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媽媽以前總感覺將來有大把時間和你相處,所以不著急事無巨細的和你說個沒完。然而世事難料,曾經以為的理所當然,現在卻成了奢侈。
媽媽一直覺得自己比起身邊的人,能記住更多小時候的事情,尤其是作為一個小孩子的種種心理感受。自從有了你,媽媽就更覺得這些心路曆程很珍貴。現在媽媽希望在自己還沒有完全變成大人思維,沒有完全忘記自己還是孩子時候的困惑和喜惡的時候,盡可能的把媽媽曾經的羞澀和猶豫,魯莽和膽怯都分享給你,希望能和你一起,再長大一次。
說和你一起成長,可真不是開玩笑的。媽媽有時候覺得自己之前不過是身體在變大,變老,但其實並沒有變成熟,或者說,媽媽做事情的方式,依然還是小孩子的方式。大人斯通見慣的做事原則,媽媽卻還在慢慢適應。
這麽聽起來,好像媽媽更希望自己變得成熟似的,媽媽請你先不要這樣想。小夏,其實媽媽想告訴你的是,大人的方式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更好的,而小孩子的做法也不一定就是錯誤的,不好的。很多時候,不過是側重的角度不同而已,並不分優劣與對錯。
媽媽昨天強迫自己用一種從未有過的,媽媽認為的成人思路,做了一件事。現在品味起來,還一時說不清楚其中的滋味。所以這裏想和你分享一下,希望你能同媽媽一起體會其中的奧義。
昨晚,媽媽寫信給你的奶奶,希望能拿到你的出生證明書。這份文件是媽媽買新房子的必備信息,用來確認你是媽媽房子的直接繼承人。當天和你爸爸交涉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媽媽並沒有拿到,於是就轉去問你奶奶。
寫信的時候,媽媽本來希望能把語氣語調保持在一定距離上,彼此就事論事就好。可當內容寫完,媽媽停頓下來,陷入迴憶和思考。記得以前你奶奶說過,媽媽和她說話應該用敬語,開頭不該用你,而用您。語氣也該有滋有調,是對長輩的態度才是。而媽媽這次寫的內容則沒有稱謂,語氣也相當平淡幹癟,沒有尊重,亦不含感情。
小夏,真的有點怕你嘲笑,這是媽媽有生以來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思考,自己的做事方式是否可以幫助自己達到目的。現在寫出來,幾乎要為自己的幼稚思維羞紅臉。三十幾歲的人,竟然從來沒有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專門定製過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實在是妄為成人。這裏請不要誤會,媽媽的羞愧並不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對,而是羞於,或者說驚訝於自己在這成人世界裏,在如此嚴格的遊戲規則中,竟然這麽多年,都沒有習得應該有的求生技能。記得爸爸以前常常和媽媽打趣,說簡直不知道媽媽是如何長這麽大的。昨天這頓思考,竟然是媽媽頭一次感同身受。
爸爸以前常常透露,甚至明示給媽媽,成人世界裏,做事說話皆有目的。如果為了達到目的應該這麽做事,應該這麽說話,那就要這樣去選擇。達到目標大於一切,至於過程上是否稍微有些違心,都會在目的達到之時,頃刻化為烏有。
媽媽之前是對此嗤之以鼻的。現在想起來,可能爸爸說的確有他的道理。媽媽之前的抵觸,大可能隻是因為爸爸拿的實例,實在太不討媽媽歡喜。
爸爸當初告訴媽媽,周旋於寂寞或是迷茫的中年婦女或者年輕女孩子之間,是因為爸爸看到她們在得到爸爸簡單的陪伴或者撩撥之後,關鍵時刻的確會用女性的單純去對待你的爸爸。對他而言,這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爸爸常常舉例一位中年女同事,關心她,大小事想到她,幾乎不費任何成本,但是到了借錢的時候,或者沒事拿拿紅包的時候,皆可出自她處,絡繹而不絕。而至於爸爸對這些女性本身,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毫無感情而言的,僅僅是利用一下爾。而媽媽那時卻為了這些被利用的對象不停的吃醋,實屬幼稚行為。
盡管他說的條條是道,媽媽彼時卻完全不買爸爸利己主義的賬。對你爸爸來說,簡直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媽媽現在想起來,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這種對話場景,非常好笑。這樣掏心掏肺的與媽媽講道理,卻不被受用,也是可惜你爸爸當年一番教育的苦心了。
