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張梁敗逃巨鹿
歲在甲子,諸侯爭霸我插黃巾旗 作者:憨憨小狼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布等人當日便就出發,迴了九原縣老家。
也不知道白虎軍士兵是怎麽說的,高順不止勸呂布留下家眷,其他人包括他自己都十分感激黃平收留他們的家眷。
臨行前特意來感謝了黃平一番,黃平無語,什麽感謝自己收留,自己肯定不會收留她們的,就算那些嫂子都很潤。
他們留下來的家人還是需要自己謀生,隻是不會因為他們為漢朝廷效命被格外監管而已。
黃平給他們開了一個放行令就不再關注他們的事情,通行令主要就是出九原走直道的時候放行用的。
不會讓他們再走太原郡的路,直道可比往太原繞快多了。
當初黃平過九原看到直道的時候還狠狠震撼了一把,難怪後世那麽多人佩服政哥。
在公元前,大家都還在走的人多了就是路的時候,一條三四十米寬平坦道路劈山平壑從中原蔓延而來,直插草原腹地。
然後軍容整齊,殺氣衝霄的三十萬黑色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舉著寒光閃閃的兵刃,從南衝來。
黃平站在九原地直道口代入了一下當時草原人的視角,時隔四百年,仍然感到頭皮發麻。
難怪“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直道對於強大的中原王朝是條絕對的好路,它節省了大量糧草轉運的時間,讓中原軍隊能快速北上支援長城。
但是對於草原強而中原弱的時代,它是胡人絕對的好路,史上多年後的李二鳳被圍在都城,簽訂城下之盟,何嚐沒有這條路的貢獻。
不少於700公裏的主路,加上延伸的支路,幾乎把陝甘寧晉蒙全部連接在一起。
黃平給呂布他們南下的路線就是走主幹道,終點當年叫鹹陽直達,現在可以叫甘泉宮北門站。
接著黃平開始繼續投入接收和改革五原的工作中。
又過了五天,政策宣講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五原的百姓看到解放軍不再畏懼。
黃平按計劃組織了公審和訴苦大會,依法懲處了當地土霸王,宣告解除了草原人的奴隸製度,從今以後草原人改稱烈山人或者烈山族。
原因是據他考證,草原人的圖騰崇拜和當年的烈山氏、神農部落有一定相似之處;
加上中原一直有傳說,當年神農部落被黃帝部落戰敗,有部分族人不願與黃帝部落融合,北上求生;
與原來的草原土混居,成了如今的草原人,實為中原華夏族的兄弟族群。
這個說法一出,漢人胡人,哦不,農人都是一陣嘩然,想抱頭痛哭一次,打了這麽多年,卻原來是失散兄弟不相識!
或許以後蒙古族,朝鮮族等等北方起源的少數民族不會再出現,或許隨時間發展會出現習俗差異產生其他少數民族,黃平並不確定。
隻是此時,烈山族這個兄弟族很適合他解決漢胡之別的問題,他也就用了。
民族矛盾因此而緩和,有些時候就是這麽簡單,人需要的就僅僅是這認同感。
不過黃平想閑下來估計是不行了,剛穩定五原的事情,朔方勝利解放的捷報,中山國解放的捷報,以及主會場觀戰員朱雀的情報通通都遞到了黃平手裏。
報捷的消息黃平就先放到了一邊,反正勝利了,他們知道接下來怎麽穩定解放區,不用自己太過操心。
主要就是朱雀軍的情報,不管常山也好,益州闖王鬧獨立也好,都是小打小鬧。
真正的時代主力還是冀州戰場,大漢官軍和冀州黃巾的主力會戰。
大賢良師張角的死訊讓鄴城所有軍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可謂是家家哀悼,戶戶悲鳴。
所謂哀兵必勝,作為從戰鬥中爬起來的大將,董卓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於是,他率領官軍直逼張梁據守的鄴城,但不發動攻擊,甚至隔一天退一裏,直到退出鄴城十裏外紮營。
他不急,但是皇帝劉宏急啊,大臣們也急啊,他們可沒幾個人在乎前線情況,反正叛逆必須被以最快的速度剿滅。
催促他趕快進攻的信件如紙片般飛來。由於已經算是敗過一次,他不敢再忤逆朝廷的命令。
