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終結常侍
歲在甲子,諸侯爭霸我插黃巾旗 作者:憨憨小狼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溟忙著搞發展,南方的大漢也沒停下來。
皇宮一眾人物被張讓等人擄走,吳匡和袁紹帶兵屠了所有宦官閹人,不料手下士兵將董太後和眾多宮女殃及。
商議一番,兩人隻得先圍著皇宮,不準進出,袁紹趕緊迴家向家裏的兩老頭求救。
“閹豎逆賊!犯上作亂,竟弑殺太皇太後。”
袁逢袁隗定下了基調,次日一早就在自家的袁氏邸報上,羅列張讓段珪的十條罪狀,是為十惡不赦的惡徒,天人共誅之逆賊,號召天下忠臣義士討伐二人,邸報稱:
閹豎張讓、段珪,禍亂宮闈,罪盈惡滿,致社稷傾危,蒼生蒙難。其罪有十,昭然若揭,當受天下誅,以謝蒼生。
其一,竊弄權柄,欺君罔上。操弄朝政於股掌,蒙蔽聖聽,使天子政令不出宮闈,忠良之士不得進言,朝堂之上奸佞橫行,正途皆塞。
其二,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廣納宵小之徒,布列要津,凡不順從者,必遭其構陷,忠直之臣如竇武、陳蕃者,皆受殘害,致朝堂上下,竟無一毫忠義之氣。
其三,賣官鬻爵,聚斂無度。以官職為貨,明碼標價,致官場腐敗,賢能之士不得其位,而庸碌貪鄙之人充斥朝堂,民脂民膏盡入其囊,致使國庫空虛,民生凋敝。
其四,禍亂後宮,穢亂宮廷。幹預內廷之事,蠱惑後妃,致宮闈之內爭鬥不休,擾亂皇家血脈傳承,使天子家事不得安寧,皇家威嚴掃地。
其五,殘害忠良,血債累累。以莫須有之罪名,誅殺賢能,朝堂之上冤獄叢生,忠臣義士含恨而死,致使國家棟梁摧折,朝政日非。
其六,引發黨錮,阻塞賢路。興黨錮之禍,禁絕士人議政,使天下士子報國無門,才俊之士沉淪下僚,國家失卻用人之基,文化學術亦遭重創。
其七,搜刮民財,民不聊生。橫征暴斂,稅賦繁重,百姓田園荒蕪,流離失所,老弱轉於溝壑,少壯困於徭役,天下苦之,而彼等猶不知足,欲壑難填。
其八,擄掠天子,操天子如傀儡,以致聖朝無君,朝綱紊亂,神器蒙塵,天下人心惶惶,諸侯離心,漢室根基動搖。
其九,黨羽梟暴,殺戮盈天。行跳牆之事,至於絕處,不惜縱火宮闈,斷尾求生,薨太皇太後董氏,此國仇也。
其十,致亂天下,蒼生塗炭。由其惡行,天下大亂,盜賊蜂起,戰火紛飛,百姓身處水火,生靈慘遭塗炭,漢室四百年江山幾近覆亡,其罪之重,天地難容。
今聖人失跡,天下英豪,當以活聖人為己任,勤王救駕,扶天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袁家倆老頭炮製袁氏邸報的時候,袁紹火急火燎地趕迴皇宮,和吳匡合力,將所有知情人士盡皆誅絕,火燒董太後寢宮,兩人見火勢已大,放開皇宮守衛,開始竭力救火。並且讓士兵口唿“閹黨作亂,火殺董太後,劫持陛下兄弟逃脫”。
在兩人迅捷的處理下,其他世家之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是連夜救火的時候了,宦官殺絕,他們也問不出什麽。
次日見了袁氏邸報,楊氏刊印和大漢月報也火急火燎地趕了一期。
三大報刊從雒陽向外擴散,後麵的潁川學報跟著品評了一下,這口鍋,就結結實實地扣在了還在逃跑的張讓、段珪等人頭上,誰讓二人還在芒山中躲藏呢。
過了函穀關的董卓正是因為三家的報紙,知道了皇帝已經被張讓擄走了,不僅如此,袁氏邸報的那個半檄文的行文還給了他一個光明正大行軍的理由。
反正我董卓是個莽夫,就當它是討賊檄文了,咋滴!
