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口,忠義軍遊騎和女真人的斥候,惡戰連連,大軍尚未接觸,雙方斥候已經死傷慘重,等到折可求的前軍到達,安營紮寨,更大規模的騎戰隨即就要展開。


    折氏本就出身於雲中,府州距離雲中也是咫尺之遙。地形上的熟悉,使得折家軍當仁不讓地成為了西路軍的前軍。


    “報將軍!”


    一個渾身血淋淋的斥候馬上稟報道:“將軍,翠屏山口有大隊番子騎士擋住我軍去路,人數在三千左右。”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再去東西兩方查探!”


    折彥適麵色凝重,望著前方隆起的山脈,沉默不語。


    “大哥,此事卻該當如何?”


    折彥適看了看旁邊的堂兄,沉聲問道。


    折彥質,這位北宋曆史上文武雙全的名將,在折氏一門可謂是個中翹楚。由於他年齡大,文韜武略樣樣俱全,即便是他的叔父、折家的掌門人折可求,對他也是敬畏三分。


    “此戰無論如何,也得打出折家的名聲。”


    聽到堂弟的問詢,折彥質沉聲道:“否則,不但會讓女真人瞧不起,就連忠義軍也會更加輕視我等。兄弟們都不要忘了,當日在府州見死不救,已經是不仁不義在先。王相公或許不放在心上,但他部下的將士都是耿耿於懷,誰要是……”


    折彥質沒有說出下麵的話來,但他旁邊的折家子弟心裏都明白。


    “雲中府,本就是我折家祖宗之地,淪陷至今,當然也要他的子孫前來討迴。”


    折彥適臉上一紅,趕緊點頭道:“大哥說的不錯,欠了人家的就一定要還。兄弟們務必同心戮力,方能打贏這首戰。”


    折彥質欣慰地拍了拍堂弟的肩膀,點頭道:“兄弟,你明白了就好。”


    折家子弟一起大聲道:“謹遵軍命!”


    中軍之中,張憲、牛皋、折可求等人也是緩轡而行,不徐不疾。


    此時已經過了日中城,距離西京也隻不過幾十裏之遙,若是加快行軍,一日即到。


    前方的斥候一波一波的迴稟,金人已經在前方20裏的翠屏山口列陣而待,眾人聞之,都是精神一振。


    看到身旁的折可求時,往日的不快已經消散了七八分。


    事實上,在折家軍要求打前陣時,張憲心裏曾經有過猶豫。生怕他們抵不住,而打亂了全軍的節奏。


    耶律餘暏當年叛逃時,帶迴了雲中各地的地形要圖。而忠義軍自己,也有根據實際的測繪圖紙,繪製而成的沙盤和作戰地圖。


    最終,張憲還是讓折家軍作為大軍的先鋒,以慰其心。


    而旁邊馬上的折可求,此刻正在人神大戰,心中的震撼和驚詫無以言表。


    實際上,這幾日以來,他亦是如此,忠義軍的軍容和戰力讓他耳目一新,登時覺得他往日的作戰,無論大小戰役,均是腐舊不堪。


    那一門門鋥亮的火炮,士兵身上的手榴彈,鋥亮的鎧甲,如潮的騎兵。


    即便是那普通的刀盾手,身上的鎧甲也和自己相差無幾。那些騎兵更是身上長刀、短刀,短弩硬弓,除此之外,身上還有那圓鼓鼓的手榴彈。


    更可怕的是忠義軍的軍容,這些人直如移動的鋼鐵工具,沉默的令人可怕。要像擊敗這樣的軍伍,實在是難上加難。


    “折相公,此次折家軍可謂是精銳盡出。不但折相公親自出馬,族中子侄英雄盡皆相隨。多謝你了!”


    張憲的話,卻讓折可求微微搖了搖頭。


    “當日王相公於我折家有天高地厚之恩,我折可求卻不仁不義。今日前來,就是報恩的,張將軍無需


    客氣!”


    張憲一愣,想不到這折可求倒是光棍,心中的芥蒂也一掃而光。


    “都統,翠屏山口有大隊番子騎兵,我軍前軍已經和其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張憲正要說話,一斥候快馬加鞭而來,在馬上大聲稟報軍情。


    眾人都是提起了精神。折可求更是睜大了眼睛,仔細傾聽。


    “再去探!”


    張憲大聲喊道:“號令全軍,加快步伐,目標直指翠屏山!”


    大隊加快了步伐,滾滾向前。折可求也是拍馬抽鞭,緊緊跟上。


    “父親!”


    “相公!”


    看到折可求進來,正在帳中議事的折家子弟一起站起身來,抱拳行禮。


    “叔父,你不在中軍,怎麽過來了?”


    折彥質給折可求讓座,自己坐到一旁。


    “張都統派了幾百炮兵和擲彈兵上來,讓我先行一步告訴你們,不要著急應戰,以免戰事不利,誤了全軍。”


    折彥適脾氣急,忍不住又發作了起來。


    “我三萬折家軍將士,山地作戰,難道還對付不了完顏銀術可的前軍?這不是小看我折家軍嗎?”


    折彥文也搖頭道:“忠義軍如此做法,雖然是一片好心,但卻是看低了我折家子弟。既然如此,又何必邀我軍一同北上,這不是嘩眾取寵,惺惺作態嗎?”


    他二人這一動嘴,帳中折家子弟個個搖頭,七嘴八舌。


    “大郎,你怎麽也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你們兩個,到底有沒有腦子?”


