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將這場鬧劇給平息下來
重生1986:從鑒寶撿漏開始逆襲 作者:孫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是為什麽?就憑這件產品來看,盛唐玻璃廠的製作水準不差的。”
“唐老板,話雖是這麽說,如今廠子的生存都成了問題,貿然答應您的合作,萬一廠子有一天倒閉了,又該當如何?”
“我是個講誠信的人,也懂得沒那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心存顧慮是一方麵,更害怕的是辜負了唐老板的信任!”
這話一出,倒是讓唐東明心中誕生出幾股暖意來。
商人內心大多冰冷,鮮有人會像劉大海這樣,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
不過,隻要盛唐玻璃廠跟著自己幹,是絕對不會迎來倒閉那一天的。
“那好吧,就先拿成品出來說話,若需求大的,再在劉廠長這裏下訂單!”
話音落下,他立刻從兜裏掏出一張百元大鈔來。
雙方擬定了一份簡單的合同,互相簽上名字,合作就算是達成。
“禦物閣,唐老板你難道是做古董生意的?”
“對!本人在鑒寶方麵略有建樹。”
看到合同之上的落款,劉大海忽然興奮地抬起頭來,目光緊緊的盯著唐東明,似乎是產生了什麽想法。
“訂單談完了,若唐老板不急著走的話,我倒是想和您好好聊聊!”
“不急,下午也沒有什麽安排,若劉廠長有事就直接說吧。”
唐東明抿了一口茶,清新淡雅的感覺在唇舌之間散開。
見竟用上了這麽好的西湖龍井,看來麵前這位廠長的確十分實誠,為了日後的合作,若有他能幫得上的,幫一把就是。
聽到這話,劉大海的神色當中多出了幾分感激,隨後長舒一口氣。
“唐老板,就像你知道的,廠子沒什麽收益,但工人們總是要發工資的,而我這個當廠長的,手頭已經沒錢了,所以就想著,將家裏的幾件古董給賣出去!”
“不瞞您說,我本人對收藏古玩還是很有興趣的,早些年憑借廠子賺錢了,家裏也有不少藏品。”
“前幾日聯係上了一位買家,他看中了一件天青汝窯,本想直接買下來的,隻可惜沒有帶夠錢,可等到下次見麵的時候,這人的態度就發生了很大轉變!”
“他開始嚐試用各種方法壓價,後來好不容易付了錢,沒過幾天又找上門來,非說我這東西是假的,這找誰說理去,這兩天正為此事發愁呢,唐老板能否幫個忙,拿個主意?”
“若是可以的話,訂金隻給六十塊就行了!”
劉大海一咬牙,快速的說道,在他看來,這些瓷器書畫之類的古玩,還是得找專人來拿一個鑒定結果出來,才能將這場鬧劇給平息下來。
這禦物閣前些日還上了霞山晚報,公信力可見一斑。
而唐東明是這家店的老板,若是他能陪著自己一起去為瓷器站台,對方也就沒有了繼續鬧下去的理由。
聽完了事情的經過,唐東明微微一笑,還以為多大的事。
俗話說,買定離手,一概不管,這劉大海性子老實,對方找上門來,竟還真的搭理……
若換作是他,恐怕幾句話就給懟迴去了。
買古董本就帶著些許賭博的性質,既然懷疑東西是假的,那麽當初為何還要付錢?
他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茶水,隨後緩緩地開口:“定金就不用減免了,這件事我可以幫忙,但是劉廠長,鑒寶師必須中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若寶貝真的是假的,你可就要賠人家錢了,我還是建議你不理他為好!”
“這怎麽能行呢?無論是對是錯,我劉大海都認了!”
劉大海再歎了一口氣,心中情緒複雜,不過迴想起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的有關禦物閣的新聞,他忽然又有了底氣。
“天青汝窯,可是十分難得一見的寶貝,劉廠長,你當年是多少錢拿下的?”為了多獲取一些信息,唐東明再度開口問。
“有些記不清了,隻記得這東西是從海外的拍賣會上買迴來了,費了好大的勁,才運迴到國內,不過唐老板說得沒錯,這汝窯的外觀細膩,是件珍寶!”
