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卷起地上的片片黃葉,天色將曉,丞相府邸中的燈火一夜未滅。
“陛下不見我也就罷了,如今竟連皇後的求情也無用,這…這可如何是好?”公孫賀眉頭緊蹙,在房中踱來踱去,憂愁不堪。
“唉…”衛君孺也在一旁歎息道,“妾身原想著有皇後求情,敬聲之事陛下定然會從輕處置,誰曾想,連皇後的話陛下也聽不進去。”
公孫賀徐徐搖頭,道:“如今陛下為鉤弋夫人所惑,皇後處境亦是不同於往日,看來要救敬聲當另覓他法了!”
“老爺,可還有什麽其他的法子呢?”衛君孺臉上的淚痕未幹,徐聲道:“天下之貴,朝堂當屬丞相,後宮自是皇後,連你二人都束手無策,更遑論他人了!”
公孫賀微微沉吟,道:“還有一個法子,我這幾日思量了許久,應是可行,隻是不知能否抓獲此人…”
“是何法子?要抓獲何人?”衛君孺聞言抬起哭紅的雙眸盯著公孫賀接連問道。
公孫賀在衛君孺身側坐了下來,道:“前些時日建章宮鬧刺客一事,你應知曉。”
“此事長安城中還有何人不知?”衛君孺詫異道,“莫非老爺想要抓獲之人便是這陽陵大盜朱安世?”
公孫賀點了點頭,望著衛君孺道:“你想,若是我能抓獲此人,在陛下跟前必是大功一件,陛下大喜之餘,敬聲是否可以脫離囹圄呢?”
“對啊!”衛君孺聽罷連連點頭,“老爺此計極好,若能抓獲此人必能救迴敬聲!”
“隻是…聽聞這陽陵大盜朱安世極其狡詐,朝廷海捕多年都一無所獲,老爺又如何能抓獲其人呢?”衛君孺一想到眼下的現狀,眸中剛燃起的光芒瞬間又黯淡了下去。
“此事已有端倪…”公孫賀壓低聲音道,“我已接到密報,說這朱安世正隱匿在安陽邑縣郊一處浣漿老叟的舊宅中,此老叟為朱安世母家遠房舅父,因其孫在賭坊內欠下巨額賭債,不得已之下這才將朱安世的行蹤吐露了出來。”
“既如此,老爺何不趕緊帶人去捉拿這陽陵大盜?”衛君孺急道。
公孫賀道:“我剛得知此事,便秘密派人前去捉拿,安陽邑據長安千裏之遙,快馬前往也須三四日方能抵達,若是老叟所言屬實,最晚明日便會有消息傳來。”
“明日…明日…好!”衛君孺喃喃自語,望著窗外的天色翹首以待。
----
果然,一日後好消息就傳入了京中,陽陵大盜朱安世在安陽邑縣郊被捕獲,公孫賀大喜過望,當下快馬前去接應。
又過了幾日,丞相公孫賀親自押解囚車入長安城,京中達官巨賈均是長舒了一口氣,昔日這朱安世曾在這長安城中犯下多少大案,無數奇珍異寶在一夕間消失不見,如今此人落網,日後終於可以食安寢寧了。
當然,抓獲朱安世最為高興的自然是當今聖駕了。自從那日在建章宮見過持劍而入的白衣男子後,劉徹便寢食難安,總覺得自己隨時會被他人行刺,以至於刺客之事後,建章宮的守衛都比平日裏多出一倍。可即便如此,劉徹依然覺得危機四伏,終日裏惴惴不安,如今驟然聽聞刺客落網,大喜之餘亦是安心了許多。
“丞相此事辦的不錯,朕心甚悅!”建章宮中公孫賀終於見到了劉徹,亦得到意料之中的誇讚。
“陛下謬讚,急陛下之所急乃是為臣的本分!”公孫賀謙遜道。
“哈哈哈!”劉徹笑道,“說的好!為臣者,自當如此!”
“前些時日,皇後亦在朕跟前讚許丞相肅敬勤勉,朕看此言不差!”劉徹徐徐道,但語氣隨即轉而嚴厲,“但汝子公孫敬聲驕奢不法,你身為丞相又該當何罪?”
公孫賀趕緊伏地告罪道:“陛下,小兒行不法之事,確是臣的不是,請陛下責罰!還請陛下看在老臣多年忠心的份上,對我兒從輕處置!”