    或許是大戰一觸即發,折可求臉色鐵青,“啪”地一下拍了桌子。


    “大軍作戰,哪有那麽多旁門左道!”


    折可求怒道:“忠義軍如此兇猛,也沒看到他們打仗不用炮兵和擲彈兵,你們兩個刀槍不入,想送死自己去,不要拿折家子弟的性命開玩笑!”


    折氏兄弟一下子紅了臉,紛紛低下頭去,不敢和父親爭執。


    “叔父說的是,事關數萬大軍的性命,北伐成敗,張都統不會如此羞辱我軍,這與戰局何益?與他何益?”


    折彥質不滿地看了一眼兩個堂弟,皺了皺眉頭,轉過頭來。


    “叔父放心就是。不管有沒有忠義軍的炮兵和擲彈兵,我折家軍也不會讓任何人瞧不起。這一仗,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就是。”


    折可求點了點頭,臉色微微緩和了些。


    要說折家識大體、能上得了台麵,還是自己這個老侄子。即便是自己器重的這個長子,也是有時候頭腦不清楚,不定哪天就昏了頭辦了錯事。


    “我來了,就是告訴你們一聲,好好作戰,不要耍自己的小心思,免得誤了大事!”


    折可求臉色凝重,說出一句話來。


    帳中折家子弟懵懵懂懂,你看我我看你,人人疑惑不解。


    折彥質畢竟宦海浮沉,心裏頭一動。


    “叔父,可是聽到了什麽風聲?”


    折家子弟一起,把眼光轉到了折可求身上。


    折可求微微點了點頭。看來這從政上的敏感,隻有宦海經曆過的人才懂。


    “叔父,你有話直說!”


    “你們知道嗎,忠義軍士氣為何如此高漲?”


    眾人都是一愣,紛紛搖頭晃腦。


    “爹,難道是燕地恢複的消息?”


    折彥文摸到了一點門路,卻不得而入。


    “對忠義軍將士們來說,是好消息,卻不是燕地恢複。”


    折可求搖


    搖頭道:“這幾日我在忠義軍軍中,接觸的將領多了,這才知道,原來,王相公就要登上九五至尊了。”


    折家子弟都是臉色大變,人人反應不一。


    王鬆要繼任大統,君臨天下,這對於所有的忠義軍將士來說,的確是振奮人心的消息。


    “爹,王相公真的要登基了?”


    折彥文言語中,有那麽一絲失落。


    “天子還在南邊,王鬆此舉,不是公然反叛嗎?”


    折彥適憤憤不平,旁邊的折家子弟個個垂頭喪氣,一言不發。


    “閉上你的嘴!”


    折可求看向折彥適,眼睛又瞪了起來。


    “左一句王鬆,右一句王鬆,王鬆是你叫的嗎?你自己要死盡管去,不要連累了折家!”


    折彥適臉色通紅,再也不敢造次,折彥質趕緊把折可求按著坐下。


    “叔父,彥適年輕氣盛,不知者不為罪,你又何必生氣。”


    折彥質搖搖頭,疑惑道:“叔父,王相公為國為民,要當這皇帝也是天經地義。不過,他要登基,這是真的嗎?”


    折彥文,折彥顏,包括折彥適等人,一起把眼光看向了折可求。


    折可求眼光掃過一眾折家子弟,經過折彥適時,特意多留了片刻。


    “這就是我今日來的原因。”


    折可求從懷裏拿出一封信來,遞給了折彥質。


    “這是鄆王趙楷的書信,你看一下,給大家講講。”


    “鄆王趙楷?”


    折彥質心中一驚,打開書信,看了起來。


    “禪位,宋皇要禪位於王相公?”


    折彥質大驚失色,書信被一眾折家子弟紛紛傳閱起來。


    “鄆王趙楷和張叔夜、李綱幾人已經到了燕京,他們此番是作為宋室的使者。鄆王書信於我,就是讓我折家不要一意孤行,誤了天下大事。”


    折可求不等折彥質開口,自己徑直說了下去。


    “南方叛賊勢大,盜賊峰起,官軍節節敗退,朝廷已經退到了廣州府。宋皇願意禪位於王相公,隻要他不加害於宋室,保證宋室子弟的安全。”


    “叔父,王相公怎麽說?”


    折彥質再也忍耐不住,立刻問了出來。


    “王相公說了,一切要等到北伐戰事結束以後再說。”


    北伐戰事結束後再說!


    折家子弟,人人都是沉默不語。


    “你們不要一個個耷拉著臉,都給我振作起來!”


    折可求站了起來,指著大帳中的折家子弟,臉色鐵青。


    “我今日來,就是要告訴你們,不要因為北伐的是王相公,不是宋室,你們就三心二意,偷奸耍滑。事關北伐大事,折家存亡,要是不奮勇殺敵,休怪軍法無情,親兒子我也照殺!”


    “謹遵相公軍命!”


    折家子弟一起站了起來,個個肅然。


    宋室都甘願退位讓賢,他們這些宋室臣子,自然更是無話可說。況且國家大事麵前,誰也不敢陽奉陰違,誤了萬千將士的性命!


    “相公,各位將軍,番子的騎兵上來了!”


    軍士進來稟報,大堂中眾人都是精神一振。


    “都聽好了,此戰有進無退,誰要是拉後腿,軍法無情!”


    折可求經過折彥適身旁時,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


    “天下大勢,民心所向,都是我漢人王朝,還是要順流而動,不要一根筋擰到底,自尋死路不說,還連累了折氏一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