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劉浩隻希望自己能比其他人更快一些。
如果跑不過追捕者,那跑得過隊友就好,世間的真理往往不過如此。
一條觸手從他不遠處劃過,近得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讓他看清了上麵密密麻麻的吸盤和絨毛。
他驚恐地看著身旁的一個光團消失不見,隻留下一片空白,好像那裏原本就什麽都沒有。
快啊,再快點,每在心中催促一次,劉浩都感覺過了一個世紀那麽漫長。
上方的光線到達了一個極限之後,反而有點黑下來的感覺,地麵上的景物已經徹底無法分辨,隻有大概的輪廓,就快了。
終於,貪婪的嘶吼聲聽不到了。
怪物們停留在原地,不知道是追不上來還是已經吃飽了,讓劉浩總算鬆了一口氣。
上升的速度開始慢慢降低,當然也可能是錯覺,畢竟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判斷速度實在有點困難。
以他那點可憐的大氣學知識,現在可能已經進入了電離層。
從地麵以上大約50千米開始,到大約1000千米高的這一段區域,都可以統稱叫作電離層。
這裏存在著相當多的自由電子和離子,無線電波在這裏改變傳播速度,發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產生極麵化的旋轉,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於是,我們眾所周知的美麗極光就出現在這片天空。
如此看來,靈魂是存在於大氣電離層的學說,並非胡說八道。
劉浩飄浮在虛空之中。
下方是絕美壯觀的地球母星,浩瀚的海洋散發著寶石一樣的璀璨光澤,隻是不再是那熟悉的藍色。
上升的過程中,它已經隨著自轉改變了正下方的地貌。
劉浩沒有看見連綿萬裏的長城,隻注意到歐亞大陸太平洋西岸的上空,覆蓋著厚厚的雲層。
那些由水汽構成的龐然大物,一層一層打著璿兒,看上去並不可怕,實際上卻代表著一場巨大的風暴。
夾雜著狂風、巨浪、暴雨或冰雪狠狠地砸在地麵上,以一往無前的氣勢碾壓蹂躪著那裏的一切。
第一次如此直觀的從上帝視角俯瞰地球,遠遠要比科幻電影或紀錄片裏的畫麵震撼得多。
劉浩隻是定定地看著那片越來越遠的陸地,徒勞地尋找熟悉中的輪廓。
此時此刻,往日裏工作中的兢兢業業,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都顯得那麽可愛和生動。
可短短不到兩個小時,這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幸存的光團群已經少了大半,原本浩浩蕩蕩的隊伍,現在卻隻剩下零零散散的十幾個,看上去有些可憐。
不知道他們都在想些什麽,是誰的丈夫,又是誰的女兒。
光團們還在緩緩上升,這次的力量卻相反來自下方,一股莫名的斥力托舉著他們向更高的地方飄去。
沿途是更多的光團,由小到大,由稠密到漸漸稀疏,越往上越如此。
不過,除了身邊的這些難兄難弟,再沒有一個藍色的。
終於,停了下來。
太空中的星光遠比在地麵上看起來更加的璀璨絢麗,亮度也更高,更加深遠,就好像平麵的與立體的區別。
光團們也分散開來,四處遊蕩,有幾個甚至從他的周圍飄過,驚醒了正在自怨自艾的劉浩。
試了試,竟然能夠移動了,隻是速度有些慢。
前後、上下、左右,劉浩嚐試著每個方向的移動
由慢到快,由生疏到自如,直到達到了某種極限,才緩了下來。
這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好消息,隻可惜來得晚了那麽一點。
周圍的光團,有的隻在近處緩緩徘徊,有的幹脆靜止不動,也有個別的在漫漫無邊的空域中肆意遊蕩。
有兩個光團離得很近,他們看起來似乎是在交流?
