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的海風之中,禮成港的天氣讓人涼爽無比,不過比起來,大宋北地的幹熱倒是好受一些,畢竟,沒有這裏這麽潮濕。


    海船進入禮成港口,沿著禮成江一路東北而上,然後緩緩靠岸。


    黃師舜站在甲板上,看著江外灘上雲集的船隻,熙熙攘攘的渡口,衣衫襤褸的苦力和船工,遠處模糊的房屋群,還是原來破舊不堪的樣子。


    “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高麗,我又來了!”


    隻不過,以前是以商賈的身份,現在卻是兩河的外交官員。


    禮成港,高麗王朝的第一大港,水陸交通的樞紐,商賈雲集。由於其位於高麗王城開城西南,因而也是繁華無比。


    大宋到高麗,有兩條海路。北路由山東登州出航,渡過黃海到達朝鮮大同江口的椒島,再往南航行,到達開京附近的禮成江口。


    南路,由浙江明州出航,往東北航行,到達朝鮮黑山島,再往北航行,經過朝鮮半島西南海岸的各島嶼,最後到達禮成江口。


    大宋與高麗之間的北方航線,登州——禮成江口,因為經常受到遼國的威脅,北宋中頁之後,兩國間的航路,由北到南,主要是利用南方航線,明州——禮成江口。


    自此以後,大宋東南沿海成為宋朝對外貿易的中心而日益繁榮,在廣州、杭州、泉州、明州等主要地點,大宋朝廷都先後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貿易。距離高麗較近的泉州、明州等地的商人,紛紛居住在高麗,光是高麗的王城開城,就有華商數百,有些還當上了高麗的官員。


    “黃兄,這高麗也就如此,這裏雖是王城,卻連明州也不如,就更不用說大名府和太原城了。”


    施宜生畢竟第一次到高麗,還存有那麽一絲新鮮感。


    黃師舜點了點頭,接上道:“高麗國小,屢遭戰事,民生凋敝。相比於兩河,確實是要落後許多。”


    施宜生看了看船上嘰嘰喳喳,正在興奮觀望周圍的部下,靠近了黃師舜,低聲道:


    “黃兄,也不知道相公怎麽想的,這高麗貧瘠之地,相公為何要……”


    “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黃師舜朗朗上口,字字讀來,擲地有聲。


    “貞觀十五年,唐太宗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出使高麗,途中遇到大量漢人,被夾道圍觀。“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陳大德迴來後,將所見告之唐太宗。”


    施宜生博覽群書,對這些典籍自然了然於胸,跟著接了下去。


    “高麗本四郡地耳,吾發卒數萬攻遼東,彼必傾國救之,別遣舟師出東萊,自海道趨平壤,水陸合勢,取之不難。”


    他沉聲說道,語氣也是大了起來。


    “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箕子,漢時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今乃不臣列為外域,故先帝欲征之久矣。遼東之地,周為箕子之國,漢家之玄菟郡耳。魏、晉以前,近在提封之內,不可許以不臣。相公是要告諸眾人,他此舉,是要效唐太宗之故事,為子孫後代,排除憂難啊!”


    二人都是欣然,顯然也為王鬆的豪情壯誌所感染。


    高麗所占據的朝鮮半島,本就是中華故地。戰國時,燕國占據遼東。漢武帝時,在朝鮮半島設立四郡,當時的高句麗僅為漢朝的一個縣。一直到西晉時,這一地區都


    是中國的郡縣。五胡十六國時期,高句麗乘中原動蕩之機,侵占了這些地方。


    新羅借助唐朝完成了朝鮮半島中南部的統一,8世紀後期以後,新羅同其宗主國唐朝一樣,陷入內亂與衰落的窘境。9世紀末,新羅爆發起義,統治土崩瓦解。弓裔和甄萱分別建立了高句麗和百濟,與在金城一隅之地苟延殘喘的新羅形成鼎立之勢,史稱“後三國”。


    高麗王朝的開國之君——王建就是出身開城的豪族。王建發動兵變,一統朝鮮半島,自為君主,國號高麗,從而建立了高麗王朝。


    隻不過,高麗王氏到了王楷這一代,戰亂頻繁,官吏腐敗無能、橫征暴斂、剝地括民,而官府對百姓有如虎豹,不唯實、不唯民、隻唯上。如此吏治,也難免亂事頻發。


    “黃兄,將來有一日,我軍一定能拿下高麗之地,不遺後世憂也!”


    “施兄,慎言!”


    黃師舜麵色大變,低聲勸道,眼光掃向周圍,幸虧無人助你。


    “施兄,這裏是高麗,不是兩河,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萬一給高麗人發覺了,你我生死是小,可別誤了相公的大事!”


    施宜生低聲道:“黃兄放心就是!我也就是在你麵前嘀咕幾句,對他人自不會推心置腹。”


    他忽然抬起頭來,傲然道:


    “聽到了又怕甚!我忠義軍兵鋒正盛,天下懾服,一旦軍威降臨,必定是摧枯拉朽,潰不成軍,正好找個借口就是!”


    “你呀,真是拿你沒辦法!”


