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大唐夕陽紅戰地觀光團!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作者:哈李路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乾武三年五月,整個大唐的山河都開始震顫,進入了全麵動員的緊急狀態。
這注定是一個被載入大唐史冊的關鍵時節。
朝堂之中,房玄齡與齊太師這兩根定海神針,穩穩地坐鎮中樞。
齊太師條理清晰地梳理著堆積如山的政務,從賦稅的統籌規劃到各方軍情的匯總分析,無一遺漏。
房玄齡則神色凝重,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沉穩的氣度,對軍事後勤,兵員調配等關鍵事務逐一斟酌定奪。
他們日夜忙碌,官署內燈火徹夜通明,隻為確保這場浩大戰爭的根基穩固如山。
後宮,蘇芷悉心照料著太子。
此時的李承乾,一身戎裝,準備禦駕親征高句麗。
李承乾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從江、淮、嶺、陝之地精選出的四萬虎賁之士,個個鬥誌昂揚,他們告別家鄉的山水,齊聚萊州。
再加上從長安,洛陽兩地重金招募而來的三千熱血兒郎,這些勇士懷著對戰功的渴望,在萊州的港灣登上戰船,他們將從海路向著平壤奮勇進發。
李鎮濤,被委以大唐水師大都督重任的將領,身姿挺拔地屹立在船頭。
他指揮若定,麾下的水師戰艦如林,與張亮的水師遙相唿應,分兩路呈鉗形之勢向著高句麗而去,誓要將高句麗的沿海區域緊緊封鎖,讓其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
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六萬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以及蘭、河二州歸降的那些剽悍無畏的胡人勇士,向著遼東進發。
秦如召為五軍營主將,召集大唐各地,十五萬三大營的將士,從四麵八方迅速奔赴河北道營州。
營州的校場上,將士們整齊劃一地列陣操練,喊殺聲震耳欲聾。
與此同時,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十二萬邊軍於柳州集結待命的命令也在緊張有序地執行著。
這些邊軍常年戍守邊疆,在柳州的曠野中,他們迅速匯聚,營帳連綿不絕。
李承乾親提五萬神武軍居中墊後,神武軍皆經過嚴格的訓練,對李承乾忠心不二。
李承乾騎在高大威武的戰馬上,目光看著前方。
水陸兩軍共計四十五萬大軍,如此規模宏大的軍事力量,是大唐建國以來出兵人數最多的一次。
那一麵麵鮮豔的軍旗在風中烈烈舞動,向天地宣告大唐的赫赫軍威。
這般大規模的兵馬調動,對於朝中的官員們而言,無疑是一場艱巨無比的考驗。
他們需要精確地核算糧草的儲備與調配,細致地規劃軍隊的行軍路線與駐紮營地,還要馬不停蹄地收集各方情報並及時整理上報。
幾乎日夜守在官署之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這場戰爭的勝負關乎著大唐的興衰榮辱,大唐絕對不能輸,也不會輸!
與疲憊忙碌的朝廷官員們截然不同,那些已經退下來的老臣們人人都是激動之色。
在鹹陽療養院裏,一輛輛裝飾精美的馬車整齊有序地排列就緒,車輪緩緩轉動,帶著老臣們的期待,朝著李承乾大軍匯合。
李世民端坐在寬敞的馬車之中,他的麵龐上洋溢著興奮的紅光。
李承乾此次征高句麗的戰略布局,恰好開啟了他心中壓抑多年的壯誌雄心,實在是與他的心意完美契合。
整整四十五萬兵馬!
曾經,這樣的兵力規模對他而言,是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他又怎怎麽會從未想過征伐高句麗?
隻是高句麗不是尋常小國,它地域廣袤,實力雄厚,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強大國家。
和大唐一樣的農耕社會,其人口數量多達五六百萬,一旦全力動員,召集起三十萬大軍簡直易如反掌。
當年,楊廣傾舉國之力出動百萬大軍,聲勢浩大地征伐了三次,卻都铩羽而歸,未能將這個高句麗徹底征服。
僅僅從這一點,便足以清晰地看出,高句麗這塊硬骨頭是何等的堅韌難啃!
