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人帶人趕往受災區域,映入眼簾的是大部分民居都已被洪水淹沒,隻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尖頂,宛如水中的孤島一般,露在水麵上。
還有幾個人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站在屋頂上聲嘶力竭地唿喚著,而大部分的村民,則如驚弓之鳥般,早已逃到了山上。
身為自北方而來的縣令,北地旱災頻發,他從未見過如此浩大的水災,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懼意。祝大人亦是心性堅毅之人,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之處,當即便穩住心神,不再恐懼,旋即命令衙役迅速砍伐竹子,製成簡易的船筏,以便轉移災民。
而越州河水退卻後,越州城的清理消災工作才剛剛開始,幸而盧光作為盧氏旁支,被盧族長帶在身邊多年,也算見多識廣,即可讓人將死去的牲畜搬至城外集中焚燒,而那些被洪水卷入的人則統一搬至城外義莊停屍,若有家人前來認領則自行安排,兩天內無人認領則由縣衙安排入土。
盧光還命人大量采集石灰,用石灰撒遍城中各個角落以消毒防疫。
祝大人將江口村的受災百姓安置好後,親自帶人挨家挨戶查看房屋受損情況,並登記在冊,災情已過,除了救災他還需要趁此次災情掌握相關情況。
一些房屋隻是輕微損壞的,祝大人便組織工匠幫忙修繕;而那些完全坍塌無法居住的,就安排災民暫時住進城裏空置到其他地方。
幸而越州百姓每年都會經曆一次到兩次水災,有時嚴重,有時輕微,諸如此次越州城中漫水三丈隻算中等災情,二三十年前的越州河決堤那才是真的十不存一。
隻要天時不對,越州城百姓隨身帶糧跑路也是經常幹的事情,這都是祖輩傳下來的經驗了。所以糧食問題倒不是很大,而且基本十月便可以開始收糧,熬過這一個月就好了。
然而祝大人毅然決然地命人開倉放糧,即便那張縣丞等人猶如被踩了尾巴的貓一般十分不樂意,卻也無可奈何,畢竟這可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盧光這邊則召集了一群年輕力壯的百姓,組成清潔隊伍,清理街道上殘留的淤泥雜物和倒地的樹木。
眾人齊心協力,越州城逐漸恢複生機。
曆經此番磨難,祝大人至此方深知水路暢通之重要,此江口村此次所遭洪災,蓋因其地處越州河下遊所致。而越州河僅憑那單薄之河堤,實如臨深淵,岌岌可危矣!若能有幾處豁口,於大雨滂沱之際適時泄洪,何其善哉!
若將江口村整體遷至城北,於彼處承建泄洪口,未嚐不可一試,然尚需精通水利之工匠詳加勘察。如此,林暖所需之人口勞動力或可得一定之解決。
且說林暖,她領著城北小院的眾人順著小路走向廟後村,沿途倒伏的樹木比比皆是,水稻田裏的水稻也僅餘苗株頂部可見,不過水位消退得倒也迅速,他們田地的田埂缺口和水渠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未及半個時辰,廟後村便有幾位村民向外行去,觀其村民,身形狼狽,麵容沾泥。眾人相逢,林二虎趨前問道“可是餘老丈還是餘年小哥?”
“林老爺是我!餘年。我爹……我爹今兒早上故去了,村裏被風吹倒了不少房子,我爹吹了涼風,昨天晚上就高熱了,今早……”
“其他村民怎麽樣了……”林暖連忙問。
“房子倒了不少,好幾個人被壓了一下有的受了涼,昨天就走了幾個,今又走了幾個,林姑娘……林姑娘求求你救救我們。”餘年帶著幾個村民給眾人跪下。
“快起來。”林二虎等人趕緊上前攙扶。
“林老爺,林姑娘,求貴人能不能佘點藥,看看能不能救一救還活著的人。我們帶了銅板了,張小哥,給……”餘年滿是泥汙的手從懷裏摸出錢袋子,這錢袋子還是林暖第一次進村用的裝糧袋。
“強子你趕緊迴小院,找劉姑姑和小陽拿幹薑和紅糖,然後直接去廟後村。”林暖說。
“好,姐!”張春強應到,即刻往迴跑。
“謝謝姑娘!謝謝老爺!謝謝小哥!”餘年等人連連道謝。
林暖帶著他們繼續往前,邊走邊問“餘年兄弟,這會村裏誰主事?”
“我二叔,現在村裏我二叔年紀最長,村裏就由我二叔主事了。”餘年有些悲傷。
“昨天半夜巨響可是你們村附近?”
“應該是更靠北的方向,感覺是上次找到那幾個村附近。”
林暖一聽,看向眾人,用手摸了摸腰間的匕首,秦雲飛不動聲色地朝林暖點了點頭,跟夏一豐打了個手勢,夏一豐也點頭示意。
林暖繼續問道“村裏的糧食可夠?田畝有沒有損壞?”
