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太陽高掛,光線已是強烈,金色的陽光投射在宮中高大的樹木與宮牆之間,光與影和諧的交錯在一起,一片片斑駁陸離的陰影投射在地上。
縈素也如其他人一般好奇的偷偷瞧了那太子一眼,隻不過瞬間,她卻心中一顫,眼前這個原本應是素不相識的少年太子,竟讓她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她歪頭想要瞧瞧別人是不是也如自己一般的反應,卻發覺聶曉蝶站在那裏,兩眼怔怔的望向一處。
她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不同於眾人都在偷偷瞧著太子,曉碟的目光卻是落在了太子身邊的那個青年侍衛的身上。
隻看了一眼,縈素也覺得那個穿禁衛軍服飾的男子眉目有些熟悉。略一思量,終於記起是在宮門外見過一麵的。當時正是這個人飛奔上馬去救了曉碟迴來,聽那些禁衛軍稱他做總領。
萬尚宮見這幫采女竟是把自己剛剛說過的話拋之腦後,心下又是氣惱又是尷尬,按耐不住重重咳嗽了一聲。眾女瞬時收斂,這才發覺剛才忘乎所以竟是有些失態,忙按照剛才萬尚宮囑咐的那般,低頭躬身的朝著太子行了禮。
萬尚宮一臉尷尬,衝著太子致歉道:“太子殿下恕罪,這些都是昨日才進宮的采女,今日才開始學這宮裏的規矩,倒是奴婢失責了。”
太子衝她一揮手,臉上掛了無關緊要的神情,表示自己並不介意。他心下惦記著要去勤政閣跟父皇學習處理朝政,並不多言,抬腳便朝著通往外廷的那道宮門方向而去。
跟在太子身後的青年侍衛隻是衝著萬尚宮略一頷首算是招唿了,快步跟上了太子的腳步。身後幾個年輕太監見太子殿下走了,忙低頭一溜小跑的尾隨著去了。
從太子府出來,剛穿過後宮與前廷之間的那道門禁,楓突然停下腳步,倒讓跟在他身後半步遠的浩險些收不住腳。那些小太監更是忙不迭的停下腳步,照宮裏的規矩,與太子保持了五步遠的距離。
這個規矩主要是照顧主人與他人交談時,給主人留有私密的空間。
浩停下腳一抬頭,這才發現原是左相溫嶠正朝著他們這邊走了過來。待走近了,溫嶠不疾不徐的衝著太子行了君臣之禮。
“老臣拜見太子殿下,陛下已經先一步去了勤政閣,老臣正要過去與陛下商議國事,既是碰巧遇上,不知殿下是否賞臉準老臣同行?”
楓不悅的皺了皺眉,按照君臣之禮,自己若不出言邀請同行,作為臣子的是不能主動邀請君上的。溫嶠仗著自己兩朝元老的身份,視這些規矩如無物,實在是有些猖狂了。
不過轉瞬間,他眉頭鬆散,換上一個不達眼底的笑意,似是頗為愉快的答應了溫嶠的提議。
兩人一前一後的走著,按照品級,浩又退後了半步,跟在溫嶠身後。
“若是老臣沒有記錯,太子殿下今年已近弱冠之年了吧。”溫嶠跟在太子身旁,冷不丁的冒出這麽一句。
楓心下不喜他,雖然臉上硬擠出一個笑容,語氣卻是不耐煩。他道:“左相大人記差了。”至於究竟怎麽個記差法,他卻懶得解釋。
溫嶠受他擠兌,雖說君臣有別,卻究竟是一把年紀了還受眼前一個毛孩子的欺負,一張老臉頓時覺得有些掛不住,袖子裏的手不自覺的攥成了拳頭。
眼前這個太子不過是前些年才從宮外迎迴來的,對於國家的發展毫無建樹,不過是因為命好生在了帝王之家,自己一個舉家上下為國盡忠的兩朝元老,卻要向他俯首稱臣這些也就罷了,偏偏這以前從未謀麵的太子,不知為何總看自己不順眼。雖然明麵上倒是從來沒有與自己起過衝突,但屢屢交談時,總覺得他言語間對自己充滿了敵意。
溫嶠眯起眼看向眼前的太子,歲月在他浮腫的眼皮上疊滿皺褶,曾經黑白分明的眼眸中也有了渾濁的痕跡,隻是那一抹精銳的眼光依舊犀利,一如往昔。
他裝作不在意剛才太子的迴答,自顧自的道:“陛下在太子殿下您這個年紀時,早已經有了大皇子。照理來說,殿下前兩年便應當冊立太子妃了。”
這話昨日皇後剛在太子府說過,難不成兩人是提前商議好的?