李世民並非不想啃下這塊阻礙大唐發展的硬骨頭,實在是大唐以前一直深陷諸多事務的泥沼之中,國力尚未強盛到足以支撐如此大規模的征伐之戰。
按照大唐以前的國力狀況,就算勉為其難地發動戰爭,最多也隻能拚湊出十萬大軍,如此微薄的兵力,想要滅了高句麗,有些勝算渺茫。
但如今,時過境遷,大唐今非昔比。
楊廣當年號稱的一百萬大軍,實則其中水分頗多,真正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能有個三十萬便已經是極限。
可自己兒子此次出征所率領的這四十五萬大軍,李世民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是貨真價實的大唐雄師勁旅。
倘若真要把沿途那些自願自發前來幫忙運送糧草物資的熱情百姓們也算上,那這規模也足可號稱百萬之眾了。
對於高句麗這個長期如芒在背的硬骨頭,李世民的想法和當年的楊廣如出一轍,那就是一定要將其連根拔除,徹底消滅。
否則,待它繼續發展壯大,日後必將成為大唐心腹大患,到那時再想處理,難度必將成倍增加,後果不堪設想。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李世民所乘坐的這輛馬車,車內布置得極為舒適。
程咬金、尉遲敬德、李靖、侯君集、李勣等這些曾經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如今退下來的武將們都和他同坐一車。
程咬金依舊是那副豪放不羈的模樣,興奮地揮舞著粗壯的手臂,繪聲繪色吹著以前征戰沙場時那些驚心動魄的趣事,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尉遲敬德麵帶微笑,靜靜地聆聽著,偶爾插上幾句詼諧幽默又一針見血的話語,引得車內的氣氛更加歡快熱烈。
李靖目光微微拉開窗簾,凝視著車窗外不斷變換的景色,想到了大唐以前的樣子,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不僅是李世民,這輛車上的每一個人,神色都因即將到來的大戰而激動不已。
大唐夕陽紅戰地觀光團!
畢竟打了這麽多年仗,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聞,打仗居然也可以在一旁參觀助陣。
以往他們皆是衝鋒陷陣在最前線,如今雖已退居二線,卻仍能以另一種獨特的方式參與到這場關乎大唐國運的大戰之中,心中怎能不激動萬分,豪情滿懷?
魏征原本想要和李世民同坐一輛馬車,以便隨時在其身旁進諫忠言。
李世民直接找了個理由婉拒了魏征。
魏征也沒有絲毫糾纏,而是轉身登上另一輛馬與唐儉一同前往。
李靖看著外麵的景象,隻見工廠煙囪裏冒出的滾滾白煙,直入雲霄。
他不禁微微搖頭,眼神中滿是感慨:“我大唐如今的變化真大啊,老夫都已經有些看不明白了!”
想當年,大唐初建之時,百廢待興,四處皆是荒蕪破敗之景,百姓生活困苦,軍事裝備簡陋。
而如今,工廠林立,商貿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軍隊兵強馬壯。
這一切的變化,眨眼之間,快得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李世民聽到李靖的話,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緩緩搖頭,臉上露出一抹複雜的笑容:“藥師,莫說是你,就連朕也看不明白了啊!”
他的目光透過車窗,望向遠方那些工廠。
這注定是一個被載入大唐史冊的關鍵時節。
朝堂之中,房玄齡與齊太師這兩根定海神針,穩穩地坐鎮中樞。
齊太師條理清晰地梳理著堆積如山的政務,從賦稅的統籌規劃到各方軍情的匯總分析,無一遺漏。
房玄齡則神色凝重,憑借其豐富的經驗和沉穩的氣度,對軍事後勤,兵員調配等關鍵事務逐一斟酌定奪。
他們日夜忙碌,官署內燈火徹夜通明,隻為確保這場浩大戰爭的根基穩固如山。
後宮,蘇芷悉心照料著太子。
此時的李承乾,一身戎裝,準備禦駕親征高句麗。
李承乾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從江、淮、嶺、陝之地精選出的四萬虎賁之士,個個鬥誌昂揚,他們告別家鄉的山水,齊聚萊州。
再加上從長安,洛陽兩地重金招募而來的三千熱血兒郎,這些勇士懷著對戰功的渴望,在萊州的港灣登上戰船,他們將從海路向著平壤奮勇進發。
李鎮濤,被委以大唐水師大都督重任的將領,身姿挺拔地屹立在船頭。
他指揮若定,麾下的水師戰艦如林,與張亮的水師遙相唿應,分兩路呈鉗形之勢向著高句麗而去,誓要將高句麗的沿海區域緊緊封鎖,讓其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
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領六萬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以及蘭、河二州歸降的那些剽悍無畏的胡人勇士,向著遼東進發。
秦如召為五軍營主將,召集大唐各地,十五萬三大營的將士,從四麵八方迅速奔赴河北道營州。
營州的校場上,將士們整齊劃一地列陣操練,喊殺聲震耳欲聾。
與此同時,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十二萬邊軍於柳州集結待命的命令也在緊張有序地執行著。
這些邊軍常年戍守邊疆,在柳州的曠野中,他們迅速匯聚,營帳連綿不絕。
李承乾親提五萬神武軍居中墊後,神武軍皆經過嚴格的訓練,對李承乾忠心不二。
李承乾騎在高大威武的戰馬上,目光看著前方。
水陸兩軍共計四十五萬大軍,如此規模宏大的軍事力量,是大唐建國以來出兵人數最多的一次。
那一麵麵鮮豔的軍旗在風中烈烈舞動,向天地宣告大唐的赫赫軍威。
這般大規模的兵馬調動,對於朝中的官員們而言,無疑是一場艱巨無比的考驗。
他們需要精確地核算糧草的儲備與調配,細致地規劃軍隊的行軍路線與駐紮營地,還要馬不停蹄地收集各方情報並及時整理上報。
幾乎日夜守在官署之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這場戰爭的勝負關乎著大唐的興衰榮辱,大唐絕對不能輸,也不會輸!