餘年說“村裏的稻穀剛抽穗,風雖然大,但也不至於吹倒,就是水有點高,如果排水不及時會影響變成癟穀子。糧不多,但還有一些,前些日子跟著姑娘幹活,大家都賺了些銅板,家裏也買了些糧。”
“嗯。”林暖微微點了點頭。
眾人又一邊清理道路,一邊到了廟後村,隻見好些人家掛了白幡。
有村民見到林暖等人進村,紛紛上前行禮。
林暖說“各位餘家兄弟不需見禮,餘二叔在嗎?。”
隻見一四五十的老漢麵容哀傷,上前說道“林姑娘,林老爺,老漢就是餘年二叔,大哥今早故了,姑娘有什麽事情問我就行。”
“餘二老丈,我等路遇餘年等人,我兄弟已迴去拿幹薑和紅糖了,現在越州縣城估摸也很亂,我們隻能用薑湯供你等驅驅寒氣了。昨天半夜有一巨響從這個方向傳來,故來探查一番。”林暖問。
“太謝謝林老爺林姑娘了!有薑已經很好了。那聲巨響我們也聽到了。應該在更後麵的位置。哦,就是那兩個山中村的位置。”餘二老丈指著後山方向。
“不是廟後村就行,我等既然已經到了,想去送一送餘大老丈。”
“姑娘,怕有病氣,我等小民不值得貴人相送。”
“到了去送一程吧,生活不易,你我也算相識一場。”林暖有些哀傷,好多人都幫她幹過活,雖然是雇傭關係,但他們沒有那麽多心思,幹活的時候也不惜力氣,跟五井村的村民一樣都是樸素的農人。
“那林姑娘,這邊走……小年,陪好貴人。”
“哦,二叔。”
廟後村此次災難中死去的八九人蓋著麻布,都被抬到了一處空地。整個廟後村都姓餘,都帶著親,所以全村能出門的都一同辦理喪事。
林暖還見到了上次沒有見到的餘老丈家中幾個女眷,衣服非常不合身,且滿是補丁。
夏一豐偷偷拉了拉林暖,稍稍說“暖姐,那些去世的人都沒穿衣服……”
林暖有些沉默,上前給去世的村民行了一禮,這時張春強氣喘籲籲地背著一袋子幹薑和紅糖到了。
林暖讓餘年趕緊生火煮開,餘年拚命遞上那袋子銅板,林暖也沒有推辭,接過遞給張春強。
不一會幹薑紅糖水就好了,村民自己喝上一碗還用竹罐給家裏人打上一碗。
林暖還聽到餘二老丈跟餘年說“小年,湯底留著晚上繼續熬。”
“好的,二叔……”
“貴人,到我們家坐一下吧,我家建得高,沒有進水。”餘二老丈說道。
突然聽得有村民驚恐地邊跑邊喊“有山匪!山匪進村了!”
還有幾個人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站在屋頂上聲嘶力竭地唿喚著,而大部分的村民,則如驚弓之鳥般,早已逃到了山上。
身為自北方而來的縣令,北地旱災頻發,他從未見過如此浩大的水災,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懼意。祝大人亦是心性堅毅之人,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之處,當即便穩住心神,不再恐懼,旋即命令衙役迅速砍伐竹子,製成簡易的船筏,以便轉移災民。
而越州河水退卻後,越州城的清理消災工作才剛剛開始,幸而盧光作為盧氏旁支,被盧族長帶在身邊多年,也算見多識廣,即可讓人將死去的牲畜搬至城外集中焚燒,而那些被洪水卷入的人則統一搬至城外義莊停屍,若有家人前來認領則自行安排,兩天內無人認領則由縣衙安排入土。
盧光還命人大量采集石灰,用石灰撒遍城中各個角落以消毒防疫。
祝大人將江口村的受災百姓安置好後,親自帶人挨家挨戶查看房屋受損情況,並登記在冊,災情已過,除了救災他還需要趁此次災情掌握相關情況。
一些房屋隻是輕微損壞的,祝大人便組織工匠幫忙修繕;而那些完全坍塌無法居住的,就安排災民暫時住進城裏空置到其他地方。
幸而越州百姓每年都會經曆一次到兩次水災,有時嚴重,有時輕微,諸如此次越州城中漫水三丈隻算中等災情,二三十年前的越州河決堤那才是真的十不存一。
隻要天時不對,越州城百姓隨身帶糧跑路也是經常幹的事情,這都是祖輩傳下來的經驗了。所以糧食問題倒不是很大,而且基本十月便可以開始收糧,熬過這一個月就好了。
然而祝大人毅然決然地命人開倉放糧,即便那張縣丞等人猶如被踩了尾巴的貓一般十分不樂意,卻也無可奈何,畢竟這可是合情合理的要求!
盧光這邊則召集了一群年輕力壯的百姓,組成清潔隊伍,清理街道上殘留的淤泥雜物和倒地的樹木。
眾人齊心協力,越州城逐漸恢複生機。
曆經此番磨難,祝大人至此方深知水路暢通之重要,此江口村此次所遭洪災,蓋因其地處越州河下遊所致。而越州河僅憑那單薄之河堤,實如臨深淵,岌岌可危矣!若能有幾處豁口,於大雨滂沱之際適時泄洪,何其善哉!
