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晗說道:“是這樣的,上次隨母親去鐵佛寺禮佛,中間休息時,慧真法師向我提了一個問題,題目是這樣的,‘鐵佛寺每次夜飯時,三人共用一隻菜碟,四人共用一隻湯碗,五人共用一個饃盆,已知碟、碗、盆共計四百七十隻,請問碟、碗、盆各是幾何,寺中共有幾多僧?’”
淩晗剛才已知劉凡對稍微古雅一些的文言根本不熟悉,就基本用白話說出了題目。
劉凡一聽完題目,心裏想道,這道題都不能解,那算學還是難逢敵手?不可能吧,不可置信地又看了看這丫頭,果然從她的眼神中找到了一絲狡黠,心裏更加篤定,原來這是小丫頭先出的一道測試題啊,真是人不可貌相,原以為這小丫頭是個實誠人呢。
嘴裏應道,“稍等。”
用手指頭在地上隨意劃了幾下,也就後世的一分鍾左右,立即答道:“六百僧人、二百隻碟、一百五十隻碗、一百二十個盆。”
這話一出口,廳中三人立即被驚了一大跳。
李氏兄妹與淩晗是通家之好,從小看著這丫頭長大,對淩晗的算術之事也多有耳聞,知道這種題雖然難度不大,但用算籌解起來最少也需要大半個時辰,而這小子幾乎瞬間就解了出來,淩晗和李敏更是麵麵相覷,一個發怔一個發楞,都想到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呀。
果然,隻過了稍許時間,李敏馬上說道:“劉凡你是不是原先解過這道題,不行,晗兒,這人可能作弊,再重新出道題試試。”
淩晗臉上也是一幅狐疑模樣,說道,“劉將軍,我們都有點不可思議,不好意思,我還要繼續出題。”
劉凡心裏道:“第一道測試題已過,還來了一道附加題,行吧,就這種題目就是一百道也有何難。”
笑吟吟地說道:“請淩晗姑娘出題。”
淩晗稍微思考了一下說道:“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三,請問該數共幾何?”
這下劉凡連在地下劃拉一下也直接省略了,幾乎是沒停頓,馬上說道:“三十八。”
聽完劉凡的話,廳內三人再次被劉凡幾乎是馬上說出答案驚的目瞪口呆。
雖然淩晗還是一幅不可置信的神態,但稍一停頓,緩緩站起來將右手覆在左手上,雙手加額,向劉凡行了一個長揖禮後說道:“劉將軍,剛才是我不對,存了一份考校您的算學能力的心思,請你原諒小女子的冒昧之舉,這下我相信了,您的計算速度和老師比起來都不逞多讓。是這樣的,老師離開後,有一天我偶得一題,初時計算時尚有規律,但數字大於五後,又難以與籌算結果吻合,請劉將軍教我。”
說罷再次雙手加額躬身對劉凡行禮道:“今有貸人百錢,年息十錢,五年歸之,問息幾何?六年歸之,問息更為幾何?”
聽了淩晗再次出題,劉凡知道,這是今天這丫頭真正要自己幫忙解決的問題了,別看這題目問了兩次,但這五和六大有深意,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楊輝三角問題,劉凡隱約記得楊輝是南宋生人,聽這丫頭剛才的陳述,好像這時候楊輝三角尚未出現,說明在這個時代對楊輝三角的研究也才是萌芽階段。
牛頓說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看來楊輝三角理論也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最終不斷完善而形成的,是古代中國數學家對數學發展的重要貢獻之一,其內信息含量巨大,應用廣泛。
劉凡在上大學時由於所學專業與數學息息相關,從而對楊輝三角進行過詳細研究,也基本還能記得楊輝三角的一些特性,而剛才這丫頭說的五和六的問題正是楊輝三角中其中之一的特性,即楊輝三角的前五行數依次是十一的零至四次方,而從第六行開始規律又發生變化,看來這丫頭還沒找到第六行開始的與數字十一的對應規律。
這時候劉凡也不再買什麽關子,直接說道:“這第五年的利息好算,因為從第一年到第五年,其本息合計分別是一百乘於一點一的零次方即一百。”
剛說道這裏,劉凡看到淩晗一幅皺眉不解的樣子,馬上解釋道:“這‘一點一’就是說這個點的後麵的數字是微數的意思。”這下淩晗馬上聽懂了,立刻點點頭示意劉凡繼續。
劉凡接著說道:“從第一年到第五年,其本息合計分別是一百乘於一點一的零次方即一百、一次方即一百一十、二次方即一百二十一、三次方即一百三十三點一、四次方即一百四十六點四一,如果把這些數字從上到下排列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數字組成的正三角形,每一個數字都是其肩上兩個數字之和,而這種規律在第六年就被打破了,第五年的本息合計為一百四十六點四一,而第六年按上述這個規律計算為一百六十一點零五一,其中有些數字不再是其兩肩上數字之和了。”
“是這樣的……”
之後,劉凡隨手在地上將楊輝三角寫下來,首先解釋了地上這些符號代表那個數字,之後才將楊輝三角的這一規律詳細向淩晗解釋了一遍。
聽完劉凡的解釋,雖然淩晗對劉凡用這些符號代表零至九的數字感覺很新鮮也很不可思議,但她基本已經聽懂了劉凡解釋的這個數字三角的規律,先不忙分辨對錯,等迴去後再細細研究。
李守義和李敏兩人聽到劉凡又馬上解決了淩晗提出的問題,又看到淩晗對著劉凡在地上畫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一臉專注,這時候也開始相信劉凡在這算術方麵的非凡能力。
隻聽李守義說道:“我知道晗兒妹妹的算術能力在大齊不能說是數一、數二,但第三絕對是有的,沒想到劉將軍對此道也有深入研究,晗兒從小就在名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係統學習,而劉將軍如何習得這些高深莫測之能,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啊!”