    黃師舜苦笑道:“施兄,你年輕氣盛,正是大展拳腳之時,切記禍從口出,誤了大好前程!再說了,這等軍國大事,交由王相公去決斷,咱們做好本分就好。”


    施宜生連連稱是,心裏卻是不以為然。以忠義軍之軍威,這高麗就是紙糊的大廈,一推就倒。


    見施宜生麵色平靜,不以為然,黃師舜也是無奈,他看了一眼渡口上熙熙攘攘等候的人群,嘴裏笑道:“他怎麽親自來了?”


    黃師舜和施宜生剛上了岸,早已在渡口等候的一群人,馬上迎了上來。


    “賢弟,你怎麽親自前來了,愚兄是受寵若驚呀!”


    黃師舜上前,朝對麵一名身穿宋人服飾,四旬上下,方臉大眼,白皙紅潤的中年男子就要行禮。


    “黃兄,你如今可是兩河新貴,王相公的左膀右臂。兄弟我前來,能見你一麵,也是受寵若驚啊!”


    施宜生過來,和中年男子見了禮。


    “施兄,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明州的巨商,也是我的好友柳悅。”


    幾人寒暄完畢,黃師舜看了看後麵的一眾學子,解釋道:“各位,站在你們麵前的這位,可是大宋的名人,海商柳悅柳當家,你們都上前見禮吧。”


    眾人一起上前行禮,柳悅連連點頭,滿臉笑容,十分親切,說話也是感染力十足。


    “各位,你們學富五車,外事精通,都是國家之棟梁,跟著王相公,前程萬裏,讓人羨慕的很呀!”


    眾人向前,柳悅落後一步,在黃師舜的耳邊輕聲說道。


    “黃兄,你托的事辦好了。你的人在“清州館”外等候,就等你前來了。”


    黃師舜看了看周圍,低聲迴道:“人多耳雜,迴去再說!”


    眾人上了車,這才發現,竟然是兩河傳過來的四輪馬車,黃師舜和柳悅車並排說話,施宜生等人跟在身後。


    一個多時辰,不知不覺,眾人很快就進入了開城。


    一路上,不斷可以看到低矮的民房,各色豪宅大院參雜其間。主幹路上還算幹淨,隻是路旁的小巷偏街,看起來不太幹淨,人畜的糞便隨處可見。


    再走了一陣,馬車在一棟磚木結構的三層小樓前停了下來。三層為平框窗,其餘兩層都是拱形木框窗。底層為石砌外牆和拱形門窗,上麵兩層是清水紅磚牆,有雙柱外廊,古典大方。


    更為驚訝的是,窗戶全部都是玻璃裝置,想不到高麗人在這待客的驛館上,也是下了血本。


    門口上方“清州館”三個大字,無不提醒著眾人,這就是眾人下榻的驛館了。


    驛館緊鄰皇城,也是開城的繁華地段,算得上開城的一環了。


    看到幾個高麗官員出來,黃師舜不由得一笑。


    “施兄,看來今晚的宴席,要你帶人去了!”


    他滿臉笑容,對迎上來的高麗官員笑道:“金相公,咱們又見麵了!”


    黃師舜進了驛館,沒過多久,一個漢子溜進了房間,在屋子裏站好。漢子皮膚白皙,錦衣華服,但卻相貌平平,扔到人堆裏,也沒有人能認出來。


    “了卻君王天下事。”


    黃師舜輕輕說道,盯著眼前的年輕人。


    “隻有香如故。”


    年輕人麵色平靜,也是輕輕吐出幾個字來。


    黃師舜點了點頭,眼光示意了一下,二人坐下。


    “小人是海外情報處甲組的柯二,見過上官。”


    黃師舜點了點頭,低聲道:


    “事情都完成的怎麽樣?圖紙都帶來了嗎?”


    這個柯二,不顯山露水,這才是潛伏的高手。


    “迴上官,剛才趁著給驛館送菜的機會,已經送進來了,就在廚間,現在就可以去拿。”


    柯二仍然是恭恭敬敬,麵不改色。


    “很好。如果我所料不錯,王相公很快就要發兵高麗,到時候大功告成,我會在他麵前為你請功。”


    柯二眼裏終於有了幾分熱情。他點點頭道:“上官可以讓人現在去拿圖紙,以免夜長夢多。”


    一大堆圖紙擺在了麵前,黃師舜仔細觀看,開城和西京的所有地形,都標的清清楚楚。即便是高麗各軍的駐防情況,也都另有說明。


    插一句,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年輕人退了出去,黃師舜藏好了圖紙。過了片刻,柳悅走了進來。


    “黃兄,王相公真的要用兵高麗?”


    二人多年世交,柯二等人就是潛伏在柳悅的商隊裏麵,因此,二人基本也沒有什麽隱瞞。


    “不遺後世憂,這是王相公的原話。賢弟,這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柳悅吸了一口冷氣,麵色凝重。


    “不遺後世憂,好一個淩雲壯誌。看來這位王相公,怕是要做天下之主了!”


    黃師舜點了點頭,目光炯炯。他也相信,有可能很快,王鬆就會被屬下的驕兵悍將推上皇位,不管他願不願意。


    “賢弟,你所做的一切,王相公一定會放在心上!”


    “咱們兄弟,不必說那些客套話!”


    柳悅點了點頭,忽然道:“這幾日真是風雲聚會,不但你們到了,女真人的使者,宋皇的使者,也都來了。小小的開城,可是要出大事了。”


    黃師舜一驚,不由自主坐了下來,陷入了沉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