隻得把朝廷軍隊再次開到鄴城外對峙,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戰鬥打響,官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鄴城,雲梯衝車,箭雨壓製,攻城準備也是十分充足了。
不過城內軍民正因大賢良師逝去悲傷呢,你竟然打我,這能忍,於是軍民團結一心守城, 地利人和全在張梁。
第一戰董卓毫無疑問的敗了,就連親自提刀衝城的董卓都挨了一記滾石,雖然這對力大無雙的他來說,沒有絲毫影響,但是士兵可承受不住如此恐怖的壓製性攻擊,也隻能悻悻退去。
對於董卓的再次失敗,朝廷再也忍受不了,劉宏下旨調皇甫嵩接替董卓。
即使這次董卓沒去下曲陽剛張寶,但還是沒能改變被押迴廷尉受審的曆史結局。
皇甫嵩星夜兼程趕到鄴城戰場,送別了即將迴雒陽蹲號子的董卓。
看著守衛森嚴的鄴城,他的頭也開始痛起來,這真踏馬是個難題啊。
沒辦法,他隻能找理由先拖住,等大賢良師的頭七過了,皇甫嵩趁機攻城。
多日守靈,長時間精神緊繃,鄴城軍民也已到了極限,這也算是教派的一個弊端吧,有時候不能變通。
三日激戰,黃巾軍與官軍的傷亡不斷增加,黃巾軍已疲憊到了極限,官軍逐漸占據了優勢。
在官軍的猛攻下,鄴城的城門被攻破,官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張梁帶領著最後的精銳部隊與官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但終究難以挽迴敗局。
在向著黃巾的百姓幫助下,張梁帶著殘餘的五千士卒開始往東撤離,前往巨鹿。
官軍也放棄了追擊張梁,開始鎮壓城內的黃巾殘部,收攏流民,徹底占領了鄴城,宣告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戰後,整個鄴城到處是斷垣殘壁,皇甫嵩並無多大繳獲,看著因戰火流離失所的人和近五萬殘兵。
皇甫嵩犯了難,隻能去信雒陽,請劉宏派專人來處理。
也不知道白虎軍士兵是怎麽說的,高順不止勸呂布留下家眷,其他人包括他自己都十分感激黃平收留他們的家眷。
臨行前特意來感謝了黃平一番,黃平無語,什麽感謝自己收留,自己肯定不會收留她們的,就算那些嫂子都很潤。
他們留下來的家人還是需要自己謀生,隻是不會因為他們為漢朝廷效命被格外監管而已。
黃平給他們開了一個放行令就不再關注他們的事情,通行令主要就是出九原走直道的時候放行用的。
不會讓他們再走太原郡的路,直道可比往太原繞快多了。
當初黃平過九原看到直道的時候還狠狠震撼了一把,難怪後世那麽多人佩服政哥。
在公元前,大家都還在走的人多了就是路的時候,一條三四十米寬平坦道路劈山平壑從中原蔓延而來,直插草原腹地。
然後軍容整齊,殺氣衝霄的三十萬黑色軍隊邁著整齊的步伐,舉著寒光閃閃的兵刃,從南衝來。
黃平站在九原地直道口代入了一下當時草原人的視角,時隔四百年,仍然感到頭皮發麻。
難怪“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直道對於強大的中原王朝是條絕對的好路,它節省了大量糧草轉運的時間,讓中原軍隊能快速北上支援長城。
但是對於草原強而中原弱的時代,它是胡人絕對的好路,史上多年後的李二鳳被圍在都城,簽訂城下之盟,何嚐沒有這條路的貢獻。
不少於700公裏的主路,加上延伸的支路,幾乎把陝甘寧晉蒙全部連接在一起。
黃平給呂布他們南下的路線就是走主幹道,終點當年叫鹹陽直達,現在可以叫甘泉宮北門站。
接著黃平開始繼續投入接收和改革五原的工作中。
又過了五天,政策宣講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五原的百姓看到解放軍不再畏懼。
黃平按計劃組織了公審和訴苦大會,依法懲處了當地土霸王,宣告解除了草原人的奴隸製度,從今以後草原人改稱烈山人或者烈山族。
原因是據他考證,草原人的圖騰崇拜和當年的烈山氏、神農部落有一定相似之處;
加上中原一直有傳說,當年神農部落被黃帝部落戰敗,有部分族人不願與黃帝部落融合,北上求生;
與原來的草原土混居,成了如今的草原人,實為中原華夏族的兄弟族群。
這個說法一出,漢人胡人,哦不,農人都是一陣嘩然,想抱頭痛哭一次,打了這麽多年,卻原來是失散兄弟不相識!