劉凡聽了李守義的說話,心裏暗暗罵自己道:“把他娘的,這話真是不能隨便亂說啊,自己不就是想借幾本書看看嗎,怎麽話趕話的又讓別人產生了嚴重懷疑啊,要知道這需要多少句謊言才能圓過去啊!”
但這時候已由不得劉凡不給出一個合理解釋:“唉,是這樣的,我前麵也對李旅帥說過,我這人從小就喜歡瞎琢磨,十歲那年一個人在家門口用小木棍當算籌擺著玩,不小心被路過的一個西域遊僧看到了,他奇怪地問我這些小木棍是幹什麽用的,我那時也是少年天性,馬上滔滔不絕地在他麵前顯擺了一通,吹噓自己算術如何如何好,連嬸娘也算不過我。”
“胡僧聽了我的話後,笑眯眯地問我願不願意跟他比試一番。那時候我年少好勝,聽他此言當然是求之不得。”
“結果連比了三把,都是我剛在地上用算籌擺上題目,他就已經給出了答案,我驚奇之餘,就連連央求他把計算方法教給我。最終他沒能抵住我的軟磨硬泡,就把這些代表數字的符號及用法講給了我聽,臨走時又依依不舍地留給我一本小冊子,說道,‘看你這孩子如此好學,一並給你個好東西吧,好好研究,絕對會使你受益非淺。’”
“小冊了裏麵前半部分講的全是用這些符號進行算術計算的法子,後麵講的我當時根本看不懂,但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竟然把那些看來根本說不通的內容基本全記了下來,這幾年慢慢琢磨,才發現講的是一些格物方麵的事情,其中就有製鹽及釀酒方麵的一些介紹。”
聽到這兒,隻見李守義、李敏兩人臉上均是一幅似笑非笑的模樣,而在旁邊仍研究楊輝三角的淩晗這時卻停下來專注地聽著劉凡說話。
不料剛說到這裏,一直坐在後麵的董子疑惑地問道:“哥,我咋不知道這些事!”
劉凡正在挖空心思地編著謊話,完全忘了後麵還有一個呆瓜弟弟。
突然聽到董子說話,悚然一驚,幸虧劉凡還算有點急智,連忙迴頭瞪了一眼,說道:“你那時候天天跟在阿慧屁股後麵跑,那有時間關注你哥在幹什麽!”
今天兩人無意中說起迴家之事時,聽到弟弟對自己話了一句話,‘不知道阿慧現在怎麽樣了’。就知道這弟弟雖然人木納老實,但心裏一直放不下小時候的玩伴。
董子一聽到劉凡說起阿慧,不善偽裝的臉上竟然罕見地出現一股扭捏神態,連忙低頭應了一聲道:“噢。”
隻聽李守義繼續道:“小劉旅長,那本書現在在你這兒嗎,能否借我一觀?”