楓嘴角微微一撇,腳步停了下來。他似笑非笑的看了溫嶠一眼。
“左相大人操勞國事也就罷了,竟是連這些還都惦記著,怪不得我看左相大人這兩鬢最近無故又生出這許多白發,想是日夜憂思難眠,如此操勞,真是令人可佩可敬啊。”
溫嶠低頭拱手道:“老臣不敢,隻是這皇室子嗣不僅僅是皇家的私事,更是……”楓不容他說完,不耐煩的冷笑道:“皇室就沒有私事,一舉一動,都是關係著國脈民生。尤其這王室子嗣的問題,更是社稷之重。左相大人可是想要說這些?”
溫嶠一愣,沒想到他竟把自己要說的話提前都說了出來,一時間不知如何接口。
楓掃了他一眼又道:“左相大人要說的這些話昨日母後已經在太子府說過了,聽得我耳朵都起了繭。如今西疆兵患未除,長江水患又至。這些相比本太子選太子妃一事,豈不更是重中之重?我見父皇這月餘為了朝上這些煩心事茶飯不思,作為臣子,尤其像是左相大人這樣的朝中重臣,希望能在朝堂上多為父皇分憂才是。”
他說完這番話,麵上帶了幾分譏諷,掃了溫嶠一眼,不再搭理他,抬步朝著勤政閣而去。
溫嶠閑聊的話頭被太子這一番貌似憂國憂民義正言辭的話給頂了迴去,雖是心裏吃了癟,卻又不好發作,隻好悶聲不響的跟在他身後一起走著,倒是有些後悔不該自找無趣與他同行。
兩人一前一後到了勤政閣,門口執事的太監忙一溜小跑的進去稟明了,等再出來通傳時,浩和跟在太子身後一起來的幾個小太監便自覺的駐足在殿門外候著,沒得陛下允準,便是太子隨身的侍衛和太監也不得進入議政用的勤政閣。
執事太監躬身引著太子和溫嶠兩人進了殿。兩人行至周文帝麵前行禮時,周文帝正在伏案看今日的奏折,一抬眼見太子和溫嶠躬身站在麵前,便將手裏的奏折拋在桌案上,免了兩人的禮,又令兩人都在自己對麵的座椅上落了座。
溫嶠原是天龍國朝上的股肱之臣,再加上周文帝念他歲數大了,便在這勤政閣裏專有給他賜下的座椅,特準他來勤政閣議事時可以落座而議。這是朝上其他臣工沒有的特權,獨此一份,通過此事也彰顯了溫嶠在天龍國舉重若輕的重臣身份。
“父皇,今日怎麽不見其他臣工?”楓剛才進殿時就注意到勤政閣裏不見了那些平日裏常來議事的朝臣,心下有些奇怪。以往散朝後,有些當庭沒有處理好的政務會被帶到這勤政閣裏處理。
為了避免朝上一些不相幹的臣子在那裏指手畫腳耽誤工夫,周文帝便會命一些要臣散朝後單獨跟來這勤政閣裏討論政事。
周文帝目光溫和的投在兒子身上,這個兒子天生聰慧,又是個勤奮好學的,這點倒是同之前的二皇子性子比較像。不過總是從小養在宮外的緣故,比起二皇子,四字楓又少了幾分霸氣和張揚,這也是令周文帝更為欣賞的一點。
“今日要事不多,重要的都在朝上處置妥當了。所以朕令他們散朝了便不必過來。這裏有些折子,都也不是什麽大事,一會留給你試著自己批閱一下,就當學習了。”
周文帝指了麵前桌案上十幾本奏折衝著太子說道。楓聞言有些驚訝,他也注意到,周文帝今日的精神頭確實比前兩日要振奮不少。
“父皇,前幾日一直煩擾父皇的那些政務也已解決了嗎?”楓困惑的問道。
周文帝用手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胡須,看了一眼坐在太子身旁的溫嶠,口氣愉悅道:“這次又是左相大人居功至偉,兵馬大元帥自告奮勇去平息西疆那邊的兵患,至於長江一岸的水患,浙江寧波的知縣上書提了治理的案子,朕看了覺得其所想甚有幾分道理。偏得左相大人又推舉了門下的幾名食客,據說在治理水患方麵也是有所經驗的。朕已經派去輔助當地知縣,想必這水患必是能盡快得到平息。”
太子知道周文帝所說的兵馬大元帥指的是溫嶠的大兒子溫世濤,前十餘年來他一直帶兵在外征戰,後來天龍國一統中原,政局逐漸穩定下來。這兩年才算是迴朝敘職,順道休養。沒想到這次竟然又是主動請命,要去那西疆偏僻之地。
