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孔老信得過我,您這點兒小毛病就由我來幫您治吧?”
“小毛病?這肝陽上亢在小杜你的眼裏隻是個小毛病?”孔維年饒有興趣地看著杜林。
杜林嗬嗬一笑,
“既然孔老也知道您這是肝陽上亢,那又為何不治呢?”
“你不是號過脈了嗎?”孔維年戲謔的看著杜林,一老一小相視而笑(猜猜誰是老誰是小)。
所謂的肝陽上亢,其實就是中醫對高血壓的一種叫法。在中醫中依據成因,除了肝陽上亢以外,還將高血壓分為風痰上擾,氣滯血瘀,肝腎虧虛等多種說法。
如果單純隻是因為肝陽上亢導致的高血壓症狀,以孔老爺子的水平自然是藥到病除,隻需補腎滋陰,平肝潛陽,便能很好的控製住血壓。
但杜林通過孔老的脈相得知,孔老在十幾年前曾經做過一次腎髒移植手術,新換的這一個腎髒與孔老的體質不合,無法通過常規的方法來治療高血壓,隻能通過口服降壓藥的方式來緩解高血壓的症狀,說穿了還是治標不治本。
作為一個中醫界的泰鬥,卻連自己的高血壓都無法治好,所以孔維年礙於麵子一直也不願意找別的中醫來幫他出主意,沒想到今天卻被杜林簡單的號了一下脈,便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兩人緩緩走在走廊裏,誰也沒有說話,卻是各懷心思。
孔維年在思考如何調理丁老的身體,而杜林卻在考慮怎樣幫孔老治好高血壓。
來到那間為中醫組單獨準備的小辦公室,杜林將孔老讓進了屋。
孔老是四大名醫孔伯華的親傳嫡孫,同時也是華夏中醫界受人敬仰的前輩,辦公室裏那兩位中醫專家看到孔老,連忙起身執弟子禮向孔老問好,然後又是端茶,又是倒水。
“有孔老來為咱們的調養方案把關,相信丁老的身體一定會很快好起來。”
“就是就是,有孔老在還哪有咱們說話的份兒,咱們就伺侯好文房四寶,認認真真記下孔老的藥方就好了。”
剛才這兩個人還因為杜林要把孔老拉進來分功勞而不快,不過經過這麽一會兒的商量,兩人終於想通了。
孔老來中醫小組也不是壞事,反倒對他們兩個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兒,隻好他們倆個把孔老忽悠住,讓孔老來製定調養方案,那麽無論方案是好是壞,對他們倆都是有利的。如果方案有效果,那麽整個小組都有功勞,他們倆不用出力也能分得一杯羹,如果方案效果不好,出了岔子,那他倆完全可以把責任往孔老身上推。
杜林也看穿這兩個人的心思,鄙夷地看著這兩個所謂“專家”的表演,心裏暗罵,就這種醫德,也配留在專家小組?看來這個專家小組真的是沒幾個好人,不加入也罷。
孔維年活了八十多歲了,這點小伎倆當然也瞞不過他老人家的法眼,不過也正因為活了八十多歲,早已經進入了一種無欲無求的境界,你們願意讓我來出方案,那我就給你們出好了。
很快,孔老便根據丁老的身體狀況寫好了一個中藥方子和一個食療方子,杜林修改了其中幾味藥,孔老看過之後也是大加讚賞,連連誇獎杜林改得妙。
另外兩名專家也不是外行,隻幾眼便看出,這兩個方子絕對是找準病根、對症施治,換作他們兩個的水平絕開不出如此精妙的藥方,不由暗自竊喜,趕緊一人一張把方子拿在手裏。
“孔老,杜醫生,咱們趕緊拿著這兩張方子去向秦組長匯報吧?”