劉凡隻好無比沮喪地說道:“早丟了,小時候把那東西寶貝的不得了,天天揣在懷裏,有一次在河邊戲水,沒辦法把書和衣服均放在了石頭上,不小心讓風吹河裏去了,等發現時已經被衝走了。”說完臉上表現出十足懊悔的模樣。
等劉凡說完,李守義和李敏臉上均是一幅了了的表情,而旁邊淩晗卻滿臉都是可惜,吩咐驛館的仆役拿來了紙筆將劉凡畫在地上的楊輝三角全描了下來。
淩晗剛才已知劉凡對稍微古雅一些的文言根本不熟悉,就基本用白話說出了題目。
劉凡一聽完題目,心裏想道,這道題都不能解,那算學還是難逢敵手?不可能吧,不可置信地又看了看這丫頭,果然從她的眼神中找到了一絲狡黠,心裏更加篤定,原來這是小丫頭先出的一道測試題啊,真是人不可貌相,原以為這小丫頭是個實誠人呢。
嘴裏應道,“稍等。”
用手指頭在地上隨意劃了幾下,也就後世的一分鍾左右,立即答道:“六百僧人、二百隻碟、一百五十隻碗、一百二十個盆。”
這話一出口,廳中三人立即被驚了一大跳。
李氏兄妹與淩晗是通家之好,從小看著這丫頭長大,對淩晗的算術之事也多有耳聞,知道這種題雖然難度不大,但用算籌解起來最少也需要大半個時辰,而這小子幾乎瞬間就解了出來,淩晗和李敏更是麵麵相覷,一個發怔一個發楞,都想到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呀。
果然,隻過了稍許時間,李敏馬上說道:“劉凡你是不是原先解過這道題,不行,晗兒,這人可能作弊,再重新出道題試試。”
淩晗臉上也是一幅狐疑模樣,說道,“劉將軍,我們都有點不可思議,不好意思,我還要繼續出題。”
劉凡心裏道:“第一道測試題已過,還來了一道附加題,行吧,就這種題目就是一百道也有何難。”
笑吟吟地說道:“請淩晗姑娘出題。”
淩晗稍微思考了一下說道:“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五五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三,請問該數共幾何?”
這下劉凡連在地下劃拉一下也直接省略了,幾乎是沒停頓,馬上說道:“三十八。”
聽完劉凡的話,廳內三人再次被劉凡幾乎是馬上說出答案驚的目瞪口呆。
雖然淩晗還是一幅不可置信的神態,但稍一停頓,緩緩站起來將右手覆在左手上,雙手加額,向劉凡行了一個長揖禮後說道:“劉將軍,剛才是我不對,存了一份考校您的算學能力的心思,請你原諒小女子的冒昧之舉,這下我相信了,您的計算速度和老師比起來都不逞多讓。是這樣的,老師離開後,有一天我偶得一題,初時計算時尚有規律,但數字大於五後,又難以與籌算結果吻合,請劉將軍教我。”
說罷再次雙手加額躬身對劉凡行禮道:“今有貸人百錢,年息十錢,五年歸之,問息幾何?六年歸之,問息更為幾何?”
聽了淩晗再次出題,劉凡知道,這是今天這丫頭真正要自己幫忙解決的問題了,別看這題目問了兩次,但這五和六大有深意,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楊輝三角問題,劉凡隱約記得楊輝是南宋生人,聽這丫頭剛才的陳述,好像這時候楊輝三角尚未出現,說明在這個時代對楊輝三角的研究也才是萌芽階段。
牛頓說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看來楊輝三角理論也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最終不斷完善而形成的,是古代中國數學家對數學發展的重要貢獻之一,其內信息含量巨大,應用廣泛。
劉凡在上大學時由於所學專業與數學息息相關,從而對楊輝三角進行過詳細研究,也基本還能記得楊輝三角的一些特性,而剛才這丫頭說的五和六的問題正是楊輝三角中其中之一的特性,即楊輝三角的前五行數依次是十一的零至四次方,而從第六行開始規律又發生變化,看來這丫頭還沒找到第六行開始的與數字十一的對應規律。
這時候劉凡也不再買什麽關子,直接說道:“這第五年的利息好算,因為從第一年到第五年,其本息合計分別是一百乘於一點一的零次方即一百。”
剛說道這裏,劉凡看到淩晗一幅皺眉不解的樣子,馬上解釋道:“這‘一點一’就是說這個點的後麵的數字是微數的意思。”這下淩晗馬上聽懂了,立刻點點頭示意劉凡繼續。
劉凡接著說道:“從第一年到第五年,其本息合計分別是一百乘於一點一的零次方即一百、一次方即一百一十、二次方即一百二十一、三次方即一百三十三點一、四次方即一百四十六點四一,如果把這些數字從上到下排列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數字組成的正三角形,每一個數字都是其肩上兩個數字之和,而這種規律在第六年就被打破了,第五年的本息合計為一百四十六點四一,而第六年按上述這個規律計算為一百六十一點零五一,其中有些數字不再是其兩肩上數字之和了。”
“是這樣的……”
之後,劉凡隨手在地上將楊輝三角寫下來,首先解釋了地上這些符號代表那個數字,之後才將楊輝三角的這一規律詳細向淩晗解釋了一遍。
聽完劉凡的解釋,雖然淩晗對劉凡用這些符號代表零至九的數字感覺很新鮮也很不可思議,但她基本已經聽懂了劉凡解釋的這個數字三角的規律,先不忙分辨對錯,等迴去後再細細研究。
李守義和李敏兩人聽到劉凡又馬上解決了淩晗提出的問題,又看到淩晗對著劉凡在地上畫的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一臉專注,這時候也開始相信劉凡在這算術方麵的非凡能力。
隻聽李守義說道:“我知道晗兒妹妹的算術能力在大齊不能說是數一、數二,但第三絕對是有的,沒想到劉將軍對此道也有深入研究,晗兒從小就在名師的指導下進行了係統學習,而劉將軍如何習得這些高深莫測之能,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啊!”
