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一笑:“我猜是你們快把自己那份花光了,留給我的這一份兒還拿不著,所以才花心思找我的吧?”
朱仲林一愣,隨既尷尬一笑,大方的承認了,“恩人是高人,恩人的後代也是高人,我的這點兒小心思,瞞不過恩人的法眼。這一係血脈傳到我父親和我這兩輩,便主要以經商謀生。
可能我們朱家人天生隻適合當皇帝,不適合經商,這些年生意賠得很厲害,無奈之下,我們隻好把主意打到了恩人後代的身上。”
杜林一聽這個心裏反倒踏實了,總覺得千裏送福利這種事兒實在不靠譜,現在既然是有利益跟著,那就正常了。
“雖然這份寶藏是留給我的,但我估計如果一點不分給你的話,你也不會那麽容易讓我找到寶藏,所以,咱們先小人後君子,先把分成商量好。”
朱仲林一拍大腿,馬上露出了商人的嘴臉,“杜先生真是個痛快人,我還犯愁怎麽和您說這事兒呢,沒想到杜先生您主動提出來了,和您這樣的人合作,真是痛快。那杜先生您說該怎麽分呢。”
“三七分,我七你三。”
“杜先生,您有鑰匙,我有鎖,離了哪一個,剩下那個都是廢物,所以我覺得還是五五分賬比較合適……”
沒等朱仲林說完,“二八!”杜林馬上抬價。
“杜先生?你這也太恨了,我也讓一步,四六怎麽樣?您六我四。”
“一九!你再敢說一句這事就拉倒。我要是想自己查,估計也能查到寶藏地點,到時候就沒你什麽事了。”
“杜先生,杜先生,咱有話好商量,千萬別動氣……”
最終雙方還是約定按照杜林最開始時所說的“三七開”,但因為藏寶的地點環境險惡,需要深入亞熱帶叢林內部,所以需要雇傭一隊武裝人員作為保鏢,這個錢由朱仲林來出,理由還是一樣:如果杜林自己去找,根本不需要保鏢。
既然詹姆斯在這裏,這項任務自然也不會落倒別人手裏了。
約好了時間和會合地點,朱仲林和詹姆斯便離開了。
為了寶藏,而與一個來曆不明的人合作,這很不符合杜林的人設。
杜林是一個活了一千四百多年的老妖精不假,但也不能說杜林就不想掙錢,隻是他不怎麽需要錢罷了。
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他開著一家診所,雖然房子是自己買下來的,不需要付租金,但維持基本的運營也是需要成本的,水電費要交吧?穀阿妹和莫安然的工資要發吧?還有稅收也要繳吧?
杜林雖然現在是華夏第一大商業家族山河實業何家的五少爺,但他名下沒有一家山河實業的企業,也從沒有在何家拿過一分錢(那輛“偽帕薩特”不能算,畢竟不能當錢花,反倒還挺廢錢,因為得加98號的油),上次堵石贏的錢都給了何雯雯,本來是要分給杜林的,結果這小丫頭腦袋一熱,把錢全給了靈獸門,做為他們新宗門的建設經費。
所以杜林需要增加自己的收入,還得自己另想辦法。
如果朱允炆真的給自己留下了一份遺產,那自己也真的不介意欣然笑納,畢竟自己當年也確實救過他一命(詳見第十六、第十七章),這筆財產拿了也不虧心。
幾天後,杜林“語重心長”的對穀阿妹說道,“阿妹啊,我要去給你們掙工資去了,你們和一定要看好家啊!”