“那位買家也有可能是聽了其他鑒寶師的蠱惑,若能認定你的這件天青汝窯是贗品的話,不僅劉廠長你需要賠錢,而且東西也需要交給對方來銷毀,這是行內規矩,對方說不住想要白嫖這件瓷器!”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就事實分析了一番,唐東明心中的懷疑不斷擴大。
如今世間僅存的汝窯可不多,有一大部分幾乎都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隻有很少幾個會落在私人收藏家的手裏。
據劉大海所言,這件汝窯是從海外買來的,或許並未收藏在錄。
也正因如此,才會被人鑽了漏洞,一口咬定是贗品了。
想到這,唐東明心中越發好奇,甚至有預感,這次的鑒寶之旅應該沒有這麽簡單。
見他沉默,劉大海心裏有些打鼓,難不成是想反悔了?
“唐老板,你要是覺得實在為難,不去也沒事,在下也不是在那合作綁架……”
“不存在為難,隻是第一次碰上這樣的事,感覺有些奇怪,就算是不衝著這次的合作,劉廠長親自到禦物閣請我幫忙,也是絕對會去的!”
唐東明擺擺手,將手中的茶杯輕輕放到桌上,露出一抹笑容。
“往大了說,你我是合作夥伴,而往小了說,是朋友,朋友間幫忙是應該的!”
這劉大海性格倒是不錯,人也實誠,他也願意跟他交個朋友。
事情談妥之後,兩人也沒有耽擱時間,坐著汽車就抵達了買家所給出的地址。
一下車,唐東明就認出了這是什麽地方,八零年代的霞山縣,不少富商靠著建廠吃國家的紅利發家。
在擁有了雄厚的底蘊之後,都喜歡在這裏安定下來。
換句話說,如今他們腳下踩著的地方是妥妥的富人區。
放眼望去,幾乎每一棟房子的門前都停著一輛小汽車。
或許整個縣城百分之八九十的車子都在這裏,而也隻有家境殷實的才會去考慮古董需求。
“唐老板,話雖是這麽說,如今廠子的生存都成了問題,貿然答應您的合作,萬一廠子有一天倒閉了,又該當如何?”
“我是個講誠信的人,也懂得沒那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心存顧慮是一方麵,更害怕的是辜負了唐老板的信任!”
這話一出,倒是讓唐東明心中誕生出幾股暖意來。
商人內心大多冰冷,鮮有人會像劉大海這樣,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
不過,隻要盛唐玻璃廠跟著自己幹,是絕對不會迎來倒閉那一天的。
“那好吧,就先拿成品出來說話,若需求大的,再在劉廠長這裏下訂單!”
話音落下,他立刻從兜裏掏出一張百元大鈔來。
雙方擬定了一份簡單的合同,互相簽上名字,合作就算是達成。
“禦物閣,唐老板你難道是做古董生意的?”
“對!本人在鑒寶方麵略有建樹。”
看到合同之上的落款,劉大海忽然興奮地抬起頭來,目光緊緊的盯著唐東明,似乎是產生了什麽想法。
“訂單談完了,若唐老板不急著走的話,我倒是想和您好好聊聊!”
“不急,下午也沒有什麽安排,若劉廠長有事就直接說吧。”
唐東明抿了一口茶,清新淡雅的感覺在唇舌之間散開。
見竟用上了這麽好的西湖龍井,看來麵前這位廠長的確十分實誠,為了日後的合作,若有他能幫得上的,幫一把就是。
聽到這話,劉大海的神色當中多出了幾分感激,隨後長舒一口氣。
“唐老板,就像你知道的,廠子沒什麽收益,但工人們總是要發工資的,而我這個當廠長的,手頭已經沒錢了,所以就想著,將家裏的幾件古董給賣出去!”
