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蕭雲霆便帶著少數隨從出發前往紫炎。
蕭老夫人憂心忡忡,坐立難安,蕭雲深趕忙勸慰道:“母親,雲霆自幼便聰穎過人,此去定然能夠平安歸來的。”
“唉,雲深啊,娘實在是愧對雲霆啊,都是娘太過自私,將他獨自留在京城,自己卻躲到那偏遠的巴依鎮,讓他孤身在此,娘每每想到這些,就心如刀絞啊。”
蕭雲深亦是眼眶泛紅,“娘,這一切都不怪您,要怪,也隻能怪我,如果不是為了我,娘也不會帶著芳如返迴巴依鎮。”
蕭雲深心裏跟明鏡兒似的,自己父親的死雖然表麵上是因為戰爭,可若說其中沒有皇帝的蓄意謀劃,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那段時間,父親的舊疾複發,先皇卻一麵讓父親安心養病,一麵又在朝堂之上長籲短歎,哀歎無人可用。
那個時候,蕭雲深已然十六歲了,年紀雖小,卻因長期跟隨在父親身旁,耳濡目染,在軍事方麵極具天賦,十三歲時就已跟隨父親上陣殺敵。那一年,也正是他剛剛定親,準備來年開春便成親的。
當戰事迫在眉睫之時,先皇再一次為沒有可用之人而苦惱時,便有人趁機提議,讓蕭雲深率軍出征。蕭老將軍自然是舍不得讓剛剛定親的兒子奔赴沙場,於是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先皇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讚歎道:“蕭將軍真是深明大義啊。”
而就是那一次,蕭老將軍一去不複返。彼時,蕭雲霆年僅十歲,而由於蕭老將軍的戰死,蕭雲深需要守孝三年,即便兒子等得起,那周家的女兒也等不起啊,於是便在老將軍離世後的第三天,在熱孝期間匆匆忙忙地成了親。
成親之後,夫妻二人也是聚少離多,而蕭雲深屢次立下赫赫戰功,再加上他生得英俊瀟灑的好,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京城的搶手貨,當然,也成為了先皇的心腹、大患。許多人家都想方設法地要將自己的女兒送進將軍府,哪怕是做小妾,他們也心甘情願。
時常有大臣絞盡腦汁,借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由頭往將軍府裏送人,有一次,更是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如跳梁小醜一般鬧到周氏麵前,周氏氣得七竅生煙,突然眼前一黑暈厥過去。大夫診斷後,才驚覺她已有身孕一月有餘,隻可惜成天鬱鬱寡歡,身子骨弱得像風中殘燭,孩子最終還是沒能保住。
得知消息後的蕭雲深,大發雷霆,將府裏那些花枝招展的鶯鶯燕燕一並掃地出門,有些有實力的大臣,聞風而來,趕緊將家裏的孩子接迴,有些則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兒被發賣。
如此一來,蕭雲深在京城聲名大噪,再無人敢往將軍府裏送人。然而,大臣們不敢,宮裏的人卻有恃無恐,太後、先皇接二連三地送人過來,蕭雲深既不好,又不能拒絕,於是,在周氏出了小月子後,蕭老夫人便以思念老將軍為借口,執意要迴巴依鎮老家。
而當時的太子,卻強烈要求蕭雲霆陪讀,蕭老夫人心裏跟明鏡兒似的,如果不將蕭雲霆留下,他們一家人,就如同案板上的魚肉,是絕對不可能離開皇上的掌控的。
猶記得當時的蕭雲霆,像個小大人一樣,一臉沉穩地站在蕭老夫人麵前,“娘,您帶著大嫂迴老家吧,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了,一個人也可以獨當一麵。”
蕭老夫人滿懷愧疚地拍拍他的肩膀,“雲霆啊,你可不要埋怨娘,你大嫂如今剛剛失去了孩子,你大哥也不再年輕了,如今又長期駐守清州,巴依鎮至少離你大哥近一些,也方便他時常迴家探望。”
“娘,兒子明白,況且,等兒子再長大一些,也能夠去看望你們的。”蕭老夫人喜極而泣,笑著擦拭眼角的淚水,“那逢年過節,娘還是會迴來的,等你大嫂在那邊安頓好了,娘還是會迴京來陪伴你的。”
蕭雲霆重重地點了點頭。
臨行前,蕭老夫人終究還是放心不下小兒子,千叮萬囑道:“雲霆啊,伴君如伴虎,你在宮中一定要萬事小心,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就爛在肚子裏。娘把最信任的管家和下人都留下了,其餘的,也都已經安排妥當了。你一個人在京城,不需要那麽多人伺候,人多嘴雜。還有,你爹當初留下的暗衛,娘給你留一半,剩下的,你大哥帶一部分,另一部分就留在娘和大嫂身邊,你可有什麽意見?”