被穀阿妹笑罵了一通的杜林,再一次踏上了遠去的旅程。
首先杜林來到了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在世界最適合旅遊的城市投票中排名第五。
這座城市以宗教為特色,各種廟宇、佛堂、經塔、神像,數不勝數,可以說是廟宇比民宅多,佛像比居民多,是典型的宗教城市。
朱仲林和詹姆斯等人還沒到,杜林便在加德滿都的新舊兩個城區裏,閑逛了起來。
這是一個現代與古老並存,宗教與世俗交織的城市,這條街條是古色古香的磚木小樓,隔壁街就是金壁輝煌的豪華酒店,上一分鍾你可能還漫步在紅牆黑瓦的寺廟外,下一分鍾就進入了破落的貧民窟。
關於這座城市的誕生,當地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還與華夏的一位菩薩有關:
遠古時代,加德滿都河穀是一個巨大的龍潭湖,人們為了生存,隻得棲息在河穀兩旁的高山上,行走十分不便。
有一天,來自華夏五台山的文殊菩薩路經這裏,看到百姓生活疾苦,菩薩慈悲為懷,揮起神劍,劈開一座大山,形成一個巨大的峽口,湖水沿峽穀傾瀉而出,形成一個富饒的穀地。
於是,當地百姓歡天喜地,從山頂聚集到穀地,修建房屋,定居下來,形成了最早的加德滿都。人們為了感激文殊菩薩的恩德,便在山上修建了一座文殊菩薩廟,每到每年二月的春王節,許多當地百姓滿懷著虔誠的心情,來到文殊菩薩廟,敬獻香火,頂禮膜拜。
杜林信馬由韁,一路走到了加德滿都最東麵的一座神廟,寺廟裏精美的石雕、尖塔、佛像有很多,還有很多的遊客,不過這些遊客可不是來看廟的,而是來看猴子的。
也許文殊菩薩來這裏時,不但給這裏帶來了福祉,還帶來了五台山的猴子。
這是一座因猴子而著名的古廟,數百隻大小猴子占據著這座古廟,他們整天圍著寺廟裏的建築和雕塑嬉戲、玩耍、曬太陽,別有一番情趣。而此時,古廟裏正上演一場“奪位大戲”,一隻年輕的猴子向年老的老首領發起了挑戰。
這些猴子長期與遊客接觸,對人類早就沒了警惕之心,所以,打起架來也不避著人類,有時還會圍著人類追逐、躲避。遊客們也把這當成了難得的景觀,紛紛駐足觀看,還用手機錄像。
隻見那隻年輕的猴子打得很有章法,它可能抓住了老猴王體力不如自己這個弱點,采取“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遊擊戰十六字方針(估計這猴子看過毛選),始終不與老猴王正麵交鋒,隻是不停的消耗老猴王的體力。
不過猴子畢竟是猴子,沒什麽耐性,還沒等老猴王體力耗光,便急於求成,看準了一個破綻,一把抓住了老猴的耳朵,用力的抓扯,老猴吃痛之餘不忘反擊,布滿老繭的手掌向著年輕猴子的襠部抓去,使出一招名附其實的“猴子偷桃”。
一老一少兩隻猴子,你抓著我的耳朵,我抓著你的蛋,明明都痛得要死,不過誰也不肯鬆手,還張著大嘴不停的呐喊,仿佛在說:“來啊!互相傷害啊!”
終於,第一迴合結束,兩隻猴子暫時分開,老猴王的三妻四妾連忙過來,梳毛的梳毛,揉耳朵的揉耳朵,極盡殷勤。
而那隻挑戰者則沒那麽好的待遇,隻能獨自一猴蹲在一座佛塔下,一邊揉著自己可憐的,被扯得通紅的蛋,一邊低低嘶吼著,嫉妒地看著豔福不淺的老猴王。
說白了,猴子爭猴王之位為的是啥?還不就是為了猴群裏的漂亮妹子我先挑,而且想挑幾個挑幾個嗎?
朱仲林一愣,隨既尷尬一笑,大方的承認了,“恩人是高人,恩人的後代也是高人,我的這點兒小心思,瞞不過恩人的法眼。這一係血脈傳到我父親和我這兩輩,便主要以經商謀生。
可能我們朱家人天生隻適合當皇帝,不適合經商,這些年生意賠得很厲害,無奈之下,我們隻好把主意打到了恩人後代的身上。”
杜林一聽這個心裏反倒踏實了,總覺得千裏送福利這種事兒實在不靠譜,現在既然是有利益跟著,那就正常了。
“雖然這份寶藏是留給我的,但我估計如果一點不分給你的話,你也不會那麽容易讓我找到寶藏,所以,咱們先小人後君子,先把分成商量好。”
朱仲林一拍大腿,馬上露出了商人的嘴臉,“杜先生真是個痛快人,我還犯愁怎麽和您說這事兒呢,沒想到杜先生您主動提出來了,和您這樣的人合作,真是痛快。那杜先生您說該怎麽分呢。”
“三七分,我七你三。”
“杜先生,您有鑰匙,我有鎖,離了哪一個,剩下那個都是廢物,所以我覺得還是五五分賬比較合適……”
沒等朱仲林說完,“二八!”杜林馬上抬價。
“杜先生?你這也太恨了,我也讓一步,四六怎麽樣?您六我四。”
“一九!你再敢說一句這事就拉倒。我要是想自己查,估計也能查到寶藏地點,到時候就沒你什麽事了。”
“杜先生,杜先生,咱有話好商量,千萬別動氣……”
最終雙方還是約定按照杜林最開始時所說的“三七開”,但因為藏寶的地點環境險惡,需要深入亞熱帶叢林內部,所以需要雇傭一隊武裝人員作為保鏢,這個錢由朱仲林來出,理由還是一樣:如果杜林自己去找,根本不需要保鏢。
既然詹姆斯在這裏,這項任務自然也不會落倒別人手裏了。
約好了時間和會合地點,朱仲林和詹姆斯便離開了。
為了寶藏,而與一個來曆不明的人合作,這很不符合杜林的人設。
杜林是一個活了一千四百多年的老妖精不假,但也不能說杜林就不想掙錢,隻是他不怎麽需要錢罷了。
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他開著一家診所,雖然房子是自己買下來的,不需要付租金,但維持基本的運營也是需要成本的,水電費要交吧?穀阿妹和莫安然的工資要發吧?還有稅收也要繳吧?