“不瞞您說,我本人對收藏古玩還是很有興趣的,早些年憑借廠子賺錢了,家裏也有不少藏品。”
“前幾日聯係上了一位買家,他看中了一件天青汝窯,本想直接買下來的,隻可惜沒有帶夠錢,可等到下次見麵的時候,這人的態度就發生了很大轉變!”
“他開始嚐試用各種方法壓價,後來好不容易付了錢,沒過幾天又找上門來,非說我這東西是假的,這找誰說理去,這兩天正為此事發愁呢,唐老板能否幫個忙,拿個主意?”
“若是可以的話,訂金隻給六十塊就行了!”
劉大海一咬牙,快速的說道,在他看來,這些瓷器書畫之類的古玩,還是得找專人來拿一個鑒定結果出來,才能將這場鬧劇給平息下來。
這禦物閣前些日還上了霞山晚報,公信力可見一斑。
而唐東明是這家店的老板,若是他能陪著自己一起去為瓷器站台,對方也就沒有了繼續鬧下去的理由。
聽完了事情的經過,唐東明微微一笑,還以為多大的事。
俗話說,買定離手,一概不管,這劉大海性子老實,對方找上門來,竟還真的搭理……
若換作是他,恐怕幾句話就給懟迴去了。
買古董本就帶著些許賭博的性質,既然懷疑東西是假的,那麽當初為何還要付錢?
他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茶水,隨後緩緩地開口:“定金就不用減免了,這件事我可以幫忙,但是劉廠長,鑒寶師必須中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若寶貝真的是假的,你可就要賠人家錢了,我還是建議你不理他為好!”
“這怎麽能行呢?無論是對是錯,我劉大海都認了!”
劉大海再歎了一口氣,心中情緒複雜,不過迴想起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的有關禦物閣的新聞,他忽然又有了底氣。
“天青汝窯,可是十分難得一見的寶貝,劉廠長,你當年是多少錢拿下的?”為了多獲取一些信息,唐東明再度開口問。
“有些記不清了,隻記得這東西是從海外的拍賣會上買迴來了,費了好大的勁,才運迴到國內,不過唐老板說得沒錯,這汝窯的外觀細膩,是件珍寶!”
“那位買家也有可能是聽了其他鑒寶師的蠱惑,若能認定你的這件天青汝窯是贗品的話,不僅劉廠長你需要賠錢,而且東西也需要交給對方來銷毀,這是行內規矩,對方說不住想要白嫖這件瓷器!”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就事實分析了一番,唐東明心中的懷疑不斷擴大。
如今世間僅存的汝窯可不多,有一大部分幾乎都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隻有很少幾個會落在私人收藏家的手裏。
據劉大海所言,這件汝窯是從海外買來的,或許並未收藏在錄。
也正因如此,才會被人鑽了漏洞,一口咬定是贗品了。
想到這,唐東明心中越發好奇,甚至有預感,這次的鑒寶之旅應該沒有這麽簡單。
見他沉默,劉大海心裏有些打鼓,難不成是想反悔了?
“唐老板,你要是覺得實在為難,不去也沒事,在下也不是在那合作綁架……”
“不存在為難,隻是第一次碰上這樣的事,感覺有些奇怪,就算是不衝著這次的合作,劉廠長親自到禦物閣請我幫忙,也是絕對會去的!”
唐東明擺擺手,將手中的茶杯輕輕放到桌上,露出一抹笑容。
“往大了說,你我是合作夥伴,而往小了說,是朋友,朋友間幫忙是應該的!”
這劉大海性格倒是不錯,人也實誠,他也願意跟他交個朋友。
事情談妥之後,兩人也沒有耽擱時間,坐著汽車就抵達了買家所給出的地址。
一下車,唐東明就認出了這是什麽地方,八零年代的霞山縣,不少富商靠著建廠吃國家的紅利發家。
在擁有了雄厚的底蘊之後,都喜歡在這裏安定下來。
換句話說,如今他們腳下踩著的地方是妥妥的富人區。
放眼望去,幾乎每一棟房子的門前都停著一輛小汽車。
或許整個縣城百分之八九十的車子都在這裏,而也隻有家境殷實的才會去考慮古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