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心聽著聽著眼睛就紅了,猛地轉過身來,將夏羽抱住,緊緊地抱著:“對不起,我從來沒有想到你童年的生活那樣艱苦,你進蘇府時,我還讓家裏的狗咬過你。”
“沒什麽的,我們現在不過得好好的嗎?”
夏羽淡然一笑,能擁有蘇月心這樣的女人,是老天賜給他的最大福氣。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女軍們還在沉睡。
秦瓊一聲令下,捉生將集合完畢。
李秀寧聽到秦瓊這邊的命令,跟著從床上起來,集合女軍。
女軍們沒精打彩,秦瓊一邊個個精神飽滿。
新的訓練已經開始,對於女軍來說,又是一段痛苦的折磨。
訓練到下午,秦瓊讓捉生將和女軍各站成一排。
“下麵,我們要進行的是自由博擊訓練。你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將麵前的敵人打倒。這是增加你們在實戰中的格鬥技巧!”
“開始!”
一聲令下。
捉生將絕不因為對麵是女人,而對她們心慈手軟,出手幹淨利落。
秦瓊交待過,力氣要小點兒,因為捉生將如果真得全力出手,女軍會全部變成死人。
這樣的訓練,對於她們來說,又是地獄級難度。
女軍們一次次被摔倒在泥地裏,又一次次地從地上爬起。
“報告!”
有名捉生將卻在對手麵前吃了大虧。
秦瓊走到他的麵前,這名捉生將痛苦地夾著腿。
“秦將軍,我要休息。我被她踢中了。”
秦瓊有些不解,捉生將的身手了得,絕不會讓女軍近身,還被踢中了。
“她使詐!”捉生將指著他的對手。
這名女軍樂了:“你說我使詐,是你看我長得漂亮,想要泡我。我說讓你讓著點兒,你就讓著點兒,結果不小心被我踢到。這怎麽了?”
秦瓊的臉色一黑,女軍咬得咯笑了起來。捉生將這邊也是跟著偷笑。
秦瓊:“我說了,隻要打倒對手就行。你被敵人打倒,是我們捉生將的屈辱,現在馬上去給我跑步,我不喊停,你就不能停下來!”
這名捉生將苦著臉,繞著校場跑起來。
“你做得很不錯。”秦瓊表揚那名女將道。
倏忽十天的時間過去,期間李淵派人多次催促夏羽。
夏羽讓人帶話迴去:“沒有我,你們也可以想辦法解決。”
這天,使者再次催促夏羽迴到李家軍,他留下秦瓊:“你在這裏多陪女軍訓練一段時間。我先迴去了。”
秦瓊點頭答應,難得的問道:“你不與蘇月心姑娘告別嗎?”
“不了。”
夏羽怕,怕離別。
兩人有約定,不到天下太平,絕不閑著。
“夏羽要走了,你不去送送他嗎?”
李秀寧站在蘇月心的背後。
“不送了,我怕。”
蘇月心幽幽地道。
來到李家軍營,李淵迎了上來:“夏世侄,你快點想想辦法吧。田家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指名點姓地要找你。說要為江州百姓討一個公道。”
從李淵凝重的神態看,這個人能引得他如此重視,非常不簡單。
“你可聽說過司馬承貞?”
夏羽大吃一驚,司馬承貞,這可是隋末唐初的一個大牛人,精於霸道之學,為人光明磊落,被稱之為終南隱士。
據說當時楊堅還特意到終南山向他請教治國之策,其時他才十三歲。
營州城,田家最後的老巢。
田嬰自打聽說司馬承貞到來,心花怒放,親自到城門前迎接。
司馬承貞一身月白色道袍,袍袖飄飄,渾似踏月而行的一個雅士。
聽說司馬承貞是為了江州城死去的田氏族人而來,田嬰更是暗喜。
這些天,田家真得是噩耗連連。
先是靈州百姓集體背離田家,為李家軍大開方便之門,接著是江州百姓全部中毒而亡,最後奉命去捉拿蘇月心的田佳,被夏羽的捉生將殺得一個不留。
族內很多人心灰意冷,背地裏說田嬰做事一意孤行,不該得罪李家軍。
田嬰正自感覺大勢已去,卻沒有想到司馬承貞突然找上門來,做為天下道門的領袖,司馬承貞如若要起兵造反,必然是雲集影從,無人能比。
然而司馬承貞意不在此,隻願做一隻閑雲野鶴。他雲遊至上陽郡,聽說江州百姓全部被毒死,這才動了真怒,誓要找夏羽討一個公道。
現在,大約色的請柬放在夏羽的麵前,展開來看,字跡之中,殺氣縱橫。
每一個豎劃都像一把出鞘的長劍,每一個勾折都圓轉如意。
看著看著,夏羽的腦海裏麵就好像出現了無數的假想敵,在與他爭鬥比劍,無論如何,他到最後都隻有橫劍自吻的下場。
哇——
夏羽驀地吐出一口鮮血,光是看字,他都不是司馬承貞的對手,更何況此宴必是鴻門宴。
盡管真兇是花青兒,夏羽還是不能讓她以身涉險,隻有自己去。
“夏將軍,你怎麽了?”
