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城裏的路上,李憲問杜林,“你還真會算命?”
“嗯?”杜林沒明白為什麽李憲突然問這麽一句。
“剛才在大排檔,你說那個江水生今天晚上會得一筆大財,本來我以為是勒索那個段老板得到的一筆錢,隻要我摻和進來他就得不著了,沒想到,最後他竟然得到了段氏集團的股份,反倒得了一筆更大的財
!看來你真是能掐會算啊!”
“我說過,我是中醫,中醫應該懂一點麵相命理。”
“少來這套,你懂得可不止一點,幹我們這行的,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接觸過,看相算命的我也見過幾個,那些老江湖和老百姓裝得高深莫測的,一見我們警察,個頂個兒的唯物主義者,他們那套全是話術和騙術,你這個可像是真本事。”
“我和你說過,我和劉基劉伯溫是師兄弟,你不信呐!”
“我信你個鬼,我曆史再差也知道劉伯溫是明朝人,你上哪和他當師兄弟去?”
“不信拉倒。”杜林攤攤手,不說話了。
(改換第一人稱)
之後,在我的治療下,段木林和他夫人終於造人成功,段老板對我千恩萬謝,非要給我的診所捐錢,我並沒有接受,而是讓他幫忙在市裏領導麵前說幾句好話,幫我的診所拉點業務。
段氏集團在中湖市甚至是全省來說都是納稅大戶,所以段木林的話在市領導麵前還是相當有份量的,再加上之前那起入室搶劫殺人案的破獲也要歸功於我的“檢測”結果。
於是我的“血析診所”成為了中湖市公安局證據檢測中心的特約合作單位,我也成了公安局的“特聘專家”,今後市公安局的血樣大部分都要拿到我這裏進行分析和檢測,當然不會是義務勞動,特聘專家可以不給錢,但檢測費用還是要給的。
今天李憲又和我聊起來我會看相算命的事,他還是不相信我和劉基是師兄弟,說實話,有時我也覺得這個事兒挺神奇。
孫師父告誡我,哪裏亂,便去哪裏,我一直謹遵他的教導,逐戰亂而行,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我就參加了農民起義軍——紅巾軍。
那時我隻是紅巾軍朱重八部的一名小兵,雖然以我的能力當個將軍都綽綽有餘,但我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隻說自己懂醫術,留在後方當了一個小郎中。
治一治頭疼腦熱、跑肚拉稀,給戰鬥中受傷的傷員包紮傷口,或是切個胳膊、鋸個大腿什麽的,當然主要也是為了不缺血喝,趁人不注意隨便找個暈迷的傷兵,或是抱個切下來的大腿就解決了。
一日,朱將軍和劉基先生一起到傷兵的賬篷看望傷員,那個劉基先生看到我眼睛馬上瞪得老大,而我卻並不知道為什麽。
隨後他把我帶到他自己的軍賬,問我到底是什麽人,我很緊張,不知道他什麽意思,他說他二十年前曾在元中都(今北京)一家藥店見過我,當時我就是二十多歲的樣子,二十年過去,我竟然還是這副樣子,讓他很驚訝。
我隻能推說他認錯人了,但劉基非常肯定的說,他絕不會認錯,因為他也並非常人。
他從小就能過目不忘,隻要他看見過的事物,都會記住,從未出錯。他曾去過一家書店,看了一本有關天象的書,看完之後竟能倒背如流,書店老板大為驚奇,要把書送給他,他卻說,我已熟記於心,再要書何用?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要不要殺人滅口?”在那個亂世裏,讓一個人消失太正常了,但劉基的下一句話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我觀你麵相,你竟然看不出你的命道,隻看出你有至少數千年的壽元!”