看著公孫賀膽顫心驚的樣子,劉徹眼中露出一絲滿意之色,緩了緩語氣道:“你知罪便好!朕會命廷尉府放迴公孫敬聲,丞相日後當好生教導,莫再犯事!”
“諾!”公孫賀歡喜至極,連聲感激道,“多謝陛下!”
----
公孫敬聲出獄,公孫賀一家自然歡天喜地,但繡衣使者江充卻是恨恨不已。
當初手握公孫敬聲不法之事向劉徹告密之時,他滿心以為這是打擊太子在朝堂倚仗的利器,可萬萬沒想到,這公孫賀竟然能抓獲陽陵大盜朱安世,曲線救國之策不但未動太子黨羽分毫,反而還讓聖駕對其讚賞不已,這等落差讓江充如何忍得?
“江兄,看來此次你還是棋差一著啊!”杜周的似笑非笑令江充愈發難忍,他不禁冷哼了一聲,道:“究竟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杜周聞言好奇道:“莫非江兄還有後手?”
江充望著詔獄深處幽暗的牢房,眼中閃著幽冥的光,如同一條吐著信子的蛇,陰聲道:“不是還有這朱安世嗎?”
----
“什麽,朱安世上書陛下?”公孫賀不可置信對望著前來向他報信的心腹下屬問道,“此事可屬實?”
來人點了點頭,道:“迴丞相,確實無疑!”
“可知他上書陛下,所言何事?”公孫賀追問道。
來人搖了搖頭,道:“這個…不知,隻是朱安世為丞相所抓獲,不知他上書之事是否會累及丞相。”
公孫賀不屑道:“此人遭朝廷多年追捕,老夫亦是順勢而為,他又有何本事累及老夫?”
“隻是,此人身在詔獄之中,如何能有本事上書陛下?”公孫賀不解道,“此事倒是疑點頗多!”
半晌沉默後,公孫賀對來人道:“你去查明是何人替他上書?又因何事上書?報與我知!”
就在來人離府不久,大批廷尉府官兵包圍了丞相府,公孫賀聞報大驚失色,還未來得及走出內宅便遇上了迎麵走來的廷尉杜周,公孫賀當即便沉下臉道:“不知廷尉大人帶人圍我丞相府,意欲何為?”
杜周一聲冷笑,向著未央宮方向一拱手,道:“奉陛下口諭,捉拿大不敬之徒公孫敬聲,公孫賀教子無方,知罪不報,與公孫敬聲同罪!”
公孫賀聞言大為詫異,忙道:“我兒何時犯下大不敬之罪?我要麵見聖上!”
杜周睨了公孫賀一眼,冷聲道:“丞相還是省口氣吧,陛下如今已被你父子氣病,如何還會見你!”
“帶走!”杜周一聲令下,兵士迅速拿下了公孫賀與聞聲出來的公孫敬聲,衛君孺見此情形,頓時驚得人事不省。“誣陷之罪,何患無辭!我要麵聖!我要麵聖!”公孫賀大聲叫道,卻無人理會他,隻有諾大的丞相府迴蕩著公孫賀憤慨的叫聲。
----
待衛子夫知道消息,已是兩個時辰後。衛君孺驚懼醒來,顧不得形容不整,當即匆忙入未央宮,如今她唯一的指望就是她的妹妹,當今大漢朝的皇後衛子夫。
“皇後!皇後!”衛君孺幾乎是哭喊著進了椒房殿,她的儀態盡失令衛子夫不由心中一震,“姐姐,發生了何事?你慢慢說!”
衛君孺嘶啞著嗓子,淚流不止道:“皇後,丞相…和敬聲…都被廷尉府帶走了!說,說…是對陛下大不敬…”
“什麽!”衛子夫聞言臉色大變,震驚道:“丞相和敬聲都被廷尉府帶走了?”
衛君孺無言地點了點頭,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幾乎讓她說不出話來,隻有眼淚不知疲倦地淌了又淌。
“對陛下大不敬,是何大不敬?”衛子夫扶住衛君孺好聲問道。
“這個我也不知…”衛君孺搖了搖頭,泣聲道:“丞相隻高聲喊道,‘誣陷之罪,何患無辭’,丞相被抓之時堅持要麵聖…”
衛子夫睫毛微微一顫,目光之中帶著憂色,對衛君孺道:“以丞相之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令陛下下詔捉拿定非小罪,姐姐暫且迴府等候,我這就去建章宮麵聖!”
