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末年,末代皇帝軒轅明駕崩。
繼唐州,巴,蜀叛亂之後,梁州南邊的衛,東邊的齊,魯兩州太守也各自立為王。
而名存實亡的炎黃王朝,於新年,即戰國元年正月,迎立軒轅皇室旁係子孫軒轅德為新君,尊先帝貴妃周氏為太後,命梁王統率天下兵馬南下平亂。梁王留長子周賢輔佐新帝治理國事並安排糧草供應,帶二子周武返迴梁州,準備平亂事宜。
衛魯兩州皆富裕,擅營生,多商人。衛州太守衛平,魯州太守魯達,皆名門之後。
衛平肥胖,不愛正事,酷愛美食,常以此為榮。有一年,聽說北蠻以北有天山,山上有一雪池,池內有鱈魚,心癢難耐,於是不惜十萬兩黃金,隻為求此魚一嚐。時有人嘲諷:“嘴巴雖然小,五髒六腑肥。十萬黃金重,不及一尾魚”。衛平聽聞此言,不怒反喜,以為自己於食物一道,天下第一。
而魯州魯達,少年時無甚特色,兩家世交,與衛平多有來往,喜武藝,好美人,常常帶著家仆於魯州城內閑逛,多見江湖雜耍,動輒出手闊綽,招入門下,平時出入時,花魁名旦皆隨遇左右。兩人又前後接任兩州太守,私交更深。
魯達手下有一文士,叫林子傑,草根出身,年少時家境貧苦,喜愛讀書,苦無書可讀,常常偷爬鎮上私塾院牆偷學偷聽,先生見其好學,於是經常借書給他。林子傑鄰居有一個玩伴,叫二羊,兩人經常結伴放牛,林子傑就坐於牛背上讀書。兩人相約以後做一番大事。
漸漸長大,兩人都對同村的一個女孩暗生情愫,女孩叫薑花,可愛勤勞,跟隨村裏的婦人們做些針線活計,好拿到鎮上的集市去賣,手工精巧,做出的繡花鞋連村裏公認針線活做的最好的劉嬸都豎起大拇指,往往能賣個好價錢。三人漸漸長大,眾人都在猜測以後哪一家有福氣能把薑花娶走。而林子傑因為喜歡讀書,這個村子又難得出一個讀書人,眾望所歸之下,女孩家最後選擇了經常幹幹淨淨,朗誦聖賢書的林子傑,兩家定好婚期,就等喜事臨門。
一日,薑花上街賣繡花鞋,因為物美價廉,很快就賣完了,跟同行的幾個婦人打個招唿,就要先行迴家,其中一位婦人提醒她說:“前麵有一家賣布的鋪子,布料不錯,而且不貴。”說完眼光狹促的看著這位準備嫁人的姑娘。姑娘臉色微紅,知道她的意思,按照傳統,女孩嫁人,要自己縫製嫁衣,謝過婦人以後,快步離去。到了那個賣布的鋪子裏,問了價格後買了布,準備出門時,不成想被鎮上的財主看見,那財主見她生的清秀,心生歹意,命左右探得女孩家世,聞知薑花尚未嫁人,就迴家命人上門提親。
薑花不從,說雖未嫁人,但是已經有婚約在身,財主懷恨,於薑花與林子傑成婚之日,自己穿上新郎禮服,命人強行將新娘薑花擄走,又勾結官府,將林子傑下獄。本是熱熱鬧鬧的新婚之日,兩人眨眼間一個被人強行納做小妾,一個遭遇牢獄之災。薑花看似溫和,但性情卻剛烈,那日之後,以淚洗麵,央求財主通融,放了林子傑。林子傑出獄之後,準備離開此地,隻是舍不得薑花,於是與二羊商議,兩人扮做下人,見了薑花,薑花說:“我這一生,隻愛你一人,現在我不幹淨了,不配跟你在一起了,本想一死了之,但是家中父母都需要供養,所以我不能死。現在我隻希望你一世平安,不必再掛念我。”林子傑大哭,不成想被人撞見,迴去稟明那財主,財主大怒,帶人去抓,情急之下,薑花讓林子傑快走,不要再迴來。林子傑不舍,薑花說,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人,去闖下一番事業,然後迴來接我罷。林子傑點頭,與二羊兩人離去。
兩人分別時,林子傑與二羊說,“我這一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家裏父母就麻煩你照顧了。”