我大驚,他竟能看出我的壽命?數百年來,也曾有不少算命先生給我算過命,不過他們之中要麽是江湖騙子,要麽是水平稀鬆平常的泛泛之輩,少數兩個有點真本事的,也最多是看不出我的命運,隻是說我的壽命很長,而眼前這位劉基先生竟能看出我的壽命是至少數千年,這可是數百年來從未見過的高人。
也許他能夠幫我解開我的不老不死之迷。
“劉軍師,您確實沒有認錯人,看我的命理也沒有看錯。”我向他承認自己得了一種可以不老不病不死的“渴血症”,並懇求他不要告訴別人。
從此後,我被劉基收為記名弟子,名為師徒,實則互有所圖,我想在他那裏學習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陰陽順逆、星鬥分野,而劉基則想利用我長達數百年的閱曆,幫他推算朱重八的氣運。
幾年間,劉基助朱重八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脫離紅巾軍首領韓林兒,自立門戶,舉起“明”字大旗招攬各地明教教眾,很快打敗了元朝政權,統一了中原,這也就是後世常說的“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劉基要經常陪在朱元璋(朱重八改名了)身邊,便把我安排在他的師父鐵冠道人張景和的身邊,所以我名義上是劉基的徒弟,而事實上我應該算是張景和的徒弟,和劉基算是師兄弟。
這個張景和也是一代奇人,據說和武當山張三豐關係不錯,並稱“元末兩真人”。
當初,朱重八隻是紅巾軍一員普通將領,勢力遠不如韓林兒、劉福通和張士誠、徐壽輝等人,加之長相又醜,其貌不揚,但當朱重八慕名來請劉基出山輔佐抗元大業時,張景和不但極力勸說劉基答應朱重八,而且自己親自出山,幫了朱重八不少的忙。
張景和會看相,而且極擅長結合一個人的麵相對此人的未來做出預言。
他第一次見到徐達時,徐達還隻是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張景和說他,“兩頰鮮紅,目光如火,今後必定官至極品”。
當時朱重八的起義軍主要是在江淮一帶活動,用評書裏的話講,隻是“十八路諸侯、七十二路煙塵”中,不起眼兒的一股中小勢力,以後是真的能一統江山,還是別的勢力吞並,誰也不好說。所以無論是當時在場的人,還是徐達本人都沒有太當迴事,隻當是一句恭維話,徐達還連連作揖道謝。怎料張景和搖頭歎息道,“可惜隻得中壽,享年不永”,搞得徐達很是尷尬。
最終的結果大家後來都知道了,大明朝立國後,徐達果然官至極品,封魏國公,可謂是富貴至極,但年僅五十四歲就被朱元璋弄死了。
(如果覺得作者寫得還可以,請各位讀者動動您那招財的小手,收藏、推薦、紅票票,隨便哪個,點一點,好不?)
“嗯?”杜林沒明白為什麽李憲突然問這麽一句。
“剛才在大排檔,你說那個江水生今天晚上會得一筆大財,本來我以為是勒索那個段老板得到的一筆錢,隻要我摻和進來他就得不著了,沒想到,最後他竟然得到了段氏集團的股份,反倒得了一筆更大的財
!看來你真是能掐會算啊!”
“我說過,我是中醫,中醫應該懂一點麵相命理。”
“少來這套,你懂得可不止一點,幹我們這行的,三教九流什麽人都接觸過,看相算命的我也見過幾個,那些老江湖和老百姓裝得高深莫測的,一見我們警察,個頂個兒的唯物主義者,他們那套全是話術和騙術,你這個可像是真本事。”
“我和你說過,我和劉基劉伯溫是師兄弟,你不信呐!”
“我信你個鬼,我曆史再差也知道劉伯溫是明朝人,你上哪和他當師兄弟去?”