“夏將軍——”
迴過神來,夏羽擺擺手:“我沒事。明天我去會會司馬承貞。”
請柬上的日子就是明天。
李淵擔憂地道:“夏世侄吐血的症狀,元霸也有。元霸看過之後,再也不想把請柬展開看第二次。”
“哦。”夏羽哦了一聲,將請柬收好,隨後就進了自己的軍帳。
迴到軍帳中,夏羽把請柬展開,強迫自己接著看。
夏君:
聞江州百姓遭難,皆因你之故。於田家洗劍亭恭候會晤,且勿延期。
落款司馬承貞。
幾十個字,在夏羽看來,卻像是一套睥睨天下的劍法,越看越是心驚。
再多看了幾眼,夏羽又是吐出一口血。
孤獨求敗要是生在隋末唐初,怕也會生出無力之感。
夏羽沉沉一歎,這麽說來,他這次真得是在劫難逃了嗎?
“尊敬的讀者,你的閱讀時長已達840分鍾,獲得獎勵劍心通明。”
劍心通明是慈航靜齋的鎮山之寶,曾封印過魔王石之軒。
一縷冰涼的劍意從夏羽的頭頂直灌入丹田,這股劍意一經入體,夏羽就感覺到內心如同千年的古井,不起波瀾,有的隻是一絲明悟。
“沒什麽的,我們現在不過得好好的嗎?”
夏羽淡然一笑,能擁有蘇月心這樣的女人,是老天賜給他的最大福氣。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女軍們還在沉睡。
秦瓊一聲令下,捉生將集合完畢。
李秀寧聽到秦瓊這邊的命令,跟著從床上起來,集合女軍。
女軍們沒精打彩,秦瓊一邊個個精神飽滿。
新的訓練已經開始,對於女軍來說,又是一段痛苦的折磨。
訓練到下午,秦瓊讓捉生將和女軍各站成一排。
“下麵,我們要進行的是自由博擊訓練。你們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將麵前的敵人打倒。這是增加你們在實戰中的格鬥技巧!”
“開始!”
一聲令下。
捉生將絕不因為對麵是女人,而對她們心慈手軟,出手幹淨利落。
秦瓊交待過,力氣要小點兒,因為捉生將如果真得全力出手,女軍會全部變成死人。
這樣的訓練,對於她們來說,又是地獄級難度。
女軍們一次次被摔倒在泥地裏,又一次次地從地上爬起。
“報告!”
有名捉生將卻在對手麵前吃了大虧。
秦瓊走到他的麵前,這名捉生將痛苦地夾著腿。
“秦將軍,我要休息。我被她踢中了。”
秦瓊有些不解,捉生將的身手了得,絕不會讓女軍近身,還被踢中了。
“她使詐!”捉生將指著他的對手。
這名女軍樂了:“你說我使詐,是你看我長得漂亮,想要泡我。我說讓你讓著點兒,你就讓著點兒,結果不小心被我踢到。這怎麽了?”
秦瓊的臉色一黑,女軍咬得咯笑了起來。捉生將這邊也是跟著偷笑。
秦瓊:“我說了,隻要打倒對手就行。你被敵人打倒,是我們捉生將的屈辱,現在馬上去給我跑步,我不喊停,你就不能停下來!”