過了幾年,林子傑漂泊在外,居無定所,但是終究一事無成,隻得悻悻歸鄉,見家中一片狼藉,整個村子錒本來十幾戶人家,現在竟然隻剩兩三戶,見了二羊,二羊告訴他原因。自從林子傑走後,那財主竟然懷恨在心,勾結官府,強行霸占村子裏的良田,村民去官府喊冤,結果都被下了大牢,後來村裏人去找薑花,薑花去跟財主求情,結果被財主活活打死。二羊說自己一直在等林子傑迴來,現在看來,林子傑也無甚辦法,說完帶著林子傑去薑花的墳前祭拜完畢,說:“我去京城,不成功不迴鄉。”
於是兩人分道揚鑣,林子傑一路漂泊,最終拜在魯達門下,因為辦事妥帖,對魯達俯首帖耳,動輒歌功頌德,深得魯達信任。林子傑派人去京城尋找二羊,機緣巧合之下,知道二羊在宮中做了太監,於是兩人聯係甚少。
炎黃末年,林子傑收到二羊來信,得知皇帝駕崩,林子傑略一思索,徑直去往魯達那裏,道:“現在皇帝駕崩,天下無君,主公你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為什麽自己做個大王呢?”
魯達一聽,心中驚喜,當即下令,自稱魯王。又聽從了林子傑的話,勸說衛平一起稱王,說兄弟二人,同進同退。
於是兩人於衛魯兩州交界處,舉行會盟儀式,同時昭告天下,自稱魯王,衛王,並賞賜屬下眾人,各個升官進爵。聽聞梁王南下征討,兩人聚合手下,商議對策。林子傑看著眾人,說道“梁王南來,我等自當奮力抵抗,梁王雖然兵多,但是我們衛魯多河流,可以把梁王引誘到沼澤泥濘處,然後一戰退敵”
衛王當即大喜,“此計甚好,我衛國有六萬人馬,可做先鋒。”
魯王則哈哈大笑,“子傑多慮了,我魯州兵有八萬,各個以一當十,他梁王不過十萬人馬,又遠道而來,我們與他們戰於國門之外。”說著他瞥了一眼旁邊的衛王,:“我在前麵衝殺,衛王幫我護送掠陣就行。”
衛王手下多有不悅之色,但是衛王反而高興異常,連聲叫好,說魯王仁義,衛國上下,聽命行事。
戰國元年,正月初十,梁王府,書房。
沒人能想到,整個天下,權勢最重的堂堂梁王,書房格外簡單,一張書案,案上除了文房四寶,別無他物,另外有一張檀木椅,而已。
梁王周榮,麵色陰沉,書案前站著大公子周賢,二公子周武,兩人神色恭敬,特別是大公子,額頭冷汗連連,更現惶恐之色。年前的宮變中,先是管家周風,雖然被張氏姐弟擊退,但也讓兩人成為強弩之末,加上王茂春的臨陣一擊,李鐵山輕鬆擊殺張鎮,本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是最後出現的老人把一切都打亂了,皇後張氏和兩位公主走脫。父親知道後,嚴令自己秘密搜索,務必找到她們,他心裏清楚,父親並不在意她們的生死,他在意的是傳國玉璽的下落。於是自己麾下李鐵山和秘密供奉宮娘子兩大高手盡出。最終找到她們的藏身之處,張氏已死,接著那張姓老人也被打傷,於是下令李鐵山和宮娘子兩人暗中觀察,終於得知她們與北方有勾結,周賢以為,等到北方來人之日,他們必定會帶上玉璽,到時候再出手搶奪。隻是時至今日,仍然毫無消息,不說,李鐵山,宮娘子兩人也下落不明。今日父親問起此事,言語之間,對自己失望至極。
梁王周榮知道這個大兒子的心思,當虎嘯堂的人迴來匯報當日情況,他就一清二楚。宮紅櫻,大兒子的秘密供奉,那晚出現在那裏,絕非巧合,一定是早就知道兩位公主的下落,可是周賢卻說張氏死後,兩個公主下落不明?這個大兒子想私藏玉璽的想法,唿之欲出。
梁王周榮也不說破,吩咐道:“兩位公主的事,你繼續搜察吧,千萬不可落到北漢手裏。”
周賢鬆了一口氣“是,父親”
梁王點了點頭,望向二子周武,“出征的事,準備的如何?”
