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鄉親,北虜占據我燕雲之地已達數百年,國家失去北部屏障,北虜據此南下,燒殺搶掠,我中華百姓受此荼毒,數百年來,未有停歇。”


    大名府,“中華行政學堂”的大門外,聚集起了層層疊疊的人群。幾張桌子上麵,都放著一個募捐箱,每張桌子後麵都坐著一名行政學堂的學員,提筆登記者捐贈人的名字和數額。


    李朝站在一張凳子上,大聲向圍觀的百姓做著演講。


    “如今,我忠義軍大軍就要北上,恢複燕雲之地。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為出征的將士們盡一份綿薄之力吧!”


    “有了充足的錢糧,忠義軍的漢子們才能更好地殺金賊!鄉親們,謝謝你們了!”


    “我捐20銀圓!”


    人群中走出一位肥頭大耳的中年男子,來到桌子前,毫不猶豫地從錢袋裏拿出了20塊銀圓,放在了桌上。


    學員們數好錢物,仔細地放入捐物箱中,記下了數額和捐贈人的名字。


    人群中響起一片掌聲,中年男子滿臉都是笑意,高昂著頭走開。


    “我也捐五塊銀圓!”


    “我也捐三塊!”


    圍觀的百姓們紛紛上前,把捐贈的桌子圍了個水泄不通。


    “支持北伐!”,“捐錢捐物!”


    一些希望學堂的學員,排著整齊的隊伍,手裏麵搖著寫著“北伐”兩字的小旗,打著“支持忠義軍北伐”的橫幅,沿街而來。前排的一名年輕學員大聲喊著口號,引導著後麵學員們整齊的呐喊。


    “街道司”的公人們個個滿頭大汗,如臨大敵,在街上維持著秩序。


    滿城都是群情激奮、歡唿雀躍的人群,募捐箱無處不在,盡管這樣會帶來很多治安上的不便,但“街道司”接到了上麵的指令,隻能盡量維持交通暢通,保證治安良好,還不能幹涉百姓和學生們的熱情。


    “聽說這一次忠義軍二十萬大軍,揮兵北伐,番賊肯定是受不住了!”


    “這些天殺的番賊,他們也有這樣的一天!”


    “聽說滿城的大小官員都在宣撫司捐物,聽說王相公帶著柔福公主也一起去了。”


    “咱們也不能光說不練,我這兩月不吃肉了,捐上5個銀圓。李三,你呢,不會又溜了吧?”


    “瞧你這話說的,我李三還是個人嗎!你趙四能捐5塊,我也捐5塊,總不能讓你比下去!”


    “好,咱們這就去,搞不好還可以看到王相公!”


    “別說了,現在就去!”


    大名府,五六十萬百姓,人人踴躍捐款捐物,所有的百姓都想為北伐出一份力。


    “軍哥,老漢我也沒有多少積蓄,就推了這兩袋米來,你們就收下,算我老漢一點心意。”


    軍營門口,一位發須皆白的老者,臉上皺紋縱橫,他用破舊的獨輪車載著兩袋大米,豈求著軍士們能夠收下。


    “老丈,我們不能收,你把這米都捐了,你以後吃什麽!”


    坐在桌後的軍士們紛紛從桌後上前,推辭著,讓老漢把米帶迴去。李衛國指著後麵堆積如山的糧食說道。


    “老丈你看,如今我們已經收集起了這麽多捐贈的糧食,已經夠用了。”


    “你們一定要收下!”


    老者跪了下來,哀求道:“老漢一家老小都被番賊殺了。要不是王相公,我也早就餓死了。今天你們要不收下,我就不起來!”


    李衛國紅了眼眶,沉吟了一下,說道:


    “老丈,糧食我們收下了。


    我們答應你,一定好好殺番賊,把他們趕出燕雲十六州,還百姓們一個太平世道!”


    老者心滿意足,推著空空的獨輪車離開,隻剩下一眾目送他離去的忠義軍將士。


    “都別愣著了,又有百姓來捐物了!”


    李衛國收拾了一下心情。放眼望去,街上有許多百姓都是滿載而來,熱鬧異常。


    平日裏戒備森嚴的宣撫司,此刻也是大門洞開,熙熙攘攘的官員們、家眷們,彼此低聲談論著,紛紛向裏麵而去。


    很快,宣撫司的大院就被擠了個嚴嚴實實。無奈之下,宣撫司的大堂門也被打開,用來疏散人群。


    忽然,人群中響起了震天的喝彩聲,原來是王鬆攜帶著妻子柔福公主到了。


    王鬆夫婦都是一身布衣,相偕而來。王鬆滿麵笑容,頻頻點頭,不斷地停下來和眾人寒暄。趙多福也是夫唱婦隨,雖是一身布衣,卻也高貴大方,談吐得體。


    一些綾羅綢緞、穿金戴銀的貴婦們,在和王鬆趙多福競相打招唿後,紛紛埋怨自己的相公們,讓她們大庭廣眾之下出醜。


    “人家王相公和公主穿的那麽簡單,你為什麽不通知我一下,讓我穿成這樣?”


    “我哪知道!正好,你還是把頭上的金釵還有手上的鐲子都給捐了吧。”


    “隻能捐金釵,鐲子可是我娘留給我的!”


    “我還是先找個地方,把我的衣服換了吧!”