受此提醒,劉浩小心翼翼地向最近處的一個光團摸了過去。
還沒等靠近,那個光團先是像個受驚的小獸,往遠處逃竄了出去。
但看到劉浩好像並沒有惡意,才停了下來,默默地注視著他的緩緩接近。
直到,他們可以輕鬆地看清彼此的樣子。
他們之間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彼此警惕著,誰都沒有多餘的動作或是試探,就好像隻是非洲大草原上兩隻湊巧遇上的屎殼郎。
分不清究竟該用腦袋,還是屁股跟對方打招唿。
劉浩這才發現所謂的光團,實際上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
一層透明的膜,裹覆在外麵,看起來就像一個單細胞的藻類生物。
膜的內部,藍色的核心體積很是小巧,隻占整個內部空間的一成不到,看不清是由什麽東西構成。
還有一層層的光影閃爍,像絮狀的觸手,絲絲連連。
幽幽的亮光順著觸手從核心向外一點點的流轉,就像是年節時,他總喜歡掛在窗戶上成串的彩燈,按順序接連亮起,又暗了下去,一直傳遞到觸手的頂端。
這些亮光最終被投射到光膜上,呈現出一副光影,有些很模糊,也有一些清晰可辨,就像老式電影院裏的放映機。
一個老人抱著孩子的畫麵一閃而過。
或許那是他的記憶吧,劉浩猜測著。
遺憾的是,這些光影並不總會出現,每次出現的畫麵也都不同。
等等,觸手!
劉浩猛然想起了什麽,連忙驚慌地跑開,直到了很遠的地方才停了下來。
由人推己,他仔細地,反複地數了數,自己確實長出了觸手,不多不少,六條!
觸手可以任意伸縮,長短變化,上麵有短而細小的絨毛和吸盤,卷曲飄蕩。
一種從尾巴根麻到頭發絲兒的寒意襲來。
雖然不知道光團與之前遇到的怪物之間是什麽樣的關係,但難免讓人細思極恐。
確定附近沒有任何威脅之後,劉浩嚐試操控起自己新的肢體。
伸縮、卷曲、迴收、搖擺,甚至可以組合使用,隻在他的一念之間,遠比手腳要靈活得多。
一時間,得到新玩具的劉浩忘記了之前的沮喪,興致勃勃地練習起來,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
無論是與生俱來的穩重,還是生活中磨礪出來的細致,都讓他可以不厭其煩的在同一件事上一次次的嚐試,直到找到最恰當的方法。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就是他的生存哲學,陪伴他度過了人生中的一道道坎坷。
直到觸手的控製漸漸變得純熟,才意猶未盡的停了下來。
為了尋找新的發現,劉浩在這片廣袤的天空遊蕩起來。
這次他的運氣很好。
下方晃悠悠地飄上來一個光團,土黃色的,看上去緩慢而遲鈍,像是無意識的在隨波逐流。
體積比劉浩小不少,而且沒有記憶畫麵的閃現。
劉浩小心翼翼地伸出觸手,試探著用尖端碰觸對方的光膜,想要打個招唿。
對方像是受到了驚嚇,閃退到一旁,也揮動著自己的觸手,張牙舞爪。
看到劉浩沒有繼續動作,土黃色光團才漸漸放下了警覺,慢慢靠攏過來,像是一隻好奇的小貓,用細小的觸手摸了過來。
接觸的瞬間,傳來的是一種很玄妙的感覺。
如果說自己是一個裝滿了各種調料和食材,口味複雜多變的老壇酸菜。
對方就像一個剛剛脫模的玻璃瓶,純潔而無知,沒有任何的喜怒哀樂,也沒有記憶。
什麽樣的靈魂才會沒有記憶,劉浩想不出來,難道是早夭的嬰孩?