或許以後蒙古族,朝鮮族等等北方起源的少數民族不會再出現,或許隨時間發展會出現習俗差異產生其他少數民族,黃平並不確定。
隻是此時,烈山族這個兄弟族很適合他解決漢胡之別的問題,他也就用了。
民族矛盾因此而緩和,有些時候就是這麽簡單,人需要的就僅僅是這認同感。
不過黃平想閑下來估計是不行了,剛穩定五原的事情,朔方勝利解放的捷報,中山國解放的捷報,以及主會場觀戰員朱雀的情報通通都遞到了黃平手裏。
報捷的消息黃平就先放到了一邊,反正勝利了,他們知道接下來怎麽穩定解放區,不用自己太過操心。
主要就是朱雀軍的情報,不管常山也好,益州闖王鬧獨立也好,都是小打小鬧。
真正的時代主力還是冀州戰場,大漢官軍和冀州黃巾的主力會戰。
大賢良師張角的死訊讓鄴城所有軍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可謂是家家哀悼,戶戶悲鳴。
所謂哀兵必勝,作為從戰鬥中爬起來的大將,董卓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
於是,他率領官軍直逼張梁據守的鄴城,但不發動攻擊,甚至隔一天退一裏,直到退出鄴城十裏外紮營。
他不急,但是皇帝劉宏急啊,大臣們也急啊,他們可沒幾個人在乎前線情況,反正叛逆必須被以最快的速度剿滅。
催促他趕快進攻的信件如紙片般飛來。由於已經算是敗過一次,他不敢再忤逆朝廷的命令。
隻得把朝廷軍隊再次開到鄴城外對峙,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戰鬥打響,官軍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鄴城,雲梯衝車,箭雨壓製,攻城準備也是十分充足了。
不過城內軍民正因大賢良師逝去悲傷呢,你竟然打我,這能忍,於是軍民團結一心守城, 地利人和全在張梁。
第一戰董卓毫無疑問的敗了,就連親自提刀衝城的董卓都挨了一記滾石,雖然這對力大無雙的他來說,沒有絲毫影響,但是士兵可承受不住如此恐怖的壓製性攻擊,也隻能悻悻退去。
對於董卓的再次失敗,朝廷再也忍受不了,劉宏下旨調皇甫嵩接替董卓。
即使這次董卓沒去下曲陽剛張寶,但還是沒能改變被押迴廷尉受審的曆史結局。
皇甫嵩星夜兼程趕到鄴城戰場,送別了即將迴雒陽蹲號子的董卓。
看著守衛森嚴的鄴城,他的頭也開始痛起來,這真踏馬是個難題啊。
沒辦法,他隻能找理由先拖住,等大賢良師的頭七過了,皇甫嵩趁機攻城。
多日守靈,長時間精神緊繃,鄴城軍民也已到了極限,這也算是教派的一個弊端吧,有時候不能變通。
三日激戰,黃巾軍與官軍的傷亡不斷增加,黃巾軍已疲憊到了極限,官軍逐漸占據了優勢。
在官軍的猛攻下,鄴城的城門被攻破,官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張梁帶領著最後的精銳部隊與官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但終究難以挽迴敗局。
在向著黃巾的百姓幫助下,張梁帶著殘餘的五千士卒開始往東撤離,前往巨鹿。
官軍也放棄了追擊張梁,開始鎮壓城內的黃巾殘部,收攏流民,徹底占領了鄴城,宣告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戰後,整個鄴城到處是斷垣殘壁,皇甫嵩並無多大繳獲,看著因戰火流離失所的人和近五萬殘兵。
皇甫嵩犯了難,隻能去信雒陽,請劉宏派專人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