“你們去吧!”孔維年和杜林同時說道,兩人又是一笑。
“勞煩您二位代表我們就行了,我和孔老還有些別的問題要研究一下。”杜林說道。
“辛苦辛苦……”孔老也拱了拱手。
“不辛苦不辛苦,那我們就去了,你們爺兒倆先聊著。”兩個專家忙不迭地奔向專家組的大會議室。
“行了孔老,公事已了,咱們看看你的高血壓怎麽辦吧?”
“像我這種肝陽上亢的病症,正常來說隻要吃幾劑天麻鉤藤飲,最多是再加幾劑龍膽瀉肝湯,就可大大緩解,但我這個腎……”
“是啊,孔老隻有一個腎,而且還不是您自己的,這就不好辦了。”
“你連這個都摸出來了?”孔老大為意外,“我以為你隻是摸出了我的腎功能不好,沒想到你連我做過腎移植手術都知道?”
“您的足少陰腎經在過了商曲穴之後便橫生阻滯,而在大赫穴以下便又順暢起來,算來應該是腎髒動過大手術,而且腎經脈相偏弱,好似孤陰之象,所以我推測您可能隻有一個腎,而且搞不好還不是你自己的。”
“小杜你猜的沒錯,差不多十幾年前,我做過一次大手術,雙腎摘除,換了一個別人的腎,但這個腎和我不太對付,總是不聽話,所以這些年以來一直在吃抗排異反應的藥。
前段時間我發現自己出現了頭暈目眩,健忘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等等症狀,自己給自己號了一脈,發現是肝陽上亢的脈相,便知道自己是得了高血壓。
肝陽上亢自然就要對症煎一劑龍膽泄肝湯喝,但喝了幾天之後,發現我這腎功能不行,雖然平了肝陽,但同時也損了腎陰,所以趕緊停了藥,靠吃西藥頂到現在。”
杜林沉吟了片刻,說道:“孔老,你試試用這個方子。”
說完杜林拿過紙筆,筆走龍蛇寫下了一個方子,寫完之後又檢查了一遍,確認用藥無誤之後將方子遞給了孔老。
孔老接過方子先看字跡便讚了一聲好:“小杜這筆字可是真不錯,一看就是下過苦功的。”
“孔老過獎了。”杜林心說,任何一個人寫了一千四百多年字都會好看的。
“這,這個方子……妙啊!”孔老細細的品讀了一遍這個藥方,又閉目尋思了一會兒,不禁拍掌叫好,“你這個方子兼顧了平肝和益腎,二十幾味藥之間互相配合,互為增益,既能很好的發揮藥性,又巧妙的避開了幾味藥之間的反畏之忌,妙啊!”
“孔老,您這麽誇我,我會驕傲的。”杜林難得的有些不好意思。
“你值得驕傲,我這一生閱醫書無數,卻從未見過此方,可見你的醫術造詣已經達到了獨辟蹊徑,運用自如,自成一派的境界,不誇張的說,你的醫術已經在我之上了。”孔老認真無比的說道。
“孔老,您說這話可真是過譽了,我這也是在一本古書之上看到的方子,要說水平高,也是那本古書的作者水平高。”
“哦,敢問是哪本古書?可否給我借閱一下?老孔我這一輩子也算是閱書無數,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精妙的方子。”
“那本書叫做《壽世醫經》,作者也是一位名人,劉伯溫。”杜林心裏暗自對師哥道了個歉,借用了一下他的名氣,“不過這些方子卻不是他所創,而是他的一位師弟,至於他這位師弟姓甚名誰就不可考了。”
“劉伯溫?他不是一個軍師嗎?據說還會算命看風水,他也懂醫術?”孔老聽到這個名字十分意外。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不過這本書確實是出自他之手,迴頭我會謄抄一份,送到您府上。”
“不必那麽麻煩,現在又不是古代,你複印或者用相機翻拍一份就行。”
“不麻煩,原書上麵被我做了不少批注,讀起來不方便,還是重新抄一遍吧。”
“也好,小杜的字也好看,你抄一遍我還能欣賞一下你的書法。”孔老爺子撫掌大笑。
“小毛病?這肝陽上亢在小杜你的眼裏隻是個小毛病?”孔維年饒有興趣地看著杜林。
杜林嗬嗬一笑,
“既然孔老也知道您這是肝陽上亢,那又為何不治呢?”
