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早春二月,乍暖還寒,往日裏蕭寂的碼頭提早地有了些動靜。這碼頭是資陽縣城的江邊碼頭,臨著沱江,距縣城有三裏來地,沿江是一條還算寬敞的土路,這是與沱江並行的官道。官道在碼頭處呈丁字型分叉,將北麵的縣城和碼頭連接起來。
碼頭岸邊隔著空地正對著的是一個騾馬禽畜市場,旁邊是一大排各式經營的鋪子。和騾馬市隔著五間門麵的,是一間竹編和陶器鋪子,他和碼頭斜對著,也就距碼頭三十來步的樣子。這家鋪子開了有好些年頭了,生意雖說不上多好,但也過得去。近兩日卻見這店鋪的東家雇了車,招唿著夥計一趟趟地往外搬東西,各種竹編的籮筐丶簸箕和大小陶罐,碗碟堆了滿大車。
“小心些,大的放下麵,別和小的摞反了。”東家眉頭皺著,不時對夥計大聲吆喝。“唉,王東家,這是咋迴事兒?好好的買賣不做了?”有好事的遊手過來打聽,“咋不做了,就是搬到前邊去,那兒便宜。”他隨手往縣城方向指了指。“啥便宜?你說城裏還便宜?唉,這是你自己的鋪子,你不做了跑去佃別家的鋪子?”一個常年在碼頭討生活的牙子問道。“嗯,我自己的佃出去了,我去租別家的。”王東家邊說邊指揮夥計把車拉走。“哦?吃差價,王東家你賺了不少吧?”“是哪家佃的?做啥買賣的?”又有人問,王東家笑著擺擺手"不清楚不清楚。"便押著車子走了,留下一地的吃瓜群眾。“這老小子著實賺了不少,你看他那笑模樣!”有人揣摩著說道。
這塊地兒周道一早便看上了,他和徐瓦兒陳木匠還有馮一裝作路人甲,從這兒到縣城裏來來迴迴轉悠了好幾天,最後把選址定在了這兒。這兒是啥地方,這是碼頭,說白了這是通往縣城的水陸交匯點,距縣城三裏來地,不遠也不近。在這裏對城裏賣糧,那就不便利,糧米日日要吃的,城裏不算大但也有好幾家糧鋪,誰願意出了城還要走好幾裏地扛糧食?再說早晚還得關城門。不過若是在這兒收糧,不論水陸,從上下遊和周邊各鄉運往縣城的糧食可都得從他周道的鼻子前麵過!那他能幹什麽?搶麽?不對,他要幹的便是截胡。這是他很早之前便發現的一個現象啟發了他。
周道之前時常從珠溪鎮碼頭坐船到縣城,上岸便是這個碼頭,此碼頭與資陽城也不知誰先誰後,都不止百年的曆史了,此處水深,能停靠大些的船,雖遠不及沱江下遊百十裏外的州城,但也算得一處良港。周道時常在碼頭上看到,停靠於此滿載船貨的商販上岸便被幾個或十數個牙人給圍了,雖不說是強買強賣,但靠岸的船販討價還價的餘地很小。這些牙人與城裏的商家互有瓜葛,夾纏不清。另外牙人之間也是有不成文的規矩,聯手壓價。總之隻要是想賣與此地的船貨,皆要被他們刮上一層皮。
其中糧食買賣曆來都是重頭戲,本地糧商共有四家,他們的鋪子多開在城裏,畢竟賣糧食給城內的人就得在縣城裏賣。不過縣城最大的一家糧鋪餘糧記,在碼頭上有分號,主要是收糧,但位置有些偏,也不大。
周道的打算是直接把糧號設在碼頭上,在當地的收糧中去掉牙人這一中間環節,從而降低成本,根據經營狀況再行決定是否需要在城中設糧鋪。他認為占據糧源的有利位置是生意成敗的重要因素。
碼頭是水陸交通要道,在這裏收糧不僅能滿足縣城對糧食的需求,關鍵在於百裏外下遊的州府,從這裏沿沱江順流一日到達州府,返迴逆流行船一日半最多兩日便可。還有珠溪河經珠溪鎮往北匯入沱江,往上遊西北方向至資陽城,往下遊東南方向可到州府,通過縣城碼頭和他珠溪鎮上的小碼頭,他可以插手大小兩條水係的上遊貨源,交通便利,成本相對低廉,若是能做出量便能影響或最終主導所在地域的糧價,這便是他的想法。
