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珀石洋洋得意的一笑,心說這第一場自己是贏定了,於是自信滿滿的用標準的英語為40位外國人介紹西方醫學的理論體係,其間還時不時夾雜著幾個連現場翻譯都不懂的醫學術語。
莊珀石的講解聽得在場幾位本校搞西醫的專家連連點頭,他們這個級別的專家,英文都是非常棒的。
在他們看來,不得不說這個二鬼子的水平還是很高的,理論功底很紮實,如果嘴巴不那麽臭,為人不那麽狂傲的話,學校為他花點錢也算是值迴了票價。
莊珀石洋洋灑灑說了半天,自我感覺還沒有說盡興,說到最後還搞超時了。
台下的觀眾裏,除了搞自媒體的網紅們,剩下的大多數都是本校的學生,他們在台下竊竊私語。
“嗨,老三,你英語過了六級了,這個二鬼子說什麽你聽懂了嗎?我看現場翻譯好像有點跟不上他的語速啊,翻譯得亂七八糟。”
“不好意思,老大,我也沒聽懂,大致意思能聽個差不多明白,不過很多關鍵的詞兒都是專業術語,您等我過了專業八級再說吧。”
網紅們也沒閑著,利用間隙與直播間的老鐵們互動起來,
“各位老鐵信有學醫的嗎?這位莊醫生說的啥能給翻譯翻譯不?能翻譯的發個1,我和你做個聯線。”
結果播間裏發了一堆1,知道的是網友搗亂,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國國民英語已經全麵普及了呢。
一位網友說道:“我是米國人,不信看認證,他說的連我都聽不懂,太深奧了,好多單詞我都沒聽過。”
接下來上場的是杜林,他首先問了問在座的40位評判,
“吃了嗎?”
下麵這40人都笑了,因為做為一個來華夏的“老外”,除了給自己起一個華夏名字之外,最先學的恐怕就是打招唿,而最有華夏特色的打招唿方式就是問“吃了嗎?”
“為什麽華夏人見麵總喜歡問‘吃了嗎’?”杜林問各位老外,別說老外們不知道,很多華夏觀眾都在搖頭,“從前咱們華夏人窮啊,很多人,很多地方連飯都吃不飽,那時人們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飯,所以人們見麵總是問‘吃了嗎’?如果吃了,說明你今天過的不錯,這樣看來,其實和英語中打招唿的‘howareyou?’是一個意思。”
老外們紛紛點頭,他們都在華夏生活了一段時間,杜林雖然是用華夏語說的,但用詞都很簡單淺顯,讓這些外國人都能聽懂。
“華夏人很重視吃,所以我們華夏人除了研究食物的做法以外,還研究吃不同食物,對身體會有什麽不同的功效,比如,治病。
如果你得了感冒,華夏人會建議你喝生薑煮的水,對,就是做菜用的生薑,這沒有什麽科學道理,隻是幾千年來,無數人經曆了無數次感冒之後,發現喝生薑水治療感冒的效果最好,便形成了這樣一個成功的經驗,口口相傳,一直到今天。
這隻是一個例子,其實每一種中藥,每一種中醫的診斷方式,都體現著兩個字——‘經驗’,為什麽你們西方人不喜歡接受中醫?原因就在於此,”
杜林隨機采訪了一位年輕一點的老外:“這位先生,請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正在自家院子裏用除草機修剪草坪,你父親過來告訴你,修剪草坪應該從院子的中間開始,一圈一圈的修剪,你會聽他的嗎?”
那個年輕人想了想,用不怎麽流利的華夏語說道:“不會,我會(按照)自己的方法剪,或者請教一下園藝師。”
“你們看,你們西方人不喜歡聽從別人的經驗,事事都喜歡自己試一試,或者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而華夏人正好相反,我們重視前輩們總結的各種經驗,還會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這些幾千年來無數人得了無數次疾病而形成的海量經驗匯集起來,就是中醫學理論的由來。
聽過我上次的課的同學知道,我說過,西醫是實驗科學,它以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為基礎,中醫是經驗科學,它是以幾千年來積累的經驗為基礎,結合華夏的傳統文化思想,形成一套獨特的理論體係,這套體係可能在世界上無法得到普適的理解,但用黑格爾的話說‘existenceisrationality’,‘存在即合理’,這套理論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曆史還要久遠,我們有什麽理由對它進行懷疑呢?
再說,諸位來華夏的目的不也正是對這個國家豐富和悠久的文化所吸引嗎?中醫就是這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什麽不可接受的呢?”
40位外國人聽後紛紛點頭,杜林最後了一句話算是說到了他們心坎兒裏了,他們不遠萬裏來到華夏,就算一開始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華夏的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但在華夏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無不為華夏的傳統文明所折服,所以對杜林的話無不感到深深的認同。
看到評判們的態度,莊珀石有些慌,連忙說道:
“你不要淨挑好聽的說,據我所知,你們中醫看病,動不動就說什麽陰陽五行,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麽是陰?什麽是陽?還不是你們這些騙子醫生一張口,說陰就是陰,說陽就是陽。
再說那些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說,那更是無稽之談,眾所周知,世間萬物無不是由微觀的分子原子構成,人體是由各種器官係統組成,哪裏來的五行屬性?你說我是金木水火土哪一種?
還有就是所謂的‘氣’,氣是什麽東西,空氣?氧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就算看不見摸不著,但至少我們有辦法用科學的辦法去檢測到,你們中醫的氣怎麽檢測?
說白了,你們中醫根學不是科學,而是玄學,說玄學都是抬舉你們了,簡直就是騙術、巫術!想靠這些東西治病?真是荒謬!這是對病人的身體極不負責!”
