他已經透過這番話看到了瓷瓶的價值所在。
隨後嘴角控製不住地綻放出放肆的笑容來。
緊接著,唐東明話鋒一轉,直接指向了瘸老三,“所以,王老板,那個瘸腿鑒寶師是盯上了這宣德官窯。”
“這個混蛋,差點讓我失去一件等同於孤品的寶貝!”
有了他的提醒,王老三很快就反應過來。
此刻仔細迴想,那個瘸子鑒寶師近乎完美的利用了信息差,直接上演了一出空手套白狼。
若是沒有唐東明出麵鑒定,自己恐怕就真的將寶貝給拱手相讓。
縱使心中已經有十分確定,但唐東明還是多問了一句,“王老板可還記得,那瘸腿鑒寶師長什麽樣子?”
聽到這話,王老三撓撓頭,眯著眼仔細迴想了下。
“記不太清了,這人長得很猥瑣,是熟人介紹過來的,他說自己是鑒寶師,我也就沒有多想,而且很奇怪,我在買下瓷瓶之後,幾乎就沒有告訴任何人,這家夥一上來就直衝瓷瓶,就好像知道什麽內幕消息一般……”
“鑒寶師之間,有時候也會互通有無,至於這情報,應該是他買來的。”
說到這,王老三搖搖頭,有些咬牙切齒,可以看出來,他有些生氣了。
唐東明沉吟一陣,出聲提醒,“像這種沒有底線的人,就喜歡設局謀法,四處誆騙,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我應該認識他,王老板日後可要多加小心。”
這件事,瘸老三的確是過分了。
不過他的眼光倒也的確毒辣,自己都差點沒有辨別出這瓷瓶的歸屬,竟然被這家夥給提前得知,還設了一個近乎完美局。
但老天從來都是公平的,讓劉大海和王老三遇上了他。
“奶奶的,越想越生氣,不行,我必須得揍他一頓,否則我這心裏不舒服!”
見此,劉大海忙上前一步開始進行勸說,“王老板,你別衝動,打人可是犯法的!”
“怕什麽,又不是我去打,再說了,隻是教訓教訓他,大不了下手輕一點,朝不要命的地方打,這家夥差點騙了我的寶貝,還不讓出出氣了?”
王老三倒十分直接,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背靠的是黑白兩道的支持。
區區一個瘸子鑒寶師而已,敬幾分是給鑒寶祖師爺麵子,如今撕破了臉皮,沒有要他的命就應該偷著樂了。
“王老板,我或許知道這個混蛋在哪,你什麽時候決定動手了,打給我就行!”
“唐先生,你好不容易來一趟,也先別著急走,賬是要算的,但不是現在,咱們可以好好聊聊,我覺得你的禦物閣很有前景,咱們談談合作的事……”
隨便找了個借口將唐東明留了下來,王老三親自起身,取來茶壺為他沏茶。
麵帶著微笑接過茶杯,唐東明輕聲開口,“王老板客氣了,日後若是有古玩方麵的問題,王老板可以隨時來找我。”
就目前觀察而言,這個王老三愛憎分明,行為和善,倒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結交對象。
王老三點點頭,十分闊氣的開口,“唐先生,你幫了我這麽大一個忙,想要什麽報酬盡管提,我王林一定是說到做到!”
他的生意體量雖不如市裏那些大老板,但在霞山縣這一畝三分地上,還是有點地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