本來周道一眼看中的是正對碼頭的騾馬市,不過一摸底一琢磨就變了主意,首先是大了,而且生意還過得去,要想租下來,他摸過價承受不起。其次這塊場地是由四個東家三塊地拚合而成,若想拿下費時費錢。最重要的是,陳木匠認為此地不可拿,味兒太大,此禽畜市已成形了數十年,積攢下的腥臭味、糞味已是浸入梁柱,沉入土中,不全部推倒重來是不行的,至少不能用來賣糧食。而他們最終選定的竹編店鋪,遠近大小適宜,離禽畜遠離碼頭也近,另外還不小,屬於前店後廠的模式。除了臨街的大開間門麵,屋後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既有作房又有庫房,平日雇了五六個夥計整日的編製各式竹器,銷往縣城或下遊的州城。周道他們看了後壓下心中的急切,同房東也就是竹編作坊的東家幾番討價還價。看著始終不怎麽情願的王東家,周道商議後給了他一個不能拒絕的價錢盤下了店鋪,每年八十貫,租期六年,半年一付,比別家高出一長截。
幾日後周道的糧號開始改建,大的結構基本不動,隻是對門麵進行了翻新,根據需要增添了設施,在後院分開建了六個糧倉,和一排足夠住得下二十人的屋舍,另外還擴建了廚房和茅廁。都是青一色的瓦房,周道這是吸取了上一次被縱火的教訓,安全第一。
他之前便跟陳木匠商議過,此番修建包括在珠溪鎮的那些,還是老規矩:先付一半,餘下的慢慢還。周道現在是錢緊時間緊,依說他開糧號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秋季,等新糧大量上市的時候,這時米價也低正適合囤米入庫。但他等不了也不想等,他告訴徐瓦兒,碾房那邊換到的穀子除了賣掉部分換取工錢等必要的開支外,其餘的盡量囤起來,不夠的邊買邊賣走著瞧吧。
碼頭岸邊隔著空地正對著的是一個騾馬禽畜市場,旁邊是一大排各式經營的鋪子。和騾馬市隔著五間門麵的,是一間竹編和陶器鋪子,他和碼頭斜對著,也就距碼頭三十來步的樣子。這家鋪子開了有好些年頭了,生意雖說不上多好,但也過得去。近兩日卻見這店鋪的東家雇了車,招唿著夥計一趟趟地往外搬東西,各種竹編的籮筐丶簸箕和大小陶罐,碗碟堆了滿大車。
“小心些,大的放下麵,別和小的摞反了。”東家眉頭皺著,不時對夥計大聲吆喝。“唉,王東家,這是咋迴事兒?好好的買賣不做了?”有好事的遊手過來打聽,“咋不做了,就是搬到前邊去,那兒便宜。”他隨手往縣城方向指了指。“啥便宜?你說城裏還便宜?唉,這是你自己的鋪子,你不做了跑去佃別家的鋪子?”一個常年在碼頭討生活的牙子問道。“嗯,我自己的佃出去了,我去租別家的。”王東家邊說邊指揮夥計把車拉走。“哦?吃差價,王東家你賺了不少吧?”“是哪家佃的?做啥買賣的?”又有人問,王東家笑著擺擺手"不清楚不清楚。"便押著車子走了,留下一地的吃瓜群眾。“這老小子著實賺了不少,你看他那笑模樣!”有人揣摩著說道。
這塊地兒周道一早便看上了,他和徐瓦兒陳木匠還有馮一裝作路人甲,從這兒到縣城裏來來迴迴轉悠了好幾天,最後把選址定在了這兒。這兒是啥地方,這是碼頭,說白了這是通往縣城的水陸交匯點,距縣城三裏來地,不遠也不近。在這裏對城裏賣糧,那就不便利,糧米日日要吃的,城裏不算大但也有好幾家糧鋪,誰願意出了城還要走好幾裏地扛糧食?再說早晚還得關城門。不過若是在這兒收糧,不論水陸,從上下遊和周邊各鄉運往縣城的糧食可都得從他周道的鼻子前麵過!那他能幹什麽?搶麽?不對,他要幹的便是截胡。這是他很早之前便發現的一個現象啟發了他。