劉凡聽了李守義的說話,心裏暗暗罵自己道:“把他娘的,這話真是不能隨便亂說啊,自己不就是想借幾本書看看嗎,怎麽話趕話的又讓別人產生了嚴重懷疑啊,要知道這需要多少句謊言才能圓過去啊!”
但這時候已由不得劉凡不給出一個合理解釋:“唉,是這樣的,我前麵也對李旅帥說過,我這人從小就喜歡瞎琢磨,十歲那年一個人在家門口用小木棍當算籌擺著玩,不小心被路過的一個西域遊僧看到了,他奇怪地問我這些小木棍是幹什麽用的,我那時也是少年天性,馬上滔滔不絕地在他麵前顯擺了一通,吹噓自己算術如何如何好,連嬸娘也算不過我。”
“胡僧聽了我的話後,笑眯眯地問我願不願意跟他比試一番。那時候我年少好勝,聽他此言當然是求之不得。”
“結果連比了三把,都是我剛在地上用算籌擺上題目,他就已經給出了答案,我驚奇之餘,就連連央求他把計算方法教給我。最終他沒能抵住我的軟磨硬泡,就把這些代表數字的符號及用法講給了我聽,臨走時又依依不舍地留給我一本小冊子,說道,‘看你這孩子如此好學,一並給你個好東西吧,好好研究,絕對會使你受益非淺。’”
“小冊了裏麵前半部分講的全是用這些符號進行算術計算的法子,後麵講的我當時根本看不懂,但小的時候記憶力好,竟然把那些看來根本說不通的內容基本全記了下來,這幾年慢慢琢磨,才發現講的是一些格物方麵的事情,其中就有製鹽及釀酒方麵的一些介紹。”
聽到這兒,隻見李守義、李敏兩人臉上均是一幅似笑非笑的模樣,而在旁邊仍研究楊輝三角的淩晗這時卻停下來專注地聽著劉凡說話。
不料剛說到這裏,一直坐在後麵的董子疑惑地問道:“哥,我咋不知道這些事!”
劉凡正在挖空心思地編著謊話,完全忘了後麵還有一個呆瓜弟弟。
突然聽到董子說話,悚然一驚,幸虧劉凡還算有點急智,連忙迴頭瞪了一眼,說道:“你那時候天天跟在阿慧屁股後麵跑,那有時間關注你哥在幹什麽!”
今天兩人無意中說起迴家之事時,聽到弟弟對自己話了一句話,‘不知道阿慧現在怎麽樣了’。就知道這弟弟雖然人木納老實,但心裏一直放不下小時候的玩伴。
董子一聽到劉凡說起阿慧,不善偽裝的臉上竟然罕見地出現一股扭捏神態,連忙低頭應了一聲道:“噢。”
隻聽李守義繼續道:“小劉旅長,那本書現在在你這兒嗎,能否借我一觀?”
劉凡隻好無比沮喪地說道:“早丟了,小時候把那東西寶貝的不得了,天天揣在懷裏,有一次在河邊戲水,沒辦法把書和衣服均放在了石頭上,不小心讓風吹河裏去了,等發現時已經被衝走了。”說完臉上表現出十足懊悔的模樣。
等劉凡說完,李守義和李敏臉上均是一幅了了的表情,而旁邊淩晗卻滿臉都是可惜,吩咐驛館的仆役拿來了紙筆將劉凡畫在地上的楊輝三角全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