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末年,一個與平時任何一天同樣安靜的午夜,莊嚴肅穆的炎黃王城,金碧輝煌的皇帝寢宮外,幾位太監宮女正低頭而立,門口一共三位金甲侍衛,其中兩位表情冷漠,握著長槍的手紋絲不動,另外一位腰間佩刀,正在門口走來走去,目光巡視著寢宮廣場之外的黑暗。


    炎黃末代皇帝軒轅明正躺在龍床上,緊閉雙眼,床邊太醫神色緊張的正在為其把脈,雍容華貴的皇後張氏坐在床邊沿,緊緊的盯著太醫的神色,遠一點靠著內室門口屏風門口站著的是皇帝寵妃,周氏,新晉梁王周榮之女,再遠點的地方是麵色冷峻的一萬金甲侍衛統領,皇後胞弟,張鎮。


    等了半晌,太醫終於收迴手,彎腰後退,對著皇後張氏欲言又止。張氏見了,站起身,對著周氏說道:“妹妹辛苦了,早些迴去休息吧,陛下這邊本宮和太醫會看著的。”


    周氏聽了,內心猛的一震,正準備說話,皇後接著道:“張統領,送周貴妃迴宮。”皇後的語氣不容質疑,“還有,陛下需要靜養,任何人不得靠近寢宮,違者,殺無赦。”


    張鎮低頭領命,對著周氏:“周貴妃,請”周氏低著頭,看不清表情,心中思忖,平時雍容大度,氣質溫和的皇後,今晚行為大異平常,令她一時興不起絲毫反抗的念頭,此刻,她才想起來,這位對自己處處忍讓的皇後,才是一國之母。哪怕她已經深得皇帝寵愛,在外人眼中,地位依舊雲泥之別。此時此刻的情形容不得她有絲毫推拖,隻能低頭行禮,然後離去。


    這邊皇後下完命令,待他們離去,轉身對著太醫道:“陛下怎麽樣?”


    太醫連忙跪下,語氣發抖“陛下氣,氣息微弱,生機已斷,卑,卑職估計,撐過今晚都。。。。”


    皇後聞言,隻感覺一頓眩暈,霎時間天旋地轉。口中輕唿:“陛下,,,”隨即鎮定了一下心神,“知道了,今晚,就勞煩太醫在此與我一起守候陛下了”


    寢宮外,貴妃周氏的兩個貼身宮女見主子出來,與其他人一起行禮之後,快步迎上,一左一右跟在周氏身邊,金甲統領張鎮與門口那位佩刀侍衛個甲士輕輕吩咐命令,然後跟上周氏三人。在即將走完寢宮門口的廣場時,周氏突然迴頭說道:“張統領,陛下與皇後那邊比我更需要人守衛,餘下的路我自己一個人迴去就行了,”


    張鎮不假思索:“皇後命卑職送貴妃迴宮,卑職不敢有違”


    “張統領,皇後娘娘的好意,本宮心領了,說句大不敬的話,皇後娘娘不論如何都是女人,越是碰到大事,越需要有個貼心的人在身邊撐著腰,難道張統領就忍心讓自己的親姐姐獨自承擔大事?”


    張鎮想起姐姐剛剛的舉動,今晚注定會很難熬,這女人說的不錯,不論如何,自己都應該站在姐姐身邊。:“既然如此”說著一揮手,黑暗裏竟然出現兩個個持槍甲士。張鎮對著那甲士吩咐道:“你二人護送周貴妃迴宮”然後轉身對周氏說道“那卑職就告退了”。


    見到這一幕,周氏心中一驚,果然厲害。見張鎮離去,也不迴話,轉身徑直就走。然後邊走邊與身邊侍女聊些家常,問其中一個侍女:“聽說你母親病重,怎麽不迴去看看?”其間還做了兩個手勢,那侍女輕輕迴答道:“家母確實身體抱恙,但是宮裏規矩森嚴,不能離開”,周氏聞言:“父母生你養你,你還是迴去看看吧。今天本宮做主,放你幾天假,你這就迴去收拾一下,出宮去吧。”侍女神色感激,低頭告退,然後快步離去。兩位甲士見了,雖然現在深夜,到期這位貴妃深得陛下寵愛,平時行事也多囂張跋扈,此刻也不敢多問,低頭繼續護送。