周武神色嚴肅“迴父親,京城以北陳將軍和王將軍的十萬人馬沒有調動,整個京城以南,末將的兩萬騎兵和八萬梁州精銳步兵已經向南開進,十日內可到梁魯邊境,另外,東邊梁齊邊境秦明將軍的三萬人馬也沒有調動。”
梁王點了點頭“齊地那裏的軍情如何?”
“齊地?我們不是去打魯國和衛國嗎?”周武顯然有些反應不過來。
“我什麽時候說去打魯衛了?”梁王頓了一下“說公事的時候,該如何稱唿?”
“是,梁王”周武神色一緊“天下皆知,我大軍將要去攻打魯衛,齊地毫無防備”
“傳令下去,八萬步兵緩緩向前,兩萬鐵騎調轉方向,秘密進入梁齊邊境,你與本王帶親兵,即刻前往秦明軍中,準備伐齊。”
“是,梁王”
“你們下去吧。”
周賢周武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同時轉身退出書房。
書房門口,老管家周風站在門口,依舊麵帶笑意,周賢想起那日周風一人力拚張氏姐弟,心中微動,上前拉住周風的手“周管家,身體如何?那日多虧周管家出手相助,不然真是要功虧一簣了”
老管家微笑道“大公子說笑了,一切全靠老爺和兩位公子謀劃,老朽年邁,幫不上大忙的。”說著抬眼看向周賢,依舊滿臉笑意。
周賢也隨之一笑“周管家說笑了,這些年府中大小事務繁多,承蒙周管家費心費力,我兄弟二人也是周老看著長大,日後若有機會,定當盡心供養。”說完放手轉身,帶著周武轉身離開。
周武迴頭看著那老管家,微微一笑,周風見了,彎腰低頭,看不清麵容,跟周武拱手作別。
周武也一拱手,轉身離去。兄弟兩人行到大門口,早有下人牽來兩匹馬,周賢對周武說,“行軍打仗,兇險萬分,二弟你要保護好父親,也要多多保重自己。”
周武點頭稱是。“大哥放心,不論如何我都會保護好父親,倒是大哥在朝中,人心複雜,明槍暗箭的,可要小心注意了。”
周賢說道:“這個放心,你大哥我很擅長這個。”
周武聞言,微微一笑,露出滿嘴白牙,:“是嗎?大哥真的擅長嗎?”
周賢瞳孔微微收縮,“什麽意思?”
周武哈哈一笑“大哥不要多想,擔心大哥安危而已,畢竟這京城之地,曆來殺人不見血,稍微提醒一下。”說完轉身上馬就走。
周賢緊緊盯著騎馬遠去的周武背影,握緊了拳頭。一直給自己隻會行軍打仗,心思簡單的弟弟,為什麽突然會說出這些話?一定有人教他,是誰?是父親嗎?不,不會的,父親對自己還是信任的,而且自己是長子,這以後的梁王之位,或者說這天下,肯定都是自己的。隻是,隻是,隻是父親,能以常理忖度嗎?父親會在意這些規矩?還有這個自己印象中一直對自己很言聽計從,從小到大對自己無話不說的弟弟,從什麽時候開始非但話少了,私下裏也無甚交集了?他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是在提醒自己什麽?父親告訴了他什麽?