不過小夏,媽媽的這些描述裏,是很主觀的。媽媽希望你不要輕易就定了是非黑白,或者正反角色。你一直遠離媽媽,聽了這些你親近之人的故事,請也不要輕易站進隊伍,一戰到底。人和人之間常常有著非常複雜的關係,黑白對錯最好還是不要著急定奪。
說迴剛才寫給你奶奶的信,這信引了媽媽頭一次思考,與自己目的相匹配的行為應該是怎樣的,如何才能達到目標。最後頂著一種不舒服的別扭感覺,媽媽把信改成了溫暖的,帶著敬語的一版,發了出去。和自己想的不一樣,信發出去之後,媽媽竟然有一種成長帶來的成就感。而且很快的,媽媽收到了奶奶的迴複。盡管最終沒有拿到證明書,但是氣氛是平和的。
假如跳為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媽媽發現,自己在七八歲時的困惑,一直到三十多歲,都不曾被解答。媽媽小時候一直很疑惑,當我們不喜歡對別人笑臉相迎,逢迎陪伴的時候,為什麽就不能這樣去表現。而製造和諧氛圍的目的,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幸福,又總是無法直白又赤裸裸的擺在麵前。媽媽小時候問過姥姥,為什麽不能不去和自己討厭的阿姨打招唿,麵對這個問題,當時姥姥就像完全沒有聽到一樣,忽略了過去。再後來的追問,媽媽收到的仍然是聽不見的表現和一點點的厭煩。現在的媽媽,感覺自己的內心從未離開過那提問的場景,媽媽從那時起,就從未改變,內心也從此被封存,不再長大。一直到現在,媽媽依然想要有個人,能耐心的解釋給媽媽聽,到底為什麽要去做不想做的事,真的會帶來更多的利益嗎?而我,真的需要那麽多的利益嗎?那麽我犧牲的本心又作何計算呢?
小夏,你和媽媽注定會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裏成長。爸爸和奶奶的和善與世故,可能會讓你完全體會不到媽媽童年時的困惑和成年後的迷茫。媽媽隻希望,如果你會做一些違心的事,那麽請為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釋,就和你爸爸做的一樣,即使有些道理甚至聽起來有點功利或者自私,但至少你要說服你自己。隻要你認為你願意這麽做,或者願意為了目標而犧牲一些表麵功夫,那麽隻要你心行統一,媽媽都會支持你。
媽媽一直覺得自己比起身邊的人,能記住更多小時候的事情,尤其是作為一個小孩子的種種心理感受。自從有了你,媽媽就更覺得這些心路曆程很珍貴。現在媽媽希望在自己還沒有完全變成大人思維,沒有完全忘記自己還是孩子時候的困惑和喜惡的時候,盡可能的把媽媽曾經的羞澀和猶豫,魯莽和膽怯都分享給你,希望能和你一起,再長大一次。
說和你一起成長,可真不是開玩笑的。媽媽有時候覺得自己之前不過是身體在變大,變老,但其實並沒有變成熟,或者說,媽媽做事情的方式,依然還是小孩子的方式。大人斯通見慣的做事原則,媽媽卻還在慢慢適應。
這麽聽起來,好像媽媽更希望自己變得成熟似的,媽媽請你先不要這樣想。小夏,其實媽媽想告訴你的是,大人的方式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更好的,而小孩子的做法也不一定就是錯誤的,不好的。很多時候,不過是側重的角度不同而已,並不分優劣與對錯。
媽媽昨天強迫自己用一種從未有過的,媽媽認為的成人思路,做了一件事。現在品味起來,還一時說不清楚其中的滋味。所以這裏想和你分享一下,希望你能同媽媽一起體會其中的奧義。
昨晚,媽媽寫信給你的奶奶,希望能拿到你的出生證明書。這份文件是媽媽買新房子的必備信息,用來確認你是媽媽房子的直接繼承人。當天和你爸爸交涉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媽媽並沒有拿到,於是就轉去問你奶奶。
寫信的時候,媽媽本來希望能把語氣語調保持在一定距離上,彼此就事論事就好。可當內容寫完,媽媽停頓下來,陷入迴憶和思考。記得以前你奶奶說過,媽媽和她說話應該用敬語,開頭不該用你,而用您。語氣也該有滋有調,是對長輩的態度才是。而媽媽這次寫的內容則沒有稱謂,語氣也相當平淡幹癟,沒有尊重,亦不含感情。