這名捉生將苦著臉,繞著校場跑起來。
“你做得很不錯。”秦瓊表揚那名女將道。
倏忽十天的時間過去,期間李淵派人多次催促夏羽。
夏羽讓人帶話迴去:“沒有我,你們也可以想辦法解決。”
這天,使者再次催促夏羽迴到李家軍,他留下秦瓊:“你在這裏多陪女軍訓練一段時間。我先迴去了。”
秦瓊點頭答應,難得的問道:“你不與蘇月心姑娘告別嗎?”
“不了。”
夏羽怕,怕離別。
兩人有約定,不到天下太平,絕不閑著。
“夏羽要走了,你不去送送他嗎?”
李秀寧站在蘇月心的背後。
“不送了,我怕。”
蘇月心幽幽地道。
來到李家軍營,李淵迎了上來:“夏世侄,你快點想想辦法吧。田家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指名點姓地要找你。說要為江州百姓討一個公道。”
從李淵凝重的神態看,這個人能引得他如此重視,非常不簡單。
“你可聽說過司馬承貞?”
夏羽大吃一驚,司馬承貞,這可是隋末唐初的一個大牛人,精於霸道之學,為人光明磊落,被稱之為終南隱士。
據說當時楊堅還特意到終南山向他請教治國之策,其時他才十三歲。
營州城,田家最後的老巢。
田嬰自打聽說司馬承貞到來,心花怒放,親自到城門前迎接。
司馬承貞一身月白色道袍,袍袖飄飄,渾似踏月而行的一個雅士。
聽說司馬承貞是為了江州城死去的田氏族人而來,田嬰更是暗喜。
這些天,田家真得是噩耗連連。
先是靈州百姓集體背離田家,為李家軍大開方便之門,接著是江州百姓全部中毒而亡,最後奉命去捉拿蘇月心的田佳,被夏羽的捉生將殺得一個不留。
族內很多人心灰意冷,背地裏說田嬰做事一意孤行,不該得罪李家軍。
田嬰正自感覺大勢已去,卻沒有想到司馬承貞突然找上門來,做為天下道門的領袖,司馬承貞如若要起兵造反,必然是雲集影從,無人能比。
然而司馬承貞意不在此,隻願做一隻閑雲野鶴。他雲遊至上陽郡,聽說江州百姓全部被毒死,這才動了真怒,誓要找夏羽討一個公道。
現在,大約色的請柬放在夏羽的麵前,展開來看,字跡之中,殺氣縱橫。
每一個豎劃都像一把出鞘的長劍,每一個勾折都圓轉如意。
看著看著,夏羽的腦海裏麵就好像出現了無數的假想敵,在與他爭鬥比劍,無論如何,他到最後都隻有橫劍自吻的下場。
哇——
夏羽驀地吐出一口鮮血,光是看字,他都不是司馬承貞的對手,更何況此宴必是鴻門宴。
盡管真兇是花青兒,夏羽還是不能讓她以身涉險,隻有自己去。
“夏將軍,你怎麽了?”
“夏將軍——”
迴過神來,夏羽擺擺手:“我沒事。明天我去會會司馬承貞。”
請柬上的日子就是明天。
李淵擔憂地道:“夏世侄吐血的症狀,元霸也有。元霸看過之後,再也不想把請柬展開看第二次。”
“哦。”夏羽哦了一聲,將請柬收好,隨後就進了自己的軍帳。
迴到軍帳中,夏羽把請柬展開,強迫自己接著看。
夏君:
聞江州百姓遭難,皆因你之故。於田家洗劍亭恭候會晤,且勿延期。
落款司馬承貞。
幾十個字,在夏羽看來,卻像是一套睥睨天下的劍法,越看越是心驚。
再多看了幾眼,夏羽又是吐出一口血。
孤獨求敗要是生在隋末唐初,怕也會生出無力之感。
夏羽沉沉一歎,這麽說來,他這次真得是在劫難逃了嗎?
“尊敬的讀者,你的閱讀時長已達840分鍾,獲得獎勵劍心通明。”
劍心通明是慈航靜齋的鎮山之寶,曾封印過魔王石之軒。
一縷冰涼的劍意從夏羽的頭頂直灌入丹田,這股劍意一經入體,夏羽就感覺到內心如同千年的古井,不起波瀾,有的隻是一絲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