周賢的腦海裏想起周老管家的笑容,想起了書房裏的父親,想起了宮變那晚的父子對答:
萬事皆小,傳承第一
傳給誰?當然是能者居之。
周賢心急火燎,仿佛有一萬隻螞蟻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渾身發麻。
在這個戰國元年的年初,家家戶戶都在熱熱鬧鬧過新年的時候,周賢感到無比的孤獨與寒冷。
繼唐州,巴,蜀叛亂之後,梁州南邊的衛,東邊的齊,魯兩州太守也各自立為王。
而名存實亡的炎黃王朝,於新年,即戰國元年正月,迎立軒轅皇室旁係子孫軒轅德為新君,尊先帝貴妃周氏為太後,命梁王統率天下兵馬南下平亂。梁王留長子周賢輔佐新帝治理國事並安排糧草供應,帶二子周武返迴梁州,準備平亂事宜。
衛魯兩州皆富裕,擅營生,多商人。衛州太守衛平,魯州太守魯達,皆名門之後。
衛平肥胖,不愛正事,酷愛美食,常以此為榮。有一年,聽說北蠻以北有天山,山上有一雪池,池內有鱈魚,心癢難耐,於是不惜十萬兩黃金,隻為求此魚一嚐。時有人嘲諷:“嘴巴雖然小,五髒六腑肥。十萬黃金重,不及一尾魚”。衛平聽聞此言,不怒反喜,以為自己於食物一道,天下第一。
而魯州魯達,少年時無甚特色,兩家世交,與衛平多有來往,喜武藝,好美人,常常帶著家仆於魯州城內閑逛,多見江湖雜耍,動輒出手闊綽,招入門下,平時出入時,花魁名旦皆隨遇左右。兩人又前後接任兩州太守,私交更深。
魯達手下有一文士,叫林子傑,草根出身,年少時家境貧苦,喜愛讀書,苦無書可讀,常常偷爬鎮上私塾院牆偷學偷聽,先生見其好學,於是經常借書給他。林子傑鄰居有一個玩伴,叫二羊,兩人經常結伴放牛,林子傑就坐於牛背上讀書。兩人相約以後做一番大事。
漸漸長大,兩人都對同村的一個女孩暗生情愫,女孩叫薑花,可愛勤勞,跟隨村裏的婦人們做些針線活計,好拿到鎮上的集市去賣,手工精巧,做出的繡花鞋連村裏公認針線活做的最好的劉嬸都豎起大拇指,往往能賣個好價錢。三人漸漸長大,眾人都在猜測以後哪一家有福氣能把薑花娶走。而林子傑因為喜歡讀書,這個村子又難得出一個讀書人,眾望所歸之下,女孩家最後選擇了經常幹幹淨淨,朗誦聖賢書的林子傑,兩家定好婚期,就等喜事臨門。
一日,薑花上街賣繡花鞋,因為物美價廉,很快就賣完了,跟同行的幾個婦人打個招唿,就要先行迴家,其中一位婦人提醒她說:“前麵有一家賣布的鋪子,布料不錯,而且不貴。”說完眼光狹促的看著這位準備嫁人的姑娘。姑娘臉色微紅,知道她的意思,按照傳統,女孩嫁人,要自己縫製嫁衣,謝過婦人以後,快步離去。到了那個賣布的鋪子裏,問了價格後買了布,準備出門時,不成想被鎮上的財主看見,那財主見她生的清秀,心生歹意,命左右探得女孩家世,聞知薑花尚未嫁人,就迴家命人上門提親。
薑花不從,說雖未嫁人,但是已經有婚約在身,財主懷恨,於薑花與林子傑成婚之日,自己穿上新郎禮服,命人強行將新娘薑花擄走,又勾結官府,將林子傑下獄。本是熱熱鬧鬧的新婚之日,兩人眨眼間一個被人強行納做小妾,一個遭遇牢獄之災。薑花看似溫和,但性情卻剛烈,那日之後,以淚洗麵,央求財主通融,放了林子傑。林子傑出獄之後,準備離開此地,隻是舍不得薑花,於是與二羊商議,兩人扮做下人,見了薑花,薑花說:“我這一生,隻愛你一人,現在我不幹淨了,不配跟你在一起了,本想一死了之,但是家中父母都需要供養,所以我不能死。現在我隻希望你一世平安,不必再掛念我。”林子傑大哭,不成想被人撞見,迴去稟明那財主,財主大怒,帶人去抓,情急之下,薑花讓林子傑快走,不要再迴來。林子傑不舍,薑花說,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人,去闖下一番事業,然後迴來接我罷。林子傑點頭,與二羊兩人離去。