“皇後…”衛君孺握緊了衛子夫的手,紅腫的眼中充滿擔憂和期待,衛子夫朝她點點頭微微一笑,雖是無言,卻勝過萬語。
----
北風淩冽,出了椒房殿頓時一股寒意直衝胸際,但衛子夫知道,這股寒意不僅來自於溫差,更多的,是來自己於心底的寒冷。
從何時起,昔日情深意篤的君王變得日漸疏離,從何時起,昔日的信任變成了猜忌,又是從何時起,身邊的敵人越來越多,以至於攻擊完太子,又攻擊丞相。
公孫賀對自己和太子而言意味著什麽?不僅是可以相互信任的親眷,還是在朝堂中賴以穩固的倚仗,如今他的驟然下獄暗示了什麽,衛子夫不敢往下深想。
轎輦距建章宮越來越近,衛子夫心中的不安越發擴大,自建章宮落成以來,她去的次數寥寥無幾,這些年來,她守著冷冷清清的椒房殿,與高高在上的聖駕維持著帝後的舉案齊眉,唯有心中的落寂與疏離,隨著一年又一年時光的流逝,在午夜夢迴時一次次咬噬著自己。
“皇後,建章宮到了!”芸娘在轎外提醒道。
“哦…”衛子夫輕輕應道,這才將紛亂的思緒收了迴來,未幾,一個小巧的錦盒從轎中遞了出來,“芸娘,將符節交予門侯檢驗。”
“諾!”芸娘接過應道。
“如今連見他一麵都如此之難…”衛子夫心中暗自歎道,待門侯檢驗過符節方才放行,轎輦重被抬起,跨過了龍華門,穿過建章宮前殿往後殿而去。
天梁殿中錦帷低垂,熏香徐徐,劉徹正倚坐榻上由趙嫣侍候著服用藥湯,聽聞皇後求見,不由眉頭一蹙,沉思了片刻方道:“宣!”
“皇後求見陛下定有要事,妾身先行退下了!”趙嫣善解人意道。
劉徹微微頷首,這些年來有趙嫣在身邊服侍著,劉徹感覺十分舒心。尤為難得是,聖眷日隆,卻不見她有絲毫驕縱,反倒時時細心,處處體貼,這令劉徹頗為讚許。
不多時,衛子夫便隨小黃門入了殿內,遇上正行離去的趙嫣,見趙嫣手端瓷碗又聞殿中藥味,心中不由一緊,向劉徹見過禮道:“妾身不知陛下聖躬有恙,未能在旁侍疾,請陛下降罪!”
劉徹罷了罷手,道:“皇後不常來此,不知朕有恙亦在情理之中,賜座!”
“多謝陛下!”衛子夫起身在一邊的墊子上跪坐了下來,柔聲道:“陛下在病中,妾身本不該提及此事,然事關丞相父子,妾身…”
未等衛子夫說完,劉徹便道:“皇後此來可是為丞相父子求情的?”
衛子夫微微垂眸,隻道:“不知丞相父子所犯何罪,令陛下如此動怒?”
劉徹對站立一旁的小黃門道:“將案卷拿予皇後!”
小黃門應聲諾便將案上的卷軸抽出一冊,呈給了衛子夫,衛子夫滿麵狐疑地打開卷軸,才看了數行臉色便大變,越往下看,神色越是震驚,待一卷看完,已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皇後看的如何?”劉徹望著衛子夫大變的神情,徐聲道:“此等罪行,朕捉拿丞相父子下獄不為過吧?”
衛子夫手握卷軸,手心已是冷汗涔涔,聞言忙伏地道:“陛下恕罪!臣妾不知敬聲犯下這等大罪,但妾身尚有疑問,這卷上之言乃是陽陵大盜朱安世所言,陛下可曾查實?”
劉徹聞言臉上怒氣上湧,語調也變得嚴厲了起來,“朕是這麽好誆騙的嗎?卷中所舉公孫敬聲之罪狀,朕已派人逐條查實!這廝與陽石公主暗通款曲也就罷了,竟還敢在甘泉宮馳道上埋下木偶詛咒朕,朕如何忍得!”