    離去侍女快步走到一座太監門房,推門進去之後換了身衣服,然後驟然飛奔,速度極快。至皇宮門口,對守衛甲士出示了一個令牌,甲士立馬放行。她離開皇城之後,飛身而起,朝著新建的梁王府掠去。


    從梁王府一處隱秘的房門進去之後,在一位老管家的陪同下,快步走到梁王寢室,老管家示意她稍等,然後與門口護衛點了點頭,推開門走進室內。


    不一會,門被打開,新晉梁王赫然周榮出現。


    周氏本炎黃望族,祖上隨炎黃開國皇帝軒轅太一征戰有功,得侯爵,封地為緊挨炎黃京畿之地的梁州。炎黃末年,大河泛濫,沿河兩岸,良田房屋毀壞無數,災民流離失所,周榮開家族糧倉,設粥棚,聚流民,建房屋,一時之間,名聲廣傳。後三年,全國多地旱災,暴民四起,各地守軍無力平亂。而北蠻南荒又蠢蠢欲動,使南北兩處邊軍無法迴援,故而叛軍竟一度進逼都城。周榮臨危受命,開周氏庫房,廣招兵馬人才,衝鋒陷陣,叛軍望而歸降,被其平亂的各地州府皆歌功頌德。


    炎黃朝廷為表其功,封其為梁王,皇帝軒轅明納其女周氏為貴妃,並於京城新建梁王府,言“天下有事,朕有梁王,當高枕無憂,天下無事,梁王在側,當早晚請教國事。”。


    五年後,巴蜀與唐州太守又各自犯上作亂,自立為王。朝廷命梁王領軍出征。


    但是應該在平叛路上的梁王,竟然出現在京城?


    侍女見到梁王周榮,不由自主有些緊張,周榮一揮手,:“去書房議事。”


    進了書房,發現梁王大公子周賢和二公子周雲也在。侍女跪在地上,把今日所見和周氏所言原原本本告知梁王,梁王若有所思,揮了揮手,:“好,本王知道了,你去吧”。侍女低頭告退,跟著始終麵帶笑容的老管家一起轉身離開。


    梁王喝了口茶,:“張家這姐弟倆確實不錯,張鎮統兵有方,張氏韜光養晦的功夫也是深不可測。”說到這裏,他瞄了一眼站在身邊的兩個兒子“可惜的是,張家已經不是以前的張家了,幾代人竟然都隻會些舞文弄墨,心思全在廟堂黨爭之上,嘿,可笑至極。”


    大公子周賢會心一笑:“父親,大事可期,金甲侍衛副統領王茂春是我們的人,今晚的皇宮外圍,正是他在當職”說著轉頭看了一眼弟弟周文。


    周文點了點頭:“父親,王安率部隊秘密駐紮在城外三十裏處,共計五萬人,在城內,我們還有有三千騎兵,一共五萬三千人,而且京城守備主將洪濤已經被控製住了,今晚的京城,對於我們周家,沒有防備。”說完,他目光炯炯的看著自己的父親。


    梁王周榮,聽完兩個兒子的稟報後,沉思了一下,緩緩開口:“張鎮那邊呢?皇後張氏呢?軒轅明的兩個女兒呢?”說完,狹長的眼睛看著兩個兒子:“大事可期?什麽大事?嗯?”


    周榮身材肥大壯碩,雙眼狹長,此刻語氣變冷:“你們兩個,一個經略京城,一個隨我帶兵打仗,為周家勞苦功高,但是你們要記住,為山九仞,功虧一簣。這種事關生死,事關周家千年傳承,事關天下,事關史書的大事,任何一點疏漏,都可能讓你我全盤皆輸,萬劫不複。”說到最後,周榮語氣嚴厲,“告訴你們,我周家傳承一千多年,與國同歲,一千五百年來,那麽多世族豪強,起起落落,唯我周家,經久不衰,知道為什麽嗎?”