“娘,兒子不需要那麽多人,您都帶走吧。”
“傻孩子,巴依鎮那地方畢竟隻是個小鎮,能有多少煩心事?娘實在是放心不下你一個人在京城,如果可以……”蕭老夫人說著說著,眼眶又紅了。
“娘,兒子明白的。大哥如今屢立戰功,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父親。我留在京城,也算是為大哥保駕護航。我長大了,不能一直躲在大哥的羽翼之下。”
“好,好。”蕭老夫人趕緊上了馬車,她生怕自己再待下去,就真的舍不得離開了。周氏麵色蒼白,有氣無力地從馬車裏探出頭來,“小叔,如果有需要,就去找我大哥。”
周家已經將家主之位傳給了周芳如的大哥,周家是皇商,不參與朝政,皇帝對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戒備之心。周氏這麽說,無非是擔心小叔子會遇到什麽危險,到時候自己又該如何麵對相公。
“大嫂放心,雲霆都記住了。”
一想到這些,周氏也麵露愧色,當初要不是自己太過沒用,婆婆也不會擔心自己,陪著自己迴巴依老家。
蕭雲深也覺得,對不起唯一的弟弟,“娘,這次迴來京城,你就別迴去了,留下照顧雲霆,雲霆也老大不小了,他的親事,還需要您操心。”
周氏忙道,“是啊娘,我也陪您一起留下吧,反正珊兒和安兒也大了,是時候上學堂了,留在京城上學,總比迴巴依鎮好。”
蕭老夫人欣慰地看著夫妻兩人,“你們能這麽想最好,隻不過,清州離京城實在再遠,娘也不忍心你們兩地分開。以前在巴依鎮,一個月也總能見上一麵。”
蕭老夫人憂心忡忡,坐立難安,蕭雲深趕忙勸慰道:“母親,雲霆自幼便聰穎過人,此去定然能夠平安歸來的。”
“唉,雲深啊,娘實在是愧對雲霆啊,都是娘太過自私,將他獨自留在京城,自己卻躲到那偏遠的巴依鎮,讓他孤身在此,娘每每想到這些,就心如刀絞啊。”
蕭雲深亦是眼眶泛紅,“娘,這一切都不怪您,要怪,也隻能怪我,如果不是為了我,娘也不會帶著芳如返迴巴依鎮。”
蕭雲深心裏跟明鏡兒似的,自己父親的死雖然表麵上是因為戰爭,可若說其中沒有皇帝的蓄意謀劃,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那段時間,父親的舊疾複發,先皇卻一麵讓父親安心養病,一麵又在朝堂之上長籲短歎,哀歎無人可用。
那個時候,蕭雲深已然十六歲了,年紀雖小,卻因長期跟隨在父親身旁,耳濡目染,在軍事方麵極具天賦,十三歲時就已跟隨父親上陣殺敵。那一年,也正是他剛剛定親,準備來年開春便成親的。
當戰事迫在眉睫之時,先皇再一次為沒有可用之人而苦惱時,便有人趁機提議,讓蕭雲深率軍出征。蕭老將軍自然是舍不得讓剛剛定親的兒子奔赴沙場,於是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先皇的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讚歎道:“蕭將軍真是深明大義啊。”
而就是那一次,蕭老將軍一去不複返。彼時,蕭雲霆年僅十歲,而由於蕭老將軍的戰死,蕭雲深需要守孝三年,即便兒子等得起,那周家的女兒也等不起啊,於是便在老將軍離世後的第三天,在熱孝期間匆匆忙忙地成了親。
成親之後,夫妻二人也是聚少離多,而蕭雲深屢次立下赫赫戰功,再加上他生得英俊瀟灑的好,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京城的搶手貨,當然,也成為了先皇的心腹、大患。許多人家都想方設法地要將自己的女兒送進將軍府,哪怕是做小妾,他們也心甘情願。
