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來到剛才大爺說的院子門前,院門緊鎖,她們都沒在家,李珊從大門縫隙裏往院子裏看。


    這姐妹倆家的院子和別的莊稼人都一樣,現在是豐收季節,每家每戶的院子裏都放著一個糧倉,收迴來的玉米曬幹後就屯在這個倉裏麵。


    於瓊家院子糧倉裏空空如也,看來是一個玉米都還沒有收迴來。


    小天又攔住了一個路過的人,問道:“嬸子,你知道這家的地在哪?”


    一般這種早年便居住於此的居民,田地都是相鄰的,這嬸子自然知道,於是給他們指了一條小路。


    小天他們順著這條崎嶇小路左拐右拐,中間還淌過了一條河。


    喬灣灣見走了許久都不見什麽玉米田,忍不住懷疑起來:“剛才那大姨該不是騙我們的吧。”


    小天站住,好像在感受什麽,然後搖搖頭:“不會,應該馬上就到了,你看這裏的風明顯比剛才路上的大了些,說明繞過這片樹,前麵就應該是廣闊田野了。”


    喬灣灣看著他有些驚訝:“喲,知道的還挺多。”


    小天白了他一眼:“我們可不像你,城裏來的公子哥,這是生活常識,每一個農村孩子都知道。”


    然後他看向李珊,期待李珊能附和他,但是李珊麵露尷尬,她是跟著離婚的媽媽迴來的,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分上地。


    三個人又走了一會兒,隨著撲麵而來的一股風,他們走出了野樹林,喬灣灣一下子驚歎出來,麵前一片無垠的玉米田,大家都忙著秋收,一些大麵積種植戶雇傭了收割機,大片的玉米收割完之後,整個田野越加寬廣。


    另外一些人工收割的速度便比較慢了,但基本上也是收了一半以上,人工經過的地方,玉米秸稈倒了一地,這些秸稈是要捆紮起來拉迴家的,它們是大部分莊戶人家冬季裏取暖的主要材料。


    三個人順著地頭往前走,一路張望著尋找於瓊姐妹倆的身影。


    終於在一片玉米地裏看見了三個身影,於瓊姐妹和她們年邁的奶奶,奶奶因為長年辛苦勞作,背馱的厲害。


    她們三個人要收六畝地,進度是全村最慢的。


    小天順著壟溝往前跑了兩步,喊道:“於瓊!”


    於瓊和於瑤都穿著長衣長褲,戴著頭巾,這樣可以避免被遇米 葉子劃傷,她們看清來人,趕緊示意他們:“不要跑,別摔了!”


    她們家的玉米因為是人工收割,用的鐮刀,留在地上割斷的玉米秸稈根部十分尖利,在這裏摔倒了可不得了。


    小天聽她的話,不再奔跑,改成了快走,於瓊看著三個來人,有些尷尬,她首先想到的是來客人了,中午得要招待人家吃飯,可是秋收季節,她們自己都是隨便對付兩口,家裏根本沒有像樣的菜。


    李珊對這種窮人的尷尬十分熟悉,她趕緊拍了拍背包:“我們是來野餐的,飯菜都自己帶著呢。”


    小天也拍了拍背包:“就是的,一會兒你跟我們一起吃就行。”


    這就顯得喬灣灣比較尷尬了,他甚至連個包都沒帶,何況吃喝。


    小天繼續道:“這兩個人一聽說我要來,死乞白賴的非得跟著,我攔也攔不住,你就好心給他們分派點活兒吧,不然杵在這怪尷尬的。”


    喬灣灣心裏對小天多了點感激,李珊也對他好感多了些,最主要的是他心底裏有一份幫扶弱小的善良,從與於瓊的表情來看,小天根本沒有提前告知他們要來幫忙,可能是小天從平時的對話中自己推斷出來的,這家人秋收的人手不足,便喊了自己的兩個朋友一起來幫忙。


    於瓊還是有些不好意思,李珊已經直接往前走要上手開始幹了,於瓊連忙攔住她:“你們都穿著短袖衣服,不能進地裏麵,會刮傷的,這樣,我們把玉米砍斷,你們在後麵掰玉米棒吧。”


    這個活可以。


    小天是早有準備,從背包裏拿出衣服穿起來,搶過老太太手裏的鐮刀就揮舞起來,高興的於瓊奶奶連連點頭,這個屢遭不幸的老人,被生活磋磨的眼睛裏沒有半點光亮,如今看到孫女交到了這樣好的朋友,她也便對生活有了點希冀,能活著看見孫女長大真好啊。


    喬灣灣讓李珊拿著編織袋,自己負責掰下玉米棒往袋子裏麵扔,兩人配合也是默契。


    人手多了果然他們的進度就快了不少,眼看著趕上了周圍的鄰居,旁邊鄰居大叔笑道:“年輕人就是有力氣啊,你家倆閨女可以啊,能撐起這個家了。”


    老太太癟嘴笑著:“多虧這倆閨女長大了能交人了。”


    眼看著到了正午,秋天的陽光特別烈,秋收的莊稼人都會避開太陽最毒的時候,但也不會迴家,都躺在地頭樹蔭下休息,迴家路上太耽擱時間,他們都累壞了,省下走路迴家的力氣,還能多割幾根玉米。


    李珊他們也坐在自家地頭,小天從背包裏拿出一個大床單,往地上一鋪,又把背包裏吃的倒出來,都是麵包火腿腸之類。


    李珊也拿出來自己的飯盒:“看,還得是我,你這個沒誠意,都是買的現成,我這可是親手做的。”


    小天鬥嘴道:“麵包是最輕快也最方便頂餓的東西,我還算是可以了,不像有的人,空手來的呢。”


    喬灣灣被他氣笑了:“好好好,我臉皮厚,隻會吃行了吧。”心裏默默較勁,明天一定要拿最多的吃食來。


    於瓊和於瑤還是老兩樣,饅頭鹹菜。


    大約是這種純粹的體力勞動會讓大腦以及心靈得到放鬆,於瑤今天看起來也開朗了不少,她拿了一個李珊的米飯團,誇道:“這個豆沙餡的米飯團太好吃了吧,清甜的。”


    李珊驕傲起來:“是吧!東北大米真的香。”


    喬灣灣可以說從小就錦衣玉食,他們家所有吃的全是特供,可真就覺得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米飯。


    他左手一個肉餡的右手一個豆沙的,左一口右一口,吃到停不下來,小天看著他笑起來:“你也沒有這麽餓吧。”


    喬灣灣也顧不上迴嘴,又拿起一根火腿腸,他從小就被教育隻能上桌吃正餐,飯間零食隻有水果,不允許吃零食,他自己也從不會去買這種火腿腸之類的東西,今天他才不管,就是要吃。


    這也是這幾位同學第一次見到喬灣灣這種吃相,都嚇了一跳。平時他在學校裏雖然打飯最積極,但是吃飯是絕對講究基本禮儀的,就連每筷子夾多少菜那都是固定的。


    吃飯間,於瓊打開了旁邊的暖水瓶,裏麵是早上她們從家裏帶來的大麥茶,泡了一上午麥香正濃。


    她倒出一杯茶遞給了施小天,低聲且由衷的說了句:“謝謝你。”


    小天怔了一下,第一次讓別人的話掉在了地上沒有接,而是默默的喝起了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故鄉那片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蜜棗花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蜜棗花兒並收藏故鄉那片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