溫嶠得了周文帝的讚譽,忙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拱手道:“多得陛下謬讚,老臣身為陛下的臣子,自是要幫陛下分憂解難。這實屬分內之事。犬子既任這天龍國的兵馬大元帥,邊關之事,他自也是義不容辭。”
太子臉上一燙,溫嶠這幾句話似是有意迴應他剛才路上提出的那幾句質疑。
縈素也如其他人一般好奇的偷偷瞧了那太子一眼,隻不過瞬間,她卻心中一顫,眼前這個原本應是素不相識的少年太子,竟讓她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她歪頭想要瞧瞧別人是不是也如自己一般的反應,卻發覺聶曉蝶站在那裏,兩眼怔怔的望向一處。
她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不同於眾人都在偷偷瞧著太子,曉碟的目光卻是落在了太子身邊的那個青年侍衛的身上。
隻看了一眼,縈素也覺得那個穿禁衛軍服飾的男子眉目有些熟悉。略一思量,終於記起是在宮門外見過一麵的。當時正是這個人飛奔上馬去救了曉碟迴來,聽那些禁衛軍稱他做總領。
萬尚宮見這幫采女竟是把自己剛剛說過的話拋之腦後,心下又是氣惱又是尷尬,按耐不住重重咳嗽了一聲。眾女瞬時收斂,這才發覺剛才忘乎所以竟是有些失態,忙按照剛才萬尚宮囑咐的那般,低頭躬身的朝著太子行了禮。
萬尚宮一臉尷尬,衝著太子致歉道:“太子殿下恕罪,這些都是昨日才進宮的采女,今日才開始學這宮裏的規矩,倒是奴婢失責了。”
太子衝她一揮手,臉上掛了無關緊要的神情,表示自己並不介意。他心下惦記著要去勤政閣跟父皇學習處理朝政,並不多言,抬腳便朝著通往外廷的那道宮門方向而去。
跟在太子身後的青年侍衛隻是衝著萬尚宮略一頷首算是招唿了,快步跟上了太子的腳步。身後幾個年輕太監見太子殿下走了,忙低頭一溜小跑的尾隨著去了。
從太子府出來,剛穿過後宮與前廷之間的那道門禁,楓突然停下腳步,倒讓跟在他身後半步遠的浩險些收不住腳。那些小太監更是忙不迭的停下腳步,照宮裏的規矩,與太子保持了五步遠的距離。
這個規矩主要是照顧主人與他人交談時,給主人留有私密的空間。
浩停下腳一抬頭,這才發現原是左相溫嶠正朝著他們這邊走了過來。待走近了,溫嶠不疾不徐的衝著太子行了君臣之禮。
“老臣拜見太子殿下,陛下已經先一步去了勤政閣,老臣正要過去與陛下商議國事,既是碰巧遇上,不知殿下是否賞臉準老臣同行?”
楓不悅的皺了皺眉,按照君臣之禮,自己若不出言邀請同行,作為臣子的是不能主動邀請君上的。溫嶠仗著自己兩朝元老的身份,視這些規矩如無物,實在是有些猖狂了。
不過轉瞬間,他眉頭鬆散,換上一個不達眼底的笑意,似是頗為愉快的答應了溫嶠的提議。
兩人一前一後的走著,按照品級,浩又退後了半步,跟在溫嶠身後。
“若是老臣沒有記錯,太子殿下今年已近弱冠之年了吧。”溫嶠跟在太子身旁,冷不丁的冒出這麽一句。
楓心下不喜他,雖然臉上硬擠出一個笑容,語氣卻是不耐煩。他道:“左相大人記差了。”至於究竟怎麽個記差法,他卻懶得解釋。
溫嶠受他擠兌,雖說君臣有別,卻究竟是一把年紀了還受眼前一個毛孩子的欺負,一張老臉頓時覺得有些掛不住,袖子裏的手不自覺的攥成了拳頭。
眼前這個太子不過是前些年才從宮外迎迴來的,對於國家的發展毫無建樹,不過是因為命好生在了帝王之家,自己一個舉家上下為國盡忠的兩朝元老,卻要向他俯首稱臣這些也就罷了,偏偏這以前從未謀麵的太子,不知為何總看自己不順眼。雖然明麵上倒是從來沒有與自己起過衝突,但屢屢交談時,總覺得他言語間對自己充滿了敵意。
溫嶠眯起眼看向眼前的太子,歲月在他浮腫的眼皮上疊滿皺褶,曾經黑白分明的眼眸中也有了渾濁的痕跡,隻是那一抹精銳的眼光依舊犀利,一如往昔。
他裝作不在意剛才太子的迴答,自顧自的道:“陛下在太子殿下您這個年紀時,早已經有了大皇子。照理來說,殿下前兩年便應當冊立太子妃了。”
這話昨日皇後剛在太子府說過,難不成兩人是提前商議好的?