時常有大臣絞盡腦汁,借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由頭往將軍府裏送人,有一次,更是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如跳梁小醜一般鬧到周氏麵前,周氏氣得七竅生煙,突然眼前一黑暈厥過去。大夫診斷後,才驚覺她已有身孕一月有餘,隻可惜成天鬱鬱寡歡,身子骨弱得像風中殘燭,孩子最終還是沒能保住。
得知消息後的蕭雲深,大發雷霆,將府裏那些花枝招展的鶯鶯燕燕一並掃地出門,有些有實力的大臣,聞風而來,趕緊將家裏的孩子接迴,有些則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女兒被發賣。
如此一來,蕭雲深在京城聲名大噪,再無人敢往將軍府裏送人。然而,大臣們不敢,宮裏的人卻有恃無恐,太後、先皇接二連三地送人過來,蕭雲深既不好,又不能拒絕,於是,在周氏出了小月子後,蕭老夫人便以思念老將軍為借口,執意要迴巴依鎮老家。
而當時的太子,卻強烈要求蕭雲霆陪讀,蕭老夫人心裏跟明鏡兒似的,如果不將蕭雲霆留下,他們一家人,就如同案板上的魚肉,是絕對不可能離開皇上的掌控的。
猶記得當時的蕭雲霆,像個小大人一樣,一臉沉穩地站在蕭老夫人麵前,“娘,您帶著大嫂迴老家吧,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了,一個人也可以獨當一麵。”
蕭老夫人滿懷愧疚地拍拍他的肩膀,“雲霆啊,你可不要埋怨娘,你大嫂如今剛剛失去了孩子,你大哥也不再年輕了,如今又長期駐守清州,巴依鎮至少離你大哥近一些,也方便他時常迴家探望。”
“娘,兒子明白,況且,等兒子再長大一些,也能夠去看望你們的。”蕭老夫人喜極而泣,笑著擦拭眼角的淚水,“那逢年過節,娘還是會迴來的,等你大嫂在那邊安頓好了,娘還是會迴京來陪伴你的。”
蕭雲霆重重地點了點頭。
臨行前,蕭老夫人終究還是放心不下小兒子,千叮萬囑道:“雲霆啊,伴君如伴虎,你在宮中一定要萬事小心,該說的就說,不該說的就爛在肚子裏。娘把最信任的管家和下人都留下了,其餘的,也都已經安排妥當了。你一個人在京城,不需要那麽多人伺候,人多嘴雜。還有,你爹當初留下的暗衛,娘給你留一半,剩下的,你大哥帶一部分,另一部分就留在娘和大嫂身邊,你可有什麽意見?”
“娘,兒子不需要那麽多人,您都帶走吧。”
“傻孩子,巴依鎮那地方畢竟隻是個小鎮,能有多少煩心事?娘實在是放心不下你一個人在京城,如果可以……”蕭老夫人說著說著,眼眶又紅了。
“娘,兒子明白的。大哥如今屢立戰功,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父親。我留在京城,也算是為大哥保駕護航。我長大了,不能一直躲在大哥的羽翼之下。”
“好,好。”蕭老夫人趕緊上了馬車,她生怕自己再待下去,就真的舍不得離開了。周氏麵色蒼白,有氣無力地從馬車裏探出頭來,“小叔,如果有需要,就去找我大哥。”
周家已經將家主之位傳給了周芳如的大哥,周家是皇商,不參與朝政,皇帝對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戒備之心。周氏這麽說,無非是擔心小叔子會遇到什麽危險,到時候自己又該如何麵對相公。
“大嫂放心,雲霆都記住了。”
一想到這些,周氏也麵露愧色,當初要不是自己太過沒用,婆婆也不會擔心自己,陪著自己迴巴依老家。
蕭雲深也覺得,對不起唯一的弟弟,“娘,這次迴來京城,你就別迴去了,留下照顧雲霆,雲霆也老大不小了,他的親事,還需要您操心。”
周氏忙道,“是啊娘,我也陪您一起留下吧,反正珊兒和安兒也大了,是時候上學堂了,留在京城上學,總比迴巴依鎮好。”
蕭老夫人欣慰地看著夫妻兩人,“你們能這麽想最好,隻不過,清州離京城實在再遠,娘也不忍心你們兩地分開。以前在巴依鎮,一個月也總能見上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