看著劉徹盛怒的神情,衛子夫的心中掠過一陣很不好的預感,她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隻是抿緊了嘴唇,什麽也沒說。半個時辰後,衛子夫走出了天梁殿,她的目光掃過昏暗欲雪的天際,顯得深沉而憂傷,一切自有命數,該來的,始終會來。
“陛下不見我也就罷了,如今竟連皇後的求情也無用,這…這可如何是好?”公孫賀眉頭緊蹙,在房中踱來踱去,憂愁不堪。
“唉…”衛君孺也在一旁歎息道,“妾身原想著有皇後求情,敬聲之事陛下定然會從輕處置,誰曾想,連皇後的話陛下也聽不進去。”
公孫賀徐徐搖頭,道:“如今陛下為鉤弋夫人所惑,皇後處境亦是不同於往日,看來要救敬聲當另覓他法了!”
“老爺,可還有什麽其他的法子呢?”衛君孺臉上的淚痕未幹,徐聲道:“天下之貴,朝堂當屬丞相,後宮自是皇後,連你二人都束手無策,更遑論他人了!”
公孫賀微微沉吟,道:“還有一個法子,我這幾日思量了許久,應是可行,隻是不知能否抓獲此人…”
“是何法子?要抓獲何人?”衛君孺聞言抬起哭紅的雙眸盯著公孫賀接連問道。
公孫賀在衛君孺身側坐了下來,道:“前些時日建章宮鬧刺客一事,你應知曉。”
“此事長安城中還有何人不知?”衛君孺詫異道,“莫非老爺想要抓獲之人便是這陽陵大盜朱安世?”
公孫賀點了點頭,望著衛君孺道:“你想,若是我能抓獲此人,在陛下跟前必是大功一件,陛下大喜之餘,敬聲是否可以脫離囹圄呢?”
“對啊!”衛君孺聽罷連連點頭,“老爺此計極好,若能抓獲此人必能救迴敬聲!”
“隻是…聽聞這陽陵大盜朱安世極其狡詐,朝廷海捕多年都一無所獲,老爺又如何能抓獲其人呢?”衛君孺一想到眼下的現狀,眸中剛燃起的光芒瞬間又黯淡了下去。
“此事已有端倪…”公孫賀壓低聲音道,“我已接到密報,說這朱安世正隱匿在安陽邑縣郊一處浣漿老叟的舊宅中,此老叟為朱安世母家遠房舅父,因其孫在賭坊內欠下巨額賭債,不得已之下這才將朱安世的行蹤吐露了出來。”
“既如此,老爺何不趕緊帶人去捉拿這陽陵大盜?”衛君孺急道。
公孫賀道:“我剛得知此事,便秘密派人前去捉拿,安陽邑據長安千裏之遙,快馬前往也須三四日方能抵達,若是老叟所言屬實,最晚明日便會有消息傳來。”
“明日…明日…好!”衛君孺喃喃自語,望著窗外的天色翹首以待。
----
果然,一日後好消息就傳入了京中,陽陵大盜朱安世在安陽邑縣郊被捕獲,公孫賀大喜過望,當下快馬前去接應。
又過了幾日,丞相公孫賀親自押解囚車入長安城,京中達官巨賈均是長舒了一口氣,昔日這朱安世曾在這長安城中犯下多少大案,無數奇珍異寶在一夕間消失不見,如今此人落網,日後終於可以食安寢寧了。
當然,抓獲朱安世最為高興的自然是當今聖駕了。自從那日在建章宮見過持劍而入的白衣男子後,劉徹便寢食難安,總覺得自己隨時會被他人行刺,以至於刺客之事後,建章宮的守衛都比平日裏多出一倍。可即便如此,劉徹依然覺得危機四伏,終日裏惴惴不安,如今驟然聽聞刺客落網,大喜之餘亦是安心了許多。
“丞相此事辦的不錯,朕心甚悅!”建章宮中公孫賀終於見到了劉徹,亦得到意料之中的誇讚。
“陛下謬讚,急陛下之所急乃是為臣的本分!”公孫賀謙遜道。
“哈哈哈!”劉徹笑道,“說的好!為臣者,自當如此!”
“前些時日,皇後亦在朕跟前讚許丞相肅敬勤勉,朕看此言不差!”劉徹徐徐道,但語氣隨即轉而嚴厲,“但汝子公孫敬聲驕奢不法,你身為丞相又該當何罪?”
公孫賀趕緊伏地告罪道:“陛下,小兒行不法之事,確是臣的不是,請陛下責罰!還請陛下看在老臣多年忠心的份上,對我兒從輕處置!”
看著公孫賀膽顫心驚的樣子,劉徹眼中露出一絲滿意之色,緩了緩語氣道:“你知罪便好!朕會命廷尉府放迴公孫敬聲,丞相日後當好生教導,莫再犯事!”