兩人分別時,林子傑與二羊說,“我這一去,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迴來,家裏父母就麻煩你照顧了。”
過了幾年,林子傑漂泊在外,居無定所,但是終究一事無成,隻得悻悻歸鄉,見家中一片狼藉,整個村子錒本來十幾戶人家,現在竟然隻剩兩三戶,見了二羊,二羊告訴他原因。自從林子傑走後,那財主竟然懷恨在心,勾結官府,強行霸占村子裏的良田,村民去官府喊冤,結果都被下了大牢,後來村裏人去找薑花,薑花去跟財主求情,結果被財主活活打死。二羊說自己一直在等林子傑迴來,現在看來,林子傑也無甚辦法,說完帶著林子傑去薑花的墳前祭拜完畢,說:“我去京城,不成功不迴鄉。”
於是兩人分道揚鑣,林子傑一路漂泊,最終拜在魯達門下,因為辦事妥帖,對魯達俯首帖耳,動輒歌功頌德,深得魯達信任。林子傑派人去京城尋找二羊,機緣巧合之下,知道二羊在宮中做了太監,於是兩人聯係甚少。
炎黃末年,林子傑收到二羊來信,得知皇帝駕崩,林子傑略一思索,徑直去往魯達那裏,道:“現在皇帝駕崩,天下無君,主公你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為什麽自己做個大王呢?”
魯達一聽,心中驚喜,當即下令,自稱魯王。又聽從了林子傑的話,勸說衛平一起稱王,說兄弟二人,同進同退。
於是兩人於衛魯兩州交界處,舉行會盟儀式,同時昭告天下,自稱魯王,衛王,並賞賜屬下眾人,各個升官進爵。聽聞梁王南下征討,兩人聚合手下,商議對策。林子傑看著眾人,說道“梁王南來,我等自當奮力抵抗,梁王雖然兵多,但是我們衛魯多河流,可以把梁王引誘到沼澤泥濘處,然後一戰退敵”
衛王當即大喜,“此計甚好,我衛國有六萬人馬,可做先鋒。”
魯王則哈哈大笑,“子傑多慮了,我魯州兵有八萬,各個以一當十,他梁王不過十萬人馬,又遠道而來,我們與他們戰於國門之外。”說著他瞥了一眼旁邊的衛王,:“我在前麵衝殺,衛王幫我護送掠陣就行。”
衛王手下多有不悅之色,但是衛王反而高興異常,連聲叫好,說魯王仁義,衛國上下,聽命行事。
戰國元年,正月初十,梁王府,書房。
沒人能想到,整個天下,權勢最重的堂堂梁王,書房格外簡單,一張書案,案上除了文房四寶,別無他物,另外有一張檀木椅,而已。
梁王周榮,麵色陰沉,書案前站著大公子周賢,二公子周武,兩人神色恭敬,特別是大公子,額頭冷汗連連,更現惶恐之色。年前的宮變中,先是管家周風,雖然被張氏姐弟擊退,但也讓兩人成為強弩之末,加上王茂春的臨陣一擊,李鐵山輕鬆擊殺張鎮,本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是最後出現的老人把一切都打亂了,皇後張氏和兩位公主走脫。父親知道後,嚴令自己秘密搜索,務必找到她們,他心裏清楚,父親並不在意她們的生死,他在意的是傳國玉璽的下落。於是自己麾下李鐵山和秘密供奉宮娘子兩大高手盡出。最終找到她們的藏身之處,張氏已死,接著那張姓老人也被打傷,於是下令李鐵山和宮娘子兩人暗中觀察,終於得知她們與北方有勾結,周賢以為,等到北方來人之日,他們必定會帶上玉璽,到時候再出手搶奪。隻是時至今日,仍然毫無消息,不說,李鐵山,宮娘子兩人也下落不明。今日父親問起此事,言語之間,對自己失望至極。
梁王周榮知道這個大兒子的心思,當虎嘯堂的人迴來匯報當日情況,他就一清二楚。宮紅櫻,大兒子的秘密供奉,那晚出現在那裏,絕非巧合,一定是早就知道兩位公主的下落,可是周賢卻說張氏死後,兩個公主下落不明?這個大兒子想私藏玉璽的想法,唿之欲出。
梁王周榮也不說破,吩咐道:“兩位公主的事,你繼續搜察吧,千萬不可落到北漢手裏。”
周賢鬆了一口氣“是,父親”
梁王點了點頭,望向二子周武,“出征的事,準備的如何?”