“你不是號過脈了嗎?”孔維年戲謔的看著杜林,一老一小相視而笑(猜猜誰是老誰是小)。
所謂的肝陽上亢,其實就是中醫對高血壓的一種叫法。在中醫中依據成因,除了肝陽上亢以外,還將高血壓分為風痰上擾,氣滯血瘀,肝腎虧虛等多種說法。
如果單純隻是因為肝陽上亢導致的高血壓症狀,以孔老爺子的水平自然是藥到病除,隻需補腎滋陰,平肝潛陽,便能很好的控製住血壓。
但杜林通過孔老的脈相得知,孔老在十幾年前曾經做過一次腎髒移植手術,新換的這一個腎髒與孔老的體質不合,無法通過常規的方法來治療高血壓,隻能通過口服降壓藥的方式來緩解高血壓的症狀,說穿了還是治標不治本。
作為一個中醫界的泰鬥,卻連自己的高血壓都無法治好,所以孔維年礙於麵子一直也不願意找別的中醫來幫他出主意,沒想到今天卻被杜林簡單的號了一下脈,便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兩人緩緩走在走廊裏,誰也沒有說話,卻是各懷心思。
孔維年在思考如何調理丁老的身體,而杜林卻在考慮怎樣幫孔老治好高血壓。
來到那間為中醫組單獨準備的小辦公室,杜林將孔老讓進了屋。
孔老是四大名醫孔伯華的親傳嫡孫,同時也是華夏中醫界受人敬仰的前輩,辦公室裏那兩位中醫專家看到孔老,連忙起身執弟子禮向孔老問好,然後又是端茶,又是倒水。
“有孔老來為咱們的調養方案把關,相信丁老的身體一定會很快好起來。”
“就是就是,有孔老在還哪有咱們說話的份兒,咱們就伺侯好文房四寶,認認真真記下孔老的藥方就好了。”
剛才這兩個人還因為杜林要把孔老拉進來分功勞而不快,不過經過這麽一會兒的商量,兩人終於想通了。
孔老來中醫小組也不是壞事,反倒對他們兩個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兒,隻好他們倆個把孔老忽悠住,讓孔老來製定調養方案,那麽無論方案是好是壞,對他們倆都是有利的。如果方案有效果,那麽整個小組都有功勞,他們倆不用出力也能分得一杯羹,如果方案效果不好,出了岔子,那他倆完全可以把責任往孔老身上推。
杜林也看穿這兩個人的心思,鄙夷地看著這兩個所謂“專家”的表演,心裏暗罵,就這種醫德,也配留在專家小組?看來這個專家小組真的是沒幾個好人,不加入也罷。
孔維年活了八十多歲了,這點小伎倆當然也瞞不過他老人家的法眼,不過也正因為活了八十多歲,早已經進入了一種無欲無求的境界,你們願意讓我來出方案,那我就給你們出好了。
很快,孔老便根據丁老的身體狀況寫好了一個中藥方子和一個食療方子,杜林修改了其中幾味藥,孔老看過之後也是大加讚賞,連連誇獎杜林改得妙。
另外兩名專家也不是外行,隻幾眼便看出,這兩個方子絕對是找準病根、對症施治,換作他們兩個的水平絕開不出如此精妙的藥方,不由暗自竊喜,趕緊一人一張把方子拿在手裏。
“孔老,杜醫生,咱們趕緊拿著這兩張方子去向秦組長匯報吧?”