    被他盯著的兩個兒子,大公子周賢,低頭不語,若有所思。二公子周文興則昂首挺胸,“周家組訓:萬事皆小,傳承第一!”


    周榮不置可否,揮了揮手:“按計劃行事吧。”


    周賢疑惑道:“那張氏姐弟和兩位公主?”


    “這個你不用操心了,去吧”


    看到兩個兒子離去,周榮吐出一口濁氣,對著門外說道:“進來吧。”


    周氏老管家周風低頭走進來,肅立在一旁,:“王爺。”


    看著這個麵容蒼老,須發灰白的老人,周榮麵色溫和:“張氏姐弟和那兩個公主,就勞煩風叔了。”


    “王爺請放心”說完躬身告退。


    “風叔?”


    “王爺還有何吩咐?”


    “以後若無外人,風叔不必拘禮。”周榮頓了一下“兩個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平日裏對風叔言語不敬,風叔千萬不要放在心上”


    “是,王爺”老管家依舊畢恭畢敬“兩位公子皆人中龍鳳,他日必不可限量。現在還年輕,性子直些,沒有大礙。”


    “那,謝謝過風叔了”


    周風告辭離去。


    周榮坐了一會,起身,開門。


    今晚的京城,注定很多人會徹夜難眠?徹夜不眠?


    炎黃京城,南鄰天下腹心,梁州,衛州,北靠仙州,再往上是北漢和武氏三洲。


    炎黃末代皇帝軒轅明,在位第十三年,也是最後一年的冬天,臘月初八,淩晨,皇宮傳來噩耗。


    “皇帝軒轅明駕崩。”文武百官與天下百姓還沒來得及痛哭流涕,又有傳言稱“皇後張氏聯合皇宮禁衛統領張鎮竟劫持聞訊返京的梁王周榮,意欲篡改遺詔,圖謀宮變。


    梁王大公子周賢不惜以身範險,單槍匹馬說服金甲侍衛副統領周茂春臨陣倒戈,並於亂軍中擊殺叛軍頭目張鎮,而二公子周文率領梁軍剪除張家姐弟布置在京城的守城叛軍。兄弟二人合力解救梁王於危難之中。


    讓人惋惜的是,野心甚大的前皇後張氏,挾持兩位年幼的小公主,被一位據說是潛伏在皇宮多年的張家鷹犬救走,下落不明。”


    傳言紛紛,不知真假,但是一來朝廷並未對此做出說明,二來那張家曆來自視甚高,張家人接人待物個個倨傲不馴,朝野上下多有樹敵,再則,張家嫡女為皇後還不夠,竟然連負責宮廷禁衛的金甲侍衛也被張家人掌控,人們思來想去,覺得出了這麽個野心勃勃的女人,也不奇怪。


    與之對應的則是對天下勞苦功高的梁王,不辭辛苦,剛準備南下帶兵平亂,又匆匆返迴皇宮,不想竟然遇上宮變。幸好周家一門英傑,未讓那亂臣賊子得逞。


    在這場史稱臘八宮變的記錄中。關於後來張氏和一對公主下落如何,後世史書記載多撲朔迷離,各種版本皆言語不詳。有說流落江湖,鬱鬱而終的,有說其實已經死於那場宮變,隻是事關皇室聲望,沒有對外聲張的,還有說被東北漢王派人尋走的,更有誇張的說法稱在西北武氏三州境內見過兩位公主。總之就是眾說紛紜,難辨真假。


    就在天下百姓還沒從這些國家大事中清醒過來,各地叛亂接二連三。


    繼巴蜀與唐州之後,與梁州接壤的衛,魯,齊三洲,舊南荒之地的吳,越,兩州連番稱王,再加上西北武氏,東北漢王,原本完整祥和,傳承了一千五百年的的炎黃王朝,終於宣告結束了。


    如同被曆史的巨人輕輕翻過的一頁筆記,然後沉重的曆史車輪就滾滾向前,沒有人知道這車輪將要去到哪裏,什麽時候停下,隻知道它依舊緩慢的,無情的,一往無前的碾碎了舊的山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心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搖頭晃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搖頭晃腦並收藏空心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