他加快了試探的節奏,畢竟相對於成年人,新生兒的危險性要小得多。
劉浩小心地卷向土黃色光團,從上中下三個方位緩緩包裹,留下兩條待命,以防對方暴起的反擊。
最後那條觸手蹦得筆直,像匕首一樣刺了過去。
沒有想象中那麽容易,光膜不是很堅硬,但很有韌性。
土黃色光團劇烈地掙紮起來,但卻被他事先埋伏的三條觸手控製,無法掙脫。
雙方體型和力量的巨大差距,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大人在欺負年幼的孩童。
終於,隨著仿佛耳畔“啵”的一聲輕響,刺了進去。
如果跑不過追捕者,那跑得過隊友就好,世間的真理往往不過如此。
一條觸手從他不遠處劃過,近得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讓他看清了上麵密密麻麻的吸盤和絨毛。
他驚恐地看著身旁的一個光團消失不見,隻留下一片空白,好像那裏原本就什麽都沒有。
快啊,再快點,每在心中催促一次,劉浩都感覺過了一個世紀那麽漫長。
上方的光線到達了一個極限之後,反而有點黑下來的感覺,地麵上的景物已經徹底無法分辨,隻有大概的輪廓,就快了。
終於,貪婪的嘶吼聲聽不到了。
怪物們停留在原地,不知道是追不上來還是已經吃飽了,讓劉浩總算鬆了一口氣。
上升的速度開始慢慢降低,當然也可能是錯覺,畢竟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判斷速度實在有點困難。
以他那點可憐的大氣學知識,現在可能已經進入了電離層。
從地麵以上大約50千米開始,到大約1000千米高的這一段區域,都可以統稱叫作電離層。
這裏存在著相當多的自由電子和離子,無線電波在這裏改變傳播速度,發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產生極麵化的旋轉,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於是,我們眾所周知的美麗極光就出現在這片天空。
如此看來,靈魂是存在於大氣電離層的學說,並非胡說八道。
劉浩飄浮在虛空之中。
下方是絕美壯觀的地球母星,浩瀚的海洋散發著寶石一樣的璀璨光澤,隻是不再是那熟悉的藍色。
上升的過程中,它已經隨著自轉改變了正下方的地貌。
劉浩沒有看見連綿萬裏的長城,隻注意到歐亞大陸太平洋西岸的上空,覆蓋著厚厚的雲層。
那些由水汽構成的龐然大物,一層一層打著璿兒,看上去並不可怕,實際上卻代表著一場巨大的風暴。
夾雜著狂風、巨浪、暴雨或冰雪狠狠地砸在地麵上,以一往無前的氣勢碾壓蹂躪著那裏的一切。
第一次如此直觀的從上帝視角俯瞰地球,遠遠要比科幻電影或紀錄片裏的畫麵震撼得多。
劉浩隻是定定地看著那片越來越遠的陸地,徒勞地尋找熟悉中的輪廓。
此時此刻,往日裏工作中的兢兢業業,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都顯得那麽可愛和生動。
可短短不到兩個小時,這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幸存的光團群已經少了大半,原本浩浩蕩蕩的隊伍,現在卻隻剩下零零散散的十幾個,看上去有些可憐。
不知道他們都在想些什麽,是誰的丈夫,又是誰的女兒。
光團們還在緩緩上升,這次的力量卻相反來自下方,一股莫名的斥力托舉著他們向更高的地方飄去。
沿途是更多的光團,由小到大,由稠密到漸漸稀疏,越往上越如此。
不過,除了身邊的這些難兄難弟,再沒有一個藍色的。
終於,停了下來。
太空中的星光遠比在地麵上看起來更加的璀璨絢麗,亮度也更高,更加深遠,就好像平麵的與立體的區別。
光團們也分散開來,四處遊蕩,有幾個甚至從他的周圍飄過,驚醒了正在自怨自艾的劉浩。
試了試,竟然能夠移動了,隻是速度有些慢。
前後、上下、左右,劉浩嚐試著每個方向的移動
由慢到快,由生疏到自如,直到達到了某種極限,才緩了下來。
這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好消息,隻可惜來得晚了那麽一點。
周圍的光團,有的隻在近處緩緩徘徊,有的幹脆靜止不動,也有個別的在漫漫無邊的空域中肆意遊蕩。
有兩個光團離得很近,他們看起來似乎是在交流?