周道之前時常從珠溪鎮碼頭坐船到縣城,上岸便是這個碼頭,此碼頭與資陽城也不知誰先誰後,都不止百年的曆史了,此處水深,能停靠大些的船,雖遠不及沱江下遊百十裏外的州城,但也算得一處良港。周道時常在碼頭上看到,停靠於此滿載船貨的商販上岸便被幾個或十數個牙人給圍了,雖不說是強買強賣,但靠岸的船販討價還價的餘地很小。這些牙人與城裏的商家互有瓜葛,夾纏不清。另外牙人之間也是有不成文的規矩,聯手壓價。總之隻要是想賣與此地的船貨,皆要被他們刮上一層皮。
其中糧食買賣曆來都是重頭戲,本地糧商共有四家,他們的鋪子多開在城裏,畢竟賣糧食給城內的人就得在縣城裏賣。不過縣城最大的一家糧鋪餘糧記,在碼頭上有分號,主要是收糧,但位置有些偏,也不大。
周道的打算是直接把糧號設在碼頭上,在當地的收糧中去掉牙人這一中間環節,從而降低成本,根據經營狀況再行決定是否需要在城中設糧鋪。他認為占據糧源的有利位置是生意成敗的重要因素。
碼頭是水陸交通要道,在這裏收糧不僅能滿足縣城對糧食的需求,關鍵在於百裏外下遊的州府,從這裏沿沱江順流一日到達州府,返迴逆流行船一日半最多兩日便可。還有珠溪河經珠溪鎮往北匯入沱江,往上遊西北方向至資陽城,往下遊東南方向可到州府,通過縣城碼頭和他珠溪鎮上的小碼頭,他可以插手大小兩條水係的上遊貨源,交通便利,成本相對低廉,若是能做出量便能影響或最終主導所在地域的糧價,這便是他的想法。
本來周道一眼看中的是正對碼頭的騾馬市,不過一摸底一琢磨就變了主意,首先是大了,而且生意還過得去,要想租下來,他摸過價承受不起。其次這塊場地是由四個東家三塊地拚合而成,若想拿下費時費錢。最重要的是,陳木匠認為此地不可拿,味兒太大,此禽畜市已成形了數十年,積攢下的腥臭味、糞味已是浸入梁柱,沉入土中,不全部推倒重來是不行的,至少不能用來賣糧食。而他們最終選定的竹編店鋪,遠近大小適宜,離禽畜遠離碼頭也近,另外還不小,屬於前店後廠的模式。除了臨街的大開間門麵,屋後是一個很大的院子,既有作房又有庫房,平日雇了五六個夥計整日的編製各式竹器,銷往縣城或下遊的州城。周道他們看了後壓下心中的急切,同房東也就是竹編作坊的東家幾番討價還價。看著始終不怎麽情願的王東家,周道商議後給了他一個不能拒絕的價錢盤下了店鋪,每年八十貫,租期六年,半年一付,比別家高出一長截。
幾日後周道的糧號開始改建,大的結構基本不動,隻是對門麵進行了翻新,根據需要增添了設施,在後院分開建了六個糧倉,和一排足夠住得下二十人的屋舍,另外還擴建了廚房和茅廁。都是青一色的瓦房,周道這是吸取了上一次被縱火的教訓,安全第一。
他之前便跟陳木匠商議過,此番修建包括在珠溪鎮的那些,還是老規矩:先付一半,餘下的慢慢還。周道現在是錢緊時間緊,依說他開糧號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秋季,等新糧大量上市的時候,這時米價也低正適合囤米入庫。但他等不了也不想等,他告訴徐瓦兒,碾房那邊換到的穀子除了賣掉部分換取工錢等必要的開支外,其餘的盡量囤起來,不夠的邊買邊賣走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