“諾!”公孫賀歡喜至極,連聲感激道,“多謝陛下!”
----
公孫敬聲出獄,公孫賀一家自然歡天喜地,但繡衣使者江充卻是恨恨不已。
當初手握公孫敬聲不法之事向劉徹告密之時,他滿心以為這是打擊太子在朝堂倚仗的利器,可萬萬沒想到,這公孫賀竟然能抓獲陽陵大盜朱安世,曲線救國之策不但未動太子黨羽分毫,反而還讓聖駕對其讚賞不已,這等落差讓江充如何忍得?
“江兄,看來此次你還是棋差一著啊!”杜周的似笑非笑令江充愈發難忍,他不禁冷哼了一聲,道:“究竟鹿死誰手,還未可知呢!”
杜周聞言好奇道:“莫非江兄還有後手?”
江充望著詔獄深處幽暗的牢房,眼中閃著幽冥的光,如同一條吐著信子的蛇,陰聲道:“不是還有這朱安世嗎?”
----
“什麽,朱安世上書陛下?”公孫賀不可置信對望著前來向他報信的心腹下屬問道,“此事可屬實?”
來人點了點頭,道:“迴丞相,確實無疑!”
“可知他上書陛下,所言何事?”公孫賀追問道。
來人搖了搖頭,道:“這個…不知,隻是朱安世為丞相所抓獲,不知他上書之事是否會累及丞相。”
公孫賀不屑道:“此人遭朝廷多年追捕,老夫亦是順勢而為,他又有何本事累及老夫?”
“隻是,此人身在詔獄之中,如何能有本事上書陛下?”公孫賀不解道,“此事倒是疑點頗多!”
半晌沉默後,公孫賀對來人道:“你去查明是何人替他上書?又因何事上書?報與我知!”
就在來人離府不久,大批廷尉府官兵包圍了丞相府,公孫賀聞報大驚失色,還未來得及走出內宅便遇上了迎麵走來的廷尉杜周,公孫賀當即便沉下臉道:“不知廷尉大人帶人圍我丞相府,意欲何為?”
杜周一聲冷笑,向著未央宮方向一拱手,道:“奉陛下口諭,捉拿大不敬之徒公孫敬聲,公孫賀教子無方,知罪不報,與公孫敬聲同罪!”
公孫賀聞言大為詫異,忙道:“我兒何時犯下大不敬之罪?我要麵見聖上!”
杜周睨了公孫賀一眼,冷聲道:“丞相還是省口氣吧,陛下如今已被你父子氣病,如何還會見你!”
“帶走!”杜周一聲令下,兵士迅速拿下了公孫賀與聞聲出來的公孫敬聲,衛君孺見此情形,頓時驚得人事不省。“誣陷之罪,何患無辭!我要麵聖!我要麵聖!”公孫賀大聲叫道,卻無人理會他,隻有諾大的丞相府迴蕩著公孫賀憤慨的叫聲。
----
待衛子夫知道消息,已是兩個時辰後。衛君孺驚懼醒來,顧不得形容不整,當即匆忙入未央宮,如今她唯一的指望就是她的妹妹,當今大漢朝的皇後衛子夫。
“皇後!皇後!”衛君孺幾乎是哭喊著進了椒房殿,她的儀態盡失令衛子夫不由心中一震,“姐姐,發生了何事?你慢慢說!”
衛君孺嘶啞著嗓子,淚流不止道:“皇後,丞相…和敬聲…都被廷尉府帶走了!說,說…是對陛下大不敬…”
“什麽!”衛子夫聞言臉色大變,震驚道:“丞相和敬聲都被廷尉府帶走了?”
衛君孺無言地點了點頭,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幾乎讓她說不出話來,隻有眼淚不知疲倦地淌了又淌。
“對陛下大不敬,是何大不敬?”衛子夫扶住衛君孺好聲問道。
“這個我也不知…”衛君孺搖了搖頭,泣聲道:“丞相隻高聲喊道,‘誣陷之罪,何患無辭’,丞相被抓之時堅持要麵聖…”
衛子夫睫毛微微一顫,目光之中帶著憂色,對衛君孺道:“以丞相之貴,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令陛下下詔捉拿定非小罪,姐姐暫且迴府等候,我這就去建章宮麵聖!”