受此提醒,劉浩小心翼翼地向最近處的一個光團摸了過去。
還沒等靠近,那個光團先是像個受驚的小獸,往遠處逃竄了出去。
但看到劉浩好像並沒有惡意,才停了下來,默默地注視著他的緩緩接近。
直到,他們可以輕鬆地看清彼此的樣子。
他們之間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彼此警惕著,誰都沒有多餘的動作或是試探,就好像隻是非洲大草原上兩隻湊巧遇上的屎殼郎。
分不清究竟該用腦袋,還是屁股跟對方打招唿。
劉浩這才發現所謂的光團,實際上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
一層透明的膜,裹覆在外麵,看起來就像一個單細胞的藻類生物。
膜的內部,藍色的核心體積很是小巧,隻占整個內部空間的一成不到,看不清是由什麽東西構成。
還有一層層的光影閃爍,像絮狀的觸手,絲絲連連。
幽幽的亮光順著觸手從核心向外一點點的流轉,就像是年節時,他總喜歡掛在窗戶上成串的彩燈,按順序接連亮起,又暗了下去,一直傳遞到觸手的頂端。
這些亮光最終被投射到光膜上,呈現出一副光影,有些很模糊,也有一些清晰可辨,就像老式電影院裏的放映機。
一個老人抱著孩子的畫麵一閃而過。
或許那是他的記憶吧,劉浩猜測著。
遺憾的是,這些光影並不總會出現,每次出現的畫麵也都不同。
等等,觸手!
劉浩猛然想起了什麽,連忙驚慌地跑開,直到了很遠的地方才停了下來。
由人推己,他仔細地,反複地數了數,自己確實長出了觸手,不多不少,六條!
觸手可以任意伸縮,長短變化,上麵有短而細小的絨毛和吸盤,卷曲飄蕩。
一種從尾巴根麻到頭發絲兒的寒意襲來。
雖然不知道光團與之前遇到的怪物之間是什麽樣的關係,但難免讓人細思極恐。
確定附近沒有任何威脅之後,劉浩嚐試操控起自己新的肢體。
伸縮、卷曲、迴收、搖擺,甚至可以組合使用,隻在他的一念之間,遠比手腳要靈活得多。
一時間,得到新玩具的劉浩忘記了之前的沮喪,興致勃勃地練習起來,一遍又一遍,樂此不疲。
無論是與生俱來的穩重,還是生活中磨礪出來的細致,都讓他可以不厭其煩的在同一件事上一次次的嚐試,直到找到最恰當的方法。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就是他的生存哲學,陪伴他度過了人生中的一道道坎坷。
直到觸手的控製漸漸變得純熟,才意猶未盡的停了下來。
為了尋找新的發現,劉浩在這片廣袤的天空遊蕩起來。
這次他的運氣很好。
下方晃悠悠地飄上來一個光團,土黃色的,看上去緩慢而遲鈍,像是無意識的在隨波逐流。
體積比劉浩小不少,而且沒有記憶畫麵的閃現。
劉浩小心翼翼地伸出觸手,試探著用尖端碰觸對方的光膜,想要打個招唿。
對方像是受到了驚嚇,閃退到一旁,也揮動著自己的觸手,張牙舞爪。
看到劉浩沒有繼續動作,土黃色光團才漸漸放下了警覺,慢慢靠攏過來,像是一隻好奇的小貓,用細小的觸手摸了過來。
接觸的瞬間,傳來的是一種很玄妙的感覺。
如果說自己是一個裝滿了各種調料和食材,口味複雜多變的老壇酸菜。
對方就像一個剛剛脫模的玻璃瓶,純潔而無知,沒有任何的喜怒哀樂,也沒有記憶。
什麽樣的靈魂才會沒有記憶,劉浩想不出來,難道是早夭的嬰孩?
他加快了試探的節奏,畢竟相對於成年人,新生兒的危險性要小得多。
劉浩小心地卷向土黃色光團,從上中下三個方位緩緩包裹,留下兩條待命,以防對方暴起的反擊。
最後那條觸手蹦得筆直,像匕首一樣刺了過去。
沒有想象中那麽容易,光膜不是很堅硬,但很有韌性。
土黃色光團劇烈地掙紮起來,但卻被他事先埋伏的三條觸手控製,無法掙脫。
雙方體型和力量的巨大差距,看上去就像是一個大人在欺負年幼的孩童。
終於,隨著仿佛耳畔“啵”的一聲輕響,刺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