與疲憊忙碌的朝廷官員們截然不同,那些已經退下來的老臣們人人都是激動之色。
在鹹陽療養院裏,一輛輛裝飾精美的馬車整齊有序地排列就緒,車輪緩緩轉動,帶著老臣們的期待,朝著李承乾大軍匯合。
李世民端坐在寬敞的馬車之中,他的麵龐上洋溢著興奮的紅光。
李承乾此次征高句麗的戰略布局,恰好開啟了他心中壓抑多年的壯誌雄心,實在是與他的心意完美契合。
整整四十五萬兵馬!
曾經,這樣的兵力規模對他而言,是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他又怎怎麽會從未想過征伐高句麗?
隻是高句麗不是尋常小國,它地域廣袤,實力雄厚,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強大國家。
和大唐一樣的農耕社會,其人口數量多達五六百萬,一旦全力動員,召集起三十萬大軍簡直易如反掌。
當年,楊廣傾舉國之力出動百萬大軍,聲勢浩大地征伐了三次,卻都铩羽而歸,未能將這個高句麗徹底征服。
僅僅從這一點,便足以清晰地看出,高句麗這塊硬骨頭是何等的堅韌難啃!
李世民並非不想啃下這塊阻礙大唐發展的硬骨頭,實在是大唐以前一直深陷諸多事務的泥沼之中,國力尚未強盛到足以支撐如此大規模的征伐之戰。
按照大唐以前的國力狀況,就算勉為其難地發動戰爭,最多也隻能拚湊出十萬大軍,如此微薄的兵力,想要滅了高句麗,有些勝算渺茫。
但如今,時過境遷,大唐今非昔比。
楊廣當年號稱的一百萬大軍,實則其中水分頗多,真正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能有個三十萬便已經是極限。
可自己兒子此次出征所率領的這四十五萬大軍,李世民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那是貨真價實的大唐雄師勁旅。
倘若真要把沿途那些自願自發前來幫忙運送糧草物資的熱情百姓們也算上,那這規模也足可號稱百萬之眾了。
對於高句麗這個長期如芒在背的硬骨頭,李世民的想法和當年的楊廣如出一轍,那就是一定要將其連根拔除,徹底消滅。
否則,待它繼續發展壯大,日後必將成為大唐心腹大患,到那時再想處理,難度必將成倍增加,後果不堪設想。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李世民所乘坐的這輛馬車,車內布置得極為舒適。
程咬金、尉遲敬德、李靖、侯君集、李勣等這些曾經在戰場上叱吒風雲,如今退下來的武將們都和他同坐一車。
程咬金依舊是那副豪放不羈的模樣,興奮地揮舞著粗壯的手臂,繪聲繪色吹著以前征戰沙場時那些驚心動魄的趣事,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尉遲敬德麵帶微笑,靜靜地聆聽著,偶爾插上幾句詼諧幽默又一針見血的話語,引得車內的氣氛更加歡快熱烈。
李靖目光微微拉開窗簾,凝視著車窗外不斷變換的景色,想到了大唐以前的樣子,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不僅是李世民,這輛車上的每一個人,神色都因即將到來的大戰而激動不已。
大唐夕陽紅戰地觀光團!
畢竟打了這麽多年仗,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聞,打仗居然也可以在一旁參觀助陣。
以往他們皆是衝鋒陷陣在最前線,如今雖已退居二線,卻仍能以另一種獨特的方式參與到這場關乎大唐國運的大戰之中,心中怎能不激動萬分,豪情滿懷?
魏征原本想要和李世民同坐一輛馬車,以便隨時在其身旁進諫忠言。
李世民直接找了個理由婉拒了魏征。
魏征也沒有絲毫糾纏,而是轉身登上另一輛馬與唐儉一同前往。
李靖看著外麵的景象,隻見工廠煙囪裏冒出的滾滾白煙,直入雲霄。
他不禁微微搖頭,眼神中滿是感慨:“我大唐如今的變化真大啊,老夫都已經有些看不明白了!”
想當年,大唐初建之時,百廢待興,四處皆是荒蕪破敗之景,百姓生活困苦,軍事裝備簡陋。
而如今,工廠林立,商貿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軍隊兵強馬壯。
這一切的變化,眨眼之間,快得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李世民聽到李靖的話,先是微微一愣,隨後緩緩搖頭,臉上露出一抹複雜的笑容:“藥師,莫說是你,就連朕也看不明白了啊!”
他的目光透過車窗,望向遠方那些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