“皇後…”衛君孺握緊了衛子夫的手,紅腫的眼中充滿擔憂和期待,衛子夫朝她點點頭微微一笑,雖是無言,卻勝過萬語。
----
北風淩冽,出了椒房殿頓時一股寒意直衝胸際,但衛子夫知道,這股寒意不僅來自於溫差,更多的,是來自己於心底的寒冷。
從何時起,昔日情深意篤的君王變得日漸疏離,從何時起,昔日的信任變成了猜忌,又是從何時起,身邊的敵人越來越多,以至於攻擊完太子,又攻擊丞相。
公孫賀對自己和太子而言意味著什麽?不僅是可以相互信任的親眷,還是在朝堂中賴以穩固的倚仗,如今他的驟然下獄暗示了什麽,衛子夫不敢往下深想。
轎輦距建章宮越來越近,衛子夫心中的不安越發擴大,自建章宮落成以來,她去的次數寥寥無幾,這些年來,她守著冷冷清清的椒房殿,與高高在上的聖駕維持著帝後的舉案齊眉,唯有心中的落寂與疏離,隨著一年又一年時光的流逝,在午夜夢迴時一次次咬噬著自己。
“皇後,建章宮到了!”芸娘在轎外提醒道。
“哦…”衛子夫輕輕應道,這才將紛亂的思緒收了迴來,未幾,一個小巧的錦盒從轎中遞了出來,“芸娘,將符節交予門侯檢驗。”
“諾!”芸娘接過應道。
“如今連見他一麵都如此之難…”衛子夫心中暗自歎道,待門侯檢驗過符節方才放行,轎輦重被抬起,跨過了龍華門,穿過建章宮前殿往後殿而去。
天梁殿中錦帷低垂,熏香徐徐,劉徹正倚坐榻上由趙嫣侍候著服用藥湯,聽聞皇後求見,不由眉頭一蹙,沉思了片刻方道:“宣!”
“皇後求見陛下定有要事,妾身先行退下了!”趙嫣善解人意道。
劉徹微微頷首,這些年來有趙嫣在身邊服侍著,劉徹感覺十分舒心。尤為難得是,聖眷日隆,卻不見她有絲毫驕縱,反倒時時細心,處處體貼,這令劉徹頗為讚許。
不多時,衛子夫便隨小黃門入了殿內,遇上正行離去的趙嫣,見趙嫣手端瓷碗又聞殿中藥味,心中不由一緊,向劉徹見過禮道:“妾身不知陛下聖躬有恙,未能在旁侍疾,請陛下降罪!”
劉徹罷了罷手,道:“皇後不常來此,不知朕有恙亦在情理之中,賜座!”
“多謝陛下!”衛子夫起身在一邊的墊子上跪坐了下來,柔聲道:“陛下在病中,妾身本不該提及此事,然事關丞相父子,妾身…”
未等衛子夫說完,劉徹便道:“皇後此來可是為丞相父子求情的?”
衛子夫微微垂眸,隻道:“不知丞相父子所犯何罪,令陛下如此動怒?”
劉徹對站立一旁的小黃門道:“將案卷拿予皇後!”
小黃門應聲諾便將案上的卷軸抽出一冊,呈給了衛子夫,衛子夫滿麵狐疑地打開卷軸,才看了數行臉色便大變,越往下看,神色越是震驚,待一卷看完,已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皇後看的如何?”劉徹望著衛子夫大變的神情,徐聲道:“此等罪行,朕捉拿丞相父子下獄不為過吧?”
衛子夫手握卷軸,手心已是冷汗涔涔,聞言忙伏地道:“陛下恕罪!臣妾不知敬聲犯下這等大罪,但妾身尚有疑問,這卷上之言乃是陽陵大盜朱安世所言,陛下可曾查實?”
劉徹聞言臉上怒氣上湧,語調也變得嚴厲了起來,“朕是這麽好誆騙的嗎?卷中所舉公孫敬聲之罪狀,朕已派人逐條查實!這廝與陽石公主暗通款曲也就罷了,竟還敢在甘泉宮馳道上埋下木偶詛咒朕,朕如何忍得!”
看著劉徹盛怒的神情,衛子夫的心中掠過一陣很不好的預感,她想說些什麽,但最終隻是抿緊了嘴唇,什麽也沒說。半個時辰後,衛子夫走出了天梁殿,她的目光掃過昏暗欲雪的天際,顯得深沉而憂傷,一切自有命數,該來的,始終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