董卓趁著城內的世家還在糾纏,糾結兵馬地時候,帶著拋下後隊步兵,集合呂布李傕兩支先鋒騎兵唿嘯而過,鳥都沒鳥雒陽城上的軍隊,因為他的探馬注意到了伊闕關蹇碩軍的動向。
蹇碩是誰?中常侍之一啊,靈帝在世時最信任的上軍校尉。
他的兵馬不進城護駕,那自然是知道要護的駕在哪裏,董卓哪還有猶豫,讓探子跟了幾天,就大致猜出了蹇碩的目的地。
畢竟他董卓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了,輿圖一攤開,直接就往緱氏趕。
不過因為渡河繞路,他還是沒趕上順流而下的蹇碩軍。
到了偃師南岸,因為三水匯合,董卓失去了蹇碩的蹤跡。
而此時,雒陽城裏的軍隊才開始追蹤皇帝的下落,袁紹一路跟著張讓等人逃跑的路線追到了平縣,但是慢了一步,張讓已經進了芒山。
袁紹等人追至芒山渡口,發現了亂七八糟的眾多腳印往芒山裏而去,肯定了自己的猜測,繼續向芒山裏追擊。
不過芒山通道樹林茂密,怕遭到埋伏,袁紹等人隻得緩緩探索前進。
在緱氏周圍沒有皇帝的蹤影,也沒發覺蹇碩的船隻,董卓一咬牙,繼續往下遊追,他現在也不確定皇帝在哪裏了。
黃天不負苦心人,追蹤半月的董卓終於在五社津渡口發現了蹇碩的船隻,從掉隊的士兵那裏知道了,張讓等人昨日才出旋門關。
董卓信心大增,外麵就是大伾山,張讓等人速度定然大減,可比水路慢多了。
果然,次日在大伾山,董卓截住了張讓段珪蹇碩等二千餘人,僅一迴合的衝鋒,蹇碩的步兵直接被打散。
在幾十人的護衛中間,董卓看見了抱在一起的龍蟒兄弟,以及滿麵憔悴,渾身泥土的何太後。也隻有這三人了,沒有一個宮女侍從。
“大膽,陛下當麵,何人衝擊聖駕!”
一個麵白無須的老頭色厲內荏地高聲吼道。
董卓一眼就認出了他是什麽東西,沒理他,倒是對旁邊身著盔甲,提著染血長刀的蹇碩高看了一眼。
沉默近三分鍾之後,看到那些士兵緊張得滿頭大汗。
董卓才單膝跪地,向劉辯開口:“臣涼州刺史董卓,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
劉辯沒反應。
董卓再次開口:“臣涼州刺史董卓,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
身著蟒袍的陳留王劉協推了推劉辯,劉辯張了張嘴,仍舊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皇兄恕爾無罪,董涼州請起身!”
劉協見此,隻能代替皇兄迴話。
“謝陛下!”董卓起身,看著張讓三人。
“陛下保重!”
張讓知道大勢已去,仿佛瞬間蒼老般,精氣神盡去,伏地叩拜劉辯,然後陡然拔劍,自刎歸天!
“陛下保重!”段珪跟著照做。
“陛下保重,陳留王保重!”蹇碩向劉辯劉協單膝下跪,接著果斷自刎歸天。
三人自刎歸天後,剩餘士兵投降,董卓接駕迴宮,常侍之亂因此終結。
皇宮一眾人物被張讓等人擄走,吳匡和袁紹帶兵屠了所有宦官閹人,不料手下士兵將董太後和眾多宮女殃及。
商議一番,兩人隻得先圍著皇宮,不準進出,袁紹趕緊迴家向家裏的兩老頭求救。
“閹豎逆賊!犯上作亂,竟弑殺太皇太後。”
袁逢袁隗定下了基調,次日一早就在自家的袁氏邸報上,羅列張讓段珪的十條罪狀,是為十惡不赦的惡徒,天人共誅之逆賊,號召天下忠臣義士討伐二人,邸報稱:
閹豎張讓、段珪,禍亂宮闈,罪盈惡滿,致社稷傾危,蒼生蒙難。其罪有十,昭然若揭,當受天下誅,以謝蒼生。
其一,竊弄權柄,欺君罔上。操弄朝政於股掌,蒙蔽聖聽,使天子政令不出宮闈,忠良之士不得進言,朝堂之上奸佞橫行,正途皆塞。
其二,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廣納宵小之徒,布列要津,凡不順從者,必遭其構陷,忠直之臣如竇武、陳蕃者,皆受殘害,致朝堂上下,竟無一毫忠義之氣。
其三,賣官鬻爵,聚斂無度。以官職為貨,明碼標價,致官場腐敗,賢能之士不得其位,而庸碌貪鄙之人充斥朝堂,民脂民膏盡入其囊,致使國庫空虛,民生凋敝。
其四,禍亂後宮,穢亂宮廷。幹預內廷之事,蠱惑後妃,致宮闈之內爭鬥不休,擾亂皇家血脈傳承,使天子家事不得安寧,皇家威嚴掃地。
其五,殘害忠良,血債累累。以莫須有之罪名,誅殺賢能,朝堂之上冤獄叢生,忠臣義士含恨而死,致使國家棟梁摧折,朝政日非。
其六,引發黨錮,阻塞賢路。興黨錮之禍,禁絕士人議政,使天下士子報國無門,才俊之士沉淪下僚,國家失卻用人之基,文化學術亦遭重創。