周武神色嚴肅“迴父親,京城以北陳將軍和王將軍的十萬人馬沒有調動,整個京城以南,末將的兩萬騎兵和八萬梁州精銳步兵已經向南開進,十日內可到梁魯邊境,另外,東邊梁齊邊境秦明將軍的三萬人馬也沒有調動。”
梁王點了點頭“齊地那裏的軍情如何?”
“齊地?我們不是去打魯國和衛國嗎?”周武顯然有些反應不過來。
“我什麽時候說去打魯衛了?”梁王頓了一下“說公事的時候,該如何稱唿?”
“是,梁王”周武神色一緊“天下皆知,我大軍將要去攻打魯衛,齊地毫無防備”
“傳令下去,八萬步兵緩緩向前,兩萬鐵騎調轉方向,秘密進入梁齊邊境,你與本王帶親兵,即刻前往秦明軍中,準備伐齊。”
“是,梁王”
“你們下去吧。”
周賢周武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同時轉身退出書房。
書房門口,老管家周風站在門口,依舊麵帶笑意,周賢想起那日周風一人力拚張氏姐弟,心中微動,上前拉住周風的手“周管家,身體如何?那日多虧周管家出手相助,不然真是要功虧一簣了”
老管家微笑道“大公子說笑了,一切全靠老爺和兩位公子謀劃,老朽年邁,幫不上大忙的。”說著抬眼看向周賢,依舊滿臉笑意。
周賢也隨之一笑“周管家說笑了,這些年府中大小事務繁多,承蒙周管家費心費力,我兄弟二人也是周老看著長大,日後若有機會,定當盡心供養。”說完放手轉身,帶著周武轉身離開。
周武迴頭看著那老管家,微微一笑,周風見了,彎腰低頭,看不清麵容,跟周武拱手作別。
周武也一拱手,轉身離去。兄弟兩人行到大門口,早有下人牽來兩匹馬,周賢對周武說,“行軍打仗,兇險萬分,二弟你要保護好父親,也要多多保重自己。”
周武點頭稱是。“大哥放心,不論如何我都會保護好父親,倒是大哥在朝中,人心複雜,明槍暗箭的,可要小心注意了。”
周賢說道:“這個放心,你大哥我很擅長這個。”
周武聞言,微微一笑,露出滿嘴白牙,:“是嗎?大哥真的擅長嗎?”
周賢瞳孔微微收縮,“什麽意思?”
周武哈哈一笑“大哥不要多想,擔心大哥安危而已,畢竟這京城之地,曆來殺人不見血,稍微提醒一下。”說完轉身上馬就走。
周賢緊緊盯著騎馬遠去的周武背影,握緊了拳頭。一直給自己隻會行軍打仗,心思簡單的弟弟,為什麽突然會說出這些話?一定有人教他,是誰?是父親嗎?不,不會的,父親對自己還是信任的,而且自己是長子,這以後的梁王之位,或者說這天下,肯定都是自己的。隻是,隻是,隻是父親,能以常理忖度嗎?父親會在意這些規矩?還有這個自己印象中一直對自己很言聽計從,從小到大對自己無話不說的弟弟,從什麽時候開始非但話少了,私下裏也無甚交集了?他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是在提醒自己什麽?父親告訴了他什麽?
周賢的腦海裏想起周老管家的笑容,想起了書房裏的父親,想起了宮變那晚的父子對答:
萬事皆小,傳承第一
傳給誰?當然是能者居之。
周賢心急火燎,仿佛有一萬隻螞蟻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渾身發麻。
在這個戰國元年的年初,家家戶戶都在熱熱鬧鬧過新年的時候,周賢感到無比的孤獨與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