莊珀石的講解聽得在場幾位本校搞西醫的專家連連點頭,他們這個級別的專家,英文都是非常棒的。
在他們看來,不得不說這個二鬼子的水平還是很高的,理論功底很紮實,如果嘴巴不那麽臭,為人不那麽狂傲的話,學校為他花點錢也算是值迴了票價。
莊珀石洋洋灑灑說了半天,自我感覺還沒有說盡興,說到最後還搞超時了。
台下的觀眾裏,除了搞自媒體的網紅們,剩下的大多數都是本校的學生,他們在台下竊竊私語。
“嗨,老三,你英語過了六級了,這個二鬼子說什麽你聽懂了嗎?我看現場翻譯好像有點跟不上他的語速啊,翻譯得亂七八糟。”
“不好意思,老大,我也沒聽懂,大致意思能聽個差不多明白,不過很多關鍵的詞兒都是專業術語,您等我過了專業八級再說吧。”
網紅們也沒閑著,利用間隙與直播間的老鐵們互動起來,
“各位老鐵信有學醫的嗎?這位莊醫生說的啥能給翻譯翻譯不?能翻譯的發個1,我和你做個聯線。”
結果播間裏發了一堆1,知道的是網友搗亂,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國國民英語已經全麵普及了呢。
一位網友說道:“我是米國人,不信看認證,他說的連我都聽不懂,太深奧了,好多單詞我都沒聽過。”
接下來上場的是杜林,他首先問了問在座的40位評判,
“吃了嗎?”
下麵這40人都笑了,因為做為一個來華夏的“老外”,除了給自己起一個華夏名字之外,最先學的恐怕就是打招唿,而最有華夏特色的打招唿方式就是問“吃了嗎?”
“為什麽華夏人見麵總喜歡問‘吃了嗎’?”杜林問各位老外,別說老外們不知道,很多華夏觀眾都在搖頭,“從前咱們華夏人窮啊,很多人,很多地方連飯都吃不飽,那時人們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吃飯,所以人們見麵總是問‘吃了嗎’?如果吃了,說明你今天過的不錯,這樣看來,其實和英語中打招唿的‘howareyou?’是一個意思。”
老外們紛紛點頭,他們都在華夏生活了一段時間,杜林雖然是用華夏語說的,但用詞都很簡單淺顯,讓這些外國人都能聽懂。
“華夏人很重視吃,所以我們華夏人除了研究食物的做法以外,還研究吃不同食物,對身體會有什麽不同的功效,比如,治病。
如果你得了感冒,華夏人會建議你喝生薑煮的水,對,就是做菜用的生薑,這沒有什麽科學道理,隻是幾千年來,無數人經曆了無數次感冒之後,發現喝生薑水治療感冒的效果最好,便形成了這樣一個成功的經驗,口口相傳,一直到今天。
這隻是一個例子,其實每一種中藥,每一種中醫的診斷方式,都體現著兩個字——‘經驗’,為什麽你們西方人不喜歡接受中醫?原因就在於此,”
杜林隨機采訪了一位年輕一點的老外:“這位先生,請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正在自家院子裏用除草機修剪草坪,你父親過來告訴你,修剪草坪應該從院子的中間開始,一圈一圈的修剪,你會聽他的嗎?”
那個年輕人想了想,用不怎麽流利的華夏語說道:“不會,我會(按照)自己的方法剪,或者請教一下園藝師。”
“你們看,你們西方人不喜歡聽從別人的經驗,事事都喜歡自己試一試,或者聽從專業人士的意見,而華夏人正好相反,我們重視前輩們總結的各種經驗,還會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這些幾千年來無數人得了無數次疾病而形成的海量經驗匯集起來,就是中醫學理論的由來。
聽過我上次的課的同學知道,我說過,西醫是實驗科學,它以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實驗結果為基礎,中醫是經驗科學,它是以幾千年來積累的經驗為基礎,結合華夏的傳統文化思想,形成一套獨特的理論體係,這套體係可能在世界上無法得到普適的理解,但用黑格爾的話說‘existenceisrationality’,‘存在即合理’,這套理論已經存在了幾千年,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曆史還要久遠,我們有什麽理由對它進行懷疑呢?
再說,諸位來華夏的目的不也正是對這個國家豐富和悠久的文化所吸引嗎?中醫就是這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什麽不可接受的呢?”
40位外國人聽後紛紛點頭,杜林最後了一句話算是說到了他們心坎兒裏了,他們不遠萬裏來到華夏,就算一開始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華夏的源遠流長的曆史文化,但在華夏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無不為華夏的傳統文明所折服,所以對杜林的話無不感到深深的認同。
看到評判們的態度,莊珀石有些慌,連忙說道:
“你不要淨挑好聽的說,據我所知,你們中醫看病,動不動就說什麽陰陽五行,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麽是陰?什麽是陽?還不是你們這些騙子醫生一張口,說陰就是陰,說陽就是陽。
再說那些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說,那更是無稽之談,眾所周知,世間萬物無不是由微觀的分子原子構成,人體是由各種器官係統組成,哪裏來的五行屬性?你說我是金木水火土哪一種?
還有就是所謂的‘氣’,氣是什麽東西,空氣?氧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就算看不見摸不著,但至少我們有辦法用科學的辦法去檢測到,你們中醫的氣怎麽檢測?
說白了,你們中醫根學不是科學,而是玄學,說玄學都是抬舉你們了,簡直就是騙術、巫術!想靠這些東西治病?真是荒謬!這是對病人的身體極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