楓嘴角微微一撇,腳步停了下來。他似笑非笑的看了溫嶠一眼。
“左相大人操勞國事也就罷了,竟是連這些還都惦記著,怪不得我看左相大人這兩鬢最近無故又生出這許多白發,想是日夜憂思難眠,如此操勞,真是令人可佩可敬啊。”
溫嶠低頭拱手道:“老臣不敢,隻是這皇室子嗣不僅僅是皇家的私事,更是……”楓不容他說完,不耐煩的冷笑道:“皇室就沒有私事,一舉一動,都是關係著國脈民生。尤其這王室子嗣的問題,更是社稷之重。左相大人可是想要說這些?”
溫嶠一愣,沒想到他竟把自己要說的話提前都說了出來,一時間不知如何接口。
楓掃了他一眼又道:“左相大人要說的這些話昨日母後已經在太子府說過了,聽得我耳朵都起了繭。如今西疆兵患未除,長江水患又至。這些相比本太子選太子妃一事,豈不更是重中之重?我見父皇這月餘為了朝上這些煩心事茶飯不思,作為臣子,尤其像是左相大人這樣的朝中重臣,希望能在朝堂上多為父皇分憂才是。”
他說完這番話,麵上帶了幾分譏諷,掃了溫嶠一眼,不再搭理他,抬步朝著勤政閣而去。
溫嶠閑聊的話頭被太子這一番貌似憂國憂民義正言辭的話給頂了迴去,雖是心裏吃了癟,卻又不好發作,隻好悶聲不響的跟在他身後一起走著,倒是有些後悔不該自找無趣與他同行。
兩人一前一後到了勤政閣,門口執事的太監忙一溜小跑的進去稟明了,等再出來通傳時,浩和跟在太子身後一起來的幾個小太監便自覺的駐足在殿門外候著,沒得陛下允準,便是太子隨身的侍衛和太監也不得進入議政用的勤政閣。
執事太監躬身引著太子和溫嶠兩人進了殿。兩人行至周文帝麵前行禮時,周文帝正在伏案看今日的奏折,一抬眼見太子和溫嶠躬身站在麵前,便將手裏的奏折拋在桌案上,免了兩人的禮,又令兩人都在自己對麵的座椅上落了座。
溫嶠原是天龍國朝上的股肱之臣,再加上周文帝念他歲數大了,便在這勤政閣裏專有給他賜下的座椅,特準他來勤政閣議事時可以落座而議。這是朝上其他臣工沒有的特權,獨此一份,通過此事也彰顯了溫嶠在天龍國舉重若輕的重臣身份。
“父皇,今日怎麽不見其他臣工?”楓剛才進殿時就注意到勤政閣裏不見了那些平日裏常來議事的朝臣,心下有些奇怪。以往散朝後,有些當庭沒有處理好的政務會被帶到這勤政閣裏處理。
為了避免朝上一些不相幹的臣子在那裏指手畫腳耽誤工夫,周文帝便會命一些要臣散朝後單獨跟來這勤政閣裏討論政事。
周文帝目光溫和的投在兒子身上,這個兒子天生聰慧,又是個勤奮好學的,這點倒是同之前的二皇子性子比較像。不過總是從小養在宮外的緣故,比起二皇子,四字楓又少了幾分霸氣和張揚,這也是令周文帝更為欣賞的一點。
“今日要事不多,重要的都在朝上處置妥當了。所以朕令他們散朝了便不必過來。這裏有些折子,都也不是什麽大事,一會留給你試著自己批閱一下,就當學習了。”
周文帝指了麵前桌案上十幾本奏折衝著太子說道。楓聞言有些驚訝,他也注意到,周文帝今日的精神頭確實比前兩日要振奮不少。
“父皇,前幾日一直煩擾父皇的那些政務也已解決了嗎?”楓困惑的問道。
周文帝用手捋了捋下巴上稀疏的胡須,看了一眼坐在太子身旁的溫嶠,口氣愉悅道:“這次又是左相大人居功至偉,兵馬大元帥自告奮勇去平息西疆那邊的兵患,至於長江一岸的水患,浙江寧波的知縣上書提了治理的案子,朕看了覺得其所想甚有幾分道理。偏得左相大人又推舉了門下的幾名食客,據說在治理水患方麵也是有所經驗的。朕已經派去輔助當地知縣,想必這水患必是能盡快得到平息。”
太子知道周文帝所說的兵馬大元帥指的是溫嶠的大兒子溫世濤,前十餘年來他一直帶兵在外征戰,後來天龍國一統中原,政局逐漸穩定下來。這兩年才算是迴朝敘職,順道休養。沒想到這次竟然又是主動請命,要去那西疆偏僻之地。
溫嶠得了周文帝的讚譽,忙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拱手道:“多得陛下謬讚,老臣身為陛下的臣子,自是要幫陛下分憂解難。這實屬分內之事。犬子既任這天龍國的兵馬大元帥,邊關之事,他自也是義不容辭。”
太子臉上一燙,溫嶠這幾句話似是有意迴應他剛才路上提出的那幾句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