杜林雖然現在是華夏第一大商業家族山河實業何家的五少爺,但他名下沒有一家山河實業的企業,也從沒有在何家拿過一分錢(那輛“偽帕薩特”不能算,畢竟不能當錢花,反倒還挺廢錢,因為得加98號的油),上次堵石贏的錢都給了何雯雯,本來是要分給杜林的,結果這小丫頭腦袋一熱,把錢全給了靈獸門,做為他們新宗門的建設經費。
所以杜林需要增加自己的收入,還得自己另想辦法。
如果朱允炆真的給自己留下了一份遺產,那自己也真的不介意欣然笑納,畢竟自己當年也確實救過他一命(詳見第十六、第十七章),這筆財產拿了也不虧心。
幾天後,杜林“語重心長”的對穀阿妹說道,“阿妹啊,我要去給你們掙工資去了,你們和一定要看好家啊!”
被穀阿妹笑罵了一通的杜林,再一次踏上了遠去的旅程。
首先杜林來到了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在世界最適合旅遊的城市投票中排名第五。
這座城市以宗教為特色,各種廟宇、佛堂、經塔、神像,數不勝數,可以說是廟宇比民宅多,佛像比居民多,是典型的宗教城市。
朱仲林和詹姆斯等人還沒到,杜林便在加德滿都的新舊兩個城區裏,閑逛了起來。
這是一個現代與古老並存,宗教與世俗交織的城市,這條街條是古色古香的磚木小樓,隔壁街就是金壁輝煌的豪華酒店,上一分鍾你可能還漫步在紅牆黑瓦的寺廟外,下一分鍾就進入了破落的貧民窟。
關於這座城市的誕生,當地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還與華夏的一位菩薩有關:
遠古時代,加德滿都河穀是一個巨大的龍潭湖,人們為了生存,隻得棲息在河穀兩旁的高山上,行走十分不便。
有一天,來自華夏五台山的文殊菩薩路經這裏,看到百姓生活疾苦,菩薩慈悲為懷,揮起神劍,劈開一座大山,形成一個巨大的峽口,湖水沿峽穀傾瀉而出,形成一個富饒的穀地。
於是,當地百姓歡天喜地,從山頂聚集到穀地,修建房屋,定居下來,形成了最早的加德滿都。人們為了感激文殊菩薩的恩德,便在山上修建了一座文殊菩薩廟,每到每年二月的春王節,許多當地百姓滿懷著虔誠的心情,來到文殊菩薩廟,敬獻香火,頂禮膜拜。
杜林信馬由韁,一路走到了加德滿都最東麵的一座神廟,寺廟裏精美的石雕、尖塔、佛像有很多,還有很多的遊客,不過這些遊客可不是來看廟的,而是來看猴子的。
也許文殊菩薩來這裏時,不但給這裏帶來了福祉,還帶來了五台山的猴子。
這是一座因猴子而著名的古廟,數百隻大小猴子占據著這座古廟,他們整天圍著寺廟裏的建築和雕塑嬉戲、玩耍、曬太陽,別有一番情趣。而此時,古廟裏正上演一場“奪位大戲”,一隻年輕的猴子向年老的老首領發起了挑戰。
這些猴子長期與遊客接觸,對人類早就沒了警惕之心,所以,打起架來也不避著人類,有時還會圍著人類追逐、躲避。遊客們也把這當成了難得的景觀,紛紛駐足觀看,還用手機錄像。
隻見那隻年輕的猴子打得很有章法,它可能抓住了老猴王體力不如自己這個弱點,采取“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遊擊戰十六字方針(估計這猴子看過毛選),始終不與老猴王正麵交鋒,隻是不停的消耗老猴王的體力。
不過猴子畢竟是猴子,沒什麽耐性,還沒等老猴王體力耗光,便急於求成,看準了一個破綻,一把抓住了老猴的耳朵,用力的抓扯,老猴吃痛之餘不忘反擊,布滿老繭的手掌向著年輕猴子的襠部抓去,使出一招名附其實的“猴子偷桃”。
一老一少兩隻猴子,你抓著我的耳朵,我抓著你的蛋,明明都痛得要死,不過誰也不肯鬆手,還張著大嘴不停的呐喊,仿佛在說:“來啊!互相傷害啊!”
終於,第一迴合結束,兩隻猴子暫時分開,老猴王的三妻四妾連忙過來,梳毛的梳毛,揉耳朵的揉耳朵,極盡殷勤。
而那隻挑戰者則沒那麽好的待遇,隻能獨自一猴蹲在一座佛塔下,一邊揉著自己可憐的,被扯得通紅的蛋,一邊低低嘶吼著,嫉妒地看著豔福不淺的老猴王。
說白了,猴子爭猴王之位為的是啥?還不就是為了猴群裏的漂亮妹子我先挑,而且想挑幾個挑幾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