“你們去吧!”孔維年和杜林同時說道,兩人又是一笑。
“勞煩您二位代表我們就行了,我和孔老還有些別的問題要研究一下。”杜林說道。
“辛苦辛苦……”孔老也拱了拱手。
“不辛苦不辛苦,那我們就去了,你們爺兒倆先聊著。”兩個專家忙不迭地奔向專家組的大會議室。
“行了孔老,公事已了,咱們看看你的高血壓怎麽辦吧?”
“像我這種肝陽上亢的病症,正常來說隻要吃幾劑天麻鉤藤飲,最多是再加幾劑龍膽瀉肝湯,就可大大緩解,但我這個腎……”
“是啊,孔老隻有一個腎,而且還不是您自己的,這就不好辦了。”
“你連這個都摸出來了?”孔老大為意外,“我以為你隻是摸出了我的腎功能不好,沒想到你連我做過腎移植手術都知道?”
“您的足少陰腎經在過了商曲穴之後便橫生阻滯,而在大赫穴以下便又順暢起來,算來應該是腎髒動過大手術,而且腎經脈相偏弱,好似孤陰之象,所以我推測您可能隻有一個腎,而且搞不好還不是你自己的。”
“小杜你猜的沒錯,差不多十幾年前,我做過一次大手術,雙腎摘除,換了一個別人的腎,但這個腎和我不太對付,總是不聽話,所以這些年以來一直在吃抗排異反應的藥。
前段時間我發現自己出現了頭暈目眩,健忘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等等症狀,自己給自己號了一脈,發現是肝陽上亢的脈相,便知道自己是得了高血壓。
肝陽上亢自然就要對症煎一劑龍膽泄肝湯喝,但喝了幾天之後,發現我這腎功能不行,雖然平了肝陽,但同時也損了腎陰,所以趕緊停了藥,靠吃西藥頂到現在。”
杜林沉吟了片刻,說道:“孔老,你試試用這個方子。”
說完杜林拿過紙筆,筆走龍蛇寫下了一個方子,寫完之後又檢查了一遍,確認用藥無誤之後將方子遞給了孔老。
孔老接過方子先看字跡便讚了一聲好:“小杜這筆字可是真不錯,一看就是下過苦功的。”
“孔老過獎了。”杜林心說,任何一個人寫了一千四百多年字都會好看的。
“這,這個方子……妙啊!”孔老細細的品讀了一遍這個藥方,又閉目尋思了一會兒,不禁拍掌叫好,“你這個方子兼顧了平肝和益腎,二十幾味藥之間互相配合,互為增益,既能很好的發揮藥性,又巧妙的避開了幾味藥之間的反畏之忌,妙啊!”
“孔老,您這麽誇我,我會驕傲的。”杜林難得的有些不好意思。
“你值得驕傲,我這一生閱醫書無數,卻從未見過此方,可見你的醫術造詣已經達到了獨辟蹊徑,運用自如,自成一派的境界,不誇張的說,你的醫術已經在我之上了。”孔老認真無比的說道。
“孔老,您說這話可真是過譽了,我這也是在一本古書之上看到的方子,要說水平高,也是那本古書的作者水平高。”
“哦,敢問是哪本古書?可否給我借閱一下?老孔我這一輩子也算是閱書無數,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精妙的方子。”
“那本書叫做《壽世醫經》,作者也是一位名人,劉伯溫。”杜林心裏暗自對師哥道了個歉,借用了一下他的名氣,“不過這些方子卻不是他所創,而是他的一位師弟,至於他這位師弟姓甚名誰就不可考了。”
“劉伯溫?他不是一個軍師嗎?據說還會算命看風水,他也懂醫術?”孔老聽到這個名字十分意外。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不過這本書確實是出自他之手,迴頭我會謄抄一份,送到您府上。”
“不必那麽麻煩,現在又不是古代,你複印或者用相機翻拍一份就行。”
“不麻煩,原書上麵被我做了不少批注,讀起來不方便,還是重新抄一遍吧。”
“也好,小杜的字也好看,你抄一遍我還能欣賞一下你的書法。”孔老爺子撫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