“不信拉倒。”杜林攤攤手,不說話了。
(改換第一人稱)
之後,在我的治療下,段木林和他夫人終於造人成功,段老板對我千恩萬謝,非要給我的診所捐錢,我並沒有接受,而是讓他幫忙在市裏領導麵前說幾句好話,幫我的診所拉點業務。
段氏集團在中湖市甚至是全省來說都是納稅大戶,所以段木林的話在市領導麵前還是相當有份量的,再加上之前那起入室搶劫殺人案的破獲也要歸功於我的“檢測”結果。
於是我的“血析診所”成為了中湖市公安局證據檢測中心的特約合作單位,我也成了公安局的“特聘專家”,今後市公安局的血樣大部分都要拿到我這裏進行分析和檢測,當然不會是義務勞動,特聘專家可以不給錢,但檢測費用還是要給的。
今天李憲又和我聊起來我會看相算命的事,他還是不相信我和劉基是師兄弟,說實話,有時我也覺得這個事兒挺神奇。
孫師父告誡我,哪裏亂,便去哪裏,我一直謹遵他的教導,逐戰亂而行,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我就參加了農民起義軍——紅巾軍。
那時我隻是紅巾軍朱重八部的一名小兵,雖然以我的能力當個將軍都綽綽有餘,但我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隻說自己懂醫術,留在後方當了一個小郎中。
治一治頭疼腦熱、跑肚拉稀,給戰鬥中受傷的傷員包紮傷口,或是切個胳膊、鋸個大腿什麽的,當然主要也是為了不缺血喝,趁人不注意隨便找個暈迷的傷兵,或是抱個切下來的大腿就解決了。
一日,朱將軍和劉基先生一起到傷兵的賬篷看望傷員,那個劉基先生看到我眼睛馬上瞪得老大,而我卻並不知道為什麽。
隨後他把我帶到他自己的軍賬,問我到底是什麽人,我很緊張,不知道他什麽意思,他說他二十年前曾在元中都(今北京)一家藥店見過我,當時我就是二十多歲的樣子,二十年過去,我竟然還是這副樣子,讓他很驚訝。
我隻能推說他認錯人了,但劉基非常肯定的說,他絕不會認錯,因為他也並非常人。
他從小就能過目不忘,隻要他看見過的事物,都會記住,從未出錯。他曾去過一家書店,看了一本有關天象的書,看完之後竟能倒背如流,書店老板大為驚奇,要把書送給他,他卻說,我已熟記於心,再要書何用?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要不要殺人滅口?”在那個亂世裏,讓一個人消失太正常了,但劉基的下一句話讓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我觀你麵相,你竟然看不出你的命道,隻看出你有至少數千年的壽元!”
我大驚,他竟能看出我的壽命?數百年來,也曾有不少算命先生給我算過命,不過他們之中要麽是江湖騙子,要麽是水平稀鬆平常的泛泛之輩,少數兩個有點真本事的,也最多是看不出我的命運,隻是說我的壽命很長,而眼前這位劉基先生竟能看出我的壽命是至少數千年,這可是數百年來從未見過的高人。
也許他能夠幫我解開我的不老不死之迷。
“劉軍師,您確實沒有認錯人,看我的命理也沒有看錯。”我向他承認自己得了一種可以不老不病不死的“渴血症”,並懇求他不要告訴別人。
從此後,我被劉基收為記名弟子,名為師徒,實則互有所圖,我想在他那裏學習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陰陽順逆、星鬥分野,而劉基則想利用我長達數百年的閱曆,幫他推算朱重八的氣運。
幾年間,劉基助朱重八打敗陳友諒和張士誠,脫離紅巾軍首領韓林兒,自立門戶,舉起“明”字大旗招攬各地明教教眾,很快打敗了元朝政權,統一了中原,這也就是後世常說的“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劉基要經常陪在朱元璋(朱重八改名了)身邊,便把我安排在他的師父鐵冠道人張景和的身邊,所以我名義上是劉基的徒弟,而事實上我應該算是張景和的徒弟,和劉基算是師兄弟。
這個張景和也是一代奇人,據說和武當山張三豐關係不錯,並稱“元末兩真人”。
當初,朱重八隻是紅巾軍一員普通將領,勢力遠不如韓林兒、劉福通和張士誠、徐壽輝等人,加之長相又醜,其貌不揚,但當朱重八慕名來請劉基出山輔佐抗元大業時,張景和不但極力勸說劉基答應朱重八,而且自己親自出山,幫了朱重八不少的忙。
張景和會看相,而且極擅長結合一個人的麵相對此人的未來做出預言。
他第一次見到徐達時,徐達還隻是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張景和說他,“兩頰鮮紅,目光如火,今後必定官至極品”。
當時朱重八的起義軍主要是在江淮一帶活動,用評書裏的話講,隻是“十八路諸侯、七十二路煙塵”中,不起眼兒的一股中小勢力,以後是真的能一統江山,還是別的勢力吞並,誰也不好說。所以無論是當時在場的人,還是徐達本人都沒有太當迴事,隻當是一句恭維話,徐達還連連作揖道謝。怎料張景和搖頭歎息道,“可惜隻得中壽,享年不永”,搞得徐達很是尷尬。
最終的結果大家後來都知道了,大明朝立國後,徐達果然官至極品,封魏國公,可謂是富貴至極,但年僅五十四歲就被朱元璋弄死了。
(如果覺得作者寫得還可以,請各位讀者動動您那招財的小手,收藏、推薦、紅票票,隨便哪個,點一點,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