若將江口村整體遷至城北,於彼處承建泄洪口,未嚐不可一試,然尚需精通水利之工匠詳加勘察。如此,林暖所需之人口勞動力或可得一定之解決。
且說林暖,她領著城北小院的眾人順著小路走向廟後村,沿途倒伏的樹木比比皆是,水稻田裏的水稻也僅餘苗株頂部可見,不過水位消退得倒也迅速,他們田地的田埂缺口和水渠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未及半個時辰,廟後村便有幾位村民向外行去,觀其村民,身形狼狽,麵容沾泥。眾人相逢,林二虎趨前問道“可是餘老丈還是餘年小哥?”
“林老爺是我!餘年。我爹……我爹今兒早上故去了,村裏被風吹倒了不少房子,我爹吹了涼風,昨天晚上就高熱了,今早……”
“其他村民怎麽樣了……”林暖連忙問。
“房子倒了不少,好幾個人被壓了一下有的受了涼,昨天就走了幾個,今又走了幾個,林姑娘……林姑娘求求你救救我們。”餘年帶著幾個村民給眾人跪下。
“快起來。”林二虎等人趕緊上前攙扶。
“林老爺,林姑娘,求貴人能不能佘點藥,看看能不能救一救還活著的人。我們帶了銅板了,張小哥,給……”餘年滿是泥汙的手從懷裏摸出錢袋子,這錢袋子還是林暖第一次進村用的裝糧袋。
“強子你趕緊迴小院,找劉姑姑和小陽拿幹薑和紅糖,然後直接去廟後村。”林暖說。
“好,姐!”張春強應到,即刻往迴跑。
“謝謝姑娘!謝謝老爺!謝謝小哥!”餘年等人連連道謝。
林暖帶著他們繼續往前,邊走邊問“餘年兄弟,這會村裏誰主事?”
“我二叔,現在村裏我二叔年紀最長,村裏就由我二叔主事了。”餘年有些悲傷。
“昨天半夜巨響可是你們村附近?”
“應該是更靠北的方向,感覺是上次找到那幾個村附近。”
林暖一聽,看向眾人,用手摸了摸腰間的匕首,秦雲飛不動聲色地朝林暖點了點頭,跟夏一豐打了個手勢,夏一豐也點頭示意。
林暖繼續問道“村裏的糧食可夠?田畝有沒有損壞?”
餘年說“村裏的稻穀剛抽穗,風雖然大,但也不至於吹倒,就是水有點高,如果排水不及時會影響變成癟穀子。糧不多,但還有一些,前些日子跟著姑娘幹活,大家都賺了些銅板,家裏也買了些糧。”
“嗯。”林暖微微點了點頭。
眾人又一邊清理道路,一邊到了廟後村,隻見好些人家掛了白幡。
有村民見到林暖等人進村,紛紛上前行禮。
林暖說“各位餘家兄弟不需見禮,餘二叔在嗎?。”
隻見一四五十的老漢麵容哀傷,上前說道“林姑娘,林老爺,老漢就是餘年二叔,大哥今早故了,姑娘有什麽事情問我就行。”
“餘二老丈,我等路遇餘年等人,我兄弟已迴去拿幹薑和紅糖了,現在越州縣城估摸也很亂,我們隻能用薑湯供你等驅驅寒氣了。昨天半夜有一巨響從這個方向傳來,故來探查一番。”林暖問。
“太謝謝林老爺林姑娘了!有薑已經很好了。那聲巨響我們也聽到了。應該在更後麵的位置。哦,就是那兩個山中村的位置。”餘二老丈指著後山方向。
“不是廟後村就行,我等既然已經到了,想去送一送餘大老丈。”
“姑娘,怕有病氣,我等小民不值得貴人相送。”
“到了去送一程吧,生活不易,你我也算相識一場。”林暖有些哀傷,好多人都幫她幹過活,雖然是雇傭關係,但他們沒有那麽多心思,幹活的時候也不惜力氣,跟五井村的村民一樣都是樸素的農人。
“那林姑娘,這邊走……小年,陪好貴人。”
“哦,二叔。”
廟後村此次災難中死去的八九人蓋著麻布,都被抬到了一處空地。整個廟後村都姓餘,都帶著親,所以全村能出門的都一同辦理喪事。
林暖還見到了上次沒有見到的餘老丈家中幾個女眷,衣服非常不合身,且滿是補丁。
夏一豐偷偷拉了拉林暖,稍稍說“暖姐,那些去世的人都沒穿衣服……”
林暖有些沉默,上前給去世的村民行了一禮,這時張春強氣喘籲籲地背著一袋子幹薑和紅糖到了。
林暖讓餘年趕緊生火煮開,餘年拚命遞上那袋子銅板,林暖也沒有推辭,接過遞給張春強。
不一會幹薑紅糖水就好了,村民自己喝上一碗還用竹罐給家裏人打上一碗。
林暖還聽到餘二老丈跟餘年說“小年,湯底留著晚上繼續熬。”
“好的,二叔……”
“貴人,到我們家坐一下吧,我家建得高,沒有進水。”餘二老丈說道。
突然聽得有村民驚恐地邊跑邊喊“有山匪!山匪進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