    嘰嘰喳喳,竊竊私語中,馬擴走上了台階,輕輕壓了壓手,下麵的人都開始安靜起來。


    “諸位同僚及家人,都靜一靜。在下謹以宣撫司的名義,宣布捐贈活動開始。”


    馬擴滿臉笑容,人畜無害,說出的話,讓下麵的人都是急不可待。


    “此次募捐,乃是為了北伐,捐贈錢糧多少,諸位量力而為,千萬不要勉強。現在,王相公和公主帶頭,募捐開始。”


    王鬆和趙多福第一個上前,二人把一個小箱子放在桌上,趙多福揭開了盒子。


    幾個登記記載的官員上前,仔細查看後,記載下來。


    一名官員對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大聲道:“王相公及家人,捐贈金釵一對,玉璧一雙,黃金100兩。”


    人群中響起一片驚唿聲,紛紛驚唿王鬆夫妻出手大方。


    王鬆上前,大聲道:“各位,這些捐贈物品都是我家娘子的嫁妝。在下是個窮鬼,從不知金銀為何物,每日除了一日三餐,身無長物,讓各位見笑了。”


    人群中響起一陣笑聲。許多人都是暗自羞愧。想不到一個北伐捐贈,王鬆竟然搭上了妻子的嫁妝。很快,有許多人悔恨起來,早知道就多拿些錢財來了。


    嶽飛和妻子劉氏上前,嶽飛拿出一袋銀錢,放在桌上,低聲道:“這是在下的捐贈,登記一下即可,就不必公之於眾了。”


    登記的官員搖頭道:“嶽都統,這是募捐的規矩,不但要唱讀,而且要張榜,杜絕營私舞弊、中飽私囊。你就見諒些吧。”


    劉氏也是一身布衣,聽到官員如此說,趕緊說道:“官人,咱們就聽官府的,莫要爭辯了。”


    她本來要爭奇鬥豔,聽了嶽飛的話語,換了一身布衣,一路別扭。現在看了趙多福的打扮,這才暗自慶幸不已。


    嶽飛無奈,隻好下台,站在了王鬆身邊。劉氏則是挨著趙多福,二人輕聲談了起來。


    “忠義軍都統製嶽飛,捐贈300銀圓!”


    人群中又響起一陣驚唿聲。紛紛稱讚這位威言冷靜、衣著簡樸的名將,竟然捐贈如此多的錢


    財。


    嶽飛每月的餉銀也就是一百銀圓左右,加上賞賜,也不過在一百二三。一下子捐贈出三個月的收入,這絕對是大手筆了。


    “嶽家娘子,多謝你了!”


    趙多福輕輕謝道,劉氏受寵若驚,趕緊連連謙讓。


    她一個鄉下女子,夫君位列宣撫司權力巔峰之列,接觸的是大宋皇室的公主,非富即貴。一屋老小,生活均有官府的照顧,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夢寐以求的生活,又夫複何求。


    衣食無憂,誌得意滿,功利心自然也就沒那麽重。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戾氣慢慢散去,人也就變得和善起來。


    “嶽兄弟,你現在一家和睦,老夫人身體安康,本官也就心安了。”


    王鬆想起了曆史上嶽飛的第二任夫人李娃,隻能對這位奇女子說一聲抱歉了。


    “多謝相公惦記!”


    嶽飛心裏一熱。看來王鬆始終還是記掛著自己的家事。


    看著熱鬧非凡的捐贈現場,嶽飛不由得欣慰地說道:“相公,這真是民心可為,民心所向呀!”


    不但民間和官府的捐贈如火如荼,國債卷的售賣也在緊張地進行當中。


    中華銀行前,前來搶購國債券的人如山如海,人情之密,讓人望而生畏。


    “趙員外,你買到了多少?”


    趙貴扭動著肥胖的身體,擠出人群,臉上汗流如注,前胸濕了一大塊。


    “五萬銀圓!”


    趙貴興高采烈地說道:“周兄,早知道今天多帶些銀票。臨街糧行的李掌櫃,一下子就買了20萬銀圓!”


    “20萬!”


    周圍的幾人都是目瞪口呆。周兄楞了一下,大聲喊道:“三郎,你先排好隊伍,我去銀行再取些銀票。一定要排好隊哦!”


    看到父親轉頭跑開,敏捷如少年,周三郎苦笑著搖了搖頭,趕緊排好了隊伍。


    “諸位鄉親,請排好了隊伍,千萬不要擁擠!”


    櫃台前人頭攢動,黃馨不由得暗暗心驚。一個上午,600萬銀元的國債券,就賣出了將近一半。早知道就多印發一些了。


    河北、河東、東京城,甚至是京兆府的富商巨賈、豪紳右強、朱門大戶,許多人都是遠程而來,也不知從哪聽到的風聲。


    王鬆從中華銀行旁經過,看到人山人海的情景,卻是緩緩走開。


    “相公,你這是為何,難道說心裏有什麽事情?”


    看到王鬆愁眉不展,憂心忡忡的樣子,趙多福溫聲問道。


    “娘子,臨近北伐,百姓、軍士們越是群情激昂,我這心裏就越是不安。”


    王鬆緩緩而行,楊再興等人在後麵緊緊跟隨。


    “此戰事關國運,勝了自然皆大歡喜。若是敗了,恐怕會傷了元氣,北虜趁機南下,百姓又是水深火熱,我可就是百死莫贖……”


    “沒有戰敗的可能!”


    趙多福打斷了王鬆的話語,決然道:“大宋毀在我父親的手上,那是因為他錯事做盡,乃是咎由自取。如今我父親已經駕鶴西遊,趙宋已經是過眼煙雲,相公文韜武略,北伐乃是順天應人,忠義軍替天行道,絕不會敗!”


    “相公,你這是仗越打,越膽小了!”


    楊再興在一旁,輕聲嘟囔了起來。


    一隊遊行的學子經過王鬆身邊,他們揮舞著旗子,嘴裏高喊著“忠義軍必勝”的口號,個個麵龐通紅,眼裏充滿了希望和熱情。


    王鬆心中感動,不由得充滿了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