其七,搜刮民財,民不聊生。橫征暴斂,稅賦繁重,百姓田園荒蕪,流離失所,老弱轉於溝壑,少壯困於徭役,天下苦之,而彼等猶不知足,欲壑難填。
其八,擄掠天子,操天子如傀儡,以致聖朝無君,朝綱紊亂,神器蒙塵,天下人心惶惶,諸侯離心,漢室根基動搖。
其九,黨羽梟暴,殺戮盈天。行跳牆之事,至於絕處,不惜縱火宮闈,斷尾求生,薨太皇太後董氏,此國仇也。
其十,致亂天下,蒼生塗炭。由其惡行,天下大亂,盜賊蜂起,戰火紛飛,百姓身處水火,生靈慘遭塗炭,漢室四百年江山幾近覆亡,其罪之重,天地難容。
今聖人失跡,天下英豪,當以活聖人為己任,勤王救駕,扶天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袁家倆老頭炮製袁氏邸報的時候,袁紹火急火燎地趕迴皇宮,和吳匡合力,將所有知情人士盡皆誅絕,火燒董太後寢宮,兩人見火勢已大,放開皇宮守衛,開始竭力救火。並且讓士兵口唿“閹黨作亂,火殺董太後,劫持陛下兄弟逃脫”。
在兩人迅捷的處理下,其他世家之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是連夜救火的時候了,宦官殺絕,他們也問不出什麽。
次日見了袁氏邸報,楊氏刊印和大漢月報也火急火燎地趕了一期。
三大報刊從雒陽向外擴散,後麵的潁川學報跟著品評了一下,這口鍋,就結結實實地扣在了還在逃跑的張讓、段珪等人頭上,誰讓二人還在芒山中躲藏呢。
過了函穀關的董卓正是因為三家的報紙,知道了皇帝已經被張讓擄走了,不僅如此,袁氏邸報的那個半檄文的行文還給了他一個光明正大行軍的理由。
反正我董卓是個莽夫,就當它是討賊檄文了,咋滴!
董卓趁著城內的世家還在糾纏,糾結兵馬地時候,帶著拋下後隊步兵,集合呂布李傕兩支先鋒騎兵唿嘯而過,鳥都沒鳥雒陽城上的軍隊,因為他的探馬注意到了伊闕關蹇碩軍的動向。
蹇碩是誰?中常侍之一啊,靈帝在世時最信任的上軍校尉。
他的兵馬不進城護駕,那自然是知道要護的駕在哪裏,董卓哪還有猶豫,讓探子跟了幾天,就大致猜出了蹇碩的目的地。
畢竟他董卓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了,輿圖一攤開,直接就往緱氏趕。
不過因為渡河繞路,他還是沒趕上順流而下的蹇碩軍。
到了偃師南岸,因為三水匯合,董卓失去了蹇碩的蹤跡。
而此時,雒陽城裏的軍隊才開始追蹤皇帝的下落,袁紹一路跟著張讓等人逃跑的路線追到了平縣,但是慢了一步,張讓已經進了芒山。
袁紹等人追至芒山渡口,發現了亂七八糟的眾多腳印往芒山裏而去,肯定了自己的猜測,繼續向芒山裏追擊。
不過芒山通道樹林茂密,怕遭到埋伏,袁紹等人隻得緩緩探索前進。
在緱氏周圍沒有皇帝的蹤影,也沒發覺蹇碩的船隻,董卓一咬牙,繼續往下遊追,他現在也不確定皇帝在哪裏了。
黃天不負苦心人,追蹤半月的董卓終於在五社津渡口發現了蹇碩的船隻,從掉隊的士兵那裏知道了,張讓等人昨日才出旋門關。
董卓信心大增,外麵就是大伾山,張讓等人速度定然大減,可比水路慢多了。
果然,次日在大伾山,董卓截住了張讓段珪蹇碩等二千餘人,僅一迴合的衝鋒,蹇碩的步兵直接被打散。
在幾十人的護衛中間,董卓看見了抱在一起的龍蟒兄弟,以及滿麵憔悴,渾身泥土的何太後。也隻有這三人了,沒有一個宮女侍從。
“大膽,陛下當麵,何人衝擊聖駕!”
一個麵白無須的老頭色厲內荏地高聲吼道。
董卓一眼就認出了他是什麽東西,沒理他,倒是對旁邊身著盔甲,提著染血長刀的蹇碩高看了一眼。
沉默近三分鍾之後,看到那些士兵緊張得滿頭大汗。
董卓才單膝跪地,向劉辯開口:“臣涼州刺史董卓,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
劉辯沒反應。
董卓再次開口:“臣涼州刺史董卓,救駕來遲,請陛下降罪!”
身著蟒袍的陳留王劉協推了推劉辯,劉辯張了張嘴,仍舊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皇兄恕爾無罪,董涼州請起身!”
劉協見此,隻能代替皇兄迴話。
“謝陛下!”董卓起身,看著張讓三人。
“陛下保重!”
張讓知道大勢已去,仿佛瞬間蒼老般,精氣神盡去,伏地叩拜劉辯,然後陡然拔劍,自刎歸天!
“陛下保重!”段珪跟著照做。
“陛下保重,陳留王保重!”蹇碩向劉辯劉協單膝下跪,接著果斷自刎歸天。
三人自刎歸天後,剩餘士兵投降,董卓接駕迴宮,常侍之亂因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