小夏,真的有點怕你嘲笑,這是媽媽有生以來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思考,自己的做事方式是否可以幫助自己達到目的。現在寫出來,幾乎要為自己的幼稚思維羞紅臉。三十幾歲的人,竟然從來沒有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專門定製過自己的行為和語言,實在是妄為成人。這裏請不要誤會,媽媽的羞愧並不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對,而是羞於,或者說驚訝於自己在這成人世界裏,在如此嚴格的遊戲規則中,竟然這麽多年,都沒有習得應該有的求生技能。記得爸爸以前常常和媽媽打趣,說簡直不知道媽媽是如何長這麽大的。昨天這頓思考,竟然是媽媽頭一次感同身受。
爸爸以前常常透露,甚至明示給媽媽,成人世界裏,做事說話皆有目的。如果為了達到目的應該這麽做事,應該這麽說話,那就要這樣去選擇。達到目標大於一切,至於過程上是否稍微有些違心,都會在目的達到之時,頃刻化為烏有。
媽媽之前是對此嗤之以鼻的。現在想起來,可能爸爸說的確有他的道理。媽媽之前的抵觸,大可能隻是因為爸爸拿的實例,實在太不討媽媽歡喜。
爸爸當初告訴媽媽,周旋於寂寞或是迷茫的中年婦女或者年輕女孩子之間,是因為爸爸看到她們在得到爸爸簡單的陪伴或者撩撥之後,關鍵時刻的確會用女性的單純去對待你的爸爸。對他而言,這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爸爸常常舉例一位中年女同事,關心她,大小事想到她,幾乎不費任何成本,但是到了借錢的時候,或者沒事拿拿紅包的時候,皆可出自她處,絡繹而不絕。而至於爸爸對這些女性本身,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毫無感情而言的,僅僅是利用一下爾。而媽媽那時卻為了這些被利用的對象不停的吃醋,實屬幼稚行為。
盡管他說的條條是道,媽媽彼時卻完全不買爸爸利己主義的賬。對你爸爸來說,簡直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媽媽現在想起來,不知道為什麽,總覺得這種對話場景,非常好笑。這樣掏心掏肺的與媽媽講道理,卻不被受用,也是可惜你爸爸當年一番教育的苦心了。
不過小夏,媽媽的這些描述裏,是很主觀的。媽媽希望你不要輕易就定了是非黑白,或者正反角色。你一直遠離媽媽,聽了這些你親近之人的故事,請也不要輕易站進隊伍,一戰到底。人和人之間常常有著非常複雜的關係,黑白對錯最好還是不要著急定奪。
說迴剛才寫給你奶奶的信,這信引了媽媽頭一次思考,與自己目的相匹配的行為應該是怎樣的,如何才能達到目標。最後頂著一種不舒服的別扭感覺,媽媽把信改成了溫暖的,帶著敬語的一版,發了出去。和自己想的不一樣,信發出去之後,媽媽竟然有一種成長帶來的成就感。而且很快的,媽媽收到了奶奶的迴複。盡管最終沒有拿到證明書,但是氣氛是平和的。
假如跳為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媽媽發現,自己在七八歲時的困惑,一直到三十多歲,都不曾被解答。媽媽小時候一直很疑惑,當我們不喜歡對別人笑臉相迎,逢迎陪伴的時候,為什麽就不能這樣去表現。而製造和諧氛圍的目的,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幸福,又總是無法直白又赤裸裸的擺在麵前。媽媽小時候問過姥姥,為什麽不能不去和自己討厭的阿姨打招唿,麵對這個問題,當時姥姥就像完全沒有聽到一樣,忽略了過去。再後來的追問,媽媽收到的仍然是聽不見的表現和一點點的厭煩。現在的媽媽,感覺自己的內心從未離開過那提問的場景,媽媽從那時起,就從未改變,內心也從此被封存,不再長大。一直到現在,媽媽依然想要有個人,能耐心的解釋給媽媽聽,到底為什麽要去做不想做的事,真的會帶來更多的利益嗎?而我,真的需要那麽多的利益嗎?那麽我犧牲的本心又作何計算呢?
小夏,你和媽媽注定會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裏成長。爸爸和奶奶的和善與世故,可能會讓你完全體會不到媽媽童年時的困惑和成年後的迷茫。媽媽隻希望,如果你會做一些違心的事,那麽請為自己找到合理的解釋,就和你爸爸做的一樣,即使有些道理甚至聽起來有點功利或者自私,但至少你要說服你自己。隻要你認為你願意這麽做,或者願意為了目標而犧牲一些表麵功夫